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正反比例、比例的应用教学要求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广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1、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2、难点:正确判断正、反比例。3、关键:理解正、反比例意义,认真分析两个量的变化情况。教学难点1、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2、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课时安排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课时3、比例的应用 6课时4、整理与复习 2课时执教教师陈永梅执教日期2015年 月 日第四单元第1课时课 题1 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重、难点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法情景引入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铺垫孕伏1、同学们,今天我们数学课上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你来解决,希望大家努力。我们首先来解决两个问题。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2、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1216 4.52.7106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二、探索发现1、教学比例的意义。(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景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2)你知道这些国旗长和宽是多少吗?出示各图国旗长、宽数据。测量教室里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操场上的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2.41.6=1.56040=1.5然后让学生算出这两个比的值值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41.61.5,60401.5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再提问:提问1:你们发现了什么?提问2:这两个比怎么样?(这两个比相等)教师说明: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指着比例式2.41.66040,提问:提问3: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是表示两个相等)然后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提问4: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师生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边举例说边板书)(2)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提问5:“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师生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3)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提问5: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45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8022005)指名学生指出板书出的比例的外项、内项。三、巩固练习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63和126357和459205和168 0.80.4和 学生判断后,指名说出判断的根据做 “做一做。教师边巡视边批改,对做得不对的,让他们说说是怎样做的,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给出2、3、4、5四个数,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做练习一的第3题对于能组成比例的四个数,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组成的比例只要能成立就可以。第(4)题,给出的四个数都是分数,在写比例式时,也要让学生写成分数形式。四、全课小结学生回顾全课,说说比例的意义致名学生回答。学生口答,集体评价。学生畅所欲言。看书。学生观察, 学生齐读一遍。学生看书独立完成练习。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 1.6 60 40 内项 外项 “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教学反思执教教师陈永梅执教日期2015年 月 日第四单元第2课时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性质。2、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判断。3、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重、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法教法:讲解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二、新课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提问: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教师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805400两个内项的积是2200400提问7: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8052200最后师生归纳并板书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指着8022005)教师边问边改写成:“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因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如: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板书:8052200二、实践应用1、基本练习判断,媒体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3和850.22.5和4501/31/6和1/21/41.23/4和4/552、拓展练习。比一比,谁写得多。在1、2、3、4、5、6、7、8、9这九个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比例,并说说是怎样写出来的。三、归纳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四、反思体验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五、作业实践练习中第4题指名学生回答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展示讲评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独立完成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8022005 8052200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805220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8052200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教师陈永梅执教日期月 日第 四单元第 3课时课题解比例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3、渗透转化的思想,使学生知道事物是可相互转化的。重、难点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使学生知道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铺垫孕伏1、提问。(屏幕出示)(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2、将下面的比例改写成不含比号的乘法等式10:520:109270.72.13、把比例10121518写成分数形式_;写成乘法等式是_。二、探究新知1、引入新课。出示3815()( )要求学生填出括号中的数,若学生感到困难,说明要填的那个数可以用x代替。提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比例(板书)2、了解什么叫解比例。(1)请同学们翻开书,阅读教科书第3页第一段文字。(2)指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什么叫做解比例。3、教学例2。(1)请一个同学指出在这个比例中,外项、内项各指的是哪些数。 生口述师板书: x 320 1 10 外 内 内外 项 项 项项(2)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将这个比例改写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乘法等式?(老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是怎样改写的,根据是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10x3201(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这是一个简易方程,请同学们自行求解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老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4、教学例32.4 x=1.56(1)怎样解这个比例?(学生商量,老师巡视指导,集体纠正)5、归纳小结出解比例的一般方法。(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方程(2)根据以前用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三、实践应用学生独立完成 “做一做”,老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四、归纳小结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五、反思体验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思考后,指名生回答。计算汇报,重点说说方法。学生齐读齐读例2同桌互相讨论,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进行商量,逐题分析解答,汇报。谈收获。 板书设计 解比例x 320 1 10外 内 内外 项 项 项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教学反思教师陈永梅执教日期月 日第 四单元第 4 课时课题成正比例的量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重、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铺垫孕伏1什么是比例?2下面是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用这个表中的数能写成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哪些比能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都写出来二、发现探索用多媒体课件在刚才准备题的表格中增加列和数据,变成例1(1)表中有哪两种量?(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3)还可以从表中发现哪些规律?学生讨论后先回答第1问和第2问,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作必要的板书。发现:表中有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并且时间在扩大,路程也在扩大,路程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板书:相关联提问2:你们还发现哪些规律呢?可以怎样归纳呢?引导学生归纳出:(1)时间和路程是相关联的两种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3)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90。教师在这个表里,作为比值的速度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说比值一定。也就是:(板书)路程: 时间速度(一定)提问3:能用刚才的方法研究下一个问题吗?学生研究、分析后引导学生归纳:(1)表中买布的数量和买布的总价是相关联的两种量,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2)数量扩大,总价随着扩大;数量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3)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是一定的,每米布的单价都是8.2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单价(一定)。引导学生发现归:这两个问题中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k(一定)。板书:k(一定)教师: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教师: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判断一下,如果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不是成正比例?引导学生说出,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每袋面粉的重量有这样的关系:每袋面粉的重量,由于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所以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成正比例。指导学生完成第13页“做一做”。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2题。四、反思体验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五、课堂小结让学生相互说:这节课我到了哪些知识?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小结后教师对全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指名学生回答先独立思考后再讨论、交流、回答以下问题:学生研究、分析后引导学生归纳:引导学生发现归学生先相互说,然后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板书设计正比例单价(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k(一定)路程: 时间速度(一定) 教学反思教师陈永梅执教日期月 日第 四单元第 5 课时课题成反比例的量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2、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初步渗透函数思想。重、难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铺垫孕伏1、判断表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1)工作总量(个)80120160320时 间(时)2348(2)工效(个)10203050时间(时)603020122、提问:(1)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2)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3、第(2)题中的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吗?你有什么发现?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题让学生设计几个长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24平方厘米(长和宽可以交换)(1)学生设计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列出下面表格长(厘米)241286431宽(厘米)12346824(2)从表中选取6个长方形,利用多媒体电脑把它们叠放在一个坐标图上,再把图中的顶点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起来(电脑演示)(3)长和宽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变化规律?相对应的长和宽的乘积都是24乘积“24”表示什么?(长方形面积)你能用式子表示长和宽的关系吗?长宽长方形面积(一定)2学习例题(1)屏幕显示例题:600张纸装订成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张数和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每本的张数15 2025304060装订的本数40引导发观:察分析表中两种量变化的规律,思考:表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装订的本数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的?算一算表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你能发现什么?可以发现:每本的张数装订的本数总张数(一定)(3)用字母表示上面两个例题的关系式。想一想,你能用字母把上面的关系式概括出来吗?xyk(一定)3、引导观察,归纳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4、尝试根据意义,正确判断。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出示: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1)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2)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与每天播种的总公顷数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式子表示吗?(3)列出关系式后,请你判断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天数成不成反比例。因为: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已知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就是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天数的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三、实践应用1、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2、完成练习七的第5题。四、归纳小结怎样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吗?五、反思体验六、作业实践3、拓展练习如果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已知y,x和y成什么比例?教学反思: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而归纳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件出示各小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出示判断牌(成反比例时出示“”,不成反比例时出示“”),如果不成反比例,请说明理由同桌同学互相举例,再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成反比例的量长宽长方形面积(一定)每本的张数装订的本数总张数(一定)xyk(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教学反思教师陈永梅执教日期月 日第 四单元第 6课时课题比例尺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3.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4.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重、难点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情景引入。我们可以把地图画在纸上,同样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这是几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时,一位售楼先生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可是他只给看了一下图纸,我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我想请同学们帮帮我这个忙,好吗?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了,目前还不能帮老师确定到底购买那一套住房,那么,住房平面图与实际的房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例尺)二、通过制图,认识比例尺。1、师:课下,同学们已经动手测量出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好,同学们,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白纸上。”有信心当好这个设计师吗?(电脑出示)学习要求:(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3)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4)完成后4人小组交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5)选择你们组认为最好的贴到黑板上。2、汇报。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师: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尺吗?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怎么求呢?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师:比例尺1:300是什么意思?4、教学1.师:现在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你们会不会求比例尺?(电脑出示)一张地图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1000米的距离。求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练习:(口答)一块黑板的长3米,画在图纸上的长是3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5、认识比例尺特征: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般都写成前项是1的比(讨论)当你看到比例尺1:6000000时,你想到了什么?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生:前项是1。三、研究精密比例尺。1、认识精密比例尺。师:用比例尺1:300画出来的图和1:50画出来的图谁大?为什么?(识图)机械图纸、微生物图纸.2、教学例1师:我们再来做一道题。 在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用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毫米。求这张精密图纸的比例尺。3、区分数字比例尺。师:我们刚才学习的比例尺1:300,1:50,20:1.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字比例尺。那么,1:300和20:1有什么区别呢?四、认识线段比例尺。1、你看到过比例尺吗?在哪看到过?2、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数字比例尺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比例尺呢?打开地图册找一找。4、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字比例尺。(1厘米:40千米1厘米:4000000厘米1:4000000)五、巩固练习:六、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先由学生分别小结后教师再作总结六、:布置作业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个人独立作出平面图;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教学反思教师陈永梅执教日期月 日第四单元第 7 课时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过程,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重、难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卡片,板书用的相关教具(磁铁、画笔)。教 学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观察体验。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一张小卡片纸,上面写着“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字号为小5号。师问:老师来是试试同学们的眼力怎么样?谁能看清上面写着什么?联系生活实际: 先出示生活中经常遇到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吗?再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索。1、通过演示,感知图形放大的意义。想一想,以前我们学过拿些平面图形?你想把什么图形放大?同学互相说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亲历把图形放大的过程。学生可能有:图形的形状没有变化,但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都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有图形的形状没有变化,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图形的缩小。让学生思考交流,再画一画,说一说。三、应用练习1、观察、判断。出示图片(课件)让学生认真观察,看一看你的眼力如何。2、完成“做一做”。先让学生画一画,再交流评议。引导发现。 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形状没有变化,但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都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有图形的形状没有变化,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教学反思教师陈永梅执教日期月 日第 四单元第8 课时课题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掌握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铺垫孕伏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本地著名的建筑物录像,紫金、上杭大酒店、烈士纪念碑等教师:看了这段录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如想知道解放碑有多高?用什么方法能测得烈士纪念碑的大概高度呢?有的学生提出用绳子测,马上就有人反对,说爬到解放碑顶上去测实在是太危险了;也有人提出估计或其他方法教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我们还可以学习一种新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就用比例来解(板书课题)二、探究发现1、学习例5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指导学生思考出:(1)先算每小时汽车行驶的千米数,再算5小时汽车行驶的千米数。列成算式是:14025(2)先算5小时是2小时的多少倍,再把140千米扩大相同的倍数。列成算式是:140(52)引导学生分析出题中有行驶路程和行驶时间的这两种量,它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题中的“照这样的速度”就说明速度一定,因此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板书:路程时间140千米2小时 x千米5小时教师:运用前面我们掌握的比例知识,同学们会解答吗?你准备用哪方面的知识解答?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先要把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度设为x千米,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一定)”的关系式,列成:1402x5教师: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法验算。引导学生归纳出:(1)设要求的问题为x;(2)用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判断题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关系;(3)列比例式;(4)解比例,验算,作答。教师出示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教师:同学们用前面我们归纳的解题步骤思考这道题该怎样解答?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讨论,依靠学生自身努力合作解答例2。教师:在解答过程中,你发现例2和例1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出两道题都可以用比例解,都涉及路程、时间和速度这样三个量;但例1是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而例2是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题目相同点不同点例1都有路程、时间和速度;都可以用比例解。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例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教师:你们是怎样解答的?谁来介绍一下?教师:还有其他的解法吗?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多种解法教师:如果把这道题改为“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多少小时?”运用比例的有关知识又该怎样解答?集体订正,然后再完成第62页中的“做一做”。三、应用尝试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的第3、4题。四、小结深化教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好,掌握了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有关知识。同学们知道吗,用比例的知识不但可以解答书中的习题,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测量解放碑的高度,就可以用比例有关知识解。怎样解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观察同学们测量的在同一时间内一些物体的高度和它们的影长。五、反思体验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六、作业实践。练习五的第3、4题学生讨论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解答。抽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介绍自己的解答过程,其他学生可以在下面作必要的补充。学生讨论解答后 板书设计比例的应用路程时间140千米2小时 1402x5x千米5小时题目相同点 不同点例1都有路程、时间和速度;都可以用比例解。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例2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教学反思教师陈永梅执教日期月 日第四单元第 9 课时课题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重、难点1、正确判断正反比例关系。2、熟练运用比例尺知识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判断相关联量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比、比例的意义1、什么是比?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名口答,出示表格填空。意义项数基本性质举例比比例二、解比例1什么叫解比例?2解比例是解方程吗?解方程也是解比例吗?为什么?3解比例。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2题。过程要求:学生独立练习活动。说一说解比例的步骤,每一步运算的根据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板书。师生共同评价,并强调书写格式。三、正、反比例的意义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3、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关系式正比例反比例你是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5、学生通过交流,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断”。一找:哪两种上关联的量。二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品牌许可使用合同标的:运动品牌商标使用权3篇
- 2024年度健身设备维修保养合同3篇
- 2024年木地板行业数据统计分析合同2篇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某影视公司与某投资方就电影制作的协议3篇
- 2024年度碧水蓝山物业管理委托合同3篇
- 2024年度电子支付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协议及技术指导合同3篇
- 2024年度离婚协议书起草:婚姻解除与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方案2篇
-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挖掘机操作培训合同3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合作承揽协议版B版
- 国开电大本科《管理英语4》机考真题(第九套)
- 加盟罗森便利店合同范本
- 2023年《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通用15篇)整理
- 国开大学2023年01月11836《会计制度设计》期末考试答案
- 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质量分析发言稿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0版)
- 孝道演讲稿600字 传统文化孝道演讲稿(五篇)
- 泰坦尼克号英文ppt
- 2023年江苏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下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各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汇总一览表合集单元目标能力点
- 八字基础图文解说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