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 中国农业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 1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1 时间 2 特点 2 成就 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二 农业生产的三个阶段 以生产工具的变化为标准 1 刀耕火种 原始农业 1 生产工具 石刀 石斧 石犁 河姆渡石斧 二 农业生产的三个阶段 以生产工具的变化为标准 1 刀耕火种 原始农业 1 生产工具 石刀 石斧 石犁 2 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 二 农业生产的三个阶段 以生产工具的变化为标准 1 刀耕火种 原始农业 1 生产工具 石刀 石斧 石犁 2 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 3 农作物 水稻和粟 二 农业生产的三个阶段 以生产工具的变化为标准 1 刀耕火种 原始农业 1 生产工具 石刀 石斧 石犁 2 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 3 农作物 水稻和粟 4 生活方式 经常迁徙 2 石器锄耕时代 耜耕时代 1 生产工具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 石犁 青铜农具 很少 重要 比较粗笨简单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2 石器锄耕时代 耜耕时代 1 生产工具 2 耕作方法 3 农作物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 石犁 青铜农具 很少 重要 比较粗笨简单 开沟排水 除草培土 用杂草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粟 稻 黍 稷 麦 桑 麻 稷 黍 粟 麦 豆 菽 麻 稻 桑 五谷 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2 石器锄耕时代 耜耕时代 1 生产工具 2 耕作方法 3 农作物 4 生活方式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 石犁 青铜农具 很少 重要 比较粗笨简单 开沟排水 除草培土 用杂草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粟 稻 黍 稷 麦 桑 麻 开始走向定居 3 铁犁牛耕时代 最大特点 精耕细作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 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 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铁农具和牛耕 宋元 战国双镰范和铁镰 战国铁农具 铁农具和牛耕 垄作法 宋元 都江堰 水流方向 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 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铁农具和牛耕 耧车 垄作法 都江堰 出现犁壁 耦犁 宋元 东汉 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铁犁铧冠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 汉代的犁和犁壁 耧车 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 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西汉尖菱形锄 西汉镂孔锄 西汉梯形锄 铁农具和牛耕 耧车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一熟 都江堰 出现犁壁 耦犁 宋元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 所以称作代田法 代田法 铁农具和牛耕 耧车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一熟 都江堰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出现犁壁 耦犁 宋元 漕渠 白渠 漕渠 铁农具和牛耕 耧车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一熟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都江堰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出现犁壁 耦犁 宋元 铁农具和牛耕 耧车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一熟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都江堰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改进翻车 出现犁壁 耦犁 宋元 翻车复原图 铁农具和牛耕 曲辕犁 耧车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一熟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都江堰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改进翻车 出现犁壁 耦犁 宋元 隋唐的曲辕犁 铁农具和牛耕 曲辕犁 耧车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一熟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都江堰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改进翻车 创制筒车 出现犁壁 耦犁 宋元 筒车 铁农具和牛耕 曲辕犁 耧车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一熟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都江堰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改进翻车 创制筒车 高转筒车 出现犁壁 耦犁 宋元 铁农具和牛耕 曲辕犁 耧车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一熟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都江堰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改进翻车 创制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一年两熟 三熟 出现犁壁 耦犁 宋元 经济重心南移 三 农业生产的两个阶段 以耕作方式的变化为标准 1 集体劳动 殷墟甲骨文中有 王 大令众人曰 的卜辞 众人 是商代集体耕作的反映 三 农业生产的两个阶段 以耕作方式的变化为标准 1 集体劳动 2 个体农耕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含义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男耕女织相结合 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的经济形式 2 地位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 发展历程 产生 春秋战国 发展 秦汉以后 衰落 明清 4 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的基本单位 具有分散性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 少有交换 具有封闭性 注重精耕细作 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具有 先进性 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 具有落后性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5 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 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规模小 力量弱 遇灾荒 易破产 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 从农业起源和发展来看 中国农业起源早 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 世界领先 2 从农业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水利灌溉等来看 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3 从农业社会生产基本模式来看 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1 刀耕火种 原始农业 1 生产工具 2 耕作方法 3 生活方式 2 石器锄耕时代 耜耕时代 宋元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含义 2 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练习 1 史料记载 所种之地 惟以刀伐木 纵火焚烧 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 青铜耕作b 个体农耕c 刀耕火种d 石器锄耕2 一夫不耕 或受之饥 一女不织 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 商品经济的发达 c a 3 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 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曲辕犁的出现 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a b c d 4 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 正确的是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惟一模式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b c d a b 5 战国以来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确立 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a 周王室的衰弱b 各国的变法运动c 封建地主阶级的出现d 农耕技术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6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a 精耕细作b 男耕女织c 刀耕火种d 石器锄耕 d a 7 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 有利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 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 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 往往导致阶级矛盾突出a b c d c 8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 春秋时期的芍陂b 西汉的白渠c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 汉代治理黄河 9 右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 上面刻有 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关于卜辞中 众人协田 所包含的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 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 其中的 众人 多为奴隶 b 10 西周时 一人跖 踏 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 一夫挟五口 治田百亩 岁收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A第1课时(1a-2d)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 餐前餐中餐后培训
- 损有余补不足-【2022年暑假预习】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
-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五 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 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0 牛郎织女(一)教案设计
- 肺癌伴脑转移护理查房
- 电网服务培训
- 报销制度培训
- 2024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电三公司社会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药品经营使用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宣贯培训课件
- 2024年注册计量师-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PPT演讲
- 三相异步电动机
- 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毕业设计
- 沟槽管件尺寸对照表
- AGSt品牌保护程序和表格最新版完整
-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冲刷
- 万达广场餐饮店铺管理规范
- 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