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新农合.doc_第1页
办人民满意的新农合.doc_第2页
办人民满意的新农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办人民满意的新农合靖州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便民优质服务纪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举措,是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一道防线。我是新农合自2007年元月1日正式启运行四年来,始终以“一切为了农民的健康,办人民满意的新农合”为目的,紧紧围绕“利民、惠民、便民”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使新农合成为全县广大农民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工作机构。一、“为民”的思想树得牢固新农合是关乎农民生命健康的大事,是政府服务于群众的形象窗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手,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农医办)从组建伊始,就牢固树立起“一切为了农民的健康,办人民满意的新农合”意识。在我县新农合制度不断推进的四年中,县农医办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育学习措施,始终保持这种思想意识。一是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强化干部职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理论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明白推行新农合制度的现实意义,增强干部职工的岗位自豪感,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二是紧密结合“讲、重、做”活动,“解放思想,改进作风”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及卫生系统开展的“三学三比”活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真情服务的热情;三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情感教育,特别要求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要注意服务细节,要通过体贴的话语,温暖的茶水,快捷的工作效率来减轻农民群众因生病而产生的情感和经济的损失。二、“便民”的措施贴民心新农合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但也是一件全新的事业,如何让能最大限量地去帮助农民,减轻农民心中的忧虑和医药费压力,作为新农合管理机构,我们要做的只能是认真执行政策,高效快捷的把医疗费补助发放到农民手中。四年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便民”措施,使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不断攀升。一是采取“即付即补”制度,使农民在进行住院和门诊结算时就直接能领取新农合医疗补助金。目前,我们已在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和个别省级定点医疗开展“即付即补”,明年,我们争取将“即付即补”扩大至全省范围。二是制定“限时结报”制度。对于在县外市外的住院病人回来报帐,一般疾病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重大疾病和情况复杂者应在5个工作日风予以办结,以减轻农民的车旅劳顿和经济负担。三是实行“首问责任制”。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四是对大病补助病人实行补助金送上门和回访制度,把温暖送到病人家中。五是制定农医工作人员操守,恪守职业道德,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优质服务,尽量方便群众的原则。六是公开公示制度,将新农合补助流程,补助标准,补助情况公示,让农民群众看得明白,弄得清楚。七是宣传到户制度。每年都印刷新农合宣传资料发送到每家每户,通过发送宣传资料的过程,面对面的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心声。八是信访落实制度。对农民群众的信访要及时调查,给予答复,对群众的咨询要当即解答,满足群众需要。通过各种便民措施,使群众对新农合政策越来越了解,越来越支持。三、“惠民”的政策办扎实新农合制度在我县运行四年来,筹资标准和基金总量连年增长,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从2007年的50元增长到今年的230元。全县新农合基金总量也从2007年的873万元增长到今年的4635万元。随着基金总量的连年增长,相对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得到不断加强,补助标准也同样年年提高,住院补偿标准相比2007年提高了20年百分点,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和乡镇卫生院更是分别提高了45、40、25个百分点;农民住院实际平均补偿率也从2007年的28%提高到2010年底的60%。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全县共支付新农合医疗补助金7633万元,共有21.3万元参合患者获得新农合医疗补助(其中共支付住院医疗补助金6821万元,有74998人次获得住院医疗补助),在获得新农合补助人群众,累计补偿超过1万元的参合患者共有1400余人,真正做到新农合普惠和保大病的原则。为确保新农合基金科学、高效地用在参合患者身上,四年来,我办坚持基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管办分离”的运行机制,采取补偿公示制、报帐资料审核制、对定点医疗机构定期巡查制和协议管理制、医药费和医疗自费限额制等多种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