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23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23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23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23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23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要点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 交通运输 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要点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比较 重 难点 特别提醒 1 以上海港的区位选择为例 掌握交通运输点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2 港口区位因素 筑港条件 位于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 地势平坦 利于筑港 停泊条件 等深线密集 水深 地处港湾 利于避风 航行条件 水深利于航行 两条一般描述为地处港湾 港阔水深 利于避风 便于轮船停泊和航行 腹地广阔一般应从以下四句话进行描述 其中一句即可 a 是世界主要航线的中转站 是世界主要航线的必经之地 处于沟通某海 大洋海峡 与某海 大洋海峡 的咽喉位置 腹地广阔 b 地理位置优越 扼守在某海峡的咽喉位置 处于沟通某海 大洋海峡 与某海 大洋海峡 的咽喉位置 腹地广阔 c 地处 临近 某工业区 某工业区有庞大的海运需求 某工业区需从外地运入原料 燃料及工业品需运往外地 腹地广阔 d 地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或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 货物运输量大 腹地广阔 河港 城市条件为以某城市为依托 某城市对港口建设提供人 财 物的支持 说明 港口水域条件 航行条件及停泊条件 陆域条件 城市条件 腹地条件 筑港条件 港口自然条件 航行条件 停泊条件 筑港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城市条件 腹地条件 河流入海口 因有泥沙淤积 水浅 不利于航行 从水域条件和腹地条件两方面分析孟买和加尔各答港口的优劣 孟买港港阔水深 利于航行和停泊 加尔各答港口位于河流下游 泥沙淤积严重 不利于航行及停泊 孟买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 接近国际重要航线 腹地广阔 加尔各答港口因孟加拉国独立 腹地缩小 要点三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可以我国为例 3 交通线的发展变化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下表 4 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对沿线城市的影响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 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如随着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益发展 济宁 扬州等城市得到充分的发展 扬州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后来因大运河的淤塞 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 这些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却迅速发展 可见交通自古至今对城市区位产生着巨大影响 世界上的城市 一般都建在重要的交通线上 特别提醒 1 城市交通布局的条件 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节约用地 保护环境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及水文条件 2 放射 环形道路网的优点 单纯的放射状线路 可以缩短城市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 有利于城市与郊区的联系 但大量人流车流涌入城市中心 不能及时疏散 势必造成市中心交通拥堵 修建环形道路 可以避免过境车辆经过市中心 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同时也方便了各个方向的横线联系 3 减轻城市交通线路拥堵 合理进行城市总体布局的主要原则 合理布局功能区 文娱场所 商业服务区 工厂区 政府机关 学校等分散布局 生活区与上述功能区就近布局 以分散人流 减少人流在道路上的滞留时间 铁路 河流从市区外缘通过 以减轻其对市区交通的阻隔 过境干道及长途车站布局在市区外缘 以减轻过境车辆对市区的交通压力 要点四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 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 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 沿海 沿江 沿铁路干线 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1 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 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也不同 2 内河航运与城市的分布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 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 越向河流的下游 河流越开阔 城市也越密集 要点五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1 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2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特别提醒 1 我国主要的商业城市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原因影响商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 就中国来说 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位置优越 具体表现在 自然方面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 气候优越 水源充足 为经济发展和商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人文方面 东部地区人口密集 经济发达 交通便利 为商品交换和流通提供物质条件和商品位移的保证 特别对东部地区来说 铁路 公路 沿江 沿海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以及交通的枢纽地带 既便于货物集散 也为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而促进商业的发展 2 图示交通运输对山区商业网点的影响 3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图示如下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要点六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典例1 2010 北京海淀 2005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北京市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 调查表明 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 25 阅读资料和图回答 1 2 题 1986 2005年北京市交通结构比例变化图 1 北京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a 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b 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c 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d 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2 北京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a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b 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c 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d 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剖析 认真分析图中数据会发现 公共交通变化不大 且有一定的波动 自行车出行明显降低 而机动车出行占70 左右 成为首选方式 自行车交通速度慢 一般适宜短途 图中显示自行车出行减少 而机动车出行大幅增加 同时材料中指出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较2000年增长了16 25 这些都可以说明城市规模扩大了 答案 1 a 2 a 典例2 2010 保定10月 国际货运业是现代国际商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是国际货运网点分布图 完成 1 2 题 1 据图分析 国际货运最繁忙的两条航线是 麦哲伦海峡航线 马六甲海峡航线 北大西洋航线 好望角航线a b c d 2 下列国际货运承运的大宗货物及输往地区合理的是 a 牛肉 印度b 天然橡胶 日本c 石油 英国d 煤 美国 剖析 第 1 题 北大西洋航线连接西欧 北美两大经济中心区 是当今世界最繁忙的航线 马六甲海峡地处欧洲 亚洲和大洋洲航道的 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航线航运繁忙 第 2 题 天然橡胶产地以东南亚为主 主要以泰国 马来西亚 越南 印度为代表 日本是主要的天然橡胶进口国 印度人由于宗教原因并不食用牛肉 地石油主要输往日本 西欧和美国而英国石油资源丰富 美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一向是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国 答案 1 c 2 b 典例3 2010 北京朝阳 读图 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至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 完成 1 3 题 1 图中a b两曲线 a a曲线反映8 10时汽车流量较小 道路畅通b 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c b曲线反映以上班 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d a 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2 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最好利用 a 遥感技术b 卫星导航系统c 全球定位系统d 地理信息系统 3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a 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b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建设环行 放射式道路网c 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 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d 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 实行限行措施 剖析 图中a曲线反映上午车速低 下午车速快 而b反映上午车速快 下午车速慢 结合题中信息 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至郊区双向车速变化 可判断a曲线的含义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析各种数据信息 从而为合理规划道路提供参考 该城市大量人员进城 出城 说明居住区与工作地分离 答案 1 b 2 d 3 c 典例4 2010 福建质检 最短时间距离 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 单位为百小时 100h 一般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性 下图示意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 读图完成 1 3 题 1 图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a 北京 福州b 广州 乌鲁木齐c 兰州 哈尔滨d 郑州 拉萨 2 下列自然因素中 对 最短时间距离 影响最大的是 a 气候b 地形c 河流d 地质 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是 a 数值变大b 数值变小c 变得密集d 变得稀疏 剖析 图中显示郑州 武汉 北京处于等值线中心 最短时间距离最小 而拉萨最大 地形不同 交通线的长度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山地地形 交通线要沿等高线修建而线路较长 平原地形可直线修建而距离较短 高速铁路的修建可使城市间交通时间大大缩短 答案 1 d 2 b 3 b 例1 2009 北京文综 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 读图 回答问题 1 承担由邻省 直辖市 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a 京沪线 京广线b 京广线 焦枝线c 京九线 枝柳线d 陇海线 焦枝线 剖析 从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数值可看出邻省输往湖北最多的是河南 河南通往湖北的铁路线是京广线和焦枝线 答案 b 例2 2007 重庆 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 规划设计走向有甲 乙两个方案 经过比较分析 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 线路总长58 8千米 建设费用31亿元 比甲方案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 长度多7千米 根据图及相关信息 回答 1 3 题 1 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 其原因可能是 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a b c d 2 c地建休闲度假地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 环境承载量大 旅游配套设施好b 环境优美 旅游配套设施好c 环境承载量大 交通便捷靠近市场d 环境优美 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3 最适宜在b城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 建材工业b 仪表工业c 造纸工业d 森林工业 剖析 第 1 题 由高速公路乙方案的走向分析得出 南段与甲方案一致 北段则两次穿过河流 需多架两座桥 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 故 错误 乙方案不穿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有利于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两方案都具有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的作用 正确 第 2 题 由图例可知c为小城镇 其旅游配套设施不会很好 环境承载量也不可能很大 但它靠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环境优美 靠近高速公路和大城市a 交通便利 市场距离近 第 3 题 b城市靠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发展工业应该是无污染的工业部门 故选择仪表工业 答案 1 d 2 d 3 b 例3 2009 全国卷二文综 阅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据上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2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当时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剖析 1 交通区位是水陆交通要道 古代交通运输条件的分析 该地位于西部山区和平原的连接处 东西水运交通要冲 西部山地与东部湖沼阻碍南北联系 山前平地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2 当时荆州农业发展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从该地的地理位置和图例分析自然条件有 气候温暖湿润 地势较平缓 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河湖众多 水源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较多 交通便利 答案 1 交通区位 水陆交通要道 枢纽 节点 分析 扼西部山区东出口 为吴蜀东西相连的水运交通要冲 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北的联系 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2 气候温暖湿润 地势较平缓 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 河湖众多 人口较多 交通便利 商贸发达 例4 2010 全国卷 分析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历来重视粮食生产 新中国建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力发展农业 形成了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 近年来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突破了5亿吨 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以世界7 的耕地 保证了世界20 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 读图 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 河 黄河 河 2 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