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生态村申报材料.doc_第1页
创建省级生态村申报材料.doc_第2页
创建省级生态村申报材料.doc_第3页
创建省级生态村申报材料.doc_第4页
创建省级生态村申报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一、湖南省省级生态村申报表3二、请示文件及考核意见1、羊子垭村关于申报省级生态村的请示72、新铺乡关于大柳树等12个村分别申报省、市级生态村的请示83、石门县城乡创建工作指挥部关于申请考核验收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报告94、常德市政府(或环境保护局)关于申报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请示5、湖南省人民政府(或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批示6、关于创建省级生态村的考核验收意见和专家签名册10三、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12四、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技术报告16五、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指标完成情况证明材料1、羊子垭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证明222、羊子垭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证明233、羊子垭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证明244、羊子垭村”五改”普及率证明255、羊子垭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率证明266、羊子垭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证明277、羊子垭村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证明288、羊子垭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证明299、羊子垭村农业废弃物回收率证明3010、羊子垭村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证明3111、羊子垭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证明3212、羊子垭村万元G D P耗能和万元G D P的C 0 D排放量证明3313、羊子垭村绿化覆盖率证明3414、羊子垭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证明3515、羊子垭村农药、化肥施用强度证明3616、羊子垭村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证明3717、羊子垭村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证明3818、羊子垭村村民参与环境保护比例证明3919、羊子垭村近三年内未发生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证明40六、羊子垭村生态创建长效管理机制l、羊子垭村生态创建领导小组名单412、羊子垭村生态建设规划实施细则423、羊子垭村卫生管理制度454、羊子垭村垃圾处理制度465、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会议记录47七、羊子垭村生态村建设规划1、羊子垭村生态村建设规划482、新铺乡人民政府关于批复羊子垭村生态村建设规划的通知713、石门县城乡创建工作指挥部关于申请评审乡镇区环境规划和生态村建设规划的报告724、羊子垭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专家评审意见735、羊子垭村生态村建设现状图766、羊子垭村生态村建设规划图77八、附录1、羊子垭村日常保洁人员工资表782、羊子垭村2011年度卫生检查情况793、羊子垭村2011年度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度调查汇总表804、石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饮用水检测报告815、羊子垭村反映生态创建成果的图片资料82省级生态村申报表申 报 村: 新铺乡羊子垭村村民委员会 行政村负责人: 唐 生 敬 联 系 人: 唐生敬 电话申 报 日 期: 2011 年 11 月 10 日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编制省级生态村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考 核 指 标考核标准完成情况经济水平1、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元/人/年)40004100环境卫生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8588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0804.“五改”普及率()7081污染控制5.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9095 无害化处理率()70726.生活污水处理率()6079.97.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0100资源保护与利用8.清洁能源普及率()6081.29.农业废物回收率()80851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086.311.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12、万元GDP能耗、COD排放量(千克)逐年降低40.2/234可持续发展13.绿化覆盖率()高于县均78.41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4051.415.农药平均施用量(kg/hm2)低于县均7.35化肥平均施用量(kg/hm2)低于县均83316、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克/千克)逐年上升42.8公众参与17、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858818.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比例()8585镇(乡)人民政府意见:羊子垭村在全面实施生态村建设规划过程中,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施用,提高农产品品质,生态公益林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省级生态村标准,同意申报。 2011年11月 1日(盖章) 县生态创建指挥部初审意见:羊子垭村近年来,在生态村创建过程中,严格实施生态村建设规划,使村域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居住环境等面貌有了质的提升,达到了省级生态村标准,同意申报。 2011 年11月 2日(盖章)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意见: 年 月 日(盖章)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 年 月 日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年 月 日(盖章)羊子垭村关于申报省级生态村的请示新铺乡人民政府:自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以来,我村干部群众热情高涨,自觉投身环境保护和生态村创建,成效明显,特别是以“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家园”为重点内容的生态建设力度加强,打造“宜居乡村”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我村已被市命名为市级卫生村。近期通过自检自查,认为我村已达省级生态村验收标准。为备验收,特报请乡人民政府予以推荐申报。祈请及早上报。石门县新铺乡羊子垭村委会二一一年十一月三日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考核验收意见2011年12月20日,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在石门县主持召开该县新铺乡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考核验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常德市环境保护局、石门县人民政府、石门县城乡创建指挥部办公室、石门县环保局、新铺乡人民政府、羊子垭村等单位的负责人。会议组成专家考核验收组(名单附后)。考核验收组成员考察了新铺乡羊子垭村的村容村貌,听取了羊子垭村关于生态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认真审核评议了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申报材料,经充分讨论,形成如下考核验收意见。 一、新铺乡羊子垭村重视生态创建工作。组建了专门班子,配备了专干。编制了石门县新铺乡羊子垭村生态建设规划。该规划经专家认定和乡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后,该村结合规划任务,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建全了各项生态创建的考核考评制度,班子成员分工明确,项目任务事事到位。二、新铺乡羊子垭村依规依法开展生态创建工作。该村在实施环境规划的过程中,注重依法依规,对村域内矿山企业的污染,依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整治,得到了全村群众的好评。近三年来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符合省级生态村的考核要求。三、新铺乡羊子垭村生态村创建成效明显。该村在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饮用水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基本完成了规划中确立的近期建设任务。四、专家验收组认为,该村相关申报材料,内容完整,所需材料齐全,各项数据真实可行,考核指标达到省级生态村建设标准,经适当充实完善后,可作为申报省级生态村的文件资料。五、希望新铺乡羊子垭村再接再厉,继续抓好生态产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工作,让更多的民众享受生态创建的成果。进一步抓好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工作,早日建成国家级生态村。 专家组组长:执 笔: 2011年 12 月 20日新铺乡羊子垭村生态工作总结羊子垭村位于新铺乡政府所在地,东与新铺村交界,西与西溪峪接壤,南与天池堰抵靠,北与黄木岗相邻。全村总面积5.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7亩。全村25个居民小组,478户,总人口1459人。全村以粮食、柑桔生产为主导产业,粮食作物面积853亩,柑桔面积565亩。2010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716万元。其中:粮食作物及其它经济收入500万元,劳务及三产业收入216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近年来,羊子垭村顺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把生态建设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强力推进生态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果,现总结如下:一、落实措施抓创建在生态创建工作中,我村十分注重把各项工作措施搞到位,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完善创建工作机制。首先是完善组织保障。村里迅速组建了领导班子,由村支部书记负总责,村支两委各班子成员各兼其职,配备一名专干专抓。此外,村组骨干、共产党员都明确任务,各负其责。这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形成“合围之势”,从组织上保证了生态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抓宣传教育。我们利用会议、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栏等手段,发起强大的宣传攻势,使生态创建的目的、任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三是抓制度建设。我们在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完善了各项制度,这些制度都补进了生态创建的目标任务。新出台的制度主要是目标分解制度、检查督促制度、民主考评制度、奖惩制度等。我们以激励性和约束性相结合的手段,强力推进生态创建工作。四是精心编制规划。羊子垭村在全面调查、分析和掌握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现状等因素的前提下,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四洁”工程建设等内容,精心编制了生态村建设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生态环境是基础,人居环境、生活质量为目的,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和实施农村保护“四洁”工程,力争在2012年把羊子垭村建设成为具有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健康文明、富裕的生态村目标。二、夯实基础促创建首先是治路。全村村组道路全长15公里,其中县道1公里,村组道路14公里,目前已硬化4.5公里。村域内有一家县属规模企业即石门湘国煤矿,有2公里土路,尘土飞扬,灰尘弥慢,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敦促煤矿治理,村民投工投劳,目前这2公里土路已完成硬化,从而消除一个重要污染源。其次是治水。辖区内没有水库,有大小堰塘50口,其中最大的8万方,其余的1-3万方,总库容125.6万立方米,水面105亩,近年已改造3口骨干塘。安全饮用水工程。村民80%用上了自来水,20%的村民饮用山泉水,在饮用山泉水的20%的农户中约12%的农户,水质尚未经检测,合格与否,尚不确定,目前,全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88%。第三是治理周边环境。村域内原有一家乡办水泥厂,污源严重,乡政府下决心关闭了该厂,我村积极配合,主要是在该厂的善后处理中,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四是推进村部建设,投资30余万元,现已建成村部办公楼二层435平方米。办公楼设有图书室、档案室、居民议事厅、远程教育室、健身活动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办公楼面积、设施都属全乡一流。三、围绕“四洁”推创建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四洁建设,抓出了成效,推进生态村创建上台阶。第一,推进清洁家园工程建设。一是生活垃圾的处理。村(集镇)建有垃圾中转站、组有垃圾池,日常垃圾,集镇周边小组采取户集村收,统一清运,拉至刘家山垃圾场。生活垃圾存放清运处理率95%。此外,全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启动,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都进行了回收利用处理,无害化处理在72%左右。二是生活污水的处理。本村已铺设排污管网500米,集镇周边部分村组雨、污水进入管网。三是散居村民的污水处理,全村478户,有382户使用冲水式厕所或格栅式化粪池,大部分污水化粪池处理后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率为79.9%。三是工业污染排放。区域有一家县属规模企业即湘国煤矿,年产煤4万吨,目前该企业已按环保要求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四是生态人居工程。目前,全村有居住点12处,居住较分散,根据乡政府集镇规划,羊子垭村计划迁往集镇30户,目前已迁9户。本村农户90%以上都建了二层小楼房,建筑风格各异,庭院布置合理。羊子垭村山岭植被好,林木茂密,绿化覆盖率达到78.4%以上,路旁、村居都进行了绿化,人居环境较好。第二,推进清洁水源工程建设。在安全饮水工程方面,本村依托集镇发展之契机,全村80%农户饮用自来水,尚有12%农户饮用未经检测的山泉水,饮用水卫生合格率88%。在蓄水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工程方面,本村已改造3口骨干塘,基本全面消除了防汛安全隐患和解决生产用水。第三,推进清洁田园工程建设。清洁田园由有机肥替代化肥工程,农药减量削减工程,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及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四项工程组成。近年来,我村突出抓了以下几手。一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全村2010年度使用化肥80吨,化肥施用实物量55.5kg/亩,低于全县203kg/亩的平均水平。全年使用农药700kg,农药使用量0.49kg/亩,低于全县1.31kg/亩的平均水平。二是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我村对农药瓶的回收,采取以组为单位集中,由村统一收集,运送到县垃圾场的方式处理;对农膜采取农户多次利用方式回收。全村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85%。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现状:2010年度,全村秸杆总量为871吨。稻草、薯藤主用于饲料,计539吨,占61.9%,玉米秸杆直接埋地作肥计75吨,占8.6%,柑桔枝、油菜杆直接用于家庭燃料计138吨,占15.8%,蔬菜秸杆119吨未利用,占13.7%,总个秸杆利用率在86.3%以上。三是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羊子垭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我村突出重点,建设柑桔生产基地,严格按照县柑桔办的操作规程运作,基本上达到了绿色食品(柑桔)的生产要求。此外,红薯、玉米共计84亩,按照耕作习惯,基本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已经是绿色食品。我村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为51.4%。第四,推进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全村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能源构成主要为电、燃气、太阳能及部分柴草。全村使用液化气的280户,使用电能的478户,使用太阳能的20户,使用节能灶的200户,使用节能灯的300户,烧煤的90户,剔除重复计算因素,羊子垭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1.2%。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羊子垭村在生态创建中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的方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村组道路硬化任务还很大,塘坝改造任务尚较繁重。二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还不高,还需提高标准。三是清洁能源普及率虽已达到了一定标准,还应加大力度,向更高的标准冲刺。生态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弘扬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化,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我们还要加倍努力。 石门新铺乡羊子垭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一月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技术报告绪 言 一、本技术报告撰写的主要依据是:2006年12月国家级生态村建设标准(试行),2008年11月湖南省省级生态村创建标准,2007年10月常德市生态村考核标准,石门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2010年新铺乡环境规划,2010年羊子垭村生态建设规划等。二、本技术报告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湖南省省级生态村考核指标所列项目。省级生态村必验必检项目共18项。三、本技术报告源于本村自然生态环境的现实情况,并有若干相关部门出示的证明佐证。四、本技术报告所选取的数字大多是2011年度产生的,也有少量是2010年度的。由于编制本报告时,2011年度相关统计年报未正式出笼,故有些数据只是预测,但这种预测都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五、考虑到文字材料体系的完整和便于验收时对照审核,虽在省级生态村申报表(总表)中已列省级生态村考核指标表,本技术报告仍将该表列入,可不视为重复。六、本技术报告反映的数据或有事实失真和计算失准,请专家指正。总 体 评 价一、羊子垭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村创建,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自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以来,全村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建设向前推进,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二、对照省必检的18个项目,自核自检有17项达到或基本达到标准,1项(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未有评价对象,亦可视为合格。三、我村生态村创建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强化。考 核 指 标 总 览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指 标 名 称省级标准完成情况经济水平1.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元/人/年)40004100环境卫生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8588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0804、“五改”普及率7081污染控制5、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9095无害化处理率(%) 70726、生活污水处理率(%)6079.97、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0100资源保护与利用8、清洁能源普及率(%)6081.29、农业废物回收率(%)80851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086.311、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12、万元GDP能耗、COD排放量(千克/万元)逐年降低40.2234可持续发展13、绿化覆盖率(%)高于县均78.41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4051.415、农药平均施用量(千克/公顷)低于县均12 化肥平均施用量(千克/公顷)低于县均136816、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克/千克)逐年上升42.8公众参与17、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858818、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比例(%)8585考 核 指 标 分 述一、经济水平 1、农村人平年纯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家庭收入明显增长,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10年,我村农村人平年纯收入为4100元。其中,出售各类产品收入1438元,占总纯收入的35.1%;劳务收入1350元,占32.9%;其他商、饮、服、运、建等收入1312元,占32%。二、环境卫生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到2010年底,我村共有村(居)民户478户。其中,有382户饮用自来水,占总户数的80%;有38户饮用经检测合格的山泉水,占总户数的8%;有58户饮用的山泉水水质未经检测,水质是否合格不确定。全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在88%以上(38238)478。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目前,我村已建二层以上楼房的村(居)民户430户,这些农户都建有冲水式厕所,屋外都建有三格式化粪池。其中有47户因诸多原因冲水式厕所未使用。全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0%(43047)478。4、五改普及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特别是生态村创建活动的全面铺开,我村全面实施了改宅、改路、改厨、改栏、改生活习惯的五改活动。到2010年底止,全村改宅430户;改路4.5公里,且全部硬化;改厨430户;改栏419户;81的村(居)民改变了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全村五改普及率81。三、污染控制5、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我村现有人口1459人,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5公斤计,则每天产生生活垃圾总量为0.73吨,全年约266吨。目前,全村建有垃圾池15个,中转站1处,垃圾清运车1台,专业保洁人员4名。全村有454户1386人的生活垃圾能主动送到就近垃圾池内,保洁人员也能及时把各个垃圾池的垃圾清运到中转站,村里每半月将中转站的垃圾运至县垃圾场。全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95(13861495)。由于村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比较到位,全村有344户1051人能按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据不完全统计,这344户村民今年以来,村民出售可再生垃圾资源(废纸、废铁、废玻璃、废塑料等)10.99吨,占应处理垃圾266吨的4.13;利用三格式化粪池处理生活垃圾(叶、根、茎等)180吨,占应处理垃圾266吨的67.7;利用集中填埋等无害化处理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废机油、废柴油、废食油渣等)0.45吨,占0.17。全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2(4.1367.70.17)。6、生活污水处理率: 按村民每人每天用水量 250升的标准,以0.85为废水产生系数,按公式(总人数用水量0.850.365年废水排放量)计算,我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4592500.850.365113163吨。处理方式为:有382户生活污水进入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进行利用,约处理废水87136吨,占77;17户生活污水进入房前屋后园地进行湿地处理,处理废水约3282吨,占2.9。全村生活污水处理率79.9。7、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我村区域内有一家县属规模企业,即石门湘国煤矿,年产原煤4万吨。该企业按环保要求建有污水处理设施,且常年运行,污水排放达标率100。四、资源保护与利用8、清洁能源普及率:目前,我村使用电能的为100,计478户;使用液化气的占58.6,计280户;使用太阳能的占4.2,计20户;使用节能灶的占41.8,计200户;使用节能灯的占62.8,计300户;但有90户虽说使用了二种以上清洁能源,同时又烧藕煤,视未使用清洁能源。故我村清洁能源普及率为81.2(47890)478。9、农业废物回收率:2010年,全村共使用化肥80吨,以每袋化肥50公斤计,产生废化肥袋1600只,全部由废品收购人员收购;全年使用农药700公斤,以每瓶1公斤计,全年产生废农药瓶700个,回收方式为,以组为单位集中,村统一收集,送县垃圾场集中处理,但约有10的农药瓶未送达集中点;全年使用农膜400公斤,约有5的残损膜无法回收弃地。农业废物回收率85。10、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杆量按国家统计局折算系数计算。2010年度,全村农作物秸杆总量为871吨。其中,稻谷秸杆531吨(3541.5),玉米秸杆75吨(302.5),薯类秸杆8吨(81),油料作物秸杆81吨(811),蔬菜秸杆119吨(2980.4),柑桔修枝57吨(565亩100公斤)。在871吨农作物秸杆总量中,用作牲畜饲料的539吨(稻草、薯藤),占61.9;用作家庭燃料的138吨(油菜杆、柑桔修枝),占15.8;用作肥料的75吨(玉米杆粉碎后还地),占8.6;蔬菜秸杆弃地未利用119吨,占13.7。全村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86.3(53913875)871。11、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我村没有规模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企业。12、万元能耗和万元的排放量:2010年度,我村工业生产用电183万度,农业生产用电59万度。按统计局折标煤系数1:1.229计算,全年耗标准煤239吨(18359)1.229,按万元耗能公式得,我村万元能耗为40.2标吨(标煤239吨595万元)。根据各要素计算,我村的排放总量为139292公斤(1459人75克天365猪粪1857头398公斤52猪尿1857656.7公斤9牛粪173头7300公斤31牛尿173头3650公斤6鸡粪6180羽25.2公斤45)。全村万元的排放量234公斤(139292595)。五、可持续发展13、绿化覆盖率:2011年度,我村共有各种林地面积6246亩。其中:山林面积5538亩,柑桔面积565亩,四旁林143亩。全村绿化覆盖率为78.4(5538565143)11850。1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按照耕作习惯,红薯、玉米生产不打农药,施用化肥少,我们认为是实际意义上的绿色农产品,共84亩;565亩柑桔虽未办理湘冠牌绿色认证,但生产严格按照县柑桔办湘冠牌柑桔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劳作,剔除部分农户要求不严因素,以面积65计367亩。全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51.4(84367)877。15、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 2010年度,全村使用各种农药700公斤,平均每亩施用量为0.8公斤(700877)。平均每公顷农药施用量为12公斤(0.815)。低于全县19.65公斤公顷平均水平的39。全年使用各种化肥80吨,平均每亩施用量为91.2公斤(80000877),每公顷化肥平均施用量1368公斤(91.215)。低于全县3045公斤公顷平均水平的55.1。16、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根据农业部门对我村10个丘块(金道武的八斗丘、金道云的台弯丘、金道脉的瓦窑丘、金道刚的四方丘、马业森的半边丘、金道刚的四两丘、唐生中的弯丘、钟海清的浸水挡、李育成的羊叉田、唐会香的台田)的测算,我村农田土壤有饥质含量为42.8克公斤,比2009年的41.9克公斤提高2.1个百分点。六、公众参与17、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通过卫生村和生态村的创建活动,我村山.水.田.林.路.宅的环境状况有了质的变化。据对150名村(居)民发放的问卷调查表统计,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88(132张满意票150)。18、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比例:由于农民尝到了环境综合整治的甜头,辅以乡、村强有力的宣传教育,特别是乡创建办给全乡人民发出的开展乡、村生态创建活动的倡仪书,为提高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村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比例在85以上。 石门县新铺乡羊子垭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一月羊子垭村创建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唐生进 专干:汪 波 组员:卜中香责任分工:唐生进 负责16组生态创建工作汪 波 负责712组生态创建工作卜中香 负责1317组生态创建工作保洁员:涂义军、陈桂记、金道书、刘凡玉、廖祖春五位负责全村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新铺乡羊子垭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4月28日羊子垭村生态建设规划实施细则为促进我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打造“宜居乡村、美好家园”,我们于2010年底制定了羊子垭村生态建设规划。这个规划对我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环境保护和整治、生态产业建设、宜居家园建设等具有权威性的操作指南的意义。为实施好这个规划,经支村两委研究决定提出,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特制订本规划的实施细则。一、本细则的指导思想以羊子垭村生态建设规划为依据,调动全体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民动员,全体动手;以规划确定的重点为重点,突出“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等四项“清洁工程”建设,根据需要与可能,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保障,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检查监督,促进生态建设顺利开展。二、建立工作班子成立羊子垭村生态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唐生进、汪 波、卜中香。组长唐生进,专干汪 波。确定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本组生态创建指导员和监管员。村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对全村生态创建负主要领导责任。具体任务是:1、宣传动员群众。传达上级有关生态创建的文件精神,宣传各级生态村创建的要求与标准;2、组织各项生态创建活动,牵头开展各项创建活动;3、总结推广生态村创建的先进典型;4、对乡人民政府负责,确保乡政府开展生态乡创建的各项布置和要求在本村贯彻落实。真实地向乡人民政府汇报本村开展生态村创建的情况。三、建立各项规章制度1、公共场所保洁制度。本村确定在本村范围内的村级公路、溪流、水库、堰塘、村部及其他村民共享的场地为公共场所。这些公共场所要进行经常性保洁。这种保洁实行“聘请专人保洁+村民自觉义务保洁”的办法。本村聘请5人为专门保洁员,保洁员的任务是:(1)村主道沿线的垃圾清扫;(2)村部及活动场所的保洁;(3)对各组各户保洁的检查监督;(4)其它临时性的保洁任务等。对保洁员的工作实行绩效挂钩,如按质按量完成保洁任务,确定每月基本工资为150元。保洁员的工资来源由村统筹。如保洁员不按要求完成任务,经批评教育又不改正的,由村生态建设领导小组解聘。2、卫生检查制度。确定每季度对全体居民户的庭院进行一次卫生检查评比。评比结果分为4个等级,即:最清洁、清洁、较清洁、不清洁。每次检查评比完结后,由村创建领导小组发出文字通报,对好的进行表彰,不好的进行批评,并督促定期整改。村卫生检查评比活动纳入“文明五星户”评比活动范畴。凡多次检查评比都“不清洁”的户,在未整改之前,取消“文明五星户”评比资格。3、水源保护制度。 (1)本村所有水源包括溪流、山泉、堰塘等都定为保护对象。(2)严禁向水体抛弃垃圾,严禁在水体从事有任何污染的任何行为。 (3)严禁在水库、堰塘投肥养鱼。 (4)严禁在主要饮水源处从事放牧及其它有污染的活动。4、林业保护制度。(1)继续搞好“封山育林”,除有特殊情况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外,不得任意砍伐。对任意砍伐的,依法依规处理,决不姑息迁就。(2)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3)搞好义务植树。本村公民每年要义务投工2个,参与义务植树。(4)不定期的评比护林造林先进户和先进个人。5、“清洁田园”制度。(1)农业废物回收率要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2)按照田园环境保护的要求办事。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农药、化肥使用标准。全村农药平均使用量和化肥平均使用量均要比往年有较大减少,要低于全县平均水平。(3)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搞好各类“认证”工作。四、加快各项有关生态建设工程的步伐在近两年内,硬化组级公路7公里。占组级公路80%。整修堰塘2口,新修和整修沟渠700米。建设高标准农产品基地690亩。实现有线电视、无线通讯无缝隙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五、筹资问题1、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广开渠道,积极到乡、到县乃至更高层次,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投资,每年争取上级资金不少于30万元。2、利用“老乡”关系,争取捐助,每年争取老乡支持资金8万元。3、动员村民投工投劳或投资。每年筹措这方面的资金要达到5万元(包括投劳折款)。以上实施条款,有未尽事项,或有不妥之处,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新铺乡羊子垭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4月羊子垭卫生管理制度第一条 为了加强村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羊子垭村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湖南省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羊子垭村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建设、管理、维护和羊子垭村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废弃物收运处理。凡在羊子垭村生活的村民,以及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羊子垭村村委会负责全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第四条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经费由村核拨,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经费采取拨款与收费服务等多种形式支付 。第五条村委会应加强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普及写宣传,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居住村民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挠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第六条 公共区域(主干道、居民区等)的清扫与保洁,由村委会安排保洁人员负责。第七条 各住户应当按照划分的卫生包干区,负责清扫与保洁;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定,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第八条 各种商业服务点(摊点)周围的环境卫生,由经营者负责清扫与保洁。第九条 禁止在道路旁或者公共场地倾倒、堆放垃圾;禁止将卫生责任区内的垃圾扫入道路;禁止在居民区内焚烧纸屑及各种废弃物。第十条 禁止在树干、电线杆、建筑物、构筑物、橱窗、指示牌上张贴各种海报、标语及广告宣传品。第十一条 环境卫生人员,定期对公共厕所、垃圾场等实施药物喷洒,杀灭蝇蛆。 羊子垭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4月羊子垭村垃圾处理制度一、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做到“门前五包”,巩固“四清”成果。二、生活垃圾及废弃物实行“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的办法,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别收集。三、农药瓶作为不可回收垃圾,送入垃圾处理厂作无害化处理。四、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建设,搞好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严禁随地乱倒乱堆,垃圾、柴草、粪土应定点堆放。五、村民将不可回收垃圾送入中转站、垃圾池,村垃圾清运车定期将垃圾送入垃圾处理场。六、对于不遵守管理制度的村民,采取做检查及罚款的形式教育。 羊子垭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年四月羊子垭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会议记录一、地 点:羊子垭村村级活动中心二、时 间:2011年6月18日三、参加人员:唐生进、汪波、卜中香及1组17组组长四、主 持 人:唐生进五、会议内容:1、传达乡党委、政府本月11日创建工作会议精神(副)乡长陈日的全乡创建工作报告。2、羊子垭村创建工作班子的建立:组长:唐生进专干:汪波成员:卜中香和1组17组组长3、2011年创建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完成创建各项指标,达到验收标准;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以上;全村安全饮水率和入户率达到99%;完成三格化粪池120个;完成村级道路硬化和组级道路;建垃圾中转站2个,垃圾池15个;修建好村级道路活动中心的围墙和绿化工程;成立以陈桂记为队长的保洁队伍。以1组17组各组组长为组员;保洁员待遇:按各组员分段包干责任标段,全年分季检查评比活动后计入误工报酬,年底兑现。中心突出工作,按时间和工作量计报酬,当时兑现。记录整理:汪 波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羊子垭村生态村建设规划石门县新铺乡羊子垭村二O一年十二月目 录前言511. 规划总则521.1指导思想521.2 编制依据521.3规划原则521.4 区域适用环境标准531.5 规划范围与目标532. 社会经济情况及现状调查562.1 自然地理状况562.2 经济水平572.3 环境卫生572.4 污染控制582.5 资源保护与利用582.6 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利用592.7 建设生态村的有利条件603.生态功能分区613.1 产品提供功能区613.2 人居保障功能区614.清洁家园建设规划614.1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614.2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624.3 畜禽粪便处理工程624.4 生态人居工程625.清洁田园建设规划635.1 替代化肥工程635.2 农药削减与农业病虫害生态防治工程645.3 农业废物资源化整治工程645.4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646.清洁水源建设规划656.1 安全饮水工程656.2 蓄水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工程657. 清洁能源建设规划657.1 沼气能源开发工程657.2 节能减排工程658.投资分析与保障措施658.1 投资分析668.2 资金来源及分析698.3 保障措施69前 言建立生态村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现”的重要体现,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在“十二五”期间须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大批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态乡和村。创建生态乡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