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资源化调查与设想》(完全版).doc_第1页
《城市垃圾资源化调查与设想》(完全版).doc_第2页
《城市垃圾资源化调查与设想》(完全版).doc_第3页
《城市垃圾资源化调查与设想》(完全版).doc_第4页
《城市垃圾资源化调查与设想》(完全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性学习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研究组长:马煜研究成员:董万红 刘鑫 陈兴伟 兰锋 张安王华强指导老师:王华兴 一、研究背景:生存、温饱、发展是我们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人类的普遍愿望。 在21世纪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大量地发展使地球资源紧缺,环境产生污染,而且情况将愈来愈恶化,它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人类的长远生存。 一方面资源紧缺,一方面城市被大量垃圾的包围,成为城市垃圾大“围城”。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居。特别是近20-30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资源日益短缺,由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天无弃物”,有时一个过程的废物却是另一个过程的宝贵资源,若加以利用,既可节约原材料,又可增加社会财富。 大力开展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宏伟事业的基础,它造福当代,荫及子孙,利国利民,也有利于世界的进步。一个不会利用废物的民族,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 理解废物的再生资源地位对当今的决策者、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各界公众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作为当代学生、未来的决策者,对“废物、资源”是如何思考的?对我国废物资源化生产了解吗?我国在废物资源化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周围的人们对此问题又是如何认识的?我们能否为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提供一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方法?废物资源化是一项有巨大潜力的学科,是我国摆脱人口资源环境恶性循环的唯一选择。让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废物资源化的研究中,为将来创造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而作好一切准备。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实施,我们将范围缩小,就我们所生活的县城的垃圾资源化情况做出调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认识到垃圾再利用的价值和重要性,了解垃圾、资源之间的关系,研究垃圾回收及利用的途径,为垃圾的综合利用出谋划策。二、调查内容: (1)人们对废物利用的认识及资料意识与环境意识情况; (2)人们对所谓废物垃圾处理方式的设想; (3)本地区废品收购站的数量、分布情况及周围居民光顾废品收购站情况; (4)去图书馆及从网上查阅资料,收集垃圾、废物再利用、再循环的资料。三、调查过程:我们对现成的几位环卫工人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各种垃圾所占总垃圾量的比例情况。又实地走访了城东的几个垃圾回收站,向一些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些关于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情况。随后,又随机向一些路人做了采访,询问了普通居民对垃圾资源化的做法和看法。最后,我们对县城的垃圾箱等设施做了一些通过以上的一些采访和勘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的调查结果: 1、垃圾的来源: (1)日常生活垃圾,食品垃圾,纸制品垃圾所占比例最大,大约占了总量的5060%。 (2)其次是废弃的生活用品,塑料,玻璃和金属。约占30%左右。2、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1)随机调查的居民对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观点都很认同,但观念不强,居民自身对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的处理利用较少,大多数居民都是将可回收转交给垃圾回收厂,再由垃圾回收厂进行分类,进行处理。少数居民会对一些食品垃圾进行堆肥,用来做花或植物的肥料。总体上,居民对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较少。 (2)我县垃圾回收厂大多集中分布在城东,相对于居民区较远,居民一般会将废物出售给回收废旧的小贩。 (3)垃圾回收厂主要将回收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已经分类好的一些酒瓶,金属和废纸板。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分类好的都将运送到加工厂进行再加工,比如将废旧的纸板打碎,加工成新的纸箱纸盒;将废旧瓶子进行消毒处理,加工再使用。 (4)存在的一些问题:居民对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观念不强,对可回收垃圾的利用少;居民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加大了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的难度;一些可以回收的垃圾因为经济问题,无法得到回收利用。(垃圾桶没有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不利于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垃圾箱标明可回收,却仍扔有不可回收垃圾) 4、资源化现状分析:四、我们的建议: (1)加大环保和对垃圾分类处理,再利用观念的宣传力度。提倡使用可回收的生活用品,减少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最好能将垃圾分类处理,从自身做起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 (2)超市可以设置回收旧电池等一些居民无法处理的生活垃圾,避免电池处理不当对环境的污染。 (3)可回收的金属、纸张、玻璃等等,国家已有完善的循环利用体系,可以通过垃圾分类,然后售给垃圾回收厂。 (4)再利用是物体同种状态下发现的另一种作用。如塑料可乐瓶的再利用,制成花篮工艺品。多数工艺品可以用废物构成新的外观、有美丽造型的物品。五、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现状: 1. 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发展现状:分类收集方式的实施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分类收集,可有效地实现废物的重新利用和最大程度的废品回收,为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2.国外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因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开始重视和研究垃圾分类收集问题,并于70年代逐步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厨房是分选工厂,双手是分拣机器”的分类收集方法简单易行,被众多国家采用。瑞典、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苏联等国家都先后实施这一分类收集方式。国外的垃圾分类收集水平较高,也比较细致。 这主要与国外发达的经济水平、人们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相应政策的制定、配套设施的建设等相关。 3.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状况:近年来垃圾分类收集问题已日益得到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都明确提出城市垃圾应逐步做到分类收集。我国对垃圾分类收集利用一直很重视。在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各地就成立了物资回收公司,家庭废弃物中的有用物资在进入垃圾桶之前就被有偿回收。当前各地均设有系统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和收购网点,从居民手中回收那些准备抛弃,但又有一定再生利用价值的垃圾。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已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据统计从1954年到1998年,全国累计回收各类废品近7亿t,价值5 000多亿元,其中回收利用废钢铁5亿多t,废杂有色金属599.41万t,造纸原料5 560万t,轻化工原料近1 450万t,废塑料400多万t,废橡胶530多万t,废玻璃420万t。相当于为国家节约铁矿石21亿t,节约标准煤5亿多t,节约木材1.6 亿m3,减少垃圾处理量14亿t。这对缓解我国资源短缺,保持资源永续,减轻环境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目前垃圾分类收集现状看,这些进行分类收集的城市均属于经济水平和人们文化素质较高的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还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垃圾分类收集的重要性。此外,绝大多数家庭及工厂仍实行垃圾的混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人们没有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其次物品的包装上欠缺分类标志;再次缺少相应的惩罚措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制约着我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开展,主要有: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处理)的设施建设不配套。如已经施行废电池分类收集,但废电池的分类处理设施尚有待落实。这就给废电池的下一步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带来了困难;二是即使分类后,运输时又出现混装现象;三是缺乏必要的经济手段。 由此可见,国外的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措施较我国完善,因而政府应加大力度,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 4.各行业的废物资源化潜力: 能源行业 这里主要指火力发电,化石烯料采集等厂矿企业,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炉渣、煤矸石、尾矿、油母页岩渣、石油废渣等。合计所含热价相当于4亿t标准煤。 建材方面主要指水泥、砖等建材制品可利用废物生产制造情况。早在80年代初期,全国每年就有1300多万t高炉渣用做水泥混合材料,仅此一项就为国家创造价值6.5亿元,节约资金1亿元,节煤200万t。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装备,每年可处理4000多万t工业废渣,折合20多亿元人民币。 在钢渣、高炉渣等方面,我国目前年产粗钢1亿多t,排出的转炉渣、平炉渣、电炉渣等钢渣不下3000多万t,占粗钢产量的15%-20%。排出的各类高炉渣如炼铁生铁渣、铸造生铁渣、锰铁矿渣和钒钛高炉渣约2000多万t。 在农业方面,农村每年20亿t固体废物中,含有770多万t氮素,500多万tP2O5和1000万tk2O,这些植物营养素相当于我国整个化肥工业中2/3的氮肥、2倍磷肥和50倍钾肥的产量。 在生活垃圾方面,美国科学家认为,扔弃于垃圾堆的各种废纸、废木纤维和木材废料,是一种新型“森林”。据统计美国每年有5600万t废木材和废纸被抛入垃圾堆,这相当于美国1990年国有林采伐量的3倍。城市生活垃圾大部分均含有很高热值,可以用来供暖和发电。 6、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从理论上讲,废物这种资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它是最廉价的原料;它具有高度普遍性,其来源永不枯竭,与生产过程共存;它具有明显的中介性,即它可能是连接不同生产过程的媒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