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解析A选项中出现的差异与生长环境有关,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项中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为基因重组;D选项中21三体综合征患者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属于染色体变异;C选项中白色猕猴的出现为基因突变所致。答案C2.某基因的一个DNA片段中的a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G被替换为C,该基因复制3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A.100%B.50%C.25%D.12.5%解析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以DNA的a链为模板复制的子代DNA分子都发生了突变;以与DNA的a链的互补链为模板复制的子代DNA分子都是正常的。因此,该基因复制3次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各占一半。答案B3.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表达产物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比较指标酶Y活性/酶X活性100%50%10%150%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1小于1大于1A.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B.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C.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D.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tRNA的种类增多解析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后,遗传密码一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决定的氨基酸并不一定改变,状况酶活性不变且氨基酸数目不变,可能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也可能是氨基酸序列虽然改变但不影响两种酶活性,A项错误;状況酶活性虽然改变了,但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所以氨基酸间的肽键数也不变,B项错误;状况碱基改变之后酶活性下降且氨基酸数目减少,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的位置提前了,C项正确;状况酶活性改变且氨基酸数目增加,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的位置推后,基因突变不影响tRNA的种类,D项错误。答案C4.基因型为BBBbDDdd的某生物,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解析由基因型为BBBbDDdd可以推测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B项符合。答案B5.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下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比较指标患者白癜风面积30%20%10%5%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1.1110.9A.中碱基的改变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B.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C.使tRNA种类增多,使tRNA数量减少,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D.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解析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说明只是该基因内部结构改变,整个DNA分子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都没有改变,所以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则转录产生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必然改变;同一tRNA可多次使用,其数量不会随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改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突变后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改变,说明合成酪氨酸酶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可能发生了改变。答案D6.下列利用基因型为MMNN与mmnn的小麦进行育种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麦MMNN与mmnn杂交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育种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将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MMmmNNnn的小麦通常可比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解析小麦MMNN与mmnn杂交获得MmNn的后代,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基因重组,A项错误;先通过杂交得到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再取其花药(Mn)离体培养及染色体加倍处理可得到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其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基因突变可产生其等位基因,C项正确;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往往可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D项正确。答案A7.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C.肯定不是血友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为(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丙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系丁中这对夫妇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41/2=1/8。答案C8.下列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A.B.C.D.解析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分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单倍体植株,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来亲本植株体细胞中的一半,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若引起基因结构改变则为基因突变。答案A9.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解析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图中4条染色体形态各不相同,不是同源染色体。基因突变是随机和不定向的。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答案B10.下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C.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中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D.在调查发病率时需要保证随机取样,而且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青春期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升高;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一般选择调查单基因遗传病,而不选择多基因遗传病,原因是多基因遗传病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具有家族聚集性。答案C11.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与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解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A项错误。卡诺氏液能固定细胞的形态,而盐酸与酒精的混合液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B项错误。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C项正确。洋葱根尖装片中的细胞大部分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因此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只有少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项错误。答案C12.下面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和,和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解析由图可知,图a为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未发生改变,性状可能没有变化;图b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性状也随之改变;二者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D13.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了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个体的变异对表现型无影响B.乙个体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甲个体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乙个体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现型无异常解析图甲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图乙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两种变异都可能会对表现型有影响,A、D两项错误。由于乙个体中的染色体出现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项正确。个体甲缺失了e基因,ee基因型不出现,所以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是31,C项错误。答案B14.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只含有一个染色体只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由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A.B.C.D.答案A15.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解析由题意知,白花的出现是因为X射线照射导致了突变。突变所产生的性状对生物体的生存一般是有害的,A项错误。X射线既可引起基因突变,又能引起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若要确定该突变的显隐性,需做杂交实验,C项正确。白花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可确定该变异是否可遗传,D项正确。答案A16.雌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发生了替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雌果蝇性状一定发生变化B.形成的卵细胞中一定有该突变的基因C.此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D.此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能不改变解析DNA分子中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发生替换,若发生于DNA分子的非基因区段,则果蝇的性状可能不会发生改变,A项错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替换”的染色体与对应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未进入卵细胞中,则卵细胞中不会有该“替换”的染色体,B项错误;核苷酸对发生替换,但嘌呤与嘧啶比恒定不变,化学成分未改变,C项错误;若“替换”发生于非基因区段,则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能不会改变,D项正确。答案D17.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C.乙图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解析分析甲图,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中一条出现突起,可能该条染色体部分片段增加,也可能是另一条染色体出现缺失,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乙图,联会时,出现“十字形结构”,可能是t或v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基因转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甲、乙两图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都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所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丙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D项正确。答案D18.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情况。如果一个类型A的卵细胞成功地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受精,后代可能会得的遗传病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苯丙酮尿症C.21三体综合征D.白血病解析据图可知,该卵细胞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就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这种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受精卵里多了一条染色体,所以会使后代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项和B项属于单基因遗传病,D项不属于遗传病。答案C19.小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芳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关于该遗传病,下面分析正确的是()家系成员父亲母亲弟弟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患病正常A.该病的遗传方式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小芳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C.小芳的舅舅和舅母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4D.小芳的弟弟和表弟(舅舅的孩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解析由小芳患病,其父母患病,弟弟正常,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但不能断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论哪种情况,小芳的母亲一定为杂合子,即概率是1。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均正常,生下孩子正常的概率为100%。小芳的弟弟与表弟均正常,故基因型相同。答案D20.用人工诱变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某基因模板链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CCGCTAACGCCGCGAACG,那么黄色短杆菌将发生的变化和结果是(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U、GAC;丙氨酸GCA、GCU、GCC、GCG)()A.基因突变,性状改变B.基因突变,性状没有改变C.染色体结构缺失,性状没有改变D.染色体数目改变,性状改变解析对比题中该基因的部分序列可知,该基因模板链中CTA变成CGA,mRNA中相应的密码子由GAU变成GCU,多肽中相应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转变成丙氨酸。因此,黄色短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性状也发生了改变。由于只是部分碱基的改变,而且细菌无染色体结构,所以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缺失和数目的变化。答案A21.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B.、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解析对a、b、c等不同基因而言,基因突变均可能发生,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A项错误;、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没有改变基因的结构,因而不属于基因突变,B项正确;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进行DNA复制,此时DNA的双螺旋结构已经打开,很容易发生突变,C项错误;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只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才可发生交叉互换,D项错误。答案B22.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属于染色体变异B.若图乙为一性原细胞,其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与图丙相比较,图丁产生不利变异的可能性更大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解析甲、乙和丁属于染色体变异,丙属于基因重组;若图乙为一性原细胞,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和异常的配子;图丁和图丙相比较,图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其产生不利变异的可能性更大;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答案A23.下列与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基因数目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B.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发生改变就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类型D.若蝗虫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最可能是发生过交叉互换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中单个或少数脱氧核苷酸数量发生改变有可能仅仅是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因此只能发生基因突变;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最可能是发生过交叉互换,因为交叉互换的概率高。答案D24.将基因型Dd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一代,得到它们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品系乙植株自交后代全为显性性状B.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有丝分裂间期形成纺锤体而诱导染色体加倍C.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D.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是三倍体解析品系甲和品系乙都为杂合子,植株自交后代都会出现性状分离;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而诱导染色体加倍;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株,在自然状态下,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仍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和四倍体,没有三倍体;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是三倍体。答案D25.玉米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R和基因r不可能出现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的两极B.基因R可以突变成基因r,基因r也可以突变成基因RC.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故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都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一株处于开花期的杂合玉米个体中:含基因R的精子数=含基因r的精子数=含基因R的卵细胞数=含基因r的卵细胞数解析若发生基因突变或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基因R和基因r可出现在细胞两极,A项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R可以突变成基因r,基因r也可以突变成基因R,B项正确;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C项错误;开花期卵细胞的数量远远小于精子的数量,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4分)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不正常分离而形成异常配子所致。(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亲本实验结果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填“多于”“等于”或“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而丢失。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填“雌”或“雄”)配子育性很低。(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填“父本”或“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解析(1)6号单体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故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2)某种农作物(2n=42),则单体植株为2n-1=41条染色体,故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20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缺体(2n-2)=121。(3)据表格数据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联会(无法形成四分体)而丢失。据表格数据可知,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4)根据(3)中的可知,n-1型雄配子育性很低,则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答案(1)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2)20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缺体(2n-2)=121(3)多于联会(无法形成四分体)雄(4)母本乙品种6号单体自交27.(12分)某课题小组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遗传方式时,发现某地区人群中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女儿全部患病,儿子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选择在中进行调查,而调查发病率则应选择在中进行调查。(2)“先天性肾炎”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被调查的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的母亲中杂合子占。(3)基因检测技术利用的是原理。患有先天性肾炎的女性怀孕后,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胎儿是否存在遗传病,如果检测到致病基因,就要采取措施终止妊娠,理由是。(4)由于基因检测需要较高的技术,你能否先从性别鉴定角度给予咨询指导?如何指导?。解析(1)要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选择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欲调查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进行抽样调查,注意随机抽样。(2)根据题中信息“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女儿全部患病,儿子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属于“有中生无,且与性别有关”,可判断先天性肾炎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该致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被调查双亲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XBY,其中XBXb、XBY的家庭比例为2/3。(3)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先天性肾炎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怀孕后,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遗传病,如果致病基因存在,则胎儿无论是男还是女都患病,需要终止妊娠。(4)先天性肾炎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当父母均正常时,后代均正常;当父亲患病、母亲正常时,女儿必然患病,儿子均正常;当母亲患病、父亲正常时,应进行基因检测。答案(1)患者家系人群(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2/3(3)DNA分子杂交该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胎儿体细胞中只要含有该致病基因,就会患先天性肾炎(4)能。当父母均正常时,不必担心后代会患病;当父亲患病、母亲正常时,若胎儿为女性,应终止妊娠;当母亲患病、父亲正常时,应进行基因检测28.(12分)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1)2013年8月18日,中国“神舟”十号飞船搭载的“大红袍1号”和“正山小种1号”等茶种顺利移交给武夷山茶叶育种基地的科研人员,进入了基地的培育与筛种阶段。这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相关茶种发生了(填变异类型),进而选育出品质优或产量高的新品种。但实际培育过程中,会出现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这说明了。在其中也发现了极少数的个体的品质好、产量高,这说明了变异是。(2)下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转运缬氨酸的tRNA上与mRNA配对的三个碱基应该是。(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该动物体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异,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4)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填序号),从发生的染色体种类来看,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解析(1)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种子发生基因突变,再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DNA在复制时,其中的一个碱基对(TA)被另一个碱基对(AT)所替换。题图中突变后的转录模板链上的三个碱基是CAT,所以转录后对应的密码子是GUA,则反密码子是CAU。(3)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联会,所以不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因此该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4)从题图丙中可以看出,为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为非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对大多数个体来说是有害的不定向的(2)DNA复制时,其中的一个碱基对(TA)被另一个碱基对(AT)所替代CAU(3)基因突变(4)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29.(12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下图所示。(1)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S 62600-101:2024 EN Marine energy - Wave,tidal and other water current converters - Part 101: Wave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 2025-2030年中国隔振器市场供需现状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脱发市场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镍锌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车库门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贵金属冶炼市场运营状况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蜂胶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药酒市场发展现状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胡萝卜素行业运营状况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耐火型电缆产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小学科学新课标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 DeepSeek科普课件深度解析
- 2024广西公务员考试及答案(笔试、申论A、B类、行测)4套 真题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语文七年级下字帖打印版
-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
- 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表
- 最后一分钟安全检查
- 散装水泥罐体标准资料
- 原发性肝癌临床路径最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