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呼和浩特市四十中 刘丽华一、导入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二、作者及作品简介1、 湖心亭(多媒体出示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2、作者介绍(多媒体 作者)生齐读:课下注释,师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当代著名学者评价:明文第一,非张岱莫属)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三、朗读并检查翻译课文1、现在我们一起读一下陶庵梦忆中最美的文章湖心亭看雪,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文章 自由朗读,一起分析朗读中的问题(屏幕出示课文读音),读音、节奏、情感2、上节课一起翻译了课文,现在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请同学解释屏幕出示的重点词语、句子3、再找两名同学翻译课文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以后以后,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对坐,一个童子烧着酒,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快的喝几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姓氏,(他们回答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你痴迷,还有像你一样痴迷的人呀!”四、分析课文读通了文章,读准了字义,下面我们大声把文章一起再朗读一遍进一步理解张岱1、 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2、随着我们的朗读声,我们离张岱越来越近了张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文中有一个字对他的真性情做了概括,看看是哪个字?(生齐读,老师适时提醒:感情)(板书“痴”)师:“痴”在这儿怎么讲啊? 生: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之人。再自由读一遍,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痴”了。 (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3、痴行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晚上八点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 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夜晚,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 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的。 师:想象得还可以。也能用一成语来表达吗? 生:天寒地冻。 师:好。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 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 师:可是张岱,居然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夜晚跑到湖上去看雪,你看他,是不是有些“怪异”啊?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 师:妙!(板书:痴行) 师:一绝一独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张岱,一个清高自赏的张岱,下面我们一起把这段文字读一下,体会一下这绝的意境,独的心境生齐读4、 痴景师:这样的痴人,眼中的景色定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张岱眼中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师:很好,那么咱们把写景的句子男生一句女生一句来读一下,男生读那句合适啊?生齐:男生读前面 女生读后面生齐读师:张岱眼中的雪景独特在哪里呢?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交流一下,同桌前后之间交流一下 师:同学们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生读) 师:还有一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不同一般嘛!(众笑) 师:嗯,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惊喜的):漂亮!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5、痴情生:老师,如此美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一生起,读得回肠荡气,神态语气俱佳)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 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生: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 生:湖中此人,知音也!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生: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师: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生:我知道了!他当时一定在想:别人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师: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生:崇祯五年十二月。师:是,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生:哎,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独向雪中立,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生:这也表现他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师:精彩!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板书“痴心”)五、写作技巧白描(读课文,画雪景)师:同学们,“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两句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幻灯片打出白描概念)师: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生:诵读“白描”的解释。师: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师: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幻灯片打出)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师: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师:同学们,课下请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校园的清晨,可写人,可绘景,可叙事。六、比较阅读: 江 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合同样本样本
- 公司规划合同样本
- 出租车客运司机合同样本
- 劳务协议解除合同样本
- 刑事代理诉讼合同样本
- 劳务服务用工合同样本
- 船舶建造与租赁合同
- 汽车维修车间分租合同范文
- 的物流合作合同9篇
- 银行借款合同与借据7篇
-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2025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 租车位安装充电桩合同范本
- 七年级上册地理填图训练
- 幼儿园孩子食物中毒培训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建筑工程cad课程说课
- 独山玉饰品质量等级评价DB41-T 1435-2017
- 【互联网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探析与防范: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12000字(论文)】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下(判断题)
-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六区初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icu手册第一部分-常见病诊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