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人教版 选修二 专题二 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课件(20张) .pptx_第1页
—高一政治人教版 选修二 专题二 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课件(20张) .pptx_第2页
—高一政治人教版 选修二 专题二 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课件(20张) .pptx_第3页
—高一政治人教版 选修二 专题二 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课件(20张) .pptx_第4页
—高一政治人教版 选修二 专题二 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课件(20张) .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一 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 实质 生产过剩的危机 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而是相对过剩 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 2 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从1825年7月英国爆发第一次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起 仅19世纪发生在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的危机就包括1837年 1847年 1857年 1866年 1872年 1882年的6次之多 进入20世纪以后 除1907年 1920年 1937年爆发的局部经济危机外 还有1929年 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 1973年的石油危机 1987年和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新世纪最猛烈 最具有破坏性的总危机 从材料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周期性 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又是什么 经济危机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当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必然导致危机的再次爆发 探究 就业日增 物价回升 利润增多 信用活跃 经济繁荣 猛烈扩张 矛盾尖锐 高涨阶段 销售困难 库存激增 企业倒闭 工人失业 信用危机 银行破产 危机阶段 固定资本更新 生产复苏 就业增加 消费增多 复苏阶段 商品积压减少 供需缓解 生产和失业人数不再下降 需求不旺 购买力低 萧条阶段 这一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固定资本更新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 使经济走出萧条 为下次危机到来准备物质条件 一 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 经济危机的实质2 经济危机的根源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 原因 经济危机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 再生产的周期 危机阶段 萧条阶段 复苏阶段 高涨阶段 危机阶段 3 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物质基础 固定资本的更新 你了解08年金融危机吗 它的成因是什么 影响又有什么 小组展示 萨伊 一种商品生产过少 别的商品才会出现过剩 这一情况 市场会自行调整过来 因此 生产全面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会爆发的 李嘉图 国家达到最旺盛阶段 发展可能受到阻碍 但它的自然趋势却是永远地继续前进 使它的财富和人口永远不会减少 马克思和恩格斯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1 试对萨伊 李嘉图的观点作出评析 2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有何意义 探究 二 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1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的认识 1 萨伊 不承认资本主义会爆发全局性的经济危机 物物交换时 买卖同时 供给会创造需求 社会不会爆发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但在商品流通条件下 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 供给与需求会出现量的失衡 达到一定程度时 有可能爆发生产普遍过剩的危机 二 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1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的认识 2 李嘉图 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美好永恒的制度 会永远存在下去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只要人类存在 物质资料的生产就不会停止 作为物质生产特定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 由于其自身的基本矛盾运动却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李嘉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等同于物质生产一般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将永远存在下去的错误结论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只要人类存在 物质资料的生产就不会停止 作为物质生产特定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 由于其自身的基本矛盾运动却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李嘉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等同于物质生产一般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将永远存在下去的错误结论 二 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2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 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过渡性 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基本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 再生产周期性 危机 萧条 高涨 复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热点链接 精准扶贫 是粗放扶贫的对称 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 不同贫困农户状况 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