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声乐训练的几点体会 摘要 通过几年的声乐学习,加上毕业后7年的教学经历,根据特长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再结合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声乐的经历,想把自己的亲身体会着重从歌唱(主要指美声唱法)的基本要素之一: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发声方面简单阐述一下。 关键词 歌唱姿势 歌唱的呼吸 歌唱的发声 前言 我是由一名声乐爱好者,考入大学,学习声乐四年,毕业后又利用假期时间去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声乐,并在学习期间观看了大大小小的声乐音乐会,还亲临现场听了周小燕先生主办的声乐大师班她老人家亲自给学生上课的全过程,通过以上这些经历和体会,针对我们的声乐教学提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歌唱的基本要素 人声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四个部分。呼吸是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它加以扩大和美化而形成动听的声音。在歌唱活动中,呼吸、发声、共鸣三者是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如果没有呼吸,没有共鸣,嗓子就不会存在;只有用歌唱所需要的呼吸、共鸣,嗓子才能唱出歌唱所需要的声音。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初学的学生,首先让学生有个放松的身体,纠正他们大部分认为的一唱歌就要站在那一动不动或者要支起声乐架子的错误观念。初学声乐的人普遍存在着不会深呼吸,惯用大本嗓子没有意识打开口腔和喉咙,或者死撑喉咙发出极闷不自然的声音,下面我讲歌唱呼吸之前,讲一下: 歌唱的正确姿势: 记得前苏联声乐专家捷米采娃曾说过:“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源泉,”歌唱发声时身体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就不能获得深呼吸的有力支持,。歌唱发声的艺术效果同身体的姿势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参加演出在舞台上还是在声乐教室里上课,歌唱者始终要保持全身心自然放松,积极向上的歌唱状态,不能松松垮垮或僵硬拘谨,要处在“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最佳状态之中。具体的来说,演唱时身体的前部分与后部分处于一种“前松后紧”的状态:前面上胸部自然挺起,胸肌放松,不紧,不压,不憋,不塌。如果胸部有丝毫的紧张感,气息不会吸下去,声音永远拉不起来;双肩与胳膊自然下垂,呼吸时决不能抬肩,面部肌肉不紧张,表情兴奋而舒展,头的前部嘴角以下包括下巴、下颌、下鄂的各部分肌肉,牙关节、舌根、前颈部要处于非常放松的那种“懒洋洋”的状态,下巴不要前伸,而是松弛的向后向下“回收”一点,在引导学生放松时,要让学生打哈欠时真正体会口腔、喉咙放松,下巴等各个方面处于“懒洋洋”的真正含义。声乐教学是一门抽象的教学,怎样把抽象的教学能够通俗易懂的传达给学生呢?我想这要我们教师引导他们大胆去想象,爱因斯坦曾说过: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想象更重于学识);在身体的后半部,对歌唱发声最重要的是脊柱的支撑作用,脊柱要挺拔,就象沈湘教授形象的比喻:“好像在脊柱里插了一根擀面杖”,后颈部位要梗直而不用力,它的作用只是给咽腔通道固定的稳定,对共鸣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正是由于歌唱者感觉后颈有微小的挺拔紧张的感觉,才形成“前松后紧”的正确姿势。身体的下面部分站立时,两腿前后略微分开,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身体的重心放在前脚上,演唱起音时,立即收腹提臀,找到深呼吸的力量。有了正确的歌唱姿势,下面讲一下: 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对呼吸方法的正确领悟与进行呼吸器官的发声基础训练,是歌唱者的重要基本功,那么怎样训练深呼吸呢? 我们大部分同行都听说过声乐大家提倡用鼻子闻花的感觉来训练深呼吸,练习时感觉香味(意念)随着缓慢,柔和的吸气动作,同气息深深的吸进小腹(小肚子),小腹在吸气时完全放松,边吸边向外膨胀,这一切都是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胸部舒展而又通畅,丝毫不紧张。吸气时,将意念很快集中在小腹部,留意于鼻子闻花时小腹起伏的动作上,小腹鼓则为吸气,小腹收则为呼气,久而久之就能练成用小腹吸气,而不是用鼻子、口腔、胸腔主动吸气的快捷的吸气方法。这种深呼吸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才能形成惯性的。对于初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晚上躺在床上休息时自己体会,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张嘴气就吸在小腹部位,腰部四周。气息吸深了,怎么呼气呢?可以把手背放在嘴的前面,将吸进去的气“均匀”的吐在手背上,一开始慢吸慢吐,不要急躁,体会一下吐气的过程就是我们发声的过程。在呼吸过程中还可以练习一下哈气:吸气后略停顿一下,然后张大嘴向前哈气,哈气的同时主观上想着边“哈”也“吸”,去建立“又呼又吸”的感觉。“哈气“时,腰的四周明显膨胀,这时既有向前向外“呼”出的气,又有向后向下“吸”进去的气,歌声就是在这种“又哈又吸”“又呼又吸”的感觉中,变得畅通而且富有流动感;换气时,在换气间隙中不要去想换气,而是体会腰的两侧“轻轻一缓劲,气就换了”的轻快感觉。这点应让学生深深体会真正感受一下。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换气时常好提肩吸气而且害怕不够用多吸造成身体僵硬一张嘴什么都没有了。 歌唱的发声 对于初学声乐的人来说,大部分都没有意识去打开口腔、喉咙,一张嘴惯性挤着、擂着、或捏着嗓子唱。因此开始训练时,动作可以做的夸张些,适当加大开口度。唱a(啊)母音时,垂直张嘴,感觉嘴角拉成直线,仿佛面带微笑状,笑肌上抬,露出上牙齿。张嘴时一定要打开牙关节,特别唱高音时,必须打开槽牙之间的距离,下巴要感觉“好像掉了下来”。这时在后颈部位的有力支持下,口形虽然张大,但没有丝毫的紧张牵拉的感觉;在唱i(衣)母音时,门齿之间一定要留有间隙,音越高间隙的距离越大,几乎与a的口形相似。训练学生唱i母音时,大部分把i唱在嘴皮子上,声音位置都在口腔里,在此可以让学生咬着自己的半个食指肚去唱,感觉着力点就在自己所咬得手指肚上。这样很容易找到发声的位置,而且声音也容易集中。掌握了唱好最宽母音a与最窄母音i的口形,那其它的开口口形便容易形成了。训练学生发声时,以前我们都听说过让学生用打哈欠的感觉去唱,我觉得应该再说的具体些:用打哈欠状态,往往学生先打完哈欠一张嘴这种状态全没有了,在此应强调一下用半打哈欠状态,就是说这个哈欠还没打完时就发声,打哈欠和发声之间不要留有任何间隙。一开始可主张“叹气”发声,“叹气”起音时,下巴与前颈部“懒洋洋”的放松,心里想着呼吸通道,发声时以均匀、缓慢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向下“叹气”,感觉嘴里的气儿与胸腔之间的气儿相通。在此要忘掉喉头,感觉声音贴着咽壁落到胸口,用叹气发声的感觉拖长腔说a或i。学会说了,半打着哈欠再用说的感觉去唱。唱出的声音要感觉气与声混在一起,一道从“嗓子眼儿”流出来的一样,要在嗓子眼儿上“找气不找劲”,随着音升高,胸部越感觉松,胸口越要感觉通气。( 以上是我参照声乐大家的声乐理论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经验用通俗的语言简单说了一下呼吸与发声的训练,在此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