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鱼我所欲也名校讲坛1.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2)古今异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器具,钟点。)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代词,这种做法。今义:判断动词,是。)一箪食,一豆羹(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子,一种粮食作物。)(3)词类活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名词用作动词,感激。)(4)一词多义【而】呼尔而与之(连词,表承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呼尔而与之(动词,给。)2.主题解说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3.重点突破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提示一:运用了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贤者能勿丧耳”,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提示二:运用了事例论证。用“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是从正面论证论点;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从反面论证论点。提示三:运用了比喻论证,鱼与熊掌的比方就是比喻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不受嗟来之食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论证了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4.难点攻克有人认为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这种看法对吗?提示一:这个说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例子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提示二:这个说法没有道理。第一段提出论点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道理,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第二段则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先讲道理,再摆事实,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道理和事实分作两段,比较合理。5.结构图解 义甚于生 提出论点:舍生取义 (先正后反) 不义甚于死 要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 勿见利忘义 不受“一箪食一豆羹” 论证论点: (先正后反) 受万钟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蹴( ) 苟得( ) 不屑(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者不可得兼(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此之谓失其本心( )(4)故不为苟得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解释下列多义词。(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蹴尔而与之( )(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4)而:呼尔而与之(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断一处即可)(1)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2)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3)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5.下列句中“于”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何有于我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于厅事之东北角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相同,与不同6.各写一个含有加点词含义的成语,要求含义相同。(1)乞人不屑也(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4)所欲有甚于生者(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齐齐哈尔中考)仔细观察下边漫画传承,请写出漫画的寓意。 9.(毕节中考)为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毕节某中学决定在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1)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现在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02课内精读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A.是亦不可以已乎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复前行,欲穷其林奉今为妻妾之奉为之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已是亦不可以已乎D.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2.翻译下面的句子。(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此之谓失其本心。 13.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 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14.阅读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段阐述的观点。 03中考链接(柳州中考)【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注释】廪(ln)丘:地名。养:供养之地。说(shu):游说。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趣:催促。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乏:贫苦,缺乏)C.孔子辞不受(辞:推辞)D入谓弟子曰(谓:认为)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行道之人弗受 录毕,走送之B.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C.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太医以王命聚之D.辞而行 思而不学则怠17.把【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1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对“万钟”的态度对比,论证了不能失去“本心”。B.【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善”的本性。C.【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文言文对照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我)就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 掌。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东西;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东西。(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而选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 取大义。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所追求的有超过生命的,所以不做苟且求得(生存的人);死亡也是我所厌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 恶的,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一个人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 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的呢?如果一个人所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 生而有 不用也, 由是则 用来避免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做呢?通过这种手段就可以生存却有人不去使用,通过这种行为就可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 以用来避免祸患却有人不去干。所以,人们所追求的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不只是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贤能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的,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丢掉(它)罢了。所欲:代词“所”放在动词“欲”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意即“喜爱的东西”“想要的东西”。得兼:“兼得”的倒语,意为“同时得到”。舍:舍弃。取:选取。义:大义,正义的行为。甚:严重,重要。于:介词,表比较。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苟,苟且,随便。恶():厌恶。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如使:假如,假使。则:承接连词,那么,就。凡:副词,用在句子开头,表总括,凡是。可以:能够用来。以,用来。何不用:意思是为了求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下文“何不为”与之意同。也: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由:介词,凭借,根据。是:代词,指生存的办法。而:连词,表转折。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连词,不只。贤者:贤能的人。心:思想。之:代词,代“是心”。丧:丢掉。耳:兼词,“而已”的合音,罢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活,得不到就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就连走路的(饥饿的) 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 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会因受到轻视而不愿接受。高位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 礼义而接受它,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 激我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美(就)干了;以前(为了“礼义”),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 身死而不受, 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就)干了;以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就干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心。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呼尔:没有礼貌地吆喝。尔,助词。与:给。行道之人:过路的人。蹴():用脚踢。乞人:乞丐。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辩:通“辨”,辨别。之:代万钟之俸。于:介词,对于。何加:有什么益处。宫室:泛指住宅。妻:正妻。妾:小老婆。奉:侍奉。穷乏:贫困。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乡:通“向”,从前。是:这,此,指示代词,代指上述不顾礼义追求万钟之俸的行为。已:停止,放弃。此之谓:这就叫做。之,句中助词,不必译出。本心:天性,天良。【参考答案】1.w dn gng c gu xi2.(1)同时得到 (2)益处 (3)天性,天良 (4)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5)这种3.(1)通“欤”,语气助词 给 (2)比 对 (3)这种 这种做法 (4)表承接 表转折4.(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是亦/不可以已乎5.C6.(1)不屑一顾 (2)为非作歹 (3)患难与共 (4)欺人太甚7.(1)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2)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人没有丢掉罢了。 (3)(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8.传承良好的家风,引领一代代人健康成长。9.(1)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2)我的观点: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我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10.(1)丢掉 (2)用脚踢 (3)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11.D12.(1)高位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高位厚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牌印刷合同标准文本
- 专职老师聘用合同标准文本
- 债权投资计划 合同标准文本
- 入驻抖音基地合同样本
- 公安网络维护合同标准文本
- 公务单位租车合同样本
- 产品采购合同样本例
- 公司成立入股合同标准文本
- 一卡通合同样本
- 代办用工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3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行业电力调度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乳腺疾病预防与治疗行业深度调查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版
-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规范基层工会换届选举》课件
- 职工代表提案培训
- 轧钢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回归分析》 课件 第1章 绪论
- 2024年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海黄浦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第十六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节水系统设计与安装)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甘肃省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