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O认证(沙特标准).docx_第1页
SASO认证(沙特标准).docx_第2页
SASO认证(沙特标准).docx_第3页
SASO认证(沙特标准).docx_第4页
SASO认证(沙特标准).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D号:4611110 受控文件 开始:陈俊伟 提起人:陈俊伟 会签:戴关林 批准:冯擎峰 发布指定:陈俊伟 归档日期:2008-04-12 08:28:50 编码:沙特阿拉伯王国沙特阿拉伯标准组织SASO认证SASO 1438机动车总体要求沙特阿拉伯标准沙特阿拉伯标准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标准组织11471 利雅得,3437号信箱机动车总体要求本标准依据1392(H).03.03 皇家法令 M/10,由董事会决定发行ICS:43.020SASO 董事会批准日期:12-09-1422 (H) (27-11 -2001)专利商标局周报出版日期:本标准生效日期:28-10-1423(H) (01-01-2003)ISSN: 1319-2302保留所有权利。非标准组织书面许可,不得通过任何手段(电子或机械包括影印和微缩胶卷)以任何方式翻印或使用本标准。最新版本: 26/11/2001沙特阿拉伯标准SASO 1438/2001目录主题页数1.适用领域及范围32.定义33.补充标准34.尺寸规格55.最小离地间隙66.车辆总重及轴荷67.稳定性78.发动机79.燃油系统810.冷却系统811.电气系统812.排气系统913.制动系统914.悬挂系统1015.转向系统1016.控制装置1117.车架与车身1118.联接装置与牵引方法1219.车轮(轮胎与钢圈)1320.座椅1321.安全带1422.气囊1523.挡风玻璃与车窗1524.头枕1725.后视镜1726.音响信号装置 (喇叭)1827.污染物1928.汽车外部噪声级别2329.内部材料可燃性2530.照明装置2530.1.总论 2530.2.前大灯2530.3.刹车灯2630.4.尾灯2630.5.前部停车灯2630.6.倒车灯2730.7.转向信号灯2730.8.危险警告闪光灯2830.9.示宽灯2830.10.辅助前大灯(近光灯)2830.11.侧示廓灯与侧面反光器 .2930.12.牌照灯2930.13.门控灯(室内灯)2930.14.车灯颜色限制2931.门锁与车门定位组件3032.车速表3233.里程表3234.速度报警装置与限速装置3235.挡风玻璃刮水及洗涤系统3336.专用汽车的附加要求3336.1.客车3336.2.卡车与拖车3536.3.危险品专用运输车3536.4.紧急用车3636.5.残疾人专用车3637.半成品汽车3638.安全要求3639.汽车信息3740.车主手册(操作说明书)38附录(A)39机动车总体要求1-适用领域及范围本标准提出了关于机动车结构的总体要求。具体要求请参见已批准认可的沙特标准中的相关课题。2-定义定义详见相关的沙特标准。3-补充标准:以下沙特标准为:3.1SASO 1919/2001 “机动车与内燃机用铅酸起动型蓄电池”3.2SASO 1920/2001 “机动车与内燃机专用铅酸起动型蓄电池的试验方法”3.3SASO 82/1991 “机动车散热器”3.4SASO 83/1991 “机动车散热器的试验方法”3.5SASO 263/1984 “乘用车冲击强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正面碰撞”3.6SASO 264/1984 “乘用车冲击强度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移动承载车后部碰撞”3.7SASO 265/1984 “乘用车冲击强度试验方法第三部分:侧面碰撞”3.8SASO 266/1984 “乘用车冲击强度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顶部强度”3.9SASO 267/1984 “机动车乘用车冲击强度”3.10SASO 273/1984 “机动车乘用车前后外部保护装置(保险杠等)及其试验方法”3.11SASO 297/1984 “机动车安全总体要求”3.12SASO 363/1984 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冷启动后排出气体污染物的测定”3.13SASO 364/1984 “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怠速情况下排出一氧化碳的测定”3.14SASO 365/1984 “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运用收集法测定汽油发动机的汽车的燃油系统蒸发排放的碳氢化合物”3.15SASO 366/1984 “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运用封装法测定汽油发动机的汽车的燃油系统蒸发排放的碳氢化合物”3.16SASO 367/1984 “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的容许限值”3.17SASO 400/1984 “一致性认证”3.18SASO 404/1984 “道路车辆非石油基型制动液的试验方法”3.19SASO 405/1984 “道路车辆非石油基型制动液”3.20SASO 406/1984 “非石油基型制动液模拟行车性能试验”3.21SASO 442/193.9488 “道路车辆(音响信号装置)技术规范”3.22SASO 445/1986 “乘用车轮胎第一部分:术语、名称、标记、尺寸规格,负载能力与充气压力”3.23SASO 447/1986 “乘用车轮胎第二部分:总体要求”3.24SASO 448/1986 “乘用车轮胎第三部分:试验方法”3.25SASO 449/1986 “机动车内部装饰材料可燃性及其试验方法”3.26SASO 469/1986 “机动车重量及尺寸规格”3.27SASO 525/1988 “机动车安全带总成试验方法”3.28SASO 526/1988 “机动车安全带”3.29SASO 572/1989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及试验方法”3.30SASO 672/1991 “机动车重型柴油发动机车辆排放至大气的污染物的容许限值”3.31SASO 673/1991 “机动车重型柴油发动机车辆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排出气体污染物的测定”3.32SASO 674/1991 “汽车重型柴油发动机车辆排出污染物的测试方法第二部分:排烟浓度的测定”3.33SASO 768/1994 “机动车门锁与门铰链的试验方法”3.34SASO 769/1994 “机动车门锁与门铰链”3.35SASO 770/1994 “机动车后视镜的试验方法”3.36SASO 771/1994 “机动车后视镜”3.37SASO 932/1994 “内燃机空气滤清器”3.38SASO 933/1994 “内燃机空气滤清器性能试验”3.39SASO 989/1995“机动车制动蹄片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蹄片材料的内部剪切强度”3.40SASO 1134/1996 “多用途卡车、客车与拖车的轮胎第一部分:术语、名称、尺寸规格、负载能力与充气压力”3.41SASO 1135/1996 “多用途卡车、客车与拖车的轮胎第二部份:试验方法”3.42SASO 1136/1996 “多用途卡车、客车与拖车的轮胎第三部分:总体要求”3.43SASO 1280/1997 “机动车朝圣用公共汽车的安全要求”3.44SASO 1284/1997 “机动车定期技术检验手册”3.45SASO 1285/1997 “危险品道路运输第一部分:总体安全要求”3.46SASO 1771/2000 “机动车轮胎临时使用车轮/轮胎及它们的试验方法”4-尺寸规格4.1卡车与客车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2.5m,拖车与半挂车不能超过18m,铰接式卡车或铰接式拖车不能超过20m,小型机动车的搬运车辆不能超过23m。在以下说明的情况下,所有机动车的宽度不得超出2.6m,高度不得超出4.2m:4.1.1卸载时。4.1.2当可攀式机动车装有攀梯或架空电线修理机动车装有塔台时。4.1.3当后视镜或前面的下视镜及可调式天线被卸下后。4.2在以下说明的各种情况中,所有向外打开的车窗或通风口与后视镜或前部下视镜向车体最外部突出部分不得超过300mm,向上突出部分也不得超出车体最高处300mm,若是后视镜连接在挂有拖车的牵引车或汽车上,并且拖车比该牵引车或汽车宽,这种情况下可以向车身侧外部突出300mm是容许的:4.2.1向外打开的车窗或通风口打开时。4.2.2装有后视镜或前部下视镜时。4.3汽车车身后悬不能超出以下值:4.3.1轴距的67%或3.6 m(以较短距离为准)。4.3.2机动牵引车为1.83 m。4.3.3倾卸车为1.75 m。5-最小离地间隙除机动车的触地部分(如轮胎),其它部分都应与地面保持适当的间隙以保证安全驾驶。6-车辆总重及轴荷6.1机动车或铰接式汽车的车辆总重不能超过45吨。6.2车轴最大重量:6.2.1转向单轴单胎的最大重量不可超过8吨,转向双胎单轴不可超过10吨,非转向单轴不可超过13吨。6.2.2两个近距车轴(一前一后)的最大重量不能超过以下数值:两车轴间距离最大重量米吨从至0.900.9914.71.001.0916.11.101.1917.51.201.2918.91.301.3420.31.352.5021.0超过2.5把每个车轴都作为单轴6.2.3三个近距车轴的最大允许重量不能超过以下数值:第一个车轴与第三个车轴间距离最大重量(米)(吨) 326 3326.3非可转向轴端上的最大重量不可超过6.5吨。6.4空载时,转向轮施加在路面上的总重量不可超出空车重量的20。满载时转向轮施加在路面的总重量不可超出车辆总重的20。7-稳定性7.1空载时,所有车辆(除拖车外)向左或向右倾斜35仍然可以保持稳定不会翻车,满载时车辆总重不超过准备质量1.2倍的情况下,向左或向右倾斜30可保持稳定不翻车。7.2空载时,单轴拖车的触地部分的中心与车轮的最左和最右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装料台到地面之间高度的1.3倍。7.3对于最外部的轮距,机动车或组合机动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不得超过12米。8-发动机8.1沙特国产的无铅汽油或柴油。8.2发动机及其附件,特别是符合沙特相关标准的散热器(型号和尺寸)、空气滤清器和蓄电池,应适合在多尘和高温的环境中使用。8.3发动机及其附件应符合沙特相关标准。.8.4卡车与客车的发动机功率不应小于车辆总重或带有拖车的汽车组总重量的4.4 kw/ton* (5.9 HP/ton)1 kw = 1.341 H.P.9-燃油系统9.1燃油箱与它的连接部分应固定并应保证其不会因振动、冲击和燃烧而损坏。9.2每个加油管应配有盖,能够牢固地拧紧在加油管的开口处。9.3正常的加油操作时,每次加油的最大量不能超过燃油箱容量的97.5。9.4如果发生最大量的碰撞规定在沙特标准 No.264和 No.267/1984 范围内,乘用车的燃油箱及其连接部分的结构应保证绝不会泄漏燃料。9.5燃油箱加油口与通气孔的结构应保证其在发生震荡时不泄漏燃料。9.6燃油箱的加油口和通气孔不应置于排气管道的出口处,除此之外,也不能置于距排气管道的出口端300mm以内处。9.7油箱的加油口和通气孔应置于距离裸露在外的电气接线柱或开关200mm以外的位置,或由车身盖板隔离。9.8燃油箱的加油口和通气孔不应开向乘客车厢(由隔板隔开的驾驶室除外)。9.9汽车组在运行中时,燃油管路不能延伸到牵引车与被牵引车中间。9.10客车燃料系统的任何部分都不能置于乘客车厢内或车厢上部。10-冷却系统10.1每个机动车上应装有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气候相适应的冷却系统,使发动机在所有的驾驶情况下在任何转速时能保持效率最高的操作温度。10.2使用液体冷却剂的冷却系统应装配一个缩短其无效时间或冷运转时间的装置(节温器)。10.3空调系统不可以使用任何破坏臭氧层的制冷剂。 11- 电气系统11.1 铅酸蓄电池应符合沙特标准No.1919/2001 Lead-Acid Batteries Used for Motor Ca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汽车与内燃机专用铅酸蓄电池”)。11.2 蓄电池应固定好使其不会移动或由于振动、冲击等造成损坏,如果蓄电池安装于乘客或货物车厢内,则应使用绝缘材料将其覆盖。11.3 任何电气装置的构造均不可以造成连续或过多的无线电干扰。12- 排气系统12.1任何机动车排气系统的任何部分都不能放置于可能引起电路、供油系或车辆的任何易燃部分燃烧、烧焦或损坏的地方。12.2使用汽油发动机的客车的排气系统应在客车最后部200mm或200mm以内排气。使用柴油发动机的客车的排气系统应在客车最后部400mm或400mm以内或所有可易打开的门窗的后部排气(专用紧急出口窗除外)。排气管的出口不能向左或向右。12.3每台卡车或载重牵引车的排气系统应在驾驶室的后部排气,或者排气在驾驶室上方喷出,也应置于靠近驾驶室后部的位置。12.4卡车排气管的位置可以垂直或水平,主要取决于卡车运输的物料。13- 制动系统13.1每辆机动车都应装有制动器以便适当地对车辆的运动加以控制,使汽车或汽车组停车或暂时保持停车状态。13.2汽车制动部件(如制动盘、蹄片或胶管)所用材料不可影响公众健康,也不可与其它组件如石棉、镉等材料发生直接或反应后影响公众健康。13.3操作行车制动装置时,司机应在手不离开方向盘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座位上就能完成制动,操作驻车制动系统时,也应至少保持一只手在方向盘上。14.4行车制动装置的控制应与驻车制动系统的控制分开进行。13.5行车制动装置与驻车制动系统控制的制动面通过强度适中的组件与车轮永久性地连接。13.6.行车制动器由驾驶员的右脚操作。这种常规设计并不影响左右脚都可操作的方式。但如果此制动踏板是由残疾人士操作,则将被设计为其它的操作方式。手动操作的行车制动可由司机通过适当调节的静力三点式安全带进行操作。13.7制动管路应装在底盘或相当于底盘的部件上,以防其因振动或磨损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制动管路的材料应为抗腐蚀材料,或进行抗腐蚀处理。13.8行车制动装置作用于汽车的所有车轮,并适当地分配制动力到各车轴,见沙特标准No.1284/1997 “机动车定期技术检验手册”。 13.9除了ABS,行车制动装置的作用力应分布在汽车纵向中央面上的相对称两轴与车轮间。13.10如果行车制动装置出现故障(储能故障、储能部分或完全耗尽等),紧急制动装置(应不受此故障影响)应能够使汽车停止。13.11当点火(启动)开关处于on(运行)状态时,能够发出光和/或声响信号,并会发生以下情况:13.11.1制动总泵供给的压力降至不到正常系统压力的一半水平。13.11.1总泵储液室中制动液的液面下降到制造商规定的安全液面以下。13.12驻车制动装置的安装应使制动组件完全机械地处于其各自工作的位置上,并能保持满载的汽车面朝上或朝下坡度18,并保持5分钟不动。13.13用于牵引拖车的汽车并安装了与拖车制动系统相连的制动器,应安装一种装置,当汽车与拖车之间的连接管路出现故障时,该装置能够防止汽车的行车制动失去其功能。这种装置的安装,应使其在系统压力降至指定压力的55以下时就能够自动操作。13.14用于牵引汽车的拖车应安装一种制动装置,当汽车与拖车突然断开时,这种装置将自动停止拖车的运动。14- 悬挂系统14.1每台机动车都应安装弹簧和减震器或其它减震系统,它们有足够的能力减缓来自地面的冲击并能够保证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安全驾驶。14.2未经相关负责当局许可,不得进行任何修改(增强或减弱悬挂系统的强度)。15- 转向系统15.1转向系统应便于司机在其正常的位置上方便可靠地操作。15.2方向盘应安装于左侧。15.3转向时,转向系统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与汽车的其它部分如底盘、翼子板等相接触。15.4转向轮向左与向右转向的最大角度不应有太大差距。15.5向左和向右的转向力不应有太大差别。15.6不包括重型卡车和客车在内的汽车转向管柱放置在与汽车的中心线相平行,并且角度不大于35时,如果发生了碰撞或突然减速,转向管柱应能够吸收震动减震并断开,以保护司机的胸口。16- 控制装置16.1每辆机动车都有配有以下控制装置,它们对于操作是必要的:16.1.1起动开关。16.1.2油门踏板。16.1.3制动系统控制装置。16.1.4离合器踏板(自动离合器汽车或自动变速器汽车除外)16.1.5换档杆。16.1.6喇叭操纵件。16.1.7转向指示器操纵件。16.1.8前大灯开关。16.1.9挡风玻璃刮水器操纵件。16.1.10挡风玻璃洗涤器操纵件。16.1.11方向盘。16.1.12危险报警灯开关。16.216.1中提及的操纵件应位于方向盘中央的左侧和右侧,以便司机在正常的驾 驶位置上方便的操作。17- 车架与车身17.1车架与车身必须安全可靠,能够完全支承受汽车的操作。17.2乘用车的整个构造应能够在沙特标准No. 263、264、265、266, 和 267/1984中说明的情况下承受来自正面、后方、侧面和顶部的碰撞。17.3汽车的外部不能有任何可能危及其它交通工具的锋利或突出的转动件。17.4每台汽车的前方与后方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安放牌照,后面仅限于牵引车或摩托车安放牌照,此处的空间应有小孔,小孔间距符合沙特标准No. 572/1989中的说明。17.5汽车车内的底板的构造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小孔或开口,最大程度地避免进入废气。17.6如果乘用车与多用途汽车的金属保险杠的表面有可能与其它物体接触,应配有硬度适中的橡皮垫(或其它同等材质)。17.7重型卡车与拖车都应装有侧护板与后护板(车尾及车旁护栏)以防对乘用车造成干扰。17.8车辆总重量超过7吨的重型卡车与缓慢行进的汽车应装有适当的后部反光板。18- 联接装置与牵引方法18.1两辆或多辆车组合操作时,将设计、制造并安装连接车辆的联接装置。设计和制造汽车组时应使车辆组在平坦铺筑的路面上直行操作时,将被拖车辆的路径偏离范围控制在牵引车路径向左或向左76mm以内。18.2第五轮18.2.1安装在牵引车或变换器垫盘上的第五轮的下半部分应固定在车架上。在牵引车车架上安装第五轮时,至少要在第五轮上沿纵向和横向轴对称安装8个 M16螺栓才能充分地达到效果。安装时不能使车架发生破裂、扭曲或变形,同时还应安装一个装置用于有效地防止第五轮的下半部分向安装它所在的车架发生位移。18.2.2第五轮上半部分应固定在半拖车上,安装上半部分时至少要达到安装下半部分时所要求的紧固性,可使用电焊进行固定。18.2.3每个第五轮总成都应有锁定机构,与第五轮相连的锁定机构或适配器将有效的防止第五轮的上下两部分分离,除非人工松开锁定机构。解锁装置应安置在司机在驾驶室就可以操作的位置上,如果一辆汽车上设计并制造了可分离的第五轮,那么第五轮的锁定装置将自动应用于联接器上,并发出锁定的声音。18.2.4无论装载情况如何,第五轮的下半部分安装都应满足以下条件:中心立轴与后轴或牵引车车轴之间的关系应把牵引车与被拖车的毛重适当地分配在这些车辆的车轴上,不会过度地干扰牵引车的转向、制动和其它操纵,也不会另外对汽车组进行危险操作。第五轮上半部分的安装应使汽车的重量合理地分布在车轴上,并且在正常操作中,应对汽车组进行安全操作。18.3全拖车的牵引全拖车应装有牵引板以及把牵引板和牵引车或被拖车相连的装置,牵引板以及以上所述装置应满足以下条件:18.3.1能够承受所拖货物的重量。18.3.2安装合理可靠。18.3.3配有锁定装置,能够防止牵引车与被拖车意外分离。把拖车的联接装置安装在牵引车上应包括给车架加托架或对车架加固,这样能够使车架具备足够的刚度和硬度以防止车架发生变形。18.4每台全拖车以及用来使半拖车转变为全拖车的变换器垫盘都应联接在牵引它的汽车的车架或车架的延伸部分上,并使用一个或多个安全装置以防在牵引板出现故障或断开联接时被牵引的车辆发生制动松懈。安全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8.4.1不能与由牵引板联接的牵引车的任何装置相连。18.4.2以车辆能够自如转向的松紧度为宜,不可过松。18.4.3最大强度不小于车辆总重量或被拖车总重量。19- 车轮(轮胎与钢圈)19.1进口与国产的轮胎与钢圈都应符合沙特本国的轮胎与钢圈标准。19.1.1乘用车轮胎应为“A”型或“B”型额定温度并带有速度符号“S”(180 km/h)和更高额定值的轮胎。19.1.2多用途乘用车上安装的乘用车轮胎应为“A”型或“B”型额定温度,并带有速度符号“S”(180 km/h)和更高额定值的轮胎。19.1.3多用途乘用车上安装乘用车的轻型卡车轮胎应带有速度符号“S”(180 km/h)并配有更高额定值的轮胎。19.1.4至 19.1.3中提及的信息都应标记在轮胎上。19.2任何客车的前轮都不能使用翻新的轮胎。 19.3如果卡车或载重牵引车的前轮的承载量大于或等于4000kg,该前轮不能使用翻新轮胎。19.4轮胎的胎面与两侧壁都不应出现明显的裂缝或切口,轮胎上也不应扎有金属片、砾石或异物,胎面上不应有任何分离的层面。19.5乘用车上用于临时使用的备胎(带钢圈的轮胎)应符合沙特标准No. SASO 1771 Motor Vehicle Tyres - Temporary Use Spare Wheels/Tyres and Their Method of Test(“机动车轮胎临时性使用的备胎及其试验方法”)19.6重型卡车与客车的后轴轮胎应有护板固定在底盘上,防止石头、泥浆及其它杂物质飞溅打击到后面开近的车辆。19.7汽车应备有一个备用轮胎。20- 座椅20.1司机座椅20.1.1司机的座椅应在机动车的左侧,制造、安置此座椅时确保司机在驾驶车辆时所需的全部视野在任何时候都不被阻挡,并确保司机操作车辆时视野不被乘客或所载货物阻碍。20.1.2司机的座位的宽度应保持在以方向盘为中心左右沿展的宽度相等。以方向盘为中心向左右沿展的最小宽度均为200 mm。20.2乘客座椅20.2.1如乘客座椅的位置为彼此相对型,则座椅间的最小距离应为以下说明的普通布局座椅间距离的2倍,除此之外,其它所有普通布局座椅座垫的最前边缘与其前面的座椅的后部、隔板等的距离都至少应符合以下标准:20.2.1.1车内有11个或更多乘客座椅,则此距离为200mm。(紧急用车与儿童汽车除外)20.2.1.2对于儿童乘坐的座椅或专为儿童设置的座椅,此距离为150 mm。20.2.2车内有11个或更多乘客座椅时,不应在过道中设置座椅。(车窗打开宽度在500mm以上并且高度在300mm以上的汽车除外)20.2.3载有儿童的汽车不应安装备用座椅。21- 安全带21.1机动车应安装安全带总成与安全带固定点,以防发生碰撞时坐在座椅上的乘客猛然前冲或上部躯体过度前冲。21.2乘用车与多用途汽车的前后外侧的座椅都应装有三点式安全带,其它的座位和其它汽车上的座椅都应配有两点式或三点式安全带,侧前方的座位除外。21.3所有的三点式安全带应配有卷收器,两点式的安全带可选装卷收器。21.4安全带总成的设计与构造,应使其在正确的安装并合理使用时,在车祸或碰撞中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21.5安全带总成应设计为每次只限一人使用。21.6安全带总成的设计应使佩带者在发生碰撞时不会因安全带施加的力量受到严重的伤害。21.7发生突然减速时,安全带施于人体盆骨处的作用力方向应为向下且向后,处于人体肩部的安全带部分的作用力不应把腰部的安全带向上拉。21.8金属构件上不应有毛刺,边缘不应过于锋利,且应置于总成内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佩带者造成伤害的可能性。21.9安全带的调节装置应便于佩带者使用和调节,其控制力不应超过50 N(约 5 kgf)。21.10紧急情况下,带扣或其它锁定装置应能够由佩带者单手打开或由他人打开,必须不能磨损,否则会影响性能。21.11如果司机座椅上的安全带总成未张紧或点火开关处于start的位置上,应有报警系统被启动并至少持续4秒钟。报警系统应有连续或间歇式的发声信号和/或连续或闪动式报警灯向司机发出警报,并在仪表板显示面板上显示“扣紧安全带”或其它指示。22- 气囊所安装的辅助充气约束系统(气囊)应符合以下要求:22.1气囊应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上以防止司机的头部和胸部撞击方向盘或挡风玻璃。22.2充气的气体不应是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有毒气体。23- 挡风玻璃与车窗玻璃必须符合沙特标准1553 Motor Vehicle: Safety Glass - Mechanical Test(“机动车:安全玻璃机械试验”)23.1挡风玻璃应为夹层玻璃,汽车的所有车窗都应为安全玻璃或夹层玻璃。23.2挡风玻璃应为透明玻璃且无扭曲或变形阻碍司机的清晰视线。23.3即使挡风玻璃破裂,司机仍然能够透过破碎的玻璃看清前方较近处的情况。23.4柔软的塑料安全性材料可以用于且只能用于车内以下指定的位置上,既不能装在对司机视线较重要的水平面上,也不能装在阻碍由外至内的视线范围内:23.4.1车窗(前向车窗除外)以及野营汽车的拉门和皮卡的盖上。23.4.2客车中远离乘客座位的车窗。23.4.3内部隔板。23.4.4车顶开口。23.4.5可拉式窗帘、可移动式车窗或用于与可移动式车窗相连的通风口。23.4.6移动居住车(房车)的车窗和车门(挡风玻璃除外)、前向玻璃和紧挨司机左右的车窗。23.5挡风玻璃或驾驶室左右的车窗上不得粘有任何减弱司机前方视线的标贴、粘贴物或其它阻碍司机视线的物品,法规要求的标贴或粘贴证件可固定于挡风玻璃的底部,根据规定,任何粘贴于挡风玻璃底部的标贴、粘贴物或可能减弱司机前方视线的物品的高度不可超过119mm。23.6挡风玻璃与侧前方车窗玻璃的允许最小透光度不能小于70。后部侧车窗与后部玻璃的透光度不得小于10% 。其透光度不应阻碍由外至内的视线。23.7如有必要,后部车窗应配有适当的防雾系统。23.8以下识别标志将用于鉴别机动车的安全玻璃:安全玻璃识别标志安全玻璃符合的安全标准等AS 1该标志说明玻璃符合美国关于夹层玻璃的标准AS 2该标志说明玻璃符合美国关于钢化玻璃的标准还标有表示“Laminated”(夹层)的符号、字母或字样该标志说明玻璃符合西德关于安全玻璃的标准该标志说明玻璃符合日本关于安全玻璃的标准该标志说明玻璃符合英国关于安全玻璃的标准,除此之外:“T” 表示钢化玻璃“Z” 表示区域钢化玻璃“L”或“Laminated” 表示夹层玻璃与 ASR 1(有时也使用澳大利亚标准 R1)该标志说明玻璃符合澳大利亚关于安全玻璃的标准,除此之外:“Z” 表示钢化玻璃“L”或“Laminated” 表示夹层玻璃安全玻璃识别标志安全玻璃符合的安全标准等TPGSThis mark 该标志说明玻璃符合法国关于安全玻璃的标准.数字表示原产国的编号 该标志说明玻璃符合欧盟关于安全玻璃的ECE标准24- 头枕24.1乘用车与多用途汽车的前方外侧座椅应设计为拉背式或可调式头枕,其它座椅的头枕可选择使用。24.2拉背式与可调式头枕调节到设计的最大伸出位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24.2.1当从与人体躯干平行的方向测量时,头枕顶部应处于座椅基准点以上700mm(包括700mm)。24.2.2当测量时,从头枕顶部以下65mm或座椅基准点以上625mm处,从头枕到座位中心面两端的横向宽度应不小于85mm。24.3头枕的设计与结构不应在发生追尾时对乘客的头部或颈部造成伤害。24.4可调式头枕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不应因振动或撞击等发生移位。25- 后视镜25.1除重型卡车可选装内后视镜外,其它每一机动车都应配有1个内后视镜以及2个外后视镜。25.2后视镜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通过安装的后视镜,司机可在座位上清楚地看见车辆两侧以及后部其它车辆的情况,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车辆右侧的情况,而不是仅仅观察到直接从其座位上看到的情况。25.3后视镜应牢固地安装在车上,即使在车速达到其最大速度的80但未超过150 km/h的情况下仍不会因发生较大位移而改变其反映的可见视野,进而引起司机对其反映图像产生错误判断。25.4内后视镜应由司机在座位上进行水平和垂直倾斜调节,如该镜有“夜晚”和“白天”位置,其“夜晚”位置的反射面的反射系数应不低于4。25.5如果内后视镜安装的位置在发生车祸时有可能会与人体头部碰撞,此装配在因相撞而发生变形、塌陷或破碎时不应产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危险凸出物或锋利边缘。25.6通过侧车窗和挡风玻璃,从正常的驾驶位置上应能直接看见外部后视镜。25.7外部后视镜与其装配不应超出车身最大宽度,25.10与25.11中指定的用于反射一定的视线范围所需的延伸宽度除外。25.8如果外部后视镜距离地面小于2m,当汽车负载达到其技术许可的最大重量时,后视镜突出超出车辆整体宽度不应大于350mm。25.9内部后视镜反射的视野应使司机看到至少宽20米的平面和以车辆垂直纵向中央分隔带为中心的水平路面部分,该路面部分为距离后视镜反射面中心以后60m处的路面情况。总之只要安装在车身左右的外后视镜能够获得满意的视野,内后视镜的视野差一点也可以。25.10司机左侧外部后视镜的反射界面应使司机看到水平路面上至少2.5 m宽的平面,上述水平路面的平面右侧应与车辆的垂直纵向中央分隔带相平行,并经过车身整体宽度的最左侧点,所反射的水平路面与司机视点相距10m。25.11乘客右侧外后视镜的反射界面应使司机看到水平路面上至少3.5 m宽的平面,上述水平路面的平面左侧应与车辆的垂直纵向中央分隔带相平行,并经过车身整体宽度的最右侧点,所反射的水平路面与司机视点相距30m。26- 音响信号装置(喇叭)26.1除拖车与半拖车外,各辆机动车都应装有喇叭。26.2单个喇叭或多个喇叭的声级应大于88 dB(A),不高于125dB(A)。26.3喇叭应发出连续且均衡的声音,其频谱在操作中不应发生重大改变。26.4如果车辆安装多个同步操作的喇叭,则当这些喇叭同时发声时应符合26.2中规定的声级最小值。26.5除拥有优先特权的车辆外,其它车辆不可发出一系列改变频率的鸣笛声。27- 污染物(*)27.1使用含铅汽油发动机的轻型汽车:27.1.1根据沙特标准No.363/1984“机动车汽油发动机机动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冷启动后排出气体污染物的测定”,对排出气体中含有的汽油污染物收集13分钟后,其含量不应超出以上所述标准中表1里所说明的数值。 27.1.2根据沙特标准No. 364/1984“机动车使用汽油发动机的车辆排出污染物的测试方法第二部分:怠速情况下排放出一氧化碳的测定”,怠速情况下排出气体中存在的一氧化物不应超过排出气体总体积的4.5%。27.1.3根据沙特标准No. 365/1984 “机动车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测试方法第三部分:运用收集法测定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的燃料系统蒸发排放出的碳氢化合物”或No. 366/1984 “机动车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测试方法第四部分:运用封装法测定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的燃料系统蒸发排放出的碳氢化合物”,每次试验时从燃油系统中排出的燃油蒸汽(碳氢化合物)应不超过6.0 grams/test。27.1.4汽车的曲轴箱不应有排出物排向大气中去。27.2使用无铅汽油发动机的轻型汽车应符合以下标准:27.2.1SASO 1990/2001 “机动车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冷启动后排出气体污染物的测定”。27.2.2SASO 1991/2001 “机动车汽油发动机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怠速情况下排出一氧化碳的测定”27.2.3SASO 1992/2001“机动车汽油发动机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使用封装法测定汽油发动机汽车的燃油系统蒸发排出的碳氢化合物”。27.2.4SASO 1993/2001 “机动车汽油发动机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从发动机曲轴箱排出的污染物的测定”。27.2.5SASO 1994/2001 “机动车汽油发动机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性测定”。27.2.6SASO 1989/2001 “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发动机汽车排至大气的污染物的容许限值”。27.3使用汽油发动机的重型汽车:27.3.1根据沙特标准“机动车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排出气体污染物的测定”,排出气体中所含的气体污染物数量不应超过以下表1中说明的数值:表1污染物最大限量污染物最大极限g/kWCO HC Nox20.8 1.7 14.427.3.2根据沙特标准“机动车重型汽油机车辆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在怠速情况下排出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的体积应不超过排出气体总体积的4.5%。27.3.3汽车的曲轴箱不应有排出物排向大气中去。27.4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轻型汽车:27.4.1根据沙特标准“机动车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排出气体污染物的测定”,排出气体中所含的气体污染物含量不应超出以下表2中所说明的数值:27.4.2根据沙特标准“机动车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排烟测定”),测试车辆时,排出气体的光吸收系数都不应超过表3中给定的各自限值 k。如果发动机安装了废气驱动的涡轮增压器,则在自由加速情况下,测得的吸收系数不应超过表3中指定的各自限值 K 加上与稳定速度下测得的最大吸收系数相对应的标定流量值0.5m-1。表2排出气体最大含量与汽车标准重量汽车参考重量(rw) (kg)一氧化碳含量(CO) (g/test)HC+Nox 含量 (g/test)类型试验验收试验类型试验验收试验rw 102058701923.81020 rw 1250678020.525.61250 rw 147076912227.51470 rw529.41700 rw 1930931122531.31930 rw 215010112126.533.12150 rw 35001101322835表 3排气流量与吸收系数标定流量(g)吸收系数(k)升/秒M-1422.26452.19502.08551.985601.90651.84701.775751.72801.665851.62901.575951.5351001.4951051.4651101.4251151.3951201.371251.3451301.321351.301401.271451.251501.2251551.2051601.191651.171701.1551751.141801.1251851.111901.0951951.08200 或更大1.065注:如果标定流量值在下表3所给的数值之间,限定适用值应通过内插法获得。27.4.3汽车曲轴箱不应有排出物排向大气中。27.5使用柴油发动机的重型汽车:27.5.1根据沙特标准No. 673/1991 “机动车使用柴油发动机的重型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排出气体污染物的测定”,对发动机进行测试时,排出气体污染物的含量不应超过表(4)所给的数值。表 4发动机排出气体污染物的允许最大值污染物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NO2允许极限(g/kw hr)11.53.51827.5.2根据沙特标准No. 674/1991“机动车重型发动机汽车排出污染物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排烟浓度的测定”),对发动机(汽车)进行测试时,排出烟雾的不透明度不应超过以下指定的极限: 27.5.2.1发动机在加速度模式下的平均读数不应超过20。27.5.2.2发动机在拖动模式下的平均读数不应超过15。27.5.2.3两种模式任何一种的最高点不应超过50。28- 汽车外部噪声级别(*)外部噪声级别不应超过表(5)中所给的数值:(*) 关于测试方法,在沙特相关标准获得批准之前,可使用任何国际标准进行测试。表 5外部噪声允许最高级别与汽车种类汽车种类限定值 dB(A)1用于搭载乘客的车辆且车内包括司机座位总座位数不超过9个:-使用汽油发动机:78-使用柴油发动机:792用于搭载乘客的车辆且座位数包括司机座多于9个,且最大法定质量在3.5T以上:-发动机功率小于150 kW:81-发动机功率大于或等于150 kW:843座位数包括司机座位多于9个乘用车与用于运输货物的货车:-使用汽油发动机且最大质量不超过2T:79-使用汽油发动机且最大质量超过2T,但不超过3.5T:80-使用柴油发动机且最大质量不超过2T:80-使用柴油发动机且最大质量超过2T,但不超过3.5T:814最大质量超过3.5T 用于运输货物的货车:-发动机功率小于75 kW:82-发动机功率等于75 kW 或小于l50 kW:84-发动机功率大于或等于150 kW:855为非道路运输而设计的车辆且最大质量在2T以上:-发动机功率小于150kW:85-发动机功率大于或等于150 kW:8729- 内部材料可燃性汽车乘员车厢中所用的材料(如:座垫、靠背、座椅安全带、车顶内衬板、扶手、所有装饰板包括门前、后、侧板、行李厢搁板、头枕、地毯、遮阳板及窗帘)不应引起燃烧,不助长火焰传播超过它们的表面,速度不超过250毫米/分,见SASO标准规定:“机动车内饰材料的可燃性及试验方法”。30- 照明装置30.1总论30.1.1只有经过认可的照明装置才能安装于汽车和拖车上。30.1.2照明装置应按规定进行牢固安装,并可随时进行操作使用。30.1.3成对安装的照明装置应保证颜色、亮度相同,并同时闪亮(转向信号灯与停车灯除外)。30.1.4汽车上安装的照明装置的直射光或反射光不能对本车或其它车辆驾驶造成干扰。30.2前大灯30.2.1汽车的前方两侧都应安装1到2盏前大灯,但以下说明的情况允许在前方只安装一盏前大灯:30.2.1.1汽车整体宽度不超过0.8 m。30.2.1.2汽车最大速度在20 km/h 以下。30.2.2设置为远光灯时,汽车的前大灯(一盏或多盏)强度应使司机能够在黑夜中辨别路面100米以内的障碍物,如果是最大速度在35 km/h以内的重型车,此距离可减小到50m。30.2.3前大灯应是这样的结构:它的强度可以变暗(近光灯)或者光束的方向可下降,以免其他车辆司机耀眼,近光灯或变暗的强度要允许司机辨认出40米至内的障碍物。30.2.4前大灯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应小于1.2 m,且其底部边缘距离地面的高度应大于0.5 m,前大灯应安装在与汽车纵向轴线对称的同一高度上。30.2.5前大灯应发出白光。30.2.6前大灯安装后,不应受振动干扰。30.2.7远光灯无论何时打开,都应有报警装置向司机发出指示信号。30.3刹车灯 (制动灯)30.3.1汽车的尾部两侧都应装有一盏刹车灯,乘用车与多用途乘用车应在尾部安装高位制动灯,如果没有侧车厢的摩托车或是汽车整体宽度不超过0.8 m,只需在尾部安装一盏刹车灯即可。30.3.2即使在白天,距离汽车尾部100米处,刹车灯也应清晰可见。30.3.3用机动车的行车制动器打开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