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考题.doc_第1页
安全防护考题.doc_第2页
安全防护考题.doc_第3页
安全防护考题.doc_第4页
安全防护考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减少气溶胶产生的实验操作包括接种环必须密闭、含菌标本片在固定前必须完全干燥、使用塑料螺口试管、禁止往感染性液体中吹气、可以用注射器移液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是结核分枝杆菌、炭疽杆菌、艾滋病毒、甲肝病毒、朊粒 3在BSL-2实验室工作,应遵循的规定包括岗前体检、发生与操作病原有关的感染症状应及时报告和监测保存缺勤记录、在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定期培训4实验室常见危险和实验室相关感染原因包括:气溶胶吸入、皮肤刺伤割伤、动物抓伤、口吸移液器5基因工程包括利用载体的重组DNA技术、利用理化方法将异源DNA直接导入有机体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传统杂交技术、诱变技术6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应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包括医疗照射、不包括(A+B)、包括环境污染照射 7生物安全柜根据其正面气流速度、送风、排风方式分为:I级、I、II级、I、II、III级、I、II、III、IV级 8北京市新安装的医用X射线机应由( )协助医疗单位验收检测合格后方可办理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投入临床使用。环保局、取得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监督局、卫生局9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1/22/33/44/510大量易燃物溢出的正确处理程序除外熄灭所有明火通知安全负责人疏散现场人员关闭电源和气源防止泄漏,关闭窗户11辐射剂量当量国际制单位(SI)是戈瑞以符号Gy表示。 对 错12当前世界上存在的生物危害主要包括新出现的病原微生物来自动物的病原微生物耐药病原微生物生物武器基因污染13防锐器刺、割伤的规范操作包括用过的注射器应重新带帽禁止用手将针头取下禁止用手清理破碎的玻璃器具注射器用后应直接放入消毒液中浸泡动物接种无需固定14离心时发生离心管破裂后产生的危险包括产生气溶胶锐器刺伤皮肤接触感染吸入感染食入感染15用过的注射器为避免刺伤,应重新戴上护套。 对 错16下列病原微生物中,危害程度属于第二类,需在BSL-3级实验室操作的是大肠埃希菌金葡志贺霍乱弧菌非流行株结核杆菌17吸收剂量的国际制单位是C/kgradremJ/kg18Pb是防护医用诊断X射线最常用的材料,这是因为它具有( )的特性。无毒无害、密度大、价格便宜、单位质量厚度吸收低能X射线强19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 )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1名、2名、3名、4名 20HEPA滤器可过滤的微粒直径是0.1m、0.2m 、0.3m 、0.4m 21损伤性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是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应直接放入防穿透容器中、非一次性注射器应先浸泡消毒、可将无感染性的注射器丢弃在普通垃圾箱中、可将注射器丢弃在塑料袋中 22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放射实践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减少照射时间,加大与源的距离,采用适当屏蔽措施包括A+B、上述都不对23辐射所致的随机效应包括( )等白内障和寿命缩短、放射烧伤和遗传效应、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放射病和皮肤癌24感染性锐器刺伤或动物抓、咬伤正确处理的方法是立即停止工作,伤口挤血、消毒、工作结束后再消毒、包扎伤口直接用流水清洗伤口、伤口很轻微可不做处理、立即注射疫苗 25不符合化学品安全操作的描述是26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必要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溅面罩、因无感染性,实验室内可吸烟或饮食、操作危险化学品应在通风厨内、少量有机溶剂废弃物可用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27可用于皮肤黏膜污染消毒的消毒剂除外2碘酒、75酒精、0.1新洁尔灭、10石炭酸、3双氧水 28当前世界上存在的生物危害主要包括新出现的病原微生物、来自动物的病原微生物、耐药病原微生物、生物武器、基因污染 29使用人类病原微生物的重组体应遵循的规定是应在BSL-2及以上实验室进行、禁止两个病原体之间进行完整基因组的重组、制作复制型重组病毒应事先进行危险度评估、制作高致病性病原体重组体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论证、可以用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的野毒株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 30可重度产生气溶胶的实验操作是玻片凝集、倾倒菌液、烧灼接种环、细菌接种、超声粉碎 31放射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白细胞总数、细胞总数、染色体、血色素32什么射线内照射危险度最大射线、射线、射线、X射线 33放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 )的发生,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确定性效应、放射病、恶性肿瘤、躯体效应34依照卫生部2006年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包括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一二类35病人防护中所提到的特殊人群是老年人、儿童和孕妇、育龄妇女、包括B+C36放射工作人员连续五年平均每年有效计量是 10mSv、20mSv、50mSv、100mSv 37气溶胶的微粒直径范围是110m、0.110m、0.01100m、0.3100m、0.001100 38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档案,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 )年。10、20、30、40 39生物安全实验室中的移液操作规范包括移液管应有棉塞、严禁口吸、可反复吹吸混匀感染性物质、移液管用后先清洗再消毒、工作台面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纸或布 40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危害度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致病性、传播方式、宿主范围、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防护和治疗措施、操作者的免疫状况 41为防化学品危害,化学实验室配备的溢出物清理器具中应包括桶、铲子、沙子、灭火器、个人防护装备 42正确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定是工作台面应每天消毒发生溢出应随时消毒实验台上可摆放水杯、在生物安全柜中可进行纸质记录、用过的工作服和其他衣物可挂在同一柜子里 43基因工程的危险性在于制造生物武器、增加微生物的致病性、增加微生物的抗药性、减少生物的多样性、打破环境的生态平衡 44以下哪些物质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病人血液、病原体培养物、实验动物尸体、废弃疫苗45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46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主要应考虑因素是: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防护措施、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 、47放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 )的发生,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确定性效应、放射病恶性肿瘤躯体效应48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主要应考虑因素是: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防护措施、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49使用人类病原微生物的重组体应遵循的规定是应在BSL-2及以上实验室进行、禁止两个病原体之间进行完整基因组的重组、制作复制型重组病毒应事先进行危险度评估、制作高致病性病原体重组体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论证、可50以用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的野毒株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下列化学物质中,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是过氧化氢、丙酮、乙醚、乙醛、甲醇、51离心时发生离心管破裂后产生的危险包括产生气溶胶、锐器刺伤、皮肤接触感染、吸入感染、食入感染52以下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是:病人血液、病原体培养物、实验动物尸体废弃疫苗53分离未知血清的规范操作包括 严禁口吸、可以直接倾倒、操作者应戴手套、带血凝块的试管不必按感染性垃圾处理、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54危害程度属于第三类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志贺菌、立克次体55防锐器刺、割伤的规范操作包括用过的注射器应重新带帽禁止用手将针头取下、禁止用手清理破碎的玻璃器具、注射器用后应直接放入消毒液中浸泡动物接种无需固定56当前世界上存在的生物危害主要包括新出现的病原微生物来自动物的病原微生物耐药病原微生物生物武器基因污染57危害程度属于第三类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志贺菌立克次58防锐器刺、割伤的规范操作包括用过的注射器应重新带帽禁止用手将针头取下、禁止用手清理破碎的玻璃器具、注射器用后应直接放入消毒液中浸泡动物接种无需固定59当前世界上存在的生物危害主要包括新出现的病原微生物来自动物的病原微生物耐药病原微生物生物武器基因污染60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危害度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致病性传播方式宿主范围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防护和治疗措施操作者的免疫状况61用消毒剂覆盖溢出的感染性物质的作用时间是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62大量易燃物溢出的正确处理程序除外熄灭所有明火通知安全负责人疏散现场人员关闭电源和气源防止泄漏,关闭窗户、63由于采用了隔室操作,X线工作人员的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无需再进行个人剂量检测。 对 错、64下列病原微生物中,危害程度属于第二类,需在BSL-3级实验室操作的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志贺菌、霍乱弧菌非流行株、结核杆菌、65电离辐射胚胎效应除与受照射剂量大小有关外,还与( )最有关。胎儿的胎龄、母亲年龄、父亲年龄、母亲的营养66当发生感染性物质溢洒造成防护服受到污染时,处理第一步是脱掉防护服、对溢洒现场进行消毒、对防护服污染处进行消毒、洗手、开窗通风67医疗废弃物的范畴不包括在医学科研和教学中产生的实验废弃物。 对 错68X线机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