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doc_第1页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doc_第2页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doc_第3页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doc_第4页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 子 和 荀 子 陈贞奇中国经济的转型时期,企业发展的关键路口,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避而静心思考,游历儒家思想主要发源地,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启发。 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儒家创始人的继承发扬者,但政治思想和主张有很大的区别,如“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的认识对立,以及各种见解的不同,但对儒家思想的贡献如同创始人一样,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地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之初,性本善”之意,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统治者施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人之性恶”之意,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以及学习来规范人的行为,名篇劝学提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是使人不断向善。 荀子与孟子,皆以孔学正统自居,皆以彰显弘扬先王之道为己任,他们的政治理想是一致的,都追求大治,但对于达成理想的方法途径上的主张是相异的,孟子更注重个体的意志,所以主张凡事反求诸己;荀子更注重外在的规范,注重群体的智慧结晶,所以主张兴圣王,隆礼义,法后王,注重彰显师的作用,他实际上是以人类文化史的角度看问题,他对人性人情有着更深的体察,对集体的智慧有着更高的肯定与推崇。在这个意义上,孟子可闪耀着更多的理想主义的光辉,荀子更多的体现出现实功用主义的品格。孟子也主张法先王,言则尧舜,但是荀子认为他没有真正理解尧舜的意义,所以说他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所谓统,即绪,即真正的源头。尧舜对于天下的功德并不仅仅在于他们自身的德行以及对天下人的仁爱,而是为人们制定了规范,在于养民情,理人性。所以荀子认为自己看得比孟子更深,更透彻。儒家思想中,仁是核心。荀子认为,达仁的途径是隆礼,而不能是由仁达仁,自我循环。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孟子扬其克己,荀子彰其复礼。在荀子看来,孟子对先王充其量只是偶像崇拜,但是自己却真正懂得了先王的意义。也正因如此,荀子才觉得自己需要承担起正本清源,振兴儒家的重任。 同时,再详细了解一下历史,可以看出荀子在战国末期的环境下,出于对天下大治的追求,出于对儒家学说主流地位的维护,终其一生,致力于其学术批判。他对孟子的批判不仅是儒家内部简单的派系之争,更包涵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出于对付横行于世的法家学说的战略考虑而对儒家学说重新作出了阐说,试图以新解之言为儒家学说开辟道路,消除法家学说的威胁,解除儒家学说被迫退至边缘的危机。所以,他们和而不同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孟子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