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doc_第1页
国际贸易概论.doc_第2页
国际贸易概论.doc_第3页
国际贸易概论.doc_第4页
国际贸易概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导论一 国际贸易的分类1. 按商品形势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2. 按货物移动方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3. 按交易对象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注: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转口贸易属于复出口贸易4. 按运输方式可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管道运输贸易, 多式联运贸易,联合运输5. 按对外贸易政策的不同划分:自由贸易,保护贸易二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2. 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货物、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理解就行,不用背)3判断企业“国际性”的标准包括:营业地标准、国籍标准。其中常用营业地标准适用于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定制的买卖合同。3. 世界的出口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额4.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 出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 报告期价格 基期价格5. 对外依存度=(出口额+进口额)/GNP OR GDP6. 贸易条件:TOT=出口价格/进口价格7. 贸易条件恶化,出口越多越不利;出口增加,国际供给增加,价格降低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1.早起重商主义即重金主义(又称货币差额论):此时国家禁止货币出口,国家垄断全部贸易。强调绝对的贸易性2.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论):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b.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 c国家干预经济3. 晚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如下政策:1、管制对外贸易和垄断 2、奖出限入政策,用关税补贴3、保护关税政策 4、发展本国的航运业与工业、5、国防强大与管制经济4.重商主义的弊端:不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没有把生产当作财富的来源二绝对优势理论 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 2.绝对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2*2*1模型):a.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 b.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投入劳动力要素 c.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d.生产要素(劳动)供给是给定的,且要素在国内不用的部门可自由流动,但在国家之间则完全不能流动 e.规模报酬不变 3.主要内容:如果一个国家能比其他的国家更廉价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个国家则在该商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4.要懂得计算 5.国际贸易的成因: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 国际贸易的动因:追求价格差带来的利益国际贸易的利益的来源:分工产生的利益,交换产生的利益; 国际贸易的结构: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 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价格差异越大,利益越多三.比较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英国)2.主要内容:虽然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地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两种商品的优势和劣势程度有所不同,则该国在优势重、另一国劣势轻的商品的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总而言之“两害相权取其轻也,两利相权取其重也。”3.依然要懂得计算 国际贸易分工前国别毛妮酒合计英国100小时120小时2单位葡萄牙90小时80小时2单位国际分工后国别毛呢酒合计英国(100+120)/100=2.22.2单位葡萄牙(90+80)/80=2.1252.125单位进行1:1交换国别毛呢酒合计英国1.2单位1单位2.2单位葡萄牙1单位1.125单位2.125单位4.要懂得区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并且要回计算四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1.代表人物:约翰穆勒(英国)2.主要内容:国家间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交换比例或贸易条件是否有利,应试贸易双方对另一国出口 商品需求强度的强度而定3.国际交换比率越接近本国的国内交换比率,本国参与贸易的积极性越高;反之则相反。五.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需要掌握相互需求曲线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一.要素禀赋理论1.提出者:赫克歇尔,俄林(瑞典)2.H-O原理分析:两国要素禀赋供给能力两国的相对优势各国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两国发生贸易往来3.H-O理论的重要结论:a.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b.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4.H-O原理的不足:a. H-O理论是静止的;b.俄林假定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排除贸易垄断和国际干预是不现实的二.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1.萨缪尔森理论: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稀缺要素)报酬降低2.要素价格均等理论定义:即国际贸易的结果使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国际间趋于相等。A国(劳动力丰富、资本短缺)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劳动力的价格上升资本价格下降B国(资本丰富、劳动力短缺)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劳动力的短缺缓解劳动力的价格下降资本价格上升3.雷布津斯基定理定义:即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必然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部门扩张,而其他产业部门则会衰退萎缩。也就是说如果某国的劳动供给增加了,那么该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规模就会扩大,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生产规模就会缩小三 里昂惕夫之谜1、 熟练劳动说2、人力资本说3、自然资源说4、要素密集度逆转(最靠谱的)5、关税结构(最不靠谱)第4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一.技术与贸易1.技术差距论代表人物:波斯纳(美国)观点:技术也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的生产率P71-73得要看懂图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阶段生产区位竞争优势产品需求贸易格局创新创新国技术发达国家创新国模仿国成熟模仿国资本发达、较发达创新、模仿国发展中标准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全球发展中国家全球二需求决定的经济模式1.决定需求的因素:a.实际需求 b.喜爱偏好 c.收入水平 d.相关物品 e.市场规模2.需求偏好相似(重叠说)重叠需求: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消费者对同一档次产品的共同需求代表需求:代表一个国家对各类产品需求量最大需求 eg:必需品核心思想:两者之间的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和收入水平决定的四 国家竞争优势论1. 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美国)2. 理论:一国的兴衰的根本在于该国在国际竞争中是否能赢得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取得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具有合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3. 国家竞争优势构成一国竞争优势有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附加因素基本因素:a.需求因素 b.要素条件 c.相关和支撑产业 d.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行为附加因素:政府行为;机遇第5章 贸易保护理论一.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提出者:汉密尔顿(美国)1.发展制造业的好处:a.提高整个国家的机械水平 b.扩大就业,吸引移民流入 c.提供更多创业机会d.有利于笑话农产品2.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关键:加强国家干预,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1.主要观点:a.生产力论:主张长期的获利远远大于短期的损失 b.经济发展论:P103c.国家干预论:要想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2.政策主张:a.保护对象:新兴的,面临国外强有力竞争,有发展前途的b.保护目的:保护盒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c.保护手段:保护关税制度 由低到高再到低d.保护时间:30年三.超保护贸易理论1.保护的目的:国外市场垄断能力2.保护对象:所有产业,尤其是西洋产业3.保护手段:进攻性扩张4.保护策略:高关税,高利率,补贴四.凯恩斯主义1.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增加,带动生产和就业的增加;反之则相反要达到充分就业,需要对商品有足够的有效需求2.保护就业论:贸易顺差国外投资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利率降低国内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增加3.乘数理论五战略性贸易政策1.战略性贸易政策就是通过政府政策干预,把市场竞争构造成市场“博弈”2.扶持对象:高科技产业3.战略性贸易政策举例计算:P1764.最佳关税:相比承担关税而言,允许对方进入市场获利多六保护贸易论1“.中心-外围”第6章 出口鼓励措施与出口管一.鼓励出口措施的主要种类1.出口信贷(出口津贴):出口国的政府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而委托本国的进出口银行向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所提供的一种中长期信贷。具体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类型。 A.卖方信贷:1.特点:a.是一种国际信贷 b.通用于大型设备的出口 c.金额较大 d.期限较长 e.利率较低 f.通常有政府支持 2.卖方信贷属于商业信用3.缺点:卖方信贷将商业利润、银行利息、手续费等混在一起,买方不易了解商品真正价格,而且卖方报价较高B.买方信贷:1.进口商对货物以外的费用比较清楚2多数买方信贷是出口银行贷款给进口方银行,属于银行信用。但还是有些是属于商业信用。2.出口补贴:出口国的政府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而委托本国的进出口银行向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所提供的一种中长期信贷。具体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类型。A直接补贴: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B.间接补贴:政府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a.禁止使用的补贴(红灯补贴)-出口国禁止使用,进口国可申诉 b.可申诉补贴(黄灯补贴)-出口国可以使用,进口国可申诉 c.不可申诉补贴(绿灯补贴)-出口国可以使用,进口国不可申诉3.生产补贴:对某些出口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进行补贴.对象财政支出隐蔽性生产补贴所有商品大强不容易遭受报复性措施出口补贴出口商品小弱容易被征收反补贴税4.外汇倾销: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A.外汇倾销在一定条件下课起到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B.外汇倾销的条件:a.货币贬值程度国内物价上涨幅度b.其他国家不采取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其他报复性措施5.商品倾销A构成商品倾销的条件:a.进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行销售b.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失c.两者存在因果关系B.行为主体损失赔偿调差对象措施风险出口补贴政府无损失政府.企业反补贴小商品倾销企业垄断高价企业反倾销大解答题:!如何面对他国的反倾销起诉国家和政府层面:1、要建立健全涉外经贸法制2、要落实“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3、要建立反倾销预警体系 企业层面:1、要努力转变观念. 2、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4、要懂得实施价格承诺. 5、要警惕“倾销引诱”和防止“反倾销压迫”. 6、要积极组织应诉6.经济区措施A.自由贸易区:划在关境以外的一个区域,对进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B.出口加工区: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造区C保税区:海关所设置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区。为了发展转口贸易D.自由边境区:设在本国的一个省或几个省的边境区,对于区内使用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消费品可以免税或减少进口7.鼓励出口措施的经济效应A经济效应=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政府财政支出BP149-154 个人觉得可能会考,请重点掌握第7章 关税措施一.关税的概述1.关税的特点:a.强制性 b.无偿性c.预定性2.关税的作用:a.增加财政收入 b.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 c.保护国内产业与市场二.关税的种类1.按商品流向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2.按征税待遇分为:普通关税、优惠关税、进口附加税(三种都主要适用于进口关税) A.普通关税:税率是进口关税中最高的 B.优惠关税:a.最惠国关税:适用于彼此签订双边或多边最惠国待遇协定国家之间的进出口b.普惠税: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工业减免关税;对超过限额的征收最惠国关税普惠制原则:1.普遍性 2.非歧视性3.非互惠性c.特惠关税:对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关税或免税待遇(可互惠也可非互惠)C.进口附加税:a.对所有进口商品征税 b.只针对某项商品征收进口附加税,以限制这种特定是商品的进eg.反补贴税,反倾销税,惩罚关税,报复关税注:对于接受了补贴的倾销商品不能两税并征,选择两者较高的3.按征税标准分类:a.从量税:适用商品:啤酒、原油、冻鸡、胶卷计算题:某进出口公司进口丹麦啤酒3800升(988升=1吨),经海关审核其成交价格总值为CIF境内某口岸1672美元。该商品进口完税价370美元/吨的税率为250元/吨,进口关税价格370美元/吨的税率为220元/吨。已知适用于中国银行的外汇折算价位1美元=6.0832人民币。计算应征进口关税解:1672/(3800/988)=434.74美元/吨 434.74美元/吨370美元/吨,所以采用的税率为250元/吨 即应征进口关税:250*(3800/988)=961.5元 b.从价税:优点:税的征收简单 ,税率明确,税收负担较公2平计算题:国内某远洋渔业企业从美国购进国内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的柴油船发动机2台,其成交价格极为CIF境内目的地口岸68000美元。该发动机原产美国,适用最惠国税率5%。经批准进口关税税率减按1% 征收。应征适用中国银行的外汇折算价位为1美元=6.0832人民币。计算应征进口关税解:68000* 1% *6.083=4136.57元三.关税的经济效应 同补贴的经济效应一起看,注重理解第8 章 非关税壁垒1.非关税壁垒的概述 a.概念: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出口的措施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主要种类1.进口配额制: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控制。 注:进口配额制需呀提前半年申请 分类 :A.绝对配额 :a.全球配额:对某些商品的进口给出一个总的限额,对于来自任何的国家或地区都一样适用b.国别配额:不仅规定了一定时期的配额,而且在总配额内按照国别和地区区分c.进口商配额:政府将某些商品的进口配额在少数进口商进行分配B.关税配额: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规定一个限额,对于限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关税或免税待遇,对于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或者罚款后允许进口 注:进口配额制有严到松:进口商配额国别配额全球配额关税配额2.自愿出口限制:自愿其实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不得不采取的限制政策3.进口许可证 A.当年申请,有限期到当年的12月31日B先申请配额,在申请进口许可证C配额发放完毕,不得申请许可证4.歧视性的政策采购政策:国家明文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商品优先购买本国商品和服务5.海关程序:申报、征收、检查、放行6.外汇管制:a.数量性外汇管制; b.成本性外汇管制;d.混合性外汇管制 解答题:外汇管制过严带来的经济影响?1. 进口成本增加导致进口数量的降低,国内供给减少,国内价格上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通货膨胀2. 会导致权钱交易的产生3. 会导致黑市交易的产生四.技术性贸易壁垒1.技术标准是自愿,不具有强制性2.技术标准一旦被法律法规或技术法规所引证,便成为强制性3. 解答题 如何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 解:一.政府宏观角度 a.加强与各国的技术上的交流,争取他们在技术上的帮助,建立适应各缔约方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 b. 要熟悉WTO规则及相关法律和各种国际贸易条约及国际惯例,并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