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doc_第1页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doc_第2页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doc_第3页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doc_第4页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子标题:议论文升格训练(课堂实录)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下!师: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议论文的升格训练。首中先我们来看一下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我们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主要有“议评改”,加上同学们的“写”,找出你们作文中的升格点,进行修改,其次,专项的跟踪训练,找出点后再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提升我们作文的品质。 作文升格,我们并不陌生,它是指运用多种写作手段,从几个角度使文章上升一两个档次或等级,升格后的作文具备了更多的“亮点”,可以在高考中得到更多的分数。尤其对于50分左右作文的学生,能实现其从三类卷,二类作文向前跨一步,让作文通过有意义的升格增加610分。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议论文常见问题有哪些?经常会犯哪些错误?哪位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生:议论文里观点与材料(论据)不匹配,材料仅仅是堆砌,但是部分论述的层次不深,还有就是文章说理不够透彻,不能紧扣论点进行论述师:好,我来总结一下议论文中常见的问题,请大家看投影。(1)清晰不够。部分学生论述层次不合理。(2)雅致不够,既不“雅”,也无“致” ,即文化味不够。(3)思想性不够。(4)观点与材料不匹配。(5)文章说理不够透彻,不能紧扣论点进行论述。师:下面请大家看两段升格后的文段,大家分析这个文段升格之后的优点和缺点。请同学们站起来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原作:庄子人世间中提到:“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也者,心斋也。”由此可见,要想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便需要物欲合一,即将梦想之美艳与现实之苦楚融为一体,不管现实的打击有多沉痛,都不能放弃追逐梦想。升格文:庄子人世间中提到:“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也者,心斋也。”即言道:将冰冷现实给予的打击化为实现梦想之动力。梦想如花,现实如刺,实现梦想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唯有将梦想之美艳与现实之苦楚融为一体,才能使梦想之花绽放更加妖。原作:法国美学家布瓦罗在论诗艺中说:“人光怪陆离,每个灵魂都有其特点。”人所创造的文化也是如此,传承文化不能一味只“传”不“承”,这样便会堕入“反智主义”的怪圈,在“传”中“承”,有继承有发扬,传统文化方能在历史长河中走得更久远。升格文:但而今,在社会“同质化”的浪潮下,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似乎也陷入了只“传”而不“承”的怪圈,复古潮流的背后却是创意的丧失,这恰恰如同哈耶克在通往奴隶之路中谈及的“反智主义者”,他们“排斥新事物,排斥未来,妄图以浅薄的自我叩响社会的门扉”。而被“排斥”的种种却正是文化传承的有效催化剂。因此,将继承与发扬有机统一于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中,中华传统文化方能在历史长河中走得更久远生:小组讨论。师:好,大家请坐下,我们来请小作者自己先点评一下这两段文字,先来看第一篇。生: 这个文段在升格前,没有结合到具体的材料来解释庄子的那句话,直接就开始得出观点,观点引领部分,没有具体分析,所以升格时就注意到有解释观点,结合了核心关键词“梦想”“现实”分析,我觉得还不够好,只是语言稍微改点,并且将“梦想”“现实”多点了几次。生:我们小组认为文段中引用的这段话,和后面解释的内容不匹配,没有看懂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师:还有没有其他想说的?生:就是文段升格前是“由此可见”,升格后换成了“即言到”,对比之下,解释更顺畅更自然。另外,这篇作文讲的是“现实和理想”的碰撞,我觉得她对作文立意把握很准确,升格后的语言比升格前也更精致。师:谢谢。首先,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疑问,就是庄子人世间应该是庄子人间世。生:哄笑。师:这个有点尴尬,可能是个笔误。引用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不是后面“即言到”所阐释的意思呢?不是的,关于这个问题,等一下给大家解释。但是这个也肯定了这个语段它修改之后所呈现出来的价值。首先,她用“即言到”对它进行了解释,不管是与不是,至少这个“解释”的过程是有的,也许会蒙过去,也许蒙不过去,总之,这算是进步的地方。下面,我们来看第二篇,先请小作者自己谈一谈。生:我引用的这句话,跟下面的“文化传承”并没有多大关系,而且我这一段写得是“反观当下”和辩证,后面在引用之后,写的太少,分析的不透彻,在升格的语段里,对“反智主义”的解释和它并不配套,在“因此”前面少了一点“怎么办”,因此这个地方和前面衔接不是很好,我更倾向于升格后的内容,差别还是很大的。师:还有其他同学愿意帮她点评一下吗?生:首先,这一段升格的内容是写的“反观当下”,但是她并没有写直接用“反观当下”,而用的一个转折“但而今”,一方面告诉别人这里转折,一方面又没有用“反观当下”这样俗套的词语。师:对的,这里可以算是一个亮点,就是一种进步!没有俗套,却可以明确点出“反观当下”的内容。生:其次这段文字中写到社会“同质化”的浪潮,但是没有解释“同质化”这个词的意思,只是引用了一下,增强了文学味,但是下面的“反观当下”的内容里,一开始就点出了这一段的的论点“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似乎也陷入了只“传”而不“承”的怪圈”,这是升格后比较好的地方,然后“哈耶克”内容的引用其实对论点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解释到位,正如作者自己讲的,因此后面的内容,可以单独成段,作为“反观当下”和“怎么办”的转折。师:说的非常好,她一共点评了四点,首先是对于“同质化”这个词没有解释,然后是观点的提出比较好,第三是引用额内容没有解释清楚,最后就是论据上面的观点的连接性没有很好。师:还有米有其他同学有发言的?生:第一句讲了“也陷入了只“传”而不“承”的怪圈”,后面说“成了创意的丧失”,这儿用成不太合适,还有“因此,将继承与发扬有机统一于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中,中华传统文化方能在历史长河中走得更久远”这一句和前面的分析也不太契合。师:还有谁来点评一下?生:我不太赞同第二位同学的说话,我觉得“因此”那一句,不可以单独成段,倒是可以放到前面去会更好一些;还有个小瑕疵就是,在这一段里,过于强调点题,所以有些地方重复,更好的方式是改变语言的形式,这样既点题,又可以避免重复。师:恩,不错,你提出了语言要进行变化,不能重复,另外就是“因此”这一段放到前面会更合适。大家的看法呢,赞成这个观点吗?生:我觉得还是放到原来地方比较好,不要单独成段。师:我个人认为,“因此”这句话,位置要不要变动倒不是重要的,属于细支末节。师:下面我来总结一下,(1)升格后明显有进步。(2)事例后的分析用“即言道”“也就是说”等词串联。(3)加一点文化味进去。(4)所引事例不能有知识性错误这两位同学升格以后,我们要肯定是有明显进步的,这就是升格的意义,也许我们做的还不完美,但是我们在进步,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第一位同学,在讲到对事例的分析用了一个“即言道”,我们也可以用“也就是说”这些词来串联,这样可以明显地告诉阅卷老师,我这个材料的引用并不是孤立的,我有分析,这也是升格后的第一个亮点。我们看升格的文章,特别是第二段,又加了一点文化味,有的同学提出没有对“同质化”进行解释,这是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太难的概念,第四个方面就是这个事例的引用,不能有知识性的错误,庄子人世间应该是庄子人间世。我觉得可能没有看清楚,也能理解和原谅,但是材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特意“百度”了一下,大家看一下,庄子人世间中提到:“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也者,心斋也。”,应该为庄子人间世。这里,庄子同样将听分为三种境界,一是听之以耳,二是听之以心,三是听之以气。他认为,听之以耳是肉体感官的聆听,听之以心也仅仅是情感的感动,而这种肉体的情感的感动进而抵达一种听之以气即感悟音乐背后的“道体精神”,才能达到一种从有到无的精神超越。现在来对照庄子的这个思想,再来看她的文章,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是不是会有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这是百度百科里面的,我们如果想拿高分,必须经得住百度百科查询,没本事就混过去,有本事就杀过去,高考阅卷组的专家都是会认真看的。再来看第二个语段里的“反智主义”,我也百度了一下,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一下。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由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提出,该书描述了反智主义是如何贯穿于整个历史和“实用性的”美国文化,深入剖析了美国反智主义的历史渊源,说明教育,政治和商业等不同领域中知识分子与大众的矛盾。反智主义的本质在于细致地定义智力与知识分子,引导大众成为一个积极维护理性,正义和真理的价值的人。反智主义属于对社会对大众的反思而得出的社会理论学说,并不属于哲学范畴。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民态度中,对待知识真理处于消极态度。而微观到具体,在没有权威界定的基础上,便有了界定反智主义的方法,第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领域、不同人群和不同层面中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宗教、国情、文化的多元等等都会是重要的因素。第二,立场的不唯一。在一个问题或者矛盾出现的时机,必须分清矛盾是否源自于不同的立场,必须把握正确积极,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大众有利的正确立场。第三,反对权威、迫害真理、背叛正义的行为。第四,人云亦云的行为,毫不思索的态度。第五,弘扬与批判的无理性。师:现在我们以此来界定一下只有“传”没有“承”,算不算一种“反智主义”呢?有对的对得上的行为吗?第五,弘扬与批判的无理性。你来说一说。生:她就是侧重了“弘扬”,然后说到“排斥新事物,排斥未来”。师:第五点可以扯上一点,大家觉得有道理?生:我觉得没有道理。师:说一说你的理由。生:如果说非要有关系的话,文章里“传承”是“只传而不承”,大概意思就是“只让传统文化流传下来”但是却不继承它,我在这五点里并没有找到相关的内容。师:“传而不承”都没有解释清楚,“传”是什么,“承”又是什么?“反智主义”里哪一点和它有关,你得说清楚,你认为的“反智主义”是他们“排斥新事物,排斥未来,妄图以浅薄的自我叩响社会的门扉”。这个是引文中的话,然后又说“排斥的种种却正是文化传承的有效催化剂”,而“传承”这一块不是新事物,也不是未来的,又怎么会是“文化传承有效的催化剂呢”?所以,她并没有把话说清楚,没有把“反智主义”理解到位,传什么意思,承又是什么意思,只是一种“概念”的堆砌,一般人也许看出来,但是我说想拿高分,就得经得起“推敲”。所以我们学写作文,就要做“考据派”一定不能“不求甚解”。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个语段,大家来分析优缺点。论时间的长短,讨论美的定义总有人乐意于其中徘徊。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此,对自己人生采取负责的态度,其中的价值,岂是长短可以衡量的?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信仰,爱,友人,追求,梦想,纯真,一样样地失去,而紧接着落入我们手中的,又是一堆不值一提的东西。到底有多少时间供我们消耗?谁也不知,唯有把握当下。生:小组讨论。师:大家请坐下,谁来点评一下?生:大家看第二句话: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信仰,爱,友人,追求,梦想,纯真,一样样地失去,而紧接着落入我们手中的,又是一堆不值一提的东西。其中有两个问题,首先,他说的话很消极,没有正能量,第二点就是村上春树的作品1984中的一句话,同学们多看书是好的,但是随便就拿来用不太严谨。师:应该把作家加上去对吧?不提作者也要加一下作品名字。那你看一下,这个文章我们刚才提到的几个点,比如文化味有提到吗?生:作者自己一直在说理,没有引用一些材料,文化味不足,一直在说一种现象,最后直接就一句话下了结论,比较急促。师:现在来看一下这位作者自己的评价。请这位小作者站起来给我们看一下。作者自评:本段问题:(1)、整段都是大白话,不能博人眼球。(2)、观点错误。本次作文立意应围绕时间短暂或漫长来谈,而我则以为不管时间长短,唯有把握当下。(3)、议论仍旧不深刻,文采不佳。(4)、在阅卷老师面前谈人生,大道理,不是明智的选择,不如具体化,就算老师没有发自内心的共鸣也不会彻底否定。师:其中第二点可以作为“怎么办”的部分也是可以的,只是不太集中。下面请同学们就这一段文字来升格一下,我们刚才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大家将它写一下。生:升格语段生:上黑板展示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升格作文,不管时间长短,我们对待人生都应当把握当下,这位同学把结尾的内容调到了前面,变成了主旨句,换了观点,成了怎么办,村上春树在1Q84里也写道:“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生总是在不断失去”,用来证明这个观点,作者用了“也就是说”这个表述,进行解说,比较好,如此时间长短的讨论,显得苍白无力,唯有把握当下方不负时间,不负生命。他从村上春树的这个例子,进行了解说。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总体还是不错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其他同学的就课后在点评,不管怎么说,我们进行了升格,就会有进步,不管一开始写的怎么样,总会有触动对大家,有所得。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同学自己升格的片段,大家一起读一下。生:齐读。时间是短暂的,以至引发人们“一瞬间变老”的感慨。我想起了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所谈到的自己精神世界的巨变。片刻的想法,万变的时间轨道,只恐又迷失了自己。然,并不是徘徊就可通往“朝圣”的道路。时间飞逝,也许我们以平淡之心相处,不懈追求自己人生的公路牌,在守候与期待,淡然与激情中把握火候,或许,便可以让时间为我们放慢脚步,停下,体会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那种失传已久的乐趣了吧。师:感觉怎么样,谁再来点评一下?课代表吧!生:首先这个语段里清楚的点明了论点,“时间是短暂的”,没有升格之前比较乱,然后这一段先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