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优秀课件.ppt_第1页
《指南录后序》优秀课件.ppt_第2页
《指南录后序》优秀课件.ppt_第3页
《指南录后序》优秀课件.ppt_第4页
《指南录后序》优秀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为什么命名为 指南录 解题 文天祥 1236 1283 南宋大臣 杰出的民族英雄 文学家 诗人 字履善 又字宋瑞 号文山 宋吉州庐陵 今江西吉安县 人 宋理宗祐宝四年 1256 考取进士第一名 曾任湖南提刑 知赣州 现江西赣州市 德祐元年 1275 元军进迫宋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 文天祥应勤王诏 捐家产作军费 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 不久元军大举南下 驻军于皋亭山 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 被扣 后在北解途中逃脱 经海路转至福州 拥立端宗 图谋恢复 转战东南 终兵败被俘 次年送至大都 北京 宁死不屈 从容就义 时年仅46岁 遗有 文山先生全集 二十七卷 作者介绍 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正音 1 德祐 y u 2 缙绅 j n 3 纾祸 sh 4 觇北 ch n 5 献谄 ch n 6 诟虏帅 g u 7 贵酋 qi 8 羁縻 j m 9 二阃 k n 10 渚洲 zh 11 自刭 j ng 12 殆例 d i 13 巡徼 ji o 14 檄文 x 15 毗陵 p 16 邂逅 xi h u 17 余僇 l 18 愧怍 zu 19 号呼靡及 h o m 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第1 5自然段 自述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 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 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 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第二部分 第6 8自然段 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 阐述自己的报国心志 且交代诗集的题名 探讨 提问 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 文天祥是在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战 守 迁皆不及施 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 出战 坚守 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 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探讨 提问 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明确 心情是 予不得爱身 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 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 一方面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 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 另一方面是 更欲一觇北 归而求救国之策 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 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探讨 提问 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明确 不计个人利害 图救国之策 小结第1节段意 叙写出使北营的背景 心情与意图 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 探讨 提问 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明确 第一阶段是 初至北营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第二阶段是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予不得归矣 第三阶段是 未几 北驱予并往 而不在使者之目 探讨 提问 文天祥既然 分当引决 按理应当自杀 为什么却又 隐忍以行 含垢忍辱地前往 明确 将以有为也 探讨 提问 文天祥被拘留时 但欲求死 后来随祈请使北行 理当自杀而 隐忍以行 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 不矛盾 求死 是因为 不得脱 以死保全名节 隐忍以行 是因为有机会逃脱 还可以有所作为 图救国之策 探讨 提问 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 明确 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文的连贯性 但此句是下文的纲 作者历尽限险而不死 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的信念 小结第2 3节段意 出使北营 震慑敌方 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 表达了他忍辱负重 图谋再举的思想 探讨 提问 第4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 第1层 得脱后的喜悦 第2层 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3层 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探讨 提问 能表达作者急切 紧张的心情 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有哪些 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明确 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 奔 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 变 诡 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 避 出 渡 入 展转 至于 等一连串动词 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小结第4节段意 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 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 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探讨 提问 在第5节中 两次使用 呜呼 一词 它在体现层次和表达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 明确 第一个 呜呼 引出种种 及于死 的危难 说明作者自己将生死置之度外 第二个 呜呼 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一步 抒发对于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痛何如哉 主要是为国事而痛惜 是脱离险境后的伤痛 探讨 提问 这段文字中连用了多少个 死 字 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连用了21个 死 字 构成了生动有力的排比句式 说明环境险恶 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 探讨 提问 这段文字和全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 这段文字是全文抒发感慨 表达心态的高潮 是前一部分的深化与后一部分的提引 小结第5节段意 以抒情为主 兼用叙述 说明和议论 抒发饱经痛苦以后的无限感慨和为国赴难的大无畏精神 探讨 提问 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明确 文天祥 在患难中 间以诗记所遭 今存其本不忍废 在患难当中 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 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 探讨 提问 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目的是 将藏之于家 使来者读之 悲予志焉 打算把它藏在家里 使后世人阅读它 同情我的志向啊 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 中兴复国 小结第6节段意 说明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 探讨 提问 第7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明确 这一段作者感慨自身尽忠尽孝 誓不与贼俱生 的决心以及 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 的顽强意志 小结第7节段意 写出作者忠诚报国 死而无憾的感慨 探讨 提问 为什么要以 指南录 命名 明确 取诗集中 扬子江 一诗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句意命名 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 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 小结第8节段意 说明作序的时间和诗集的题名 总结 提问 课文第5节连用22个 死 字 历来受到读者关注 这一段的内容与后文 予之生也幸 而幸生也何所为 一段的议论有什么样的关系 见课本44页 明确 第4段痛定思痛 扣住一个 死 字 概括九死一生的经历 表现出 生 之不易 作者万死不辞 是为了 将以有为也 第6段 予之生也幸 而幸生也何所为 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角度阐述报国之志 论述为臣者为子者的人生选择 前面说 死 这里说 生 二者关系是什么 自己活下来的意义在哪里呢 这段议论 理性地述说生的目的 表明自己死里逃生正是要为国家作出新的牺牲 这一段表白性的议论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展开 对自己克服万难坚定南归的目的作进一步说明 阐述自己为国牺牲的决心 文章的主旨在此得以提升 研习 指南录后序 的二十二个 死 南宋爱国政治家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 指南录后序 以自述抒怀的形式 历数作者自己出使北营被扣及伺机脱逃九死一生的艰险历程 文章气宇轩昂 慷慨悲歌 尤其是一连串地集中运用 死 字句 气断声吞 扣人弦心 爱国之志 充满字里行间 舍生取义的崇高品格跃然纸上 呜呼 予之及于死 1 者不知其几矣 诋大酋当死 2 骂逆贼当死 3 与贵酋处二十日 争曲直 屡当死 4 去京口 挟匕首以备不测 几自到死 5 经北舰十余里 为巡船所物色 几从鱼腹死 6 真州逐之城门外 几彷徨死 7 如扬州 过瓜洲扬子桥 竟使遇哨 无不死 8 扬州城下 进退不由 殆例送死 9 坐桂公塘土围中 骑数千过其门 几落贼手死 10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11 夜趋高邮 迷失道 几陷死 12 质明 避哨竹林中 逻者数十骑 几无所逃死 13 至高邮 制府檄下 几以捕系死 14 行城子河 出入乱尸中 舟与哨相后先 几邂逅死 15 至海陵 如高沙 常恐无辜死 16 道海安 如皋 凡三百里 北与寇往来其间 无日而非可死 17 至通州 几以不纳死 18 以小舟涉鲸波出 无可奈何 而死 19 固付之度外矣 呜呼 死 20 生 昼夜事也 死 21 而死 22 矣 而境界危恶 层见错出 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 痛何如哉 凡 死 字共二十二处 这些 死 字 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 既准确鲜明 又形象生动 可谓妙语纷呈 出神入化 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 死 为总述 死 的境地及危险性 具有提领下文 死 至 死 19 共十八个 死 字的作用 这十八个 死 字句 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 每句均以分号隔开 死 20 至 22 三个 死 字归纳以上十八种 死 的可能性 表明作者对 死 的看法和态度 死而死矣 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充分显示其以 死 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 从 死 的词性划分 作名词的 死 有 12 19 20 21 共六个 或作主语 或作宾语 作动词的 死 有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22 共十六个 从 死 的危险划分 有的来自敌方 元营 如 10 13 15 等 用以揭露元军的凶狠和残暴 有的来自内部 南宋 如 11 14 18 等 用以披露南宋的混乱和腐败 有的来自环境的险恶 如 12 16 17 19 等 用以透露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从 死 的方式划分 主动 自杀 的 死 仅有 三个 表明作者自己的赤胆忠心 被动 他杀 的 死 有其余十四个 即所有来自敌方和南宋的 死 的威胁 显示文天祥的高风亮节 至于 死 的次数多寡 死 前有 屡 几 等词加以限定 真是 层见错出 不计其数 这里就不赘述了 研习第7自然段 本段最后文天祥说 复何憾哉 为什么认为自己没有遗憾呢 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回答 文天祥对于 忠 孝 的思考是怎样的 死义精神 文章境界升华 人物形象 根据自己的理解 请说说你觉得文天祥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丹心炽热的爱国情感忠心报国的强烈愿望 中兴复国 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劝降 九死未悔的坚定意志 5 7 隐忍有为的悲壮情怀 3 5 富贵不淫的浩然正气 1 宁死不降 生死大义的独特理解 7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写作特点 1 本文记叙 抒情 议论很完美地结合 表现在 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 例如第3段 写被驱北上时 指出 予分当引决 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 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 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 在叙事的前后 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 例如第5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 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 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 如第4段 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 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写作特点 2 语言生动而准确 特别是动词的使用 如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 表示离开某地用 去 京口 表示前往某地用 如 杨州 趋 高邮 表示到达某地用 至 海陵 来 三山 表示经由某处用 过 瓜州扬子桥 道 海安 如皋 历 吴门毗陵 此外 动词 奔 变 诡 行 宿 出 没 号呼 避 渡 入 展转 都准确地表明了活动地点 也表达了作者心情急切 紧张和经历的坎坷 注意掌握 1 熟读第4 5段 能翻译文中一些重要句子 2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死报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 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 他的报国行为是感人的 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 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 当然他企图以言辞说动敌人是对敌方估计不足 总结 有关文天祥的祠联 浙江温州文信国 祠联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古谊若龟鉴 忠胆若铁石 敢问何为浩然正气 镇地为河岳 丽天为日星 花外予规 燕市 冷 柳边精卫 浙江潮 文信国 文天祥曾被封为信国公 龟鉴 龟 龟卜 鉴 镜子 龟鉴 借鉴 浩然正气 孟子 公孙丑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镇地为河岳 丽天为日星 文天祥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 沛乎塞苍冥 子规 鸟名 又名杜鹃 鸣声悲切 从夜鸣叫到天明 声似 不如归去 有 杜鹃啼血 之说 李白 蜀道难 又见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燕市 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