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实施绿色发展行动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滁州市实施绿色发展行动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滁州市实施绿色发展行动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滁州市实施绿色发展行动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4页
滁州市实施绿色发展行动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滁州市实施绿色发展行动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新兴企业210家,康佳电子和扬子空调入选工信部第二批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安徽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环保型聚合物膜材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工信部2018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制定滁州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二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光伏、风力和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上半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7.16万千瓦,规模以上企业耗煤142万吨,同比下降7.3%。三是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定滁州市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建设7处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秸秆还田320万亩,秸秆利用量约177万吨。滁州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已完成立项,目前正在编制PPP项目咨询文件。积极协调推进凤阳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突出抓好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来安汊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四是鼓励绿色消费。完成全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工作。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全市民用绿色建筑竣工面积76.19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52%;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16.61万平方米,占比10.06%。2、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方面。一是“蓝天保卫战”。召开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对全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推进VOC治理、高污染燃料种类划定、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建设等滁城空气质量提升十大重点工程;上半年,省大气污染防治驻滁督查组交办涉气问题488个,完成整改384个,完成比例78.7%。截至6月30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5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4%,超出年度控制目标10.8%,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二是“碧水攻坚战”。印发滁州市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及清流河水质改善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出台市直部门水污染防治考核细则;多次召开水污染防治专题调度会,积极推进落实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对接合肥、马鞍山、蚌埠等市,加快推进滁河流域和淮河水污染联防联控工作。1-6月,我市7个考核断面水质均满足考核要求,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三是“净土持久战”。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配合省环保厅完成1543个土壤详查点位表层样品采集和质控工作;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完善全市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推进3个疑似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有序土壤污染开展治理与修复项目试点。实施7个农用地疑似污染地块调查评估项目,定远县农用地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和来安县原方成化工场地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均已完成调查评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3、绿色生态屏障构建方面。一是深入开展绿色滁州行动。围绕“一核两轴三网四级多点”生态空间和产业布局,上半年,完成造林20.99万亩,其中成片造林10.58万亩,占省计划9万亩的118%,四旁植树折合10.41万亩。重点发展“三树一苗”产业13.5万亩,全市完成营林81.31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3个,省级森林村庄75个。二是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编制滁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持续推进明光玄武岩、凤阳石灰岩和石英砂、定远石膏矿和盐矿等废弃宕口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全市46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完成44个,剩余2个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5%。三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总投资200亿元的明湖生态湿地建设为绿色发展“一号工程”,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截止目前,明湖文化旅游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坝址区园林景观项目已基本完工,湖区正在进行土方整理、转运、挺水植物栽植和主园路基础开挖等工作。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2.16万亩。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四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先后出台滁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滁州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滁州市市区饮用水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已完成相关单位意见征集,一系列生态补偿办法的制定,将进一步落实属地政府责任,逐步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4、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方面。一是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深化落实省级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二是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滁州市国土规划(2016-2030年)已完成初稿编制。三是健全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加快推进地方性法规制定完善工作,滁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已由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二)绿色发展重点项目进展情况1、项目总体进展。我市2018年绿色发展重点项目24个,续建项目13个,计划开工项目11个,其中已如期开工项目3个,未如期开工项目3个,已提前开工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05.31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34.02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17.5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6%。达到序时进度要求。2、项目调度机制建设。一是以市绿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2018年绿色发展重点项目调度的通知(滁绿色发展办20181号)和2018年1-4月绿色发展行动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滁绿色发展办20188号),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强化调度。二是强化督察,压实责任。针对南谯区和凤阳县3个未如期开工项目下发了交办通知书,进行重点督办。三是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了滁州市绿色发展行动考评办法(滁绿色发展办201811号),将项目督察和按月调度情况纳入年底五大发展考核指标中,严格落实部门责任。三、2018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一)聚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0万千瓦左右,继续推进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工作。推动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加快省级公交示范城市建设步伐,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建设,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达到70%。积极组织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完成4家国家级和21家省级节约型示范单位创建任务。(二)强力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举措,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围绕省控年度目标任务,强化PM2.5攻坚。全面完成VOC治理、高污染燃料种类划定、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建设等滁城空气质量提升十大重点工程;加快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实施,确保7个国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