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理论与实践第五篇 创造型人才开发篇_第1页
创造学理论与实践第五篇 创造型人才开发篇_第2页
创造学理论与实践第五篇 创造型人才开发篇_第3页
创造学理论与实践第五篇 创造型人才开发篇_第4页
创造学理论与实践第五篇 创造型人才开发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造学理论与实践 第 5篇 创造型人才开发篇 第二十章 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概述 我国创造教育的发展 创造教育的原则和目标 创造教育的实施 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 创造教育概述 一 、 创造教育的涵义 凡是有利于教育者(包括接受义务教育、继续教育的各类受教育者)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 二、创造教育的地位 三 、 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创造素质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以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创造教育,必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四 、 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五、创造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进行创造性教育 亚历山大 维乌莫维奇 鲁克所说:“事实上,创造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 例如,东风汽车制造厂(原二汽); 又如,上海市和田路小学。 (二)培养未来人才必须进行创造教育 (三)要加快科技创新速度,必须进行创造教育 (四)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创造教育 我国创造教育的发展 一、早期阶段( 20世纪以前) 二、近期阶段( 20世纪初至 20世纪 80年代) 三、当代阶段(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创造教育的原则和目标 一、创造教育的原则 (一)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原则简介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5根据学的方法确定教的方法 (二)我国创造教育的基本原则 1、全体全面原则 2、 主体主导原则 3、协同创新的原则 4、实践探索的原则 5、民主合作的原则 6、 因材施教的原则 7、 成功激励的原则 二、创造教育的目标 创造教育的实施 一、创造教育实施的基本条件 (一)创造教育的主导者 教师 在实施创造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因而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创造型的教师。 所谓创造型的教师,必须是在教育活动中持久创造的教师。需明确的是,创造型教师的创造是在教育活动中的创造,不同于一般以“物”为对象的创造,而是针对“人”的一种对象化活动,也就是说,教师的创造凝聚在对学生的培养上,通过学生的创造素质的发展而体现出来。 因此,创造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创新的教育能力和创新的教育方法。 (二)创造教育的保障者 管理者 (三)创造教育的媒介 教材 二、创造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一)课堂教学 应注重遵循探索性原则和延迟批判原则。 除了遵循探索性原则和延迟批判原则外,教师还应注重如下创造性课堂教学风格: 1主体性风格 2开发性风格 3感染性风格 4开放性风格 (二)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开展创造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扩展和延伸,也被称为第二课堂活动。它是创造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测验评价 应变单纯的知识考试、记忆力评价的考试,为以知识、能力、智力和创造力综合性评价为目标的智能型考试,尤其是要有对创造力的考试和评价要求。当然,在开始实验探索时,创造力评价的比例可适当低一些,例如仅占 10%左右,以后随着条件的具备和成熟,适当提高到 30%左右。 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国外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 1、戴维斯 这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 GA戴维斯在 1980年提出的,由四个环节构成的创造力开发模式。 意识。理解。技法。实现。 2、特雷芬格“创造性学习”模式 美国创造学家特雷芬格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因素,因此在进行创造力训练时,应同时考虑思维和情感两方面的提高。这两个方面的提高应纳入统一的教学过程,因此制定了由三个阶段组成的教学模式。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创造力的三个水平。 第一阶段 是扩散思维能力训练。 第二阶段 是复杂的思维和情感过程训练。 第三阶段 是参与解决现实问题。 3、奥斯本 帕内斯创造性解题训练模式 五个阶段: ( 1)事实发现、( 2)问题发现、( 3)设想发现、 ( 4)解法发现( 5)接受发现。 4、珀杜三阶段模式 这是由美国知名教育学家、珀杜大学教授 JF菲尔德豪森制定的珀杜三阶段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 主要是开发基本的扩散和收敛(集中)思维能力。 第二阶段 则开展更复杂的创造活动和解题活动。 第三阶段 主要强调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5、 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模式 美国前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系主任托兰斯对创造思维的可发展性思维的可发展性和可测量性作了深入的研究 , 提出了一整套创造性思维测验理论 。 他认为创造性思维主要可以从思维的流畅性 、 变通性 、 独特性和精细性等方面进行测量 , 并论证了创造性思维测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为后人实施创造教育提供了借鉴 。 二、我国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求异教学模式 。即指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特异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其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 扩散思维 选择最佳。 激疑法。 它强调引导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自动生疑、析疑,学会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基本模式是:激疑 辨疑 释疑 存疑。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等个性品质。其基本模式是:创设情景 学生加入 总结转化。 发现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根据老师、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围绕一定的问题,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该模式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创造智慧很有效果。其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 列定假设 验证假设 总结提高。 导学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主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其基本模式是:引导 自学 质疑 精讲 演练。 第 21章 创造型人才 u 创造型人才的涵义和特征 u 创造型人才的客观主观因素 u 创造型人才队伍建设 创造型人才的涵义和特征 一、创造型人才的涵义 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 在对社会所产生的创造价值 , 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等方面所体现出超群或超常状态和结果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 二、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5 综合性 三、对创造型人才的误解辩析 1、创造型人才与知识分子 2、创造型人才与奇才 3、创造型人才与完人 创造型人才的客观主观因素 一、创造型人才成长的客观因素 创造型人才成长的客观因素是创造型人才成长发展所处的环境所给予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外在因素。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卢因行为公式: B=F( PE) 在影响创造型人才成长的诸多方面的客观因素中,其影响的主要渠道是社会、单位(或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政治、文化和道德。渠道与因素这二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见(图 二、创造型人才应有的主观态度 ( 1)开拓进取,挑战环境 ( 2)灵活应变,适应环境 创造型人才队伍建设 一、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 二、必须注重我国的创造型人才培养 三、我国人才分布的突出问题 四、我国创造型人才队伍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应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开发的力度 (三)应加强对优秀技能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四)应注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第 22章 创造的个性心理品质(上) 一 、 理想 创造者 应具有造福国家、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理想是创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动力,创造型人才的成长道路都是从树立远大理想开始的。、 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法国著名科学家彼埃尔 居里 :“我们必须吃喝、睡觉、必须玩乐、恋爱、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东西,但是不应该受它们的支配。同时,除去这些,在我们可怜的头脑中占优势的,必须是一个终身全力追求的崇高理想。必须有生活的梦想,并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科学巨匠牛顿:“要把毕生精力贡献给科学事业。” 前苏联的大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 预言:“星际和星球的旅行是可能的”,并自称为“宇宙的公民”,他也被后人称为宇宙航行的奠基人。 理想和品德 二、品德 高尚的品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基础 , 良好的品德修养也是创造者的立身之本 。 也就是说 , 创造者应具有良好的品德 。 爱因斯坦尖锐地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 在悼念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时候,正确地指出了科学家的创造才能与道德品质的依赖关系。他在悼词中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爱因斯坦 一再强调,科学“取决于品格”。 明代最伟大的科学家 徐光启 临终时留给家人的只是几件旧衣,一堆手稿。 又如, 2000年,中国青年“五 四”奖章获得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特种燃料供应站研究组组长 邹立鹏 勇气和意志 一 、 勇气 马克思 曾经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只有具有创造勇气的创造者才能进入科学的殿堂。 普希金 说:“做勇敢的人吧。勇于扫视广阔的视野,创造性思想也就偕与俱来 ” 。 爱迪生 一生取得 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誉为“发明大王”。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哥白尼 提出日心说被施以残酷的迫害。 布鲁诺 宣传日心说,最后被反动教会施以火刑,为科学而英勇献身。 二、意志 意志是意识的调节方面 , 它表现为人为达到预定的目的 , 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 , 自觉地进行活动 , 自觉地同困难作斗争 。 因为创造活动是极为艰苦的活动 , 所以 , 从事创造活动的创造者必须具有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 。 信心和好奇心 一、自信心 创造者进行创造活动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 。 任何一种创造性的设想和创造的进行 , 都会因为他人的抗拒或外界的其他不良影响而夭折 , 但其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创造者缺乏自信心 。 因为 , 自信心是成为创造强者的重要前提 , 是进行创造和取得创造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 二、好奇心 创造者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谓好奇心是指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好奇心是推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世界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 爱因斯坦说:“当我们头脑里已有的概念同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事物和现象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就感到惊奇。”而我们认识的发展就是对这种惊奇的不断摆脱。这就是说,好奇心是我们进行探索的动力。 抓机遇和惜时间 一、抓机遇 机遇主要指良好的、有利的机会。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创造者,更应注意抓住创造的机遇。因为,机遇对于创造者的成功会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它往往能够帮助创造者叩开成功的大门。 例如, 法拉弟遇到戴维才走上研究之路。 金庸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机遇,才使自己施展才华,获得武侠小说一派宗师的地位。 法国著名作家儒勒 凡尔纳 18岁时在巴黎学法律,因巧遇大作家大仲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机遇有两大特点:一是意外性,一是易逝性。 二、惜时间 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竞争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社会里,创造的主体是多元的,各创造主体之间既是一种横向的平等关系,又是一种相互竞争关系。向往创造性成功的人,只有敢于竞争和崇尚竞争,才能争取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说,竞争“在我看来,它是工业和工业技术发展的关键。”列宁也曾经说过:“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 二 、 合作精神 美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 阿斯廷认为:人类所有重大的成就都是合作的结果,人类自下而上的漫长历史就是我们合作本性的最好证明。 还有学者认为,在人类发展过程,乃至个人生活中,总是合作多于竞争。 据一份统计显示,从 1901年到 1966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近 500人,其中300人的研究成果是合作的成果,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所以,一般的创造者更应具有合作精神。 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以及未来的世界更为重要。研究资料表明,合作比竞争具有更高的效率。合作能使人学会与别人交流,配合及友好相处,增强自己对团队的自豪感。” 第 23章 创造的个性心理品质(下) u 信息观和名利观 u 观察力和记忆力 u 思考力和借鉴力 u 迷恋性和严谨性 u 独立性和综合性 信息观和名利观 一、信息观 (一)信息观念的涵义和重要作用 创造者的信息观念是指创造者重视信息,善于运用信息进行创造的意识。 创造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有详细的了解,掌握的信息很全面,很真实,势必会使其思维具有正确性,导致产生创造成果。 爱迪生死后留下了 200多本剪报与笔记,足见他的勤奋好学与重视信息。 反之,有时则因不了解一点点有价值的信息,就有可能徒劳地重复着他人已进行完的创造。 例如,西德的一位化学家 我国上海某研究所 (二)信息的获取、转化和利用 1、信息的获取 2、信息的转化和利用 ( 1)客观取舍信息。 ( 2)析信义,求真值。 ( 3)开发挖潜,使信息增殖。 ( 4)及时利用,加速信息转化。 二 、 名利观 创造者必须要有正确的名利观,正确的名利观应该把国家的名利、集体名利与个人名利很好地密切结合。为了国家与集体的名利搞创造,个人的名利也必将居于其中。 詹纳医生创造了“牛痘接种”技术。后来,国会向他颁发奖金也正体现了社会对其研究成果的承认、采用和奖赏。他个人的名利也居于国家名利之中。 观察力和记忆力 一 、 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有一定目的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观察是科学的慧眼,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门户。李四光从观察入手,断定华北地区过去曾发生过冰川,打破了过去中外地质“权威”宣判的“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结论。 二 、 记忆力 从心里学角度看,所谓记忆是指过去的经验在脑中的反映,是人们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留下的痕迹。 记忆是人的智慧源泉。人们凭着记忆积累经验,扩大经验,成功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创造人间奇迹。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抗日战争期间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教书。当时经济条件极差,他不得不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演算、论证和推导。凭着极强的记忆力写满以后能擦掉接着写。 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 思考力和借鉴力 一、思考力 所谓思考,从心理学角度讲,其术语就是 “思维”,通俗地说,就是“想一想”,“考虑考虑”。 作为创造者不仅应有较好的思考能力,也应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隧”。 鲁迅强调“多思”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在日常生活中遇事多想一想就很可能获得意外的创造性成功。 例如,我国山西有个叫赵跃荣的农民,因勤于思索和试验研究而试验总结出“番茄 并被拍成科教片 番茄 发行到世界 100多个国家。 又如,在日本大阪的南部的有田饭店的经理宇野牧人先生,从消费者的视觉来思考问题,推出了一项创意服务 “空中浴池”。 再如,英国微细菌学家弗莱明因善于思考而终于发现了青霉素。弗莱明的成果公布之后,日本科学家古在由直极感遗憾,因为在那以前,他也曾经在实验室里见到同样的现象,由于熟视无睹,没有多“想一想”,结果失去了产生重大成果的宝贵时机。 二、借鉴力 所谓借鉴是指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 , 以便取长补短 。 作为创造者应具有一定的借鉴能力 , 即不只固守本专业的范围进行研究和创造 , 应开阔视野 , 善于借鉴 , 多吸取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