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五上《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五上《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五上《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五上《成语故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8.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矛盾”的意思。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3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教学资源自相矛盾的原文预习设计1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查字典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矛盾”的意思。2想一想第一则成语讲了一件什么事,给你什么启发? 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3分钟)1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2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3齐读课题。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0分钟)1学习理解生字。(1)学生读准词语。(2)多种形式理解词语意思。戳: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学生做“戳”的动作。说大话。 学生读句子。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哑口无言。2学生自读故事。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16分钟)学程单: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句子。(1)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谈感受。(2)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读这两句话。生练习读这两句话。指名读,评价。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指名反馈表演读。3嘲笑讽刺。4因为别人问,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结果会怎么样,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好。5学生各抒己见。6学生联系实际交流。7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第四板块:初识古文。(10分钟)学程单:1.学生读一课一练收藏夹中的古文自相矛盾。2.指名读。3.学生结合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4.齐读古文。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今天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它里面就出现了三个经典的成语。你知道是哪三个成语吗?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成语故事就是三则寓言。(板书:寓言)2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板书:故事、道理)3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板书:自相矛盾)(读题)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出示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自相矛盾 张口结舌 楚国 买卖 锐利 戳穿 夸口(1)指名读词语。(2)理解词语意思。知道“戳”的意思吗?字典上怎么说啊?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那文中写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 “夸口”什么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读句子)“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呢?能给它换个词代替吗?2自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桌再互相读一读,纠正评价。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1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1)指名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觉得他可笑、愚蠢?相机理解“自相矛盾”。(2)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 3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这时,有个围观的人是怎么问他的?应用怎样的语气来问?4那个楚国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呢? 5是呀,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6现在如果你是卖矛和盾的人,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和盾?怎样才能不自相矛盾了?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8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8是啊!做人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第四板块:初识古文。1.读一课一练收藏夹中的古文自相矛盾。2.指名读。3. 结合我们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4.齐读古文。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抄写文中生字词。2.读熟课文,并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3.一课一练中自相矛盾的题目。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任务驱动【学习单一】(1)读准,读通故事。(2)理解生字词:戳、茅、盾、锐利、坚固、夸口、张口结舌 1.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2.指名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3.教师相机补充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可以通过找近义词,做动作,用词说话等多种方式。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那他为什么会没话说了呢?谁再来把课文读一读啊?(把那人叫卖的两句话变红)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1)他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的呢? 板书:夸口a我听出来了,他特别强调了他的盾很坚固,矛很锐利。谁的读法跟他不同?b.你强调的是什么? “随你”是什么意思?大家看,他跟第一个同学体会的不一样,读的就不一样。谁还能读出不同来?c.你们听出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啊?“特别得好”这个意思,你们从哪个词听出来的?“很”d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我要强调让大家来买“我的”的矛和盾啊!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好。(2)指导表演读。(3)(手指一个学生)我看你特投入,来,到前面表演表演。呵呵!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3这个人为什么给大家留下这样的坏印象呢?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任务驱动【学习单二】(1)他的话有问题吗?(2)“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同学们,猜猜会有怎样的结果?(3)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好极了,那我们来仔细看看他说的这两句话,有问题吗? 2评价:你好厉害!一下就切中了他话中的要害。 问的真漂亮!对啊!围观的人也是这样问的。读,“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样呢?” 3.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同学们,猜猜会有怎样的结果?4.(相互抵触、不一致。)你们理解的很准确,看来大家已经读懂了这个故事。5.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板书:张口结舌(是啊!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6.说话如此,其实做事也是这个道理。7.对啊!我们以后说话、做事也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也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生读道理。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五、初识古文,激发兴趣。1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有)这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它出自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则寓言,如今它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自相矛盾(读)。任务驱动读一读原文,尝试理解1.出示原文:2都是古文,你有什么办法读懂它吗?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办法,可以结合我们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这样很快你就能自己读懂它了。3.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灵活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意思不错即可。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生字词。(2)一课一练中自相矛盾的题目。读熟课文,并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8. 成语故事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读准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3学习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教学重难点读懂故事,理解寓意。教学资源原文、课件预习设计1.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查字典理解“腮帮、俸禄、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意思。2. 读读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了解故事内容,想一想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引入,揭示课题(3分钟)1学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也混在中间充数。后来齐湣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张僧繇应游客的一再要求,为龙点上眼睛,结果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第二板块:预习展示(6分钟)预习作业11学生读词语。2交流词语意思。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滥:不好、不合格;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充:冒充;数:数目。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第三板块:精读滥竽充数。(15分钟)1一是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二是每当演奏时,南郭先生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装腔作势。学生练习说话。2理解南郭先生装不下去的原因。学生齐读句子。学生练习说话。3学生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交流。4.寓意: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大家里面充数,一定是要败露的。5真才实学第四板块:精读画龙点睛(15分钟)1自由读故事。2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人们:觉得奇怪、可惜、惋惜预设:这四条龙,您虽然画得栩栩如生,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了眼睛,如果你给它们加上眼睛的话,那真是锦上添花了。3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应游客的一再要求。4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人们:惊叹不已学生自由交流。5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6启发想象,领悟寓意。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课前,老师请大家预习了第二、三个成语故事,请你用简单的话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二板块:预习导学预习作业1出示词语: 腮帮 俸禄 齐湣王 张僧繇 唬人 墙壁 逼真 神韵 腾空 张牙舞爪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1指名读词语,相机正音。齐读。2交流词语意思。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俸禄”是什么意思?说说“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词语意思呢?课文中也有句子能解释这个成语,你能找到吗?“画龙点睛”什么意思?第三板块:精读滥竽充数。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南郭先生的样子,让你想到了一个什么成语?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2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3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4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5你能用一个四字的成语将启示概括出来吗?板书:真才实学第四板块:精读画龙点睛1自由读故事。2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人们觉得怎样?如果你在现场,你看到没有画上眼睛的龙,你会对张僧繇说什么?3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4“点睛”的结果怎样?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5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6启发想象,领悟寓意。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背出画龙点睛。2为南郭先生续编故事。3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中相关题目。滥竽充数 阅读填表,理解寓意任务驱动【学习单一】(1)读课文,完成表格听竽者喜欢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2)说说故事的寓意。1.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2.指名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3.展示交流:我先请一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请你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够滥竽充数的原因,再 读读文中有关的句子说明理由。板书:爱讲排场A:读读这两个句子,用句中的话说说什么叫讲排场。B:其他组还有补充吗?板书:装腔作势(课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C:(点击:一次又一次)D:让我们将这两个表示原因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4.板书: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