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炉性能试验方案编 制:校 核: 审 查:批 准:1 前言为获取SCR烟气脱硝改造、空预器改造和引风机改造设计所需的锅炉运行参数及相应设备性能,xxxxxx电厂特委托XXX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2炉的锅炉热效率、空预器性能、省煤器出口烟气参数、引风机进/出烟气参数、FGD增压风机进/出口烟气压力、烟囱进口烟气压力等项性能测试。本方案是各项热力项目测试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了试验的方法及为确保测试精度所应采取的测试手段。2 测试依据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 101841988); 入炉煤样品的采取方法(DL/T 567.21995); 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DL/T 567.31995); 入炉煤、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DL/T 567.41995);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DL/T 567.51995); 锅炉机组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4.1);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DL469-2004 B类试验);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T13931-200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 技术协议及有关联络会议纪要。3 测试内容及方法3.1 测试内容(1) 100%、80%、70%负荷工况下锅炉热效率试验;(2) 100%、80%、70%负荷工况下空预器性能试验;(3) 100%、80%、70%负荷工况下电除尘器性能试验;(4) 100%负荷工况下省煤器出口烟气参数测试(流量、温度、成份、负压等);(5) 100%负荷工况下引风机进口烟气参数测试(流量、负压、烟温);(6) 100%负荷工况下引风机出口烟气压力测试;(7) 100%负荷工况下增压风机进/出口烟气压力测试;(8) 100%负荷工况下烟囱进口烟气压力测试;(9) 入炉煤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分析及可磨性指数分析;(10) 锅炉入炉煤灰成份分析。3.2 测量项目及方法3.2.1 锅炉反平衡炉效、空预器漏风3.2.1.1 排烟温度测量测量方法:排烟温度的测量按等截面网格法布置热电偶。信号由补偿导线接入试验专用数据采集系统。数据记录周期为每分钟一次。测量位置:空预器出口烟道。3.2.1.2 烟气成份测量测量方法:在空预器进、出口烟气成份亦按照标准规定的点数采用等截面网格法标定,标定后选取多代表点。烟气成份分析的主要项目有:O2、CO、SO2、NOx等。测量位置:空预器进、出口烟道。3.2.1.3 入炉煤取样测量方法:试验期间于给煤机上每15分钟采集一次煤样。试验样品破碎、混合、缩分2份。一份送交电厂化验室分析,另一份由热工院送交煤炭研究院进行发热量分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灰成份分析。取样位置:给煤机。3.2.1.4 飞灰取样测量方法:飞灰采用空预器出口烟道撞击式飞灰取样器和试验所烟尘等速采样仪同时进行连续采样。试验结束后,样品混合均匀,缩分2份。一份送交电厂化验室分析飞灰可燃物含量,一份留做备用。测量位置:空预器出口烟道。3.2.1.5 炉渣取样测量方法:于捞渣机刮板上每15分钟取样一次,每次约1kg。试验工况结束后,全部样品混合均匀、缩分成2份。一份送交电厂化验室分析炉渣可燃物含量,一份留做备用。取样位置:捞渣机。3.2.1.6 大气条件测量测量方法:在送风机入口附近开放空间,用膜盒式大气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干、湿球温度,经计算得出环境相对湿度。每15分钟测量一次。测点位置:送风机入口。3.2.1.7 给煤机量记录测量方法:试验起、止时刻点和试验期间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各台给煤机的给煤量及抄表时间。测点位置:各给煤机电子皮带秤3.2.1.8 运行参数记录DCS中所有主、辅机的运行参数均为记录项目,参与计算的参数采用DCS记录数据,至少每15分钟打印或存盘一次;工况记录半小时打印或存盘一次。3.2.2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3.2.2.1 电除尘性能所需测试参数a) 电除尘器进、出口各状态参数(包括温度、静压等);b) 电除尘器进、出口烟气流速及流量;c) 电除尘器漏风率;d) 电除尘器除尘效率;e) 当地大气压力及环境温度;f) 电除尘器进/出口的烟气量、粉尘浓度及粉尘排放量;g) 电除尘器压力降。3.2.2.2 测试方法为使采集的样品在整个测量断面上具有代表性,测点位置的布置应尽量选在垂直烟道或长直的水平烟道上,同时也应考虑采样位置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根据现场实地调查,将进出口的测点位置及测孔数布置如下:a) 进口测点位置选在电除尘器入口竖直烟道上预留的采样孔,烟道截面积_m2。烟道布置_个测孔,每个测孔各安排4个测点。b) 出口测点位置选在电除尘器出口竖直烟道上预留的采样孔,烟道截面积_m2。烟道布置_个测孔,每个测孔各安排4个测点。c) 注意:电除尘器进/出口烟道上需同时测量烟气湿度、烟气成份、烟气温度、粉尘浓度、烟气流速、烟气静压等参数。3.2.3 烟气脱硝改造、引风机改造所需参数测试3.2.3.1 省煤器出口烟温测量测量方法:在省煤器出口烟道截面上按等截面网格法进行逐点测量。数据记录周期为每五分钟一次。测量位置:空预器出口烟道。3.2.3.2 省煤器出口烟气成份测量测量方法: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气成份亦按照标准规定的点数采用等截面网格法标定,标定后选取多代表点。烟气成份分析的主要项目有:O2、CO、CO2、NOx等。测量位置:空预器进口烟道。3.2.3.3 省煤器出口烟气负压测量测量方法:在省煤器出口烟道壁面静压取压孔上进行静压测量。测量位置:省煤器出口烟道。3.2.3.4 引风机进/出口烟压、BUF进/出口烟压、烟囱进口烟压测量方法:利用引风机进/出烟道、BUF进/出口烟道、烟囱进口烟道壁面上的静压取压孔进行静压测量。测量位置:引风机进/出烟道、BUF进/出口烟道、烟囱进口烟道。3.2.3.5引风机进口烟温测量方法:采用便携式测温仪于引风机进口静压测孔处进行烟温测量。测量位置:引风机进口静压测孔。3.2.3.6 省煤器出口、空预器出口或引风机进口烟气流量测量测量方法:结合入炉煤质分析、入炉煤量、各断面烟气含氧量等测量参数,进行锅炉通风量平衡计算来确定各处烟气密度、烟气体积流量、质量流量。测点位置:省煤器出口、空预器出口或引风机进口断面。3.2.4 入炉煤煤质分析、灰成份分析将锅炉热效率试验期间采制的入炉煤样送煤炭科学研究院进行可磨性分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分析和灰成份分析。3.3试验方法3.3.1预备性试验在正式试验前,按正式试验的要求,进行一次预备性试验,其目的是:(1)确认所有测试仪器、仪表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保证试验顺利进行;(2)通过预试验演练,锻炼试验参与人员(包括试验指挥、运行操作、现场测试与采样)的协作沟通与操作技能;(3)对正式试验所要求的机组运行工况及稳定性进行验证。如果预备性试验结束后,经试验双方共同确认,预备性试验的试验条件满足正式试验的要求,可将预备性试验作为正式试验处理。3.3.2正式试验预备性试验后,开始进行机组试验负荷下的正式试验。试验前机组在预定试验负荷下稳定运行半小时后开始测试,每个工况的测试时间预计为4小时。试验结束后,机组应在试验工况下继续稳定运行1小时,以便进行试验工况的复核。4 试验用仪器仪表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见表1。 表1 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名 称数字式电子微压计2套烟尘(气)自动测试仪2套U型管若干MRU烟气分析仪(SO2、NOx、O2、CO)3台标气(SO2、NO、NO2、O2、CO)苏州标定数据采集仪1台IMP数据采集板2块便携式测温仪2套干湿球温度计1套大气压力表1台K型热电偶若干补偿导线若干5 试验条件5.1 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测点完好可用;试验仪器及测试系统安装调试结束;试验人员就位。5.2 机组主辅设备及系统无重大缺陷,确保机组能安全、稳定运行。5.3 主要运行表计(给水流量、减温水量、主汽温度、主汽压力等表计)经过校验,投运正常,指示正确。5.4自动控制系统运行可靠。5.5 运行参数记录打印或存盘投入正常运行。5.6 试验稳定负荷期间,主要运行参数允许波动范围见表2。表 2 运行参数允许波动范围参 数 名 称单位短时间的波动长时间的波动主蒸汽压力%43主蒸汽温度105给水流量%103给水温度105省煤器出口氧量%1.00.5燃料量%10N/A5.7 试验前4小时进行一次吹灰。5.8 试验前关闭锅炉定排、连排阀门,隔离非生产系统用汽,确保锅炉汽水系统无外漏现象。5.9 试验期间运行人员务必精心操作,力求锅炉负荷、蒸汽参数、给煤量、炉膛出口氧量稳定,尽可能减少过热减温水投入量。5.10 试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扰运行工况的操作,如:吹灰、打焦、排污等,否则需征得试验负责人的同意方可进行。若遇到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意外情况,运行人员有权按规程进行紧急出理,处理完毕后通知试验负责人。5.11 试验期间,试验人员若发现测试数据有异常,应及时向试验负责人汇报,以便及时处理。5.12 试验前,所有参加试验人员应通晓本方案。6工期和进度安排试验项目及进度安排见表3。表 3 #5、#6炉热力试验计划序号试验名称试验对象试验内容机组负荷试验时间1辅助性试验#2炉(1)、排烟温度数据采集(2)、烟压、烟温、烟气成份、烟气湿度等11.23日下午2预备性试验#2炉(1)、锅炉热效率(2)、空预器漏风(3)、电除尘性能(4)、SCR、IDF、BUF参数测量600MW11.24日上午3100%负荷正式试验#2炉(1)、锅炉热效率(2)、空预器漏风(3)、电除尘性能480MW11.24日下午480%负荷试验#2炉(1)、锅炉热效率(2)、空预器漏风(3)、电除尘性能360MW11.25日上午560%负荷试验#2炉(1)、锅炉热效率(2)、空预器漏风(3)、电除尘性能420MW11.25日下午6初步计算#2炉(1)、初步计算(2)、复测600MW11.26日全天说明:(1)正式试验开始后, 锅炉必须在约定的方式下运行, 不再进行设备的调整。(2)试验期间一旦发生因设备故障等原因,使试验无法进行, 如故障短时内能排除,试验将按上述安排顺延。(3)约定的试验条件在试验前未满足,试验开始日期将顺延。7 试验分工7.1 成立试验项目组,项目组受厂方项目负责人和热工院试验负责人共同指挥。7.2 厂方项目负责人主要职责:a) 配合乙方办理入厂的各项手续和开工前的工作措施等。b) 负责提供机组的相关技术资料、配合乙方入厂后交谈调研与现场查看。c) 组织试验联络会,负责试验方案的商定与审批。d) 办理试验相关工作票,为试验现场提供240VAC仪用电源盘3个和检修布若干。e) 提供外径14mm、长度为4m和3m的仪表管各三根。f) 派遣3名劳务工全过程配合现场测试工作,不得迟到、早退。g) 协调试验负荷与退AGC运行方式申请。h) 协调燃料运行,并确保试验前夜煤仓上事先协商好的试验煤种,力保煤质均一、稳定。i) 协调运行进行隔离操作、系统检查与按试验要求进行机组运行调整。j) 负责试验期间的安全监督和试验项目的质量验收。7.3 热工院试验负责人主要职责如下:a) 组织现场勘查和机组运行状况调研。b) 编制试验方案。c) 协调试验仪器仪表安装与数据采集搭建。d) 组织试验人员参加入厂安全培训和办理工作负责人证及试验工作票。e) 指导试验测量仪表安装,协调机组负荷调整及运行模式调整。f) 指挥试验数据测量及采集。g) 组织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计算、数据分析。h) 组织编写试验报告。7.4 热工院试验人员主要职则:a) 现场测点勘查。b) 试验仪器设备准备。c) 参与编写试验方案和熟悉各项测量工作。d) 协助项目负责人办理各项手续。e) 协助试验仪表安装、数据采集及数据记录。f) 数据处理、计算及分析。g) 参与编写试验报告。7.5 锅炉专业负责如下工作协助:a) 提供锅炉热力计算书和安装使用说明书。b) 提供空预器、引风机、BUF的主要设计参数。8 安全措施8.1所有试验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8.2临时设施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确认其安全性能。8.3所有试验工作人员进入试验现场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8.4所有的现场试验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控制区域有隔离设施和明显的警告牌,非试验人员不得进入控制区域。8.5试验现场发生意外危险,试验人员应尽快远离危险区域。8.6服从当班值长命令,与机组控制系统连接调试时必须得到运行的确认和监视;试验结束后需向值长汇报试验结束,锅炉运行恢复为正常运行方式。18附表1:试验数据记录表电厂名称: XXXXXXXXXXX发电厂 机 组 号: 试验项目: 试验日期: 序号项 目单位数 值1 工况2时间3电负荷MW4汽机真空KPa5锅炉给水疏水系统汽包压力MPa6汽包水位mm7给水压力MPa8给水温度9给水流量t/h10连排水流量t/h11锅炉过热蒸汽系统一减左喷水量t/h12一减右喷水量t/h13二减左喷水量t/h14二减右喷水量t/h15左A侧一减前汽压MPa16左A侧一减前汽温17左A侧一减后汽压MPa18左A侧一减后汽温19右A侧一减前汽压MPa20右A侧一减前汽温21右A侧一减后汽压MPa22右A侧一减后汽温23左A侧二减前汽压MPa24左A侧二减前汽温25左A侧二减后汽压MPa26左A侧二减后汽温27右A侧二减前汽压MPa28右A侧二减前汽温29右A侧二减后汽压MPa30右A侧二减后汽温31锅炉风烟系统A送风机入口风压 kPa32入口风温33流量t/h34电流A35出口风温36出口风压kPa37B送风机入口风压 kPa38入口风温39流量t/h40电流A41出口风温42出口风压kPa43A一次风机流量t/h44入口风温45入口开度%46电流A47出口风压kPa48出口风温49B一次风机流量t/h50入口风温51入口开度%52电流A53出口风压kPa54出口风温55过A空预器后的一二次风一次风压kPa56一次风温57二次风压kPa58二次风温59过B空预器后的一二次风二次风压kPa60二次风温61一次风压kPa62一次风温63过A空预器的烟气入口烟温64入口烟压kPa65入口含氧量66出口烟温67出口烟压kPa68过B空预器的烟气入口烟温69入口烟压kPa70入口含氧量71出口烟温72出口烟压kPa73A电除尘后烟压kPa74A电除尘后烟温75B电除尘后烟压kPa76B电除尘后烟温77A引风机入口压力kPa78电流A79出口压力kPa80B引风机入口压力kPa81电流A82出口压力kPa83A制粉系统热一次风开度84冷一次风开度85冷热混合风开度86冷热混合风温87左侧混合风量t/h88右侧混合风量t/h89磨出口风粉温度90B制粉系统热一次风开度91冷一次风开度92冷热混合风开度93冷热混合风温94左侧混合风量t/h95右侧混合风量t/h96磨出口风粉温度97C制粉系统热一次风开度98冷一次风开度99冷热混合风开度100冷热混合风温101左侧混合风量t/h102右侧混合风量t/h103磨出口风粉温度104D制粉系统热一次风开度105冷一次风开度106冷热混合风开度107冷热混合风温108左侧混合风量t/h109右侧混合风量t/h110磨出口风粉温度111E制粉系统热一次风开度112冷一次风开度113冷热混合风开度114冷热混合风温115左侧混合风量t/h116右侧混合风量t/h117磨出口风粉温度118F制粉系统热一次风开度119冷一次风开度120冷热混合风开度121冷热混合风温122左侧混合风量t/h123右侧混合风量t/h124磨出口风粉温度125汽轮机汽机蒸汽旁路系统主蒸汽压力MPa126主蒸汽温度127主蒸汽流量t/h128主汽门开度%129调门开度%130调节级压力MPa131调节级温度132高排压力MPa133高排温度134再热器进口压力MPa135再热出口压力MPa136热再热蒸汽温度137中排汽压力MPa138中排汽温度139给水系统给水母管出口压力kPa140A号给泵进口水温141进口流量t/h142出口压力MPa143出口水温144给泵转速r/min145B号给泵进口水温146进口流量t/h147出口压力MPa148出口水温149给泵转速r/min150除氧水除氧器压力MPa151除氧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防火防爆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食品冷冻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湛江市年模拟数学试题(三)
- 2025茶叶采购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求RP农行合同制柜员笔试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年解除合同申请书
- 《2025企业信用借款合同》
- 2025物流配送车辆承包合同
- 2024年10月公务员制度自考试卷含解析
- 幼儿园课件:谷雨绘本故事-养蚕忙
- 高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真题
- 高中生班会课课件 爱情三角理论爱情的本质
- 小学教学能手述职报告
- 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评价表
- 采购职员离职工作交接详单
- 2024肺栓塞指南解读2024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练习(100题后附答案)
- 北海旅游饮食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