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4页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问题与对策针对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分散、条块管理、效益低下等问题,进一步加快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和监管,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十分必要。一、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现状及问题从2004年开始,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提出了相应要求。如中发20041号文件首次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工作做了原则性要求,指出要“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要求,整合现有各项支农投资,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05年以来,中央主要涉农部门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先选取部分县(市)试点,继而稳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整合的力度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支农资金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支农资金整合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以县为主体实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既有的管理体制下,以县为主体整合支农资金,只是使中央部门间难以协调的矛盾“下移”到县里。县(市)行政体系依然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各种支农资金汇聚到县(市)之后,同样要经过部门间的争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审计还发现,个别县的整合工作只流于形式,并未实现真正意义的资金整合。比如某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项目投资完成额中包含的整合资金,只是为了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业绩而统计的其他部门使用和管理的支农资金。二是财政支农整合工作缺少一个有效平台,资金的使用出现了农民“缺位”现象。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重点还只是放在政府的支农资源与渠道,从政府的角度整合支农资金,只是整个整合工作的一个方面,整合工作的另一方面,就是如何让农民“到位”。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平台多以具体项目、产业和“公司+农户”为平台,但真正能使农民得到最大实惠的组织化程度高的合作体系的平台尚未建立,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未能实现有效对接。二、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一是上下联动,逐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的全方位、多层次地整合。在巩固和发展县级为主体的整合成果基础上,突破财政支农资金只在县(市)层面整合的局限性,不断深入推进中央及省、市级涉农部门间的整合工作。为解决财政支农“多头共管”问题,可由各级政府各涉农部门选派人员成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公室,所有涉及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管理事宜,都应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公室名下进行。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公室根据国家政策,充分考虑各部门意见,经协商后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指导支农资金的使用和安排,并按照“减少交叉、强化协调、适应市场”的要求,进一步合理界定各部门的职能。 二是统一归并,扩大支农资金整合范围。凡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都应纳入支农资金整合范围,统筹安排,集中使用。除生产救灾资金、惠农补贴资金等特殊资金外,其他所有财政支农资金都要纳入整合的范围。支农资金可以归并为四类:一是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类资金,包括农、林、牧、水领域的基建类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建设资金等;二是生态环境建设类资金,包括水土保持补助、天然林保护资金等;三是农业结构调整类资金,包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资金等;四是农村发展和管理类资金,包括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资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实行项目按分类统一申报,统一投放,统一监管。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构建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行平台。近年来,政府支农惠农力度逐渐加大,不仅逐年扩大财政支农规模,还不断探寻财政支农新方式。当前,农村“龙头”企业或“大户”成为了财政支农的支持重点。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虽然“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 +农户”等模式可以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互利,带动一部分农民增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与农户的利益本质上是对立的,很容易造成财政支农资金越多,农业发展成果越难惠及中小农户,还有可能造成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因此,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工作要与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将支农重心转到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上来。四是加强对各项支农资金的监管,发挥财政支农绩效。为避免各级政府挪用、滥用支农资金,一方面设立统一的支农基金管理账户。基金账户在中央、省、市、县各层级均设一个,各层级的账户用来承接上一级政府或财政下拨的支农资金,由此,实现财政支农资金在各层级的统一存管。另一方面采取全程动态跟踪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绩效。项目实施中,实行县级报账制,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着重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把关,同时,成立支农资金联合检查组,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项目竣工后,由审计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查,使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检查、评估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作者:梁溪沙 审计署郑州办)遵义县五措并举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2009年7月以来,遵义县财政局以整合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试点重点县为契机,不断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力度。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渠道支农资金5719万元,整合初见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动员。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发改、农业、水利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财政局,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整合办公室负责规划制定、组织实施、项目审查及资金分配工作。同时,不断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涉及整合的南白、三合等7个镇13个行政村及相关部门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支农资金整合工作。 二是明确部门职责,密切工作配合。及时制定出台遵义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明确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建立起经常性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 三是严格项目管理,抓好分步实施。及时召开了整合支农资金项目启动会议,要求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执行项目标准文本和设计方案,较大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物资、服务等项目政府集中采购。 四是健全软件档案,实现规范管理。严格项目基础文书、图片等资料的收集归档,统一建立项目规划档案,促进项目规范化管理。 五是严格监管整合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各部门积极督促财政部门切实加强资金的拨付、使用、报账、审核工作,严格按照项目规划和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并监督项目单位的资金使用。同时,会同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加大对项目实施质量进行审计验收力度,确保支农整合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年5月11日 财农200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进一步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提出的整合支农资金的要求,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支农资金整合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非常必要。一是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支农资金投向,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有利于促进政府及其部门转变职能,克服“缺位”和“越位”现象,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三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支农资金的整体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正确认识支农资金整合面临的形势。当前整合支农资金具备比较有利的条件,一是有明确的政策要求;二是各方面认识在不断统一和深化;三是通过试点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不统一、部门利益分割和支农资金统筹使用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等困难。因此,要正确认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面临的形势,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支农资金整合。 二、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县为主和多级次整合相结合,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依据, 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以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逐步形成支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 (四)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原则。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要遵循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明确分工、协调配合的原则。 -先行试点,稳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既是一项新的工作,又要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需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 因此,要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期实施、稳妥推进”的要求,先行开展试点,务求开好局,起好步,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扩大整合范围,积极稳妥地推进资金整合工作。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制定当地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规划,确定阶段性和年度支持重点,作为支农资金安排使用的依据,引导支农资金整合。 -明确分工,协调配合。支农资金的整合, 由财政部门牵头。要清晰界定财政及涉农部门的职责,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三、支农资金整合的方法和步骤 (五)要坚持以县为主推进支农资金整合。一是选择若干县级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制定支农资金整合方案,以上级分配的支农资金和本级安排的资金为整合对象,开展资金整合试点。二是选择若干县,将中央、省、市安排的支农资金进行“打捆”下达,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在坚持以县为主的同时,各地可积极探索多级次、多形式的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 (六)确定支农资金整合范围。除救灾资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特殊用途资金外,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支农资金以及农口部门预算中用于项目的支出,都可纳入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条件成熟后,积极推进政府安排的所有支农资金的整合。 (七)以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根据当地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条件,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制定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的重点项目, 明确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指导支农资金整合。 (八)以主导产业和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的平台。各地可根据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对现有资金进行适当归并,并以主导产业或重点建设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平台,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在具体方式方法上,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定。如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打造水利资金的整合平台;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打造农村发展类资金和扶贫资金的整合平台;以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抓手,打造生产类和产业类资金的整合平台;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打造生态保护和治理资金的整合平台。 (九)建立支农资金整合协调工作机制。鉴于支农资金整合涉及的部门较多,县级要成立由主要政府领导担任负责人的支农资金整合协调领导小组,并在财政部门设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所规划的项目,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形成在同一项目区资金的统一、协调、互补和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口管理的“统分”结合的工作联系制度。 (十)统筹安排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地方财政部门要根据项目建设和农业发展目标,区分轻重缓急,对申请上级财政部门支农资金和本级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统筹安排,逐步做到支农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的集中统一。一是县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发展规划和重点,按照集中建设项目、集中建设地点、集中资金投入的要求,统一申报项目和资金。二是省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资金整合的要求,对申请中央财政的项目要统一申报,对下达县级的项目要统一审批,统一拨付资金。三是项目确定后,县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实施项目,统一协调项目建设,统一管理项目资金运行,统一项目竣工验收。 四、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配套措施 (十一)修订完善现行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对现行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各项管理制度要相互衔接,避免互相矛盾抵触和彼此交叉重叠,为支农资金整合提供制度支撑。 (十二)中央财政要积极为支农资金整合营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政策制定上,要逐步做到符合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的总体要求,有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在资金分配上,今后安排的财政支农地方专款,具备条件的,一般只下达资金控制指标, 由地方根据规划统筹安排使用。对于列入部门预算用于地方的项目支出,要与主管部门协商,将其与地方专款归并统筹使用,条件成熟时,可转为中央对地方的专款。对具有预算分配职能的综合部门,中央财政要主动协调,明确各自的投入重点和支出范围,积极推动中央部门的资金整合。 (十三)省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支农资金整合的组织和指导。一是要及时制定支农资金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按照整合支农资金的基本要求,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切忌观望、等待。二是要加强对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资金安排、监督管理等方面为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创造必要条件,与县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加快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程。对支农资金整合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研究解决措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 (十四)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切实担负起整合资金的责任,加强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统筹安排支农资金的使用,协调部门之间关系,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资金整合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十五)县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支农资金整合的协调作用。作为支农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县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支持和指导,配合有关部门研究确定本县农业农村发展重点。根据发展重点和本地实际,研究提出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区域和项目,积极做好政府的决策参谋。要主动与涉农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资金的使用管理要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要打破部门利益观念,共同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 (十六)上下配合,部门联动,共同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支农资金涉及部门多、级次多,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财政部门与涉农部门要上下配合,部门联动,以保证支农资金整合方案的对接和整合工作的顺利推进。 (十七)在整合过程中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管。经过整合后的支农资金,相对集中,数额较大。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建立决策机制,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项目公示制;强化约束机制,实行工程招标制、物资集中采购制和资金报账制;完善监管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监督跟踪制、监督抽查制。 五、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几点要求 (十八)要注重支农资金整合方式的创新。坚持以县为主,同时要积极探索其他支农资金整合方式,不强求统一资金整合的路径和模式,鼓励不同级次、不同层面、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整合,提倡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 自主创新,形成灵活多样、操作性强、切实有效的整合方式。 (十九)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宣传。各级财政部门要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宣传支农资金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介绍支农资金整合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和积极成效,促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十)及时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总结。各地要认真研究资金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有效地提出解决办法。对整合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经验教训及时总结,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积极推动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贵州:上下联动推进支农资金整合近年来,贵州省积极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机制,上下联动,稳步推进省级和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取得了显著成效。省级整合增量先行,存量后动。贵州省级财政在不断增加支农投入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支农资金的整合使用。在现行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下,为取得农口各部门的认同和支持,省财政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原则,重点在增量上做文章,采取了先整合增量、再逐步盘活存量的做法,即:在安排部门预算时,先把支农资金增量部分集中投入整合使用,然后在涉农部门逐步转变观念、消除顾虑的基础上,取消小专项,合并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大专项。由于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再加上积极宣传和主动协调,省级整合工作得到了农口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得以顺利推进。2007年,省财政将多种渠道安排的水利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乡镇企业发展资金、农机补贴等5.5亿元整合使用,集中用于解决毕节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和实施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20个县产业化扶贫项目。2008年,按照集中投向、突出重点的原则,省财政围绕省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归并了支农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加快增收和推动全省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等方面带动作用大的项目。财政扶贫资金通过省级整合,逐步改变了过去部门“戴帽”项目过多的局面,集中用于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涉农培训资金管理(据贵州省初步统计,2007年省级16个部门掌握涉农培训资金达3亿元以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培训效果,贵州省还开展了涉农培训资金县级整合试点工作。县级整合科学规划,推动落实。从2006年以来,贵州省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数量从最初的3个增加到了2008年初的9个。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后,省财政厅按照项目资金申报要求,又将所有项目县全部纳入资金整合试点,使全省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达到了17个。在稳步推进县级整合的过程中,贵州省提出了“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盘活存量、整合增量、规范运作”的基本要求,探索出了“书记部署、县长主抓、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发展模式。科学规划使整合如“顺水行舟”。在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过程中,贵州省各试点县普遍把科学规划、编好实施方案作为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关键。试点县立足本地实际,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本县的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为支农资金整合搭建平台。如凤冈县立足本县实际,将茶叶产业作为重点,在省农业厅、省茶科所和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的指导下,编制了20072015年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和茶叶产业实施方案,还分别编制了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推广、农田水利建设、循环经济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茶区道路及电力设施等9个子规划、119个具体项目建设方案。实践证明,产业选准了、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好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向上级申请资金、安排年度建设任务时,都可以有的放矢,按照已制定的大小规划和项目建设方案统筹安排各项资金,支农资金自然而然整合到了一起,大大减轻了部门协调的难度。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形成合力。省级整合方面,除了整合增量、盘活存量以外,在中央财政的示范带动下,为体现对试点县的支持,省财政厅还通过安排专项资金、集中部分省级农口部门支农专项资金的形式,将资金“切块”下达,把资金使用和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由试点县自主统筹安排。县级整合方面,在试点县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农口各部门和各乡镇统一思想,以本地产业规划为抓手,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同时,由于选择的产业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能够很好地带动农民增收,再加上积极宣传发动,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很多地方的农民群众主动投工投劳筹资投入产业建设,全省逐步形成了“省县乡(村)群众”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局面。此外,省财政厅和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还在建立组织保障机制、试点评估机制、资金绩效考评机制以及试点激励奖惩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3年的试点,全省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发展特色农业,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作者单位:财政部农业司)肇州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09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黑财农20094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推进我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支农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为目的,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为依据,通过整合各部门和各渠道财政支农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公平、透明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财政支农资金性质不变、安排渠道不变、监督管理不变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集中财力、优化结构的原则;坚持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保持稳定、创新机制的原则。在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过程中,要保持各项“三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创新资金管理机制和整合方式,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乡(镇)的责任,加强部门、乡(镇)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资金整合范围。除救灾资金和特殊用途资金以及国家规定补贴到农民个人的资金之外的所有财政支农资金。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支农资金和农口部门预算中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都属整合范围。主要包括: 1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 2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专项资金; 3扶贫开发专项资金; 4畜牧业专项资金; 5饮水安全、旱涝保收田和玉米膜下滴灌市里下摆的设备物资及专项资金。 (二)资金整合方式和内容 1以农业主导产业为平台实施整合。 (1)玉米产业。以农业开发办的新福乡优质玉米项目、水务局的旱涝保收田和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实施整合。玉米产业整合资金3031万元,其中,新福乡优质玉米项目总投资435万元,旱涝保收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120万元,玉米膜下滴灌建设项目,总投资476万元。整合抗旱保收田机电井354眼,整合玉米膜下滴灌15万亩,小型农机具16台套。 (2)烤烟产业。以农业开发办的永胜乡优质烤烟项目与旱涝保收田项目实施整合。整合资金244万元,其中优质烤烟项目投资244万元,整合旱涝保收田机电井6眼及配套设备。 2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为平台实施整合。 对农村沼气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整合。整合资金720.45万元,其中,农村户用沼气项目300户,市级新农村重点村有兴城镇双井村、榆树乡长山村,总投资72万元;乡村服务网点1处,市级新农村重点村新龙村,总投资2.85万元。扶贫开发项目涉及市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兴城镇双井村和丰乐镇丰乐村,涉及自然屯12个,农户2419户,人口9420人,财政资金64.8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完成11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6681人饮水安全问题。国投580.8万元,县里积极争取向市级新农村重点村投入。 3以重点建设项目为平台实施整合。 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站建设项目进行整合。整合资金360万元,整合面积为7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化验室。其中,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60万元,中央投资40万元。改扩建投资25万元,设备34.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0.6万元,主要建设改扩建实验室200平方米,购置仪器89台,实验台柜66米。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站建设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土建项目60万元,购置设备投资200万元,其他费用40万元,建设内容为质检站业务化验室500平方米,购置各类检测设备45台套。 四、工作步骤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制定方案阶段(2009年6月1日-15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制定工作方案,报请县政府审定。开展成立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6月15日-8月1日)。印发宣传资料和有关文件,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发动。 (三)具体实施阶段(2009年8月-12月)。各部门确定具体整合项目并组织实施。 (四)总结完善阶段(2009年12月)。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接受上级验收,提出巩固完善意见和建议。 五、保障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思想统一到财政部门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意见上来,明确认识整合支农资金是新形势下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大举措,有利于集中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转变和履行政府职能,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成立组织,强化领导。为积极地推进我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成立支农资金整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颜祥森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孟祥有 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罗晓滨 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侯旭宏县财政局局长 李方岐县农委主任 吴凯峰县监察局局长 吕光辉县审计局局长 吴金友县水务局局长 王波县畜牧局局长 姜志海县农开办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县财政局长侯旭宏担任。 三是加大宣传,增进理解。要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宣传支农资金整合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正确认识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面临的形势,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工作,推动支农资金整合。 四是严格督查,务求实效。整合的资金全部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按照有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有要求实行报账制的,全部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加强对项目实施的中期指导、检查和后期验收,推行绩效考评制度,保证整合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关于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几点建议支农资金是“三农”投入的重要渠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支农资金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家对整合支农资金已有明确的政策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改变财政支农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的状况,积极探索资金项目整合使用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要求;国家财政部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已提出了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目前就我省支农资金整合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有: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1、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主要涉及财政、计划、管理部门和扶贫办、农综办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如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科技等部门,资金分块管理,部门分割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工程监督管理和实施进度;造成重复交叉投资、浪费严重。2、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普遍,到位率和使用率较低。3、资金分配缺乏科学性,支农重点不突出。支农项目和资金计划一般由各涉农部门自行研究确定,并按各自渠道上报,缺乏一个综合统筹平台和协调机构加强平衡,上级部门一般难以全面掌握各地的详细情况,往往通过批复下级上报的项目,就可直接决定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和扶持领域,而上级批复的项目一般是不允许地方随意调整变动的。这就使得地方政府规划的重点产业和区域,与相应的项目投入计划不能有效相衔接,建设项目重点和支农投入重点相脱节。针对这些问题,民进四川省委对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原则1、坚持资金性质不变,安排渠道不乱的原则。支农资金的整合,一般是按资金的性质整合。要根据财政支农的科目,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支农资金的公共性。可分为农业生产类、农村生活类、生态建设类、管理服务类、结构调整类和抗灾救灾类等六大类资金。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下,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属于相同性质的资金可以归并为一项资金,统筹安排使用。要防止以整合为由,擅自改变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实施标准和实施内容等行为。2、突出重点,集中使用的原则。应依据“十一五”规划和生态小康新村建设规划,确定阶段性和分年度支农工作重点,作为支农资金投入使用的依据,引导支农资金整合,相对集中投入到统一规划的重点区域和六大主导产业。3、因地制宜,以县区为主的原则。坚持以县区为主推进支农资金的整合,是由县区政府所承担的主要职能所决定的,县区应根据项目建设和农业发展目标,区分轻重缓急,对申请的支农资金和本级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统筹考虑,做到支农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的集中统一,并可统一管理项目资金运行,统一项目竣工验收。4、明确分工,协调配合的原则。支农资金的整合工作,应由财政部门或农口综合部门牵头,各涉农部门配合,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二、合理界定支农资金的整合范围除救灾资金和特殊用途资金外,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支农资金和农口各部门预算中用于农业项目支出的资金,均应纳入整合范围:财政预算的支农资金、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专项贷款、一般性扶贫贷款、德援项目、国债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人畜饮水项目、乡村公路建设资金、农业科技推广三项资金以及临时追加的其他专项资金等。鉴于少部分专项资金具有特定的用途和明确的投向,一般则不宜纳入整合范围。如特大防汛抗旱资金、突发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救灾资金和天保工程资金、重大工程移民资金等定向投入资金等,则不宜整合。三、改革支农资金的分配办法应按照“客观计算、因素分配”的原则,改革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制度。在资金和项目管理中,推行公示制度,评审制度、项目指南制度、资金报账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支农资金支出管理制度,提高支农资金分配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创新支付方式,积极推行对龙头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和对农户给予直接补贴。实行财政涉农补助资金发放方式改革,可以彻底改变过去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基本思路是:凡是财政安排、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助资金,都应采取直接集中支付的方式,减少资金的中间运行环节。通过金融机构作为支付的桥梁,形成财政金融农民的一条线资金运行轨迹,可以有效避免政府和有关部门截留、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四、建立健全支农资金整合的工作机制成立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议事机构。支农资金整合涉及到许多部门尤其是农口部门的利益,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难度和阻力,必须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成立专门议事机构,协调解决支农资金整合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议事机构的成员单位应由纪检、审计、计划、财政和涉农部门组成。议事机构要围绕所规划的项目,建立相应的分工协作制,形成在同一项目区资金“统分”结合的联系制度。五、完善支农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在整合支农资金过程中,应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管。经过整合后的支农资金,相对集中,数额较大。应建立支农资金整合档案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和效益。支农资金整合后,各类专项资金仍按原渠道进行管理,原部门承担的管理职责仍保持不变。应建立支农资金使用决策机制,加强对支农资金项目的立项、审批、验收全程监督,严查各种随意变更项目、改变资金投向的行为。应进一步完善项目招标制、政府采购制、工程监理制、跟踪问效制以及工程报账制等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支农资金整合使用效益。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促进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政府支农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投入等。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整合支农资金对于促进“ 三农” 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农业资金投向,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有利于转变政府和部门的职能,消除“ 缺位” 和“ 越位” 现象;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支 农资金的整体合力。但是,由于资金渠道来自不同部门,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最近我走访了南阳市财政局农业科、南阳市农业局、部分县市和县直单位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促进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提高,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宏观调控,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前提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改革,通过合理配置机构和职能,从根本上解决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支农资金整合不是简单调整和归并,也不是单纯将某一部分资金划归一个部门或机构管理,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系统。因此,整合支农资金就要从管理机构的职能调整上入手,改变管理机制上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使资金流动按照有序方向来进行,减少资金使用上的交叉和重复。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形成“拳头”,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关键领域给予有力的支持。市农业主管部门做好全市农业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负责制定、组织并落实年度具体工作方案和具体考核指标;负责市本级和列入市级由区县重点项目的申报、论证和协调工作,并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市财政局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做好市级支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市级支农预算资金依法增长,对重点项目的资金要区别轻重缓急,保证及时到位。并根据市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促进农业发展的年度实施意见,确定市级支农资金使用原则、使用形式和使用重点。对市级支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区县本级财资金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进行有效监督。区县政府要根据市政府农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重点,结合区域经济特色,研究本区县的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农业发展重点,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使用,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基础支农资金整合并不是将各种渠道的资金简单归并,而是要通过整合明确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部提出,各地可根据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对现有资金进行适当归并,并以主导产业或重点建设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平台,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在具体方式方法上,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定。比如,针对部门和行业特点,明确各自的投入重点和支出范围,适时推进财政预算安排的支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支农资金的使用。要统筹规划,将资金重点,优先投入义务教育、交通、水利、医疗卫生等农村最基本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集中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重点支持农田水利、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农业项目;同时,加大对农业科研、新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等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大幅度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人力资本开发方面的投入。三、改革和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公告制、专家评审制等制度,建立项目库制度,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关键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项目申报制度。项目的申报由项目单位提出,经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财政局。项目申报材料应包括项目规划、年度实施计划、项目预(概)算、资金来源、可行性报告及效益预测。对较大的项目建设,在立项之前,应由实施单位组织调研,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必要时,聘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人员或专家论证,建立项目库。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一经确定,各级财政和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做好资金核拨工作,市财政局核拨资金后,各主管部门、各区县必须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对于需按工程进度拨款的项目,要按进度及时核拨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度。所有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都必须层层签定项目合同,一直到项目执行单位。项目合同要明确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大额支农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资金要推行项目单位法人责任制。对单项财政补助金额的大额项目和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要建立项目资金行政法人责任制,签定项目法人责任书,项目单位的行政法人要对项目资金的合法有效使用负终身责任,发现问题首先追究项目法人的责任。大额支农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实行项目完工报告制度和完工审计制度。项目完工后项目单位要报告项目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预(概)算执行情况,连同社会监督部门或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一并上报同级财政部门。项目单位应自觉接受上述部门和监督部门的检查和审计。四、加强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搞好跟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保障严格支农资金监督。依法强化人代会对政府农业投资的监督,确保按农业法规定的财政支农投资比重列入本级预算,并跟踪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将财政支农资金列入对干部考核的目标责任。加强对支农资金的审计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做到支农投资额公开、支持项目公开、资金落实情况公开,督促政府农业投资全额到位。(一)是建立监督机制,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实行跟踪问效,定期监督检查,定期专项审计。即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事前审核,除严格把好论证报批关外,还要对其建设内容等进行审核,看其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可操作等;事中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现场,了解项目的进度,存在的问题,是否按照计划建设等;事后检查,项目竣工后,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等。(二)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对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检查制度各区县支农预算编制、执行及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要依法自觉接收人大、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区县每年都要有计划地选择1 2项大额资金及重点项目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进行专项检查,并做出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有关部门备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三)建立区县支农资金执行情况的群众举报制度各区县要公开公布本区县的各项农业扶持政策,建立群众举报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区县的监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重大问题,要严肃查处。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支出行为,保证资金及时、合理、有效使用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保证一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通过组织项目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会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二要坚持设置专帐核算,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三要严格开支报帐手续;各项支出要合理、合规和合法,原始凭证要合法、真实、有效,审批报帐手续要完备。总之,要加强支农资金运行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包括建立健全农业财政资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改革和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公告制、专家评审制等制度,建立项目库制度;规范资金分配办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金财工程建设,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县级报账等管理措施,强化资金运行监管。加强资金的监督和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9439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进一步巩固支农资金整合成果,促进形成支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央关于整合支农资金的要求,现就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认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加强投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支农资金整合新路子,稳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支农资金整合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整合的力度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支农资金运行机制不断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规模效应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也应看到,目前支农资金整合仍存在一些问题。各地工作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对支农资金整合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支农资金整合仍有畏难情绪,支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深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支农工作的迫切需要。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创新,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形成机制,以保长效。二、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统筹使用支农资金为手段,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立足点,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进一步创新整合机制,加大整合力度,巩固和扩大县级资金整合成果,深化省级整合,继续推进部门整合,建立中央、省、市县上下联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以及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长效机制。(二)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原则。一是巩固成果、扩大范围。在全面总结经验、巩固现有支农资金整合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县自主开展整合,进一步拓宽资金整合渠道,将尽可能多的资金纳入整合范围,加大支农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提高资金集聚效益。二是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在继续推动县级整合支农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并为县级整合创造条件。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支农资金整合。三是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支农项目建设规划,以规划定项目,围绕项目整合资金,以整合资金集中解决制约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