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传染病学败血症绦虫病登革热课件_第1页
临床传染病学败血症绦虫病登革热课件_第2页
临床传染病学败血症绦虫病登革热课件_第3页
临床传染病学败血症绦虫病登革热课件_第4页
临床传染病学败血症绦虫病登革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败血症SepticemiaInvasionofthebloodstreambyvirulentbacteriathatmultiplyanddischargetheirtoxicproducts Thedisorder whichisseriousandsometimesfatal iscommonlyknownasbloodpoisoning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是指由感染 创伤 烧伤 急性胰腺炎等强烈应激因素引起的全身性反应 败血症Sepsis 细菌真菌繁殖螺旋体血毒素血行支原体酶类全身性感染临床特点 定义 Septicemia 血行感染及其分期 血行感染 BloodstreamInfection BSI 分期 菌血症期 血培养阳性bacteremia 败血症期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和体征septicemia 败血症综合征期 全身感染中毒症 征 脏器损害sepsis 败血症休克期 休克 上述表现septicshock 分期与预后 不同期BSI病死率 病原学 一 临床常见需氧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链球菌属非发酵杆菌肠球菌属临床常见厌氧菌脆弱拟杆菌临床常见真菌白色念珠菌 病原学 二 致病菌变迁 年份G 菌G 菌1935年85 SA Strep 15 1972年50 50 1980 s增高 CNS SAEnt 稍降91 95稍降 SACNSEntCan a 稍升96 01稍升 CNSSAEntCan a 稍降 病原学 三 感染来源 1 社区获得 2 院内获得 住院后48小时发生 入院时不存在 也不处于潜伏期 发病率占菌血症的50 以上死亡率30 预后差的原因 高龄 基础疾病重 有休克 困难菌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社区获得医院获得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肠球菌其他肠杆菌科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属不动杆菌变形杆菌脆弱类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真菌 发病机制 免疫力 局部与全身人体病原体致病力 毒力 数量 发病机制 一 人体易感因素 侵入性诊疗手段 留置导管手术创伤 药物 激素 广谱抗菌素 抗癌药物 免疫抑制剂严重基础疾病 年幼年老 局限性感染基础 二 细菌致病力数量微生态失调粘附能力条件致病菌毒素耐药性菌株生物酶 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决定因素 病原菌种类病程长短有无原发灶有无迁徙灶基础疾病情况 一例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死亡的儿童 心包积脓肝脓肿 临床表现 潜伏期 基本表现 原发感染灶毒血症症状 体征迁徙病灶 临床表现 Symptoms fever chills shakingtoxiclooking looksacutelyill changesinmentalstate irritable comatoseshock cold clammy pale cyanoticskinsigns petechiae ecchymosisgangreneurineoutput decreasedorno 临床表现 Symptoms 临床表现 Signs Physicalexaminationmayshow lowbloodpressure hypotension lowbodytemperature hypothermia signsofassociateddisease meningitis epiglottitis pneumonia cellulitis orothers 传播 常见的几种败血症 一 以病原菌为基础 1 G 菌与G 菌败血症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病灶既往史及发病前手术史症状并发症实验室检查WBC 鲎实验 培养常见者治疗 常见的几种败血症 2 厌氧菌败血症 有基础病 复数菌感染 黄疸多见 可迁徙3 真菌败血症 有免疫低下 属院内感染 多与需氧菌并存 二 以败血症发生背景为基础1 新生儿败血症2 老年人败血症3 医院内感染败血症4 医源性败血症 常见的几种败血症 实验室检查 一 功能性检查常规 血 尿 大便血生化 肝功能 肾功能 电解质等影象学 免疫学 CBC plateletcount clottingstudies PT PTT fibrinogenlevels bloodgasses 二 病原学检查培养 标本 时机 用药前 血 骨髓Teststhatconfirminfectioninclude bloodculture urineculture CSFculturecultureofanysuspectcutaneouslesion药敏 纸片法 MIC法耐药菌MRS VRS PRP VRE G 菌 ESBLs AmpC MBLs G 菌 鲎实验 实验室检查 药敏实验 纸片法 直径mm 定量实验 MIC 最低抑菌浓度 试管稀释法 0 1250 250 51248163264MIC mg L 值愈小抗菌活性愈强 定量实验 E test法 MICmg L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无局限性感染灶发热 WBC或 2 多器官系统感染灶 3 中毒症状疑诊 血培养病原菌确诊 鉴别诊断 1 高热伴寒战2 高热伴WBC3 高热伴WBC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型肺结核化脓性胆管炎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大叶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成人Still 病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 2 对症支持治疗 3 病灶处理 4 病原治疗 病原治疗 耐药菌研究热点G co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 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iaureusMRSAMRCo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iMRCoNS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 VancomycinresistantS aureus 病原治疗 耐药菌研究热点G co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RSP PenicillinresistantStreptococcuspneumococci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us 病原治疗 耐药菌研究热点G b 超广谱 内酰胺酶酶 ESBLs Extended spectrum lactamases 头孢菌素酶 AmpC 超超广谱 内酰胺酶酶 SSBL SuperSpectrum lactamases 病原治疗 致病菌一线药物更换药物G 菌SA 不产酶 10 青霉素1代头孢 林可 红霉素产酶 90 苯唑西林同上 泰能 万古霉素MRSA5 20 万古 丁卡FQNS 利福平SP S株青霉素头孢唑林 头孢曲松红霉素 万古 替考拉林PRSP大剂量AMP第三代头孢 美洛培南 万古霉素或利福平MDR链阳菌素类恶唑烷酮类 病原治疗 致病菌一线药物更换药物肠球菌S株AMP CLA AGs万古 AGsVREVanA 非PNCR 非GMHR PNC GM PNCR 非GMHR 头孢曲松 AGs环丙沙星 AGsVanB 非GMHR 替考拉宁 AGs GMHR 替考拉宁FQNS AMKMDR链阳菌素类恶唑烷酮类 病原治疗 致病菌一线药物更换药物G 菌E Coli非ESBLs株广谱PNC类广谱PNC类 酶抑制剂K pneumoniae非ESBLs株3代头孢FQNs 泰能 AGsESBLs株泰能FQNs PIP SBT AGsP aeruginosaS株PIP AMKCAZ CPZR株泰能舒普深 AMK 环丙沙星厌氧菌甲硝唑PIP 头孢西丁 克林霉素真菌AMB 5 FC氟康唑 预后 与致病菌 基础病等有关网上资料 年发病数30万 50万死亡数 4 2 100 000 G 菌败血症死亡率 G 菌者感染性休克 见于40 败血症患者治疗败血症费用 5 10billion 预防 1 有菌概念 无菌措施2 重点保护3 加强隔离 防止交叉Prevention1 Appropriatetreatmentoflocalizedinfections2 HIBvaccineschedule3 Pneumococcalvaccine spleenremovedsicklecellanemiaClosecontacts 小结 免疫力抗菌药物人体致病菌致病力耐药性 思考题 1 G 菌败血症与G 菌败血症的区别 2 败血症治疗原则有哪些 3 败血症病原学诊断中值得注意的环节是 绦虫病 肠绦虫病 病原学 肠绦虫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人是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终宿主 人还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 但不是牛带绦虫的中间宿主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 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传播途径 生或未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或牛肉通过消化道传播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青壮年多见 临床表现 潜伏期 2 3个月最初症状 粪便中出现白色带状节片 牛带绦虫脱落的节片可自动从肛门脱出消化道 上腹痛 腹泻 食欲减退 消化不良全身症状 消瘦 乏力和头晕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白细胞正常 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加粪便检查 粪便直接涂片或集卵法找到绦虫卵可确诊妊娠节片检查 可鉴别绦虫种类 实验室检查 2 猪带绦虫 妊娠节片 7 13个呈树枝状 实验室检查 3 牛带绦虫妊娠节片 15 30个对分枝状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有进食生或未熟的猪或牛肉的病史临床表现 粪便中有白色带状节片排出者实验室检查 粪便中找到绦虫卵即可确诊妊娠节片可鉴别绦虫种类 治疗 驱虫治疗 吡喹酮10 20mg kg甲苯达唑400mg 2次 天 疗程3天 预防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囊尾蚴病 病原学 猪带绦虫虫卵进入人体 在消化道内发育成囊尾蚴猪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 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 异体感染 主要 自体感染 自体体外重复感染自体体内重复感染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青壮年多见 临床表现 1 潜伏期 3个月脑囊尾蚴病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 临床表现 2 脑囊尾蚴病脑实质型 最常见 有癫痫发作脑室型软脑膜炎型脊髓型 临床表现 3 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皮下囊尾蚴结节 直径0 5 1 0cm 圆形或椭圆形眼囊尾蚴病玻璃体和视网膜下 视力减退 眼前有黑影飘动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正常脑脊液 无特异性免疫学 间接血凝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特异性IgG抗体 实验室检查 2 影像学X线检查颅脑CT 阳性率高颅脑MRI 颅脑中囊尾蚴的死活病原学检查 皮下结节活检 脑手术病例组织检查 可确诊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有异体感染 自体体内或体外重复感染病史临床表现 有脑 皮下肌肉和眼的囊尾蚴病史实验室检查 免疫学检查 颅脑CT或MRI阳性发现 皮下或脑组织病理证实 治疗 1 病原治疗阿苯达唑 18 20mg kg d 疗程10天吡喹酮 40 60mg kg d 疗程3天 治疗 2 注意事项住院治疗癫痫频繁发作或颅内压增高者 先降颅内压治疗 必要时先外科手术眼囊尾蚴病禁止杀虫治疗疑有囊尾蚴致脑室孔堵塞者 需手术治疗有痴呆 幻觉和性格改变的晚期患者 用阿苯达唑治疗 预防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登革热DengueFever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赵志新zxzhao 一 简况 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发热性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 突起发热 骨关节肌肉痛 疲乏皮疹 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减少 根据是否存在同时存在的血液浓缩和血小板减少 登革热 典型 轻型 重型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为什么要学这个病 可发生大流行发病者 症状突出登革出血热增加 死亡率增加重要的虫媒传染病 二 病原学 结构 单股正链RNA抵抗力 不耐热及消毒剂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血清型 4型 1 4 抗原特异性不同 三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媒介 伊蚊埃及伊蚊东南亚 海南省白蚊伊蚊太平洋岛屿 广东易感性 新流行区 均易感地方性流行区 儿童为主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 长期其它型 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 伊蚊 流行情况 1779年首次报道200年来 在热带各国流行 超过100个国家我国1938年后近35年无本病流行 我国近年登革热流行情况 78年佛山4型79年广州 中山市1型80年海南 广东 广西3型86年海南2型 88年海南2型90年广州 佛山4型91年广州1型93年广州 佛山2 4型96年番禺1型99年中山2型02年广州 流行特征 地理分布 地区性世界性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东南亚 太平洋岛屿 加勒比海中国 广东 海南 广西 台湾季节性夏秋 雨季 5 10月一定流行方式由市镇向农村蔓延 突发性 集中发病特点 周期性 病毒 病毒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 第二次病毒血症 抗原抗体复合物 激活补体 潜伏期 产生抗体 淋巴结肿大 骨髓抑制 血管通透性 皮疹 出血 炎性物质 骨 关节痛发热等毒血症状 五 临床表现 潜伏期 4 8天 典型 1 发热 急起 80 高热39 41 短程2 7天不规则热或双峰热 退1 2天 再发热 伴发毒血症状 骨 关节 头 肌肉痛程度重 又叫断骨热 breakbonefever 发热后出现 可持续数周四肢 关节及脊背极度疲乏 消化道症状颜面 颈 胸背充血 2 皮疹 多型性 阶段性早期 皮肤充血第3 6天出现 斑丘疹或麻疹样 猩红热样分布于躯干 四肢 但手掌及脚底无持续3 4天 不脱屑血小板过低 瘀点3 出血 5 8病日 25 50 有不同程度或部位出血 4 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 肝肿大 轻型 低热 疼痛轻 皮疹少 淋巴结肿大 病程短 常被忽视 重型 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 3 5天后突然加重 出现 脑膜脑炎 严重出血 六 并发症 急性血管内溶血最多见其他 心肌炎 肝 肾损害 眼部病变等 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动态红血球压积其它有用检查 肝功能 尿常规 2 血清学补体结合试验1 32凝集抑制试验1 1280特异IgM抗体检测双份血清 4倍增高确诊意义3 分子生物学检测核酸杂交 RT PCR4 病毒分离确定血清型可用细胞或蚊子分离早期血标本较困难和危险 七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区 流行季节非流行区 有无流行区旅游史临床特征 起病急 高热 全身疼痛 皮疹 出血 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 疾病监测血清学 临床诊断病毒分离 感染血清型 八 鉴别诊断 发热伴皮疹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流感 麻疹 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疾病 药物疹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九 治疗 1 一般治疗 隔离完全退热 休息2 监测 血压 尿量 血小板 血球容积等 至退热后24 48小时3 抗病毒 利巴韦林 最重要的治疗 对症治疗 高热 物理降温 慎用退热药脱水 及时补液 但不滥用静滴严重毒血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出血 止血药 输新鲜血脑型 脱水剂 激素 十 预防 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者不足以控制切断传播途径 最重要 防蚊 灭蚊预防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