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不好仁其蔽也愚.ppt_第1页
好学不好仁其蔽也愚.ppt_第2页
好学不好仁其蔽也愚.ppt_第3页
好学不好仁其蔽也愚.ppt_第4页
好学不好仁其蔽也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假字 由也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女通 汝 知通 智 亡通 无 弟通 悌 学而时习之 本课所选的 语录 共有10章 为克服篇数多 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 可把全文切分成 为什么要学 第1 2 3 4章 什么是好学 第7 8章 学的基本内涵学什么 第5 6 10 11章 一 孔子认为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哪几则谈到这个问题 研读赏析 2 充实自我 原文 2 原文 3 3 学可去蔽 原文 4 显然 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 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 那么 我们将如何缩小 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 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学习 也就是说 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智力差 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 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 渊博的知识 高尚的品德 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 也就是说 只有不断努力学习 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 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 一味的喜好 仁 智 信 直 勇 刚 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 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 弥补不足 学可去蔽 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 1 智力差异 原文 1 一 为什么要学 二 明确何为 好学 孔子好学 更爱好学之人 孔子三千弟子 独一个弟子受孔子的倍加称赞 更称好学之人 独此一个 那就是颜回 那么 孔子认为 怎样才能称是好学之人呢 结合文中的语段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有颜回好学者 不迁怒 不贰过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不改其乐 也就是说 好学之人 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 不管贫穷还是富有 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勤做事慎言语 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 做到这些 才能像颜回一样 不随便迁怒于他人 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 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 三 孔子所说的 学 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跟我们现在所说的 学 内涵有没有不同 1 六言 仁 知 信 直 勇 刚 原文4 2 仁 礼 文 原文5 6 10 3 诗 礼 原文11 基本内容 分析 从以上四则选段中可以看出 孔老先生是非常注重培养弟子的道德实践和人格修养的 把知识的学习放在其后 他说的学跟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 他的 学 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 这也正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的证明 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需要良好的道德品格 疏通课文 1 原文 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 上也 学而知之者 次也 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 生下来就知道 生下来就有知识 这种人是上等的 学了然后知道 这种人是次一等的 遇到困难而去学习 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 遇到困难仍不学习 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评析 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 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 俗话说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 就不足为训了 代词 指代古代知识和道理 连词 表顺承 2 原文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 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 而是喜欢古代 文化 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 上智 就是 生而知之者 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 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 而且勤奋刻苦 思维敏捷 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 他这么说 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 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相当于 而 表修饰 3 原文 子曰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 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 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 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评析 表明孔子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 并不是 生而知之 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结构助词 主谓之间 4 原文 子曰 由也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 未也 居 1 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 2 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 3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 4 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 5 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注释 1 居 坐 2 愚 愚蠢 3 荡 放浪而没有准则 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4 贼 害 5 绞 说话尖刻 从一般意义上说 仁 知 信 直 勇 刚 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 但是如果偏执这些德行而不好学 就会产生种种弊端 这种道理不难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 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 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 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 评析 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 如果不加强学习 不善于运用 即使你有仁 智 信 直 勇 刚这样的美德 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 学习应该放在首位 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 一味地喜欢仁而不喜欢学 它的弊病是愚蠢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 误以为其冻僵了 就把它拾起来 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 那蛇受了惊吓 被吵醒了 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 便因为自卫的本能 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 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 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 我欲行善积德 但学识浅薄 结果害了自己 遭到这样的报应 东郭先生把 兼爱 施于恶狼身上 因而险遭厄运 这一寓言告诉我们 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也存在 东郭先生 式的问题 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人民 但丝毫不应该怜惜狼一样的恶人 现在 东郭先生 和 中山狼 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 东郭先生 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 中山狼 则指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的人 春秋时期 宋楚在弘大战 楚军正在渡河 宋有大将建议趁此消灭楚军 宋襄公为了表示 仁 等楚军渡河再战 结果宋军大败 宋军吃了败仗 损失惨重 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夷目的意见 他却教训道 君子在战场上不再伤害已经受了伤的人 不俘虏头发 胡子花白的人 古代领兵作战 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 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 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宋襄公遵循的战争原则 可能是古代原始社会村社间械斗的公共规则 但时代变了 战争性质不同 仍固守老的法则 必然要失败 宋襄公因泓战伤发 不久死去 他的图霸也就成为历史上的笑柄 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 一味地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 它的弊病是放浪没有准则 杨修 鸡肋 孔子师徒途经蒲邑 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 蒲邑人扣留孔子 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 带着五辆私车随从孔子 他为人长大贤能 又有勇气力量 对孔子说 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 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 这是命啊 我与您再次蒙难 宁可搏斗而死 搏斗非常激烈 蒲邑人恐惧 对孔子说 如果你不去卫都 我们放了你 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 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 孔子接着前往卫都 子贡说 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 孔子说 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 神是不会理睬的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 是说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好学 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 按照孔子 孟子的看法 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要 言必信 行必果 孔子说 言必信 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 子路 其意思是说 言语一定要信实 行为一定要坚决 这是不问是非黑白 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 孟子也说 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 总之是否坚持信 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义 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 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 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 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 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 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 闯祸 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 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5 原文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 1 慎而无礼则葸 2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3 君子笃 4 于亲 则民兴于仁 故旧 5 不遗 则民不偷 6 注释 1 劳 辛劳 劳苦 2 葸 音 拘谨 畏惧的样子 3 绞 说话尖刻 出口伤人 4 笃 厚待 真诚 5 故旧 故交 老朋友 6 偷 淡薄 译文 孔子说 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很辛苦 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尾 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 闯祸 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 在上位的人对父母 亲族笃厚 即厚待父母 亲族 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 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 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 6 原文 子夏曰 贤贤 1 易 2 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 3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 贤贤 第一个 贤 字作动词用 尊重的意思 贤贤即尊重贤者 3 易 轻视 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 致其身 致 意为 献纳 尽力 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 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 侍奉父母 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 侍奉君上 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 跟朋友交往 说话诚实有信用 这种人虽说没学 我也一定说他学了 评析 10章有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一句 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 实际是对10章的进一步发挥 子夏认为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 他的学问的好坏 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 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 孝 忠 信 等传统伦理道德 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 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 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7 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 1 有道 2 而正 3 焉 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 就 靠近 看齐 2 有道 指有道德的人 3 正 匡正 端正 译文 孔子说 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饱足 居住不追求安逸 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 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孔子认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 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 谨慎小心 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 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 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8 原文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1 不贰过 2 不幸短命死矣 3 今也则亡 4 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 不迁怒 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 不贰过 贰 是重复 一再的意思 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 短命死矣 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 亡 同 无 译文 鲁哀公问道 你的学生哪个好学 孔子回答说 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 不把自己的怒气 或者对某人的怒气 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 他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 再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反思 先成人再成才 古谚说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作品中说道 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 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 可是他们一旦养成一种习惯 便不用借助记忆 很容易地 很自然地被接受了 这些无非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那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归有光祖母告诉他 他父亲幼时 祖母问他人生信条是什么 归父说 但做好事 莫问前程 10 原文 子曰 弟子 1 入 2 则孝 出 3 则弟 谨 4 而信 泛 5 爱众 而亲仁 6 行有余力 7 则以学文 8 注释 1 弟子 有两种意义 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 二是指学生 2 入 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 学习则在外舍 入是指进到父亲住处 或说在家 3 出 与 入 相对而言 指外出拜师学习 4 谨 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 泛 广泛 6 仁 有仁德之人 7 行有余力 指有闲暇时间 8 文 古代文献 主要有诗 书 礼 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 后生小子进家就要孝顺父母 出门就要敬重长上 谨慎而诚实 广泛地关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 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力量 就用来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11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 1 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 无以言 2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 无以立 3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 4 其子也 注释 1 异闻 与众不同的教导 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2 言 说话 指话说得不漂亮 没有依循 3 立 立身处世 立足于社会 4 远 不亲近 不偏爱 译文 陈亢问伯鱼 孔子的儿子孔鲤 说 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 伯鱼答道 没有啊 曾经有一次 夫子 一个人站着 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 表示恭敬 夫子说 你学 诗 了吗 我回答 没有啊 夫子说 不学习 诗 就不会说话 指话说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