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古典建筑风格的方法研究.docx_第1页
基于新古典建筑风格的方法研究.docx_第2页
基于新古典建筑风格的方法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新古典建筑风格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摘要:新古典主义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的个性化、形式感和人性化。现代主义建筑把建筑产品化,而新古典主义则把建筑艺术化。前者把建筑变为一种冰冷的非审美化的物,后者却把建筑变回为一种人性化的审美空间。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最早渊源是文艺复兴运动及其在建筑世界的反应和延续,是西方建筑艺术现代变革的产物,是对十八世纪纤巧细腻浮华的洛可可艺术风尚的反动,旨在用古罗马文化来振兴当代艺术,推崇高尚质朴的思想和为国献身的英雄主义。而此风格曾三度出现,最早一次是1750至1880,它是欧洲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特点是体量宏伟,柱式运用严谨,而且很少用装饰。另一次出现在1900-1920年,带有一定的复古特征。第三次出现在1982年,其主要特征是把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结合起来,并加入新形势。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积线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可算是“后欧陆式”较之前者则又进一步理性。目前国内这种建筑风格较多,属于主导型的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装饰,在格式上与古典主义风格相仿,追求构图规则和经典而传统的建筑符号。新古典主义的符号元素是下层通常用重块石或画出仿石砌的线条,中段用古希腊、古罗马的五种柱式,檐口及天花周边用西洋线脚装饰,正面檐口或门柱上往往以三角形山花装饰,与底层重块石互相呼应,有的还在屋顶沿街或转角部位加穹窿顶阁楼亭。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该类建筑的特征是: A.将古典的繁复雕饰经过简化; B.线脚简化,采用简约柱式装饰;C.三段式建筑立面。D.在色彩上以大面积线色为主。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式建筑代表: 1、艾斯特剧院 艾斯特剧院位于布拉格,由诺斯提兹伯爵在1783年所建,是布拉格建筑群中第一座新古典主义式建筑,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歌剧院之一,也是布拉格第一座新古典主义式建筑。1783年剧院更因莫札特首度来访而轰动一时,也因此到现在布拉格仍有许多莫札特的创作歌剧唐乔凡尼木偶剧、黑光剧、传统戏剧上演。艾斯特剧院作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从外饰以致内饰,都具有特色:a、艳丽而丰富的色彩新古典主义建筑通过色彩的巧妙对比,创造美妙的画境效果。不避雅俗,构思大胆,充分显示 “要素混杂”的美。 b、古典元素抽象化在建筑中,既作为装饰,又起到隐喻的效果。古典的柱式、拱券乃至山花和线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历史与现实、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文脉上的勾连,并产生修辞效果。 c、粗与细,雅与俗的对比在许多新古典主义建筑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方面是高雅精致的细部,一方面又有低俗粗犷的浑朴,两种对比鲜明的风格既互相对抗,又互相统一。 2、柏林的永恒象征-勃兰登堡门。勃兰登堡门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汇处,是柏林市区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德国统一的象征。 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现在保存的勃兰登堡门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 象征意义在德国历史上,勃兰登堡门象征着普鲁士王国的崛起和德意志帝国的第一次统一和兴盛。 勃兰登堡门高26米,宽65.5米,深11米,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作为蓝本,设计者是普鲁士建筑师朗汉斯。 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径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撑着平顶,东西两侧各有6根,依照爱奥尼柱式雕刻,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将门楼分隔成5个大门,正中间的通道略宽,是为王室成员通行设计的,直至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1918年退位前,只有王室成员和国王邀请的客人才被允许从勃兰登堡门正中间的通道出入。大门内侧墙面用浮雕刻画了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的海格力斯,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女神、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保护神米诺娃。 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尼刻,罗马神话中的维多利亚)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雕塑象征着战争胜利,雕塑是普鲁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 与勃兰登堡门门楼相连的南北两边翼房曾用于守卫和关卡,柏林城墙拆毁后被改建成敞开的立柱大厅,以便和勃兰登堡门的风格相一致。 勃兰登堡门的庄严肃穆、巍峨壮丽充分显示了处于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威严。3、圣彼得堡海军部大楼 海军部 由于沙皇想把圣彼得堡作为海军的大本营,于是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安德里安扎哈罗夫设计的海军部大厦(1823年)被建为城市的中心。海军部大楼正面长407米,侧面163米,这样长的建筑物,要处理的统一完整是很不容易的,但设计师萨哈洛夫不但解决了建筑本身的构图问题,而且解决了它作为城市建筑群中心的构图问题。海军部大楼东面是冬宫、西面是元老院广场,涅瓦大街-彼得堡最重要的大街正对着它的中心。另外,隔着涅瓦河,是华西里岛上的海外交易所,东北是彼得保罗要塞教堂的高高塔楼。海军部大楼既是水上建筑群的中心,又是陆上建筑群的中心,为此,设计师在大楼正面中央造了一座72米高的塔,使它无论在水面上还是在陆地上都构成了建筑群的垂直轴线。这座塔的构图很有独创性。第一层是高大的立方体,正中一个宽阔的拱券门洞。第二层小的多,方方的一圈爱奥尼亚柱廊,每面八根柱子。再上面是方形抹角的部分和作为穹顶的八角形亭子,亭子上的塔尖高达23米,也是八楞,顶端顶着一艘扬帆的战舰,象征着俄罗斯海军的威力。整个塔体,自下而上,体积逐级缩小,由宽广而细密,由稳重而轻盈,由浑厚而锋利,节奏愈上愈快,最后穿天一击,精彩叫绝。塔统领整个正立面,在它的两端,做了五段分划,两端的正面12根廊柱,侧面6根,同主塔二层的廊柱相呼应,形成了构图的统一。同时,对于塔层下部的庞大体积,设计师出色的运用了雕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