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学第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1页
食品安全学第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2页
食品安全学第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3页
食品安全学第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4页
食品安全学第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一节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第二节大气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第三节水体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第四节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第五节放射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一节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 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类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我们所说的环境一般指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一切 空气 阳光 水分 营养物质等 人类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没有环境 就没有食物 没有食物 人类就无法生存反过来 人类又对环境进行着改造和利用 通过驯化动物 改良植物 科技创新 不断提高环境的可利用度 丰富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但由于不适当或者过度的开发利用 给环境也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污染 并由此引起食品安全的问题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究其根本就是污染的程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原因 资源的浪费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1 原生环境与食品安全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 并未受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小的环境 这种环境存在着许多对人体有利的因素 清洁的空气 水体和土壤等 但是原生环境也可能存在食品安全的隐患 主要是因为地球结构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包括地方病 碘缺乏 硒缺乏等 以及元素的慢性中毒 慢性砷中毒 地方性氟病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2 次生环境与食品安全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其中物质的交换 迁移和转化 能量 信息的传递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 这种环境对人类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如前期的动物驯化 植物改良 开垦荒地等 但是随着人类的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增大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和范围不断夸大 环境受 三废 的污染日渐明显 次生环境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一般分为三类 物理性 放射性的废弃物 核泄露 核污染等 化学性 含化学物质的污染物 生物性 细菌真菌病毒等次生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节大气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或由它转变成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的现象 大气污染的现象很早就存在 但是近几十年污染十分严重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 其理化性质复杂 毒性也不相同 主要来源是为矿物燃料 煤和石油 燃烧和工业生产 常见的污染物为二氧化硫 盐酸 汽车尾气 粉尘等 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危害特别大 长期暴漏在污染空气中的动植物 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增多 从而引起发育不良或者死亡 而人类的食物均来自于动植物 所以食品的安全性就受到了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 氟化物氟化物的污染以大气污染最为严重 许多工厂排出的氟化物主要为SiF4和HF 它们易溶于水 剧毒 大气中的氟化物对食品的污染主要分为2类 生活燃煤污染性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工业生产污染性氟化物主要来自于以含氟物作原料的化工厂 铝厂 钢铁厂和磷肥厂的烟囱等 化合物有氟气 氟化氢 四氟化硅 和含氟的粉尘等农作物可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氟化物 所以工厂附近农作物的含氟量都比较高 氟化物会通过畜禽食用进入食物链 对食品造成污染 人体蓄积氟会造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表现为骨质增生 骨增大 牙齿斑我国饮水 食品中的含氟卫生标准为 饮水1 0mg L 大米 蛋类等1 0mg kg 水果为0 5mg kg 肉类为2 0mg kg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 煤烟粉尘和金属飘尘烟尘由炭黑颗粒 煤粒和飞灰组成 粒径一般在0 05 10um之间 燃烧条件不同 产生的烟尘量不同 一般每吨煤产生4 28kg的烟尘 烟尘产生于钢铁厂 焦化厂和供热锅炉附近 常常以污染源为中心向四处飘落 或者向下风向发展 其危害农作物 使果蔬品质下降 金属飘尘的粒子直径小雨10um 能长时间飘在空中 随着工业的发展 空气中的金属微粒越来越多 这些粒子会随着沉淀或者雨雪降到土地里 被农作物吸收从而进入食物链 维护人体的健康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三 沥青烟雾沥青烟雾是一种红黄色的烟尘 产生于大规模的筑路及利用沥青作为原料或燃料的工厂 其成分复杂 除碳粒以外 还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 如苯酚和多环芳烃类的3 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 受到沥青烟雾污染的作物 一般不能直接食用 同时也不应该在沥青制品上晒食品 以防止污染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四 酸雨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 6的酸性降水 包括雨雪和雾 大气中的SO2和NOX是酸雨物质的主要来源 一 酸雨分布区域 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区域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中国酸雨主要分布区域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 酸雨的危害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三节水体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 大量污染物进入了河流 湖泊 海洋和地下水等水体 使水和水体低泥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群落发生变化 造成了水体污染 水体的污染对渔业和农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它不仅使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造成作物减产 同时也给食品的安全性带来严重的影响 水污染物主要有三类 无机有毒物 重金属 氰化物 氟化物等 有机有毒物 苯酚 多氯联苯等有机农药 病原体 生活污水 医院废水等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中国 十大水污染事件 长江 黄河 淮河 松花江 太湖等 2012年广西龙江的 镉污染事件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 酚类污染物酚的种类很多 在化学上凡是有芳烃和羟基直接连接的化合物都叫做酚 酚类的污染物来源比较广 焦化厂 煤气厂 石油化工厂等 产生大量的含酚废水 且浓度高 酚类物质的特点 低浓度的酚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而高浓度的酚可以抑制生长 各种农作物对酚类物质的耐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200mg L时 玉米 小麦可以生长 而黄瓜受到抑制 酚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的 一般茎叶较高 种子较低 不同植物对酚的积累能力也有差别 叶菜类 茄果类 豆类 瓜类 根菜类 污水中低浓度的酚类可以促进鱼的生长 高浓度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 氰化物氰化物来自于电镀 焦化 煤气 冶金 化肥 石油化工等排放的工业废水 具有强挥发性 易溶于水 有苦杏仁味 剧毒 0 1g即可使人致死 研究表明 氰化物低浓度时 30mg L 可刺激植物的生长 高浓度则抑制生长 50mg L 含低浓度氰化物的污水灌溉蔬菜时 氰在蔬菜体内消失明显 而高浓度氰化物灌溉时 作物则出现死亡或者氰的含量迅速增加我国规定 灌溉水中 含氰0 5mg L以下对动物 人畜安全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三 石油石油的工业废水来自于炼油厂 石油废水不仅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危害 还会影响食品的品质 石油废水中还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 会通过植物富集进入食物链 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废水中含石油10mg L以下 基本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四 苯及其同系物也称为芳香烃 是最基本的化工物质之一 用途较广 在化工 纤维 塑料 橡胶 电子行业中会产生含苯的废水和废气 苯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剧烈中毒能麻醉人体 失去知觉 甚至死亡 轻则引起头晕 无力和呕吐等症状 含苯废水浇灌植物 会使作物的品质下降 书上的表2 3是苯在黄瓜中的残留情况 废水中含苯5mg L以下 基本不会引起作物的污染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五 污水灌溉中的重金属污水灌溉是指经过一定处理的污水 工业废水或者混合污水来灌溉农田 牧场等 虽说这种方法能缓解水资源紧张 促进作物增产 然而也很有大的安全隐患污水中的重金属是引起食品安全的原因之一1 重金属本身在植物体内富集进入食物链 造成人体的危害 如日本富山县的镉中毒 水俣市的水俣病 汞中毒 2 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化合物 如汞的甲基化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四节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而成 本身存在着许多的矿物元素 如钙 镁 铁等 这些土壤本身就存在的矿物质元素的含量 叫土壤的自然本底土壤自身有很强的吸附力 能够吸附和固定污染物 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毒性 再加上土壤中其他的物理作用 化学作用 使得毒性大大降低 这就是土壤自净 另一方面 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动物也能有效分解有毒有机物 这是土壤的生物净化如果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 其数量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的限度 就会在土壤里聚集 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并在农作物体内聚集 进而进入食物链 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土壤污染途径 农药化肥和污水灌溉 废物的处理场所 大气或水体污染迁移转化特点 污染即便中断 也很难再复原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土壤中酚 氰残留对作物的影响含酚污水的污灌和含酚固废 都是引起土壤中酚残留的原因 与污水相比 土壤中的残留酚很容易维持一个较高的含量 一般蔬菜中的酚与土壤中的酚含量比例是大于1的 而农作物中氰的含量与土壤中氰的含量之比一般是小于1的表2 6 P26 关系图由于酚和氰具有挥发性 其在土壤中的净化率比较高 所以 土壤中的含量比较少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土壤中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无机物在土壤中不像有机物那么容易分解 降解 除了一些易溶性的元素外 大多数会在土壤中残留积累 尤其是重金属 重金属在土壤中多呈氢氧化物 硫酸盐 硫化物 碳酸盐或磷酸盐固定在土壤中 难以发生迁移 并随污染源年复一年的积累 当在土壤中积累一定的程度后 显示出危害 另外金属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很高 一般都在90 以上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 镉一般无污染的土壤中镉的含量小于1mg kg 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平均为0 134 0 19mg kg 土壤污染后镉的含量积累明显 某地用污水灌溉17年后土壤平均含量为7 18 9 50mg kg 最高为68 8mg kg 随着土壤中镉含量的增加 植物中镉的含量也是逐渐增加的 而且不同植物对镉的积累具有明显的差别 有些植物如玉米 西红柿 胡萝卜 青椒等在镉浓度很低时也能吸收 0 1mg kg 而且高含量镉的植物有时与正常植物比无差异 从而有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镉在人体中具有高积累性 因此 食品中的镉的允许量较为严格 我国规定食品的容许量为0 03 0 2mg kg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 铅土壤中铅污染主要发生在铅的冶炼厂和天然铅矿沉积物附近 而一般无污染的土壤中可溶性铅在1mg kg左右 植物对铅的耐受力较强 土壤中的铅含量达到400mg kg时 其生长影响也不明显 植物对铅的累积特点主要在根系 只有一部分向茎 叶和种子转移 土壤中铅含量为100mg kg时 水稻和小麦为0 34mg kg和0 48mg kg 当含量为1000mg kg时候 为0 5mg kg和2 47mg kg 表现为较低的积累率 铅进入人体后 只有5 10 被人体吸收 但长期摄入铅可引起体内铅的蓄积 我国对食品铅的允许限量1 2mg kg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三 砷土壤中砷一般在5 6mg kg 主要来源为土壤自然本底 含砷肥料 农药以及含砷污水灌溉也是主要来源之一 砷在植物的各个部分都有残留 而且有较高的积累性农作物不同生育期对砷的敏感性有差异 土壤砷浓度高时种植则死亡 砷对人体毒性很大 有机砷毒性较低 无机砷表现为剧毒 我国对食品中砷的允许量限制在0 1 0 7mg kg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四 汞一般土壤中 汞的含量不高 但是用含汞污水灌溉土壤或者使用含汞农药 会使土壤超过本底值 甚至污染严重时 达10 100mg kg 生长在正常土壤中的植物一般不会富集汞 但是 当土壤中汞含量达到0 5mg kg时 植物中的汞含量就大大增加 另外 毒性更大的有机汞更容易被植物所吸收汞尤其是有机汞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汞污染主要是存在于水产品中 食品中汞的允许浓度为0 01 0 05mg kg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三化肥化肥是一把 双刃剑 优 增产增收缺 硝酸盐污染 重金属污染 酚类物质污染硝酸盐进入体内转化为氨类物质 维持作物的正常作用 但是由于环境条件限制 大量的硝酸盐没有被植物吸收 而是积累在作物的根茎叶中 亚硝酸盐对作物本身无害 但是对人畜产生严重危害 某些复合肥中还含有砷 镉 铅等金属物质 氨水中含有酚类物质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四农药农药也是一把 双刃剑 优 防植物虫害 增产增收缺 污染土壤 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 危害人体健康 第五章第一节有详细的介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五污泥城市污水处理厂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一般占污水的1 左右 因为污泥中氮磷钾含量丰富 所以将其作为肥料 但是由于污泥的来源不同 一些工业废水的污泥中含有很多的有毒有害物质 常见的重金属 还有一些致病菌落 利用不当就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以及疾病传播 影响食品安全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六垃圾垃圾也就是常见的固体废弃物 垃圾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是两个方面 一垃圾本身对食品的污染 二垃圾堆肥对农作物产生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五节放射性物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 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 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 物质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辐射能量 发出射线的物质 一般都是原子质量很高的金属 像钚 铀 等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三种 它们分别是 射线 射线和 射线 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核能的发展 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放射性污染 主要来源于现代核动力工业的巨大发展 加之人工裂变核素的广泛应用 使人类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增加 其次 一些国家的核试验也成为放射性污染的另一来源 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存在 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因此 放射性污染现在已成为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一 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来源有二 一是宇宙射线粒子与大气中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的 如14C 3H 二是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的核素及其衰变物 如238U 235U和40K 二 食品中的人工放射性物质核试验以及核工业的一系列生产环节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放射性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和危害放射性物质会沉积在土壤或水中 然后通过作物 水产品 植物等进入食品 最终进入人体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摄入污染食品后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内各种组织 器官和细胞产生的低剂量长期内照射效应 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系统 生殖系统的损伤和致癌 致畸 致突变作用 以及对下一代的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切尔诺贝利 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 距首都基辅以北110公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