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高考.doc_第1页
2014年广东高考.doc_第2页
2014年广东高考.doc_第3页
2014年广东高考.doc_第4页
2014年广东高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历史试题(2014.6.8)一、选择题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图616图6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放弃“一边倒”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19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2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蒸汽机 D计算机2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23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非选择题38(25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材料四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10,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图10(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分)(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39(27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8分)(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7分)(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2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历史试题(2014.6.8)解释及答案12.【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汉字的起源演变甲骨文【解析】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青铜兵器与宗的含义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故B项错误;“宗”,是一个会意字, 从宀示,示指神祇,宀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在甲骨文中“ ”像宫室屋宇之形,则“”表示祖先牌位,故C项正确;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才有了皇帝宝座,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故D项错误。【答案】C13.【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唐代已经不存在井田制,谈不上瓦解,故A项错误;唐代出现“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唐代国家授予的田地指的是均田制,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均田制受到破坏,故B项正确;唐代没有实行分封制,故C项错误;宋代打破坊市的界限,唐代对“市”仍有严格的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B14.【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解析】秦朝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是正式和法定的官职,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丞相是三公之首,也是正式和法定的官职,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故B项错误;唐朝的三省六部是国家的正式和法定官僚机构,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故C项错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表明其地位不是法定的,其权力来自皇帝的宠幸,这与明朝内阁的地位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15.【考点】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解析】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它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曲折反映,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答案】A16.【考点】辛亥革命【解析】维新变法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期,与题干时间“1917年”不符,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的信息可知县长仍是科举制出身,说明辛亥革命后,选官的方式和过去差别不大,再从题干中“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可以看出,县长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说明辛亥革命后,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较大,故B项正确;题干的信息表明旧思想依然存在,无法得出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故C项错误;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7.【考点】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论【解析】题干信息表明毛泽东主张借鉴苏联的做法,允许资本主义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体现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逐步进行,而题干中思想表明毛泽东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故A项正确;毛泽东肯定了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中共七大召开与1945年,此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谈不上社会主义改造,故D项错误。【答案】A18.【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另起炉灶”是不承认国民党建立的一切屈辱的外交关系,很显然针对的主要对象是西方列强,与题干“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一边倒”政策,当时还没有放弃“一边倒”政策,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示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是我国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原则,故C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其含义是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与题干“亚非拉新兴的民族国家”的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9.【考点】罗马法【解析】社会契约论属于启蒙思想,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从“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的信息可以看出,王权法没有丧失法律效力,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从“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的信息可以看出,皇帝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这说明古罗马法律的地位很高,故D项正确。【答案】D20.【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解析】牛顿经典力学是科学知识,与题干“直接推动”的要求不符,故A项错误;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思想,此时题干中动力来源的转变已经实现,且进化论与动力来源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活动的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变为蒸汽动力,而蒸汽机以煤为燃料,故C项正确;1946年计算机出现,而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答案】C21.【考点】共产党宣言【解析】四月提纲是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指导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它对于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不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因此与题干信息“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不符,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它为各国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状况反应了各国无产阶级力量的状况,而各国无产阶级力量的状况又取决于该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故B 项正确;大抗议书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议会与王权斗争的产物,与工人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与工人运动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22.【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宪法【解析】1895年,德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结合1871年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德国议院的权力较小,A项强调议院的权力较大,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故A项错误;B项强调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故B项错误;C项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美国政体的特点,故C项错误;D项强调虽有议会,但君主的权力仍然很大,这与德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特点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23.【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美国试图”“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它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故A项正确;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其宗旨是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它与“新型的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的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加、墨组建的区域经济集团,主要涉及逐步取消关税壁垒,允许资本、劳务、商品在三国自由流通,与“新型的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的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组织,是美苏对峙的产物,与题干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38.【考点】(1)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解析】(1)第一小问小农经济的特征结合小农经济的含义“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不同点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特点即可,从材料一中“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的信息可概括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从材料二中“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的信息,再结合材料出处,可概括出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为主。(2)第一小问材料一、二作为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的史料,可从史料的客观真实性、全面性等角度来分析其局限,材料一描述的是道光年间(18211850)的情况,结合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在于鸦片战争并没有真正打开中国的市场,西方商品受到了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所以材料一所述的情况有夸大之处,不符合客观实际;材料二描述的是河北元氏县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农村,史料不够充分,只反映了局部;第二小问特点从材料一沿海通商口岸和材料二内的农村的情况进行比较,可归纳出地区发展不平衡。(3)第一小问不同点分别概括材料三、四中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即可;从材料三中“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的信息可以看出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从材料四的漫画可以看出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拉动美国战车前进,可以看出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第二小问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50年”“1947年”,再结合创作者的立场的信息“美国拍摄电影”“苏联某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格局是两极对峙。【答案】(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4分)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 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4分)(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4分)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3分)(3)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4分)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4分)国际格局:两极对峙。(2分)39.【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2)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解析】(1)第一小问注意划分材料层次,特别注意三个分号之间的信息,“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可见孔多塞在阐述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的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思想文化教育(知识)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其角度是思想文化(知识)进步的角度;第二小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剔除思想文化角度的影响,可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