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1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2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3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4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形象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鉴赏诗歌的形象,本堂课是高三诗词鉴赏复习专题的起始课。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走进多彩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认识形象、理解形象、分析形象的教学效果,力求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教会学生利用形象鉴赏诗词。 (一)说考点 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的塑造,诗歌也是这样。语文考试说明有关诗歌鉴赏要求有两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一点就是是鉴赏古诗的形象。能力层级E。纵观近几年广东高考试卷,在选材方面有以下特点: 选材逐渐形成以唐诗宋词为主,同时又呈多样性的特点。 所选诗歌题材更加丰富多采。命题多用抒情诗,诗人笔下的感情丰富,在高考题中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在题型的设置上,高考以主观题考查为主;可能是单首诗歌鉴赏,也可能是两首甚至多首诗歌比较鉴赏;可能选择两三个考点明确设问,也有可能让学生自由鉴赏。 本节课我试图从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入手,由浅入深,帮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学好的信心。(二)说学情 我教学的对象是高三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他们的表现是茫然和害怕。虽然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在答题时还处于一种感性状态,因而常出现词不达意、答案松散、术语表述不准、步骤不完整等情况。针对这样的学生,我的教学目的是让他们能够解开诗歌鉴赏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的恐惧,让他们认识到诗歌鉴赏不过是高考所设的一种普通的类型题。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正是这一点给学生在理解诗歌方面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很多同学历来对诗歌鉴赏这一题型望而生畏,所以在复习这一专题时疏通同学们的心理障碍是最关键的一步。(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诗歌形象类型,归纳总结形象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鉴赏方法,规范学生解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作者情思,培养审美能力。 4、教学重点:鉴赏诗歌形象。5、 教学难点:把握形象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抒情性,鉴赏诗歌的形象必谈及作者的感情,可以说情感的挖掘是最后形成答案的关键。(四)说教法和学法 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就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本课我打算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力求激发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即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提示,使学生在反复品读中理解与感悟。具体操作如下:1、师生互动法。师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2、引导点拨法。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是学习的根本原因,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适时适当地点拨,及时规范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做到了有放有收。3、练习强化法。高三复习,练习必不可少。通过拓展与迁移,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解题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打算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读诗说诗解诗悟诗”为步骤,由浅入深,提高自己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自学法。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阶段,此环节必须保证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时间,以便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为课堂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2、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学生间的平等性易于他们交流,大胆的表达能够实现自主学习。 3、小组展示法。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对比和图示法等将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展示。(五)说教学过程紧扣新课标和专题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将教学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1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阐明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诱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可让学生可运用信息收集法提前一周搜集近几年高考诗歌人物形象鉴赏试题,并自发组成学习小组,探究如下问题:你所理解的古代诗歌中形象是什么,它可以分为哪几类,诗歌形象的内涵。 为了教学有针对性,可要求各组将探究结果上交教师处,教师归纳总结,准备上课。 2、创设情境导入(2分钟) 新课导入得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是这样导入的: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它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 可是谈到高考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恐怕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吧,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揭开诗歌鉴赏的神秘面纱。 教师采用这种幽默的导语,学生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进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3.展示学习目标 (亮标)(1分钟)(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诗歌形象类型,归纳总结形象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鉴赏方法,规范学生解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作者情思,引发学生共鸣,培养审美能力。 4梳理基础知识(10分钟) 诗歌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它常常是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隐者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物象,陆游的咏梅中梅的形象。有时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歌塑造的形象是同一的。而这些形象往往是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所以它们往往被叫做“意象”。有的诗歌有一种意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渔翁,有的诗歌有多种意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为了渲染一种离别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凄清的意境,分别用了“夜”“秋”“枫叶荻花”等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1)针对诗歌形象概念问题,我指导学生采用举例点拨法,可举同学们熟悉的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李白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杜甫的形象,还有像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陶渊明形象。这样同学们就会很直观地明确形象的概念及诗歌人物形象由身份,特征,情感组成。景物形象 (2)针对诗歌形象分类问题,我指导学生采用诗画对比法,首先运用多媒体生动感性地呈现独坐敬亭山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与画。然后请学生观察图画差异,将图画分类,从而将诗歌人物分类为作品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和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以上环节的设计突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使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知识有了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掌握。接下来,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接高考,分析出题方式和答题模式 。 5.链接高考 答题指导(15分钟)(达标) 通过高考题具体说明提问方式和答题思路。 例一(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解析 鉴赏诗的内容,理解主旨。 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者所吟咏事物的特征。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 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做这道题的时候应当注意指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概括出事物的特征。 通过上述例题我们可以看出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诗歌的形象: 分析诗歌中用了什么形象; 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 形象的意义。答题时应先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出题角度,根据实际情况,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6.课堂训练验标 课堂练习是学生当堂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在选择训练题的时候,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选题典型。可选历年的高考题,高考题一般较规范。 难易适中。诗歌鉴赏的第一节课,选题过难,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必须要有点评,使其答案规范完善。 练习题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做完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指导答题思路,检查学生作答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展示讨论结果,针对学生答案,教师点评,使答案规范完整。 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广东)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和“望”两个方面回答。(分) 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对意象的列举不全面,针对这一情况组织学生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观察意象的特点。7.课堂小结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个方面的问题:(1、整体把握诗歌。对诗歌地整体把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看作者、时代、注释、大致内容、感情基调、主要写法,以求对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正确把握诗歌形象。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回忆作者的相关情况,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政治主张以及创作背景等等。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诗歌形象。对于人物形象来说,分析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神情等等,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情倾向等等;对于事物形象来说,则要分析物象的具体方面,描写用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创作背景等等。(3、答题思路:答这类题目时,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描绘诗中展示的图景画面,二是概括形象的特点或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三是分析表达效果,如创设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诗歌鉴赏的入门课,为了让学生在本节课后能够放开探究诗歌鉴赏的其他知识,我精心设计了结束语: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