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考研哈工大环境工程专业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参考书.doc_第1页
12年考研哈工大环境工程专业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参考书.doc_第2页
12年考研哈工大环境工程专业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参考书.doc_第3页
12年考研哈工大环境工程专业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参考书.doc_第4页
12年考研哈工大环境工程专业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参考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年考研 哈工大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参考书及目录环境化学内容提要 环境化学(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八章,包括绪论、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受污染环境的修复和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以阐述污染物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各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为主线,较全面深入地阐明基本原理、环境化学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为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方针,增添了反映近年环境科学领域新发展且应用性较强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即“受污染环境的修复”和“绿色化学”内容的介绍和讨论。环境化学(第2版)密切结合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在介绍基本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适当反映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环境化学一、环境问题二、环境化学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一、环境污染物的类别二、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三、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介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一、大气的主要成分二、大气层的结构三、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一、辐射逆温层二、大气稳定度三、大气污染数学模式四、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第三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一、自由基化学基础二、光化学反应基础三、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四、氮氧化物的转化五、碳氢化合物的转化六、光化学烟雾七、硫氧化物的转化及硫酸烟雾型污染八、酸性降水九、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十、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第四节 大气颗粒物一、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消除二、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三、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四、大气颗粒物来源的识别五、大气颗粒物中的PM2.5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第一节 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一、天然水的基本特征二、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三、水中营养元素及水体富营养化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一、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二、水中颗粒物的聚集三、溶解和沉淀四、氧化还原五、配合作用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一、分配作用二、挥发作用三、水解作用四、光解作用五、生物降解作用第四节 水质模型一、氧平衡模型二、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模型三、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型四、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一、土壤组成二、土壤的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三、土壤吸附性四、土壤酸碱性五、土壤的氧化还原性第二节 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一、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二、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三、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和迁移转化四、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的几种机制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一、土壤中农药的迁移二、非离子型农药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三、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第一节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一、生物膜的结构二、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第二节 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转运一、吸收二、分布三、排泄四、蓄积第三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一、生物富集二、生物放大三、生物积累第四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一、生物转化中的酶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三、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四、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五、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生物转化类型六、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七、氮及硫的微生物转化八、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九、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速率第五节 污染物质的毒性一、毒物二、毒物的毒性三、毒物的联合作用四、毒作用的过程五、毒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第六节 有机物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一、概述二、Hansch分析法三、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四、量化参数在QSAR研究中的应用五、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第一节 污染物在多介质多界面环境中的传输第二节 重金属元素一、汞二、镉三、铬四、砷第三节 有机污染物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有机卤代物三、多环芳烃四、表面活性剂第七章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第一节 微生物修复技术一、概述二、影响微生物修复效率的因素三、强化生物修复的主要类型四、生物修复的优缺点第二节 植物修复技术一、概述二、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过程和机理三、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和机理第三节 化学氧化技术一、概述二、高锰酸钾氧化法三、臭氧氧化技术四、过氧化氢及Fenton氧化技术第四节 电动力学修复一、基本原理二、影响因素三、联用技术第五节 地下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一、概述二、FePRB第六节 表面活性剂及共溶剂淋洗技术一、基本原理二、影响因素第八章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第一节 绿色化学的诞生和发展简史一、绿色化学的诞生二、绿色化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第二节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一、绿色化学的12条原理及特点二、绿色化学与绿色工程三、工业生态学原理第三节 绿色化学的应用一、绿色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二、绿色化学的应用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内容简介 本书除介绍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等知识外,还叙述了难降解物质的降解与转化规律、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和新工艺、新技术及生物修复等方面内容,反映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此外,还首次在污染控制微生物学中阐述了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的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等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同时,还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相关的工程设计人员参考。目录第1章绪论1.1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污染控制中的微生物作用1.3微生物概述1.4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1.5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第2章原核微生物2.1细菌2.2放线菌2.3鞘细菌2.4滑动细菌2.5蓝细菌2.6光合细菌第3章真核微生物3.1真菌3.2藻类3.3原生动物3.4后生动物第4章非细胞生物病毒4.1病毒的形态结构4.2病毒的增殖4.3影响水中病毒存活的因素4.4水中病毒的去除与破坏4.5微生物主要类群形态特征比较第5章微生物的营养5.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5.2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5.3物质的运输5.4微生物的营养类型5.5培养基第6章微生物的代谢6.1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应6.2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发酵与呼吸6.3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产能代谢6.4微生物的有机物质代谢6.5代谢调节第7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7.1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7.2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第8章微生物的生态8.1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分布8.2微生物个体的生态条件8.3微生物种群的生存竞争8.4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的演替8.5生态系统8.6微生物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8.7环境微生物分子生态学8.8水的卫生细菌学第9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9.1微生物的遗传9.2微生物的突变9.3细菌的基因重组9.4基因工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第10章微生物对难降解物质的降解与转化10.1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10.2微生物对自然界中难降解物质的分解与转化10.3微生物对石油化工废水中烃类化合物的分解与转化10.4微生物对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与转化10.5微生物对无机污染物的转化第11章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和主要微生物类群11.1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11.2好氧生物处理第12章厌氧生物学原理及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第13章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氮磷的去除第14章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应用第15章生物修复技术水分析化学水分析化学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水质分析的各类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且对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作了详尽的叙述与介绍,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培养和训练。本书共分11章,重点对滴定法(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吸收光谱法、色谱法、原子光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作了详尽的叙述与介绍,理论密切联系水质分析的实际情况,并且在11章安排了相应的实验部分,以便于实际的学习和操作。本书除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的教材外,还可作为研究生和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目录第1章概论1.1水分析化学性质和任务1.2水分析化学的分类1.3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1.4国内外水质指标体系第2章水分析测量的质量保证2.1水样的采集2.2水分析结果的误差及其表示方法2.3纯水和特殊要求的水2.4分析测量的质量评价方法2.5数据处理2.6标准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第3章酸碱滴定法3.1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3.2水溶液中弱酸(碱)的各种型体分布计算3.3缓冲溶液3.4酸碱指示剂3.5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3.6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3.7水中碱度和酸度第4章络合滴定法4.1络合平衡4.2氨羧络合剂4.3pH对络合滴定的影响4.4络合滴定基本原理4.5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4.6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4.7水的硬度第5章沉淀滴定法5.1沉淀溶解平衡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5.2分步沉淀5.3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法6.1氧化还原平衡6.2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6.3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6.4氧化还原滴定曲线6.5氧化还原指示剂6.6高锰酸钾法6.7重铬酸钾法6.8碘量法6.9溴酸钾法6.10水中有机物污染综合指标6.11紫外吸光度水中有机物污染的新综合指标第7章电化学分析法7.1电位分析法的原理7.2直接电位分析法7.3电位滴定法7.4电导分析法7.5极谱分析法第8章吸收光谱法第9章色谱法第10章原子光谱法第11章课堂实验仪器分析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0章,包括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和其他仪器分析方法。作为其他分析方法介绍的有X荧光光谱法、电于能谱法、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激光拉曼光谱法。仪器分析对以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及实际应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目录1.电化学分析法1.1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础知识1.1.1 化学电池1.1.2 电极电位1.1.3 电极的极化1.2 电位分析法1.2.1 参比电极1.2.2 指示电极1.2.3 电位法测量仪器1.2.4 电位分析法1.3 电质量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1.3.1 电质量分析法1.3.2 库仑分析法1.4 伏安分析法1.4.1 极谱分析法1.4.2 循环伏安分析法1.4.3 电流型生物传感器2 原子发射光谱法2.1 概述2.2 理论2.3 仪器2.3.1 主要部件的性能与作用2.3.2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类型2.4 分析方法2.4.1 定性分析2.4.2 半定量分析2.4.3 定量分析2.5 原子发射光谱的干扰与校正2.5.1 光谱干扰2.5.2 非光谱干扰3 原子吸收光谱法3.1 概述3.2 理论3.2.1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3.2.2 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3.2.3 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3.2.4 原子吸收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