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造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地层 1第三章 地质构造1 区域构造特征概述 12 褶皱构造 1 3 断裂构造 14 岩浆岩体构造 1 5 其他构造 1 第四章 构造发展简史 1 第五章 结语 1附录: 1)、彭城地区地质图(上色)2)、彭城地区构造纲要图3)、彭城地区各地质剖面示意图第一章:前言一、实习目的和要求1.通过阅读地质图,使我们初步的掌握了地质图的综合分析各类地质体形态特征,综合分析具有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变质岩、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图的方法。2.通过实习,把握分析地质构造的地质辩证思维方法。亦即学会了分析图内各种繁杂的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3.初步学会了依据地质图资料,简述构造组合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构造应力场)。4.学会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等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5.学会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方法。二、所读图幅1.比例尺为1:200000的彭城地区地质图,2.构造纲要图及其图A-A、B-BC-C剖面图。3.实习用具:透明纸3025cm;厘米纸5025cm;HB铅笔;12色彩色铅笔;30cm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三、区域地理概况彭城地区地形地势总体表现为东部地势较高,西部地势较低一些,海拔最高处西北部海拔高约为1200m,海拔最低处应为东南部,海拔高约为400m。该地区平均海拔高约为750m-850m。该地区水系不发育,断层比较多不整合接触比较多。最高的山峰为1290m,最低的夹沟约为400m左右。四、实习安排及工作量情况时间地点工作情况2009-12-26教室听老师讲解地质图做法2009-12-27教室切画剖面图2009-12-28教室写实习报告2009-12-29寝室总结报告第二章:地层地层年代的划分:在地壳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地壳环境和生物种类都经历了多次变迁。所以在各个不同地质时期,也都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层。根据地层的构造变动、岩性特征及生物化石等就可以推断古地理环境、地壳运动性质及地质发展史,从而划分地质年代。通常把地质历史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大的时代,在每个时代中又划分成若干纪,每个纪又划分成若干个世。代、纪、世是地质历史中的时间概念。相应于代、纪、世这个时间里形成的地层,空间概念对应地划分为界、系、统,这是地层系统。地层年代和岩层产状在地质构造的研究中是很重要的。为了判断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必须首先搞清地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产状。由于不同时代形成的地层,其地质性质也不同。该地区以沉积岩为主,由图可知,主要出露地层有(由老到新列出)上元古界震旦系(Z);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O1);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统(C2+3)、二叠系(P);中生界三叠系(T)、侏罗系(J)、上白垩统(K2)该地区有这些地层出露。出露地层面积最大的是侏罗系。不整合接触关系包括平行不整合接触与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下奥陶统(O1)与中、上石炭(C2+3),中间缺失了中、上奥陶 (O2+3)统、志留系(S)、泥盆系(D)、下石炭统(C1);:角度不整合接触:下奥陶统(O1)与上白垩统(K2),中间缺失了上奥陶 (O2+3)统、志留系(S)、泥盆系(D)、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侏罗(J)、下白垩统(K2);三叠系(T)与上白垩统(K2),中间缺失了侏罗(J)、下白垩统(K2);地层系统的主要特征:地层中有很的的不整合地层,有倒转地层,地层的产状也互不相同,亦有花岗侵入岩体,花岗岩体及花岗岩, 这些岩体产出时间较晚,在地层沉积形成以后,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固结其上;也有假整合的存在中、上石炭统(C2+3)与下寒武统(O1)是假整合的接触关系彭城地区地层简表年代地层单位代号及接触关系构造阶段(构造旋回)界系统新生界白垩系上统K2燕山运动II侏罗系上统J3中生界中统J2燕山运动I下统J1三叠系上统T3中统T2下统T1古生界二叠系上统P3海西运动中统P2下统P1石炭系上统C3中统C2奥陶系下统O1太康上升寒武系上统3中统2下统1元古界震旦系上统Z3中统Z2下统Z1第三章:地质构造(一)、区域构造特征概述彭城地区以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为主,西北P、T、C2+3处有个小的断层群,东北O1、Z、处有一个平移断层,南部有个大的正断层,西南处有个角度不整合接触。中部有一个由下奥陶统(O1)中、上石炭统(C2+3)二叠系(P)为中心,三叠系(T)为周围的飞来峰构造,其飞来峰位于山顶,山顶高度为1180m左右。(二)褶皱构造可按构造层分出基地褶皱和盖层褶皱构造,褶皱构造是有成层性的岩石或地层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而形成的。因此,成层的地层条带或条纹的褶曲形态是褶皱构造的主要标志之一。确定褶皱构造,必须判断和量测各种构造要素的产状,构造形态特征和构造要素的组合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的分布特征和规律,总结区域或局部地区褶皱构造特征。 一般情况下,裸露区,沉积岩区的褶皱构造标志明显,容易被解译,而覆盖区的隐伏褶皱或变质岩系的褶皱,其标志隐晦或不清晰。彭城地区中有四个褶皱构造:、在彭城的东北地区由下奥陶统(O1)与寒武系()组成了一个直立向斜褶皱,核部地层为下奥陶统,两翼地层为寒武系,两翼的倾向相反,倾角分别为40与45向斜的西北部地形高为800m左右,东南部地形高则为600m左右。在北部有一个平移断层平行得切割了该向斜的北部向斜的中部有个大许家,向斜的内部有夹有中、上石炭(C2+3);、在彭城的东部地区由震旦系(Z)与寒武系()组成了一个小的直立背斜褶皱,核部地层为震旦系(Z),两翼地层为寒武系(),两翼的的产状相反,倾角分别是42与40地形的高度为800m左右;、在彭城地区的中部由下奥陶统(O1)与中、上石炭统(C2+3)和二叠系(P)组成的一个大的向斜短轴褶皱该褶皱的核部的地层是二叠系(P),两翼地层则为中、上石炭统(C2+3)与下奥陶统(O1)组成褶皱的北部的下奥陶统(O1)的地层是倒转地层,地层产状50左右,该褶皱两翼产状不相同,中间夹杂着三个小的平移断层一个正断层,中、上石炭统(C2+3)与下奥陶(O1)为假整合接触;、在彭城地区的西南部由三叠系(T)与二叠系(P)组成的一个大的斜歪向斜褶皱,该褶皱的核部地层为三叠系(T),两翼的地层为二叠(P),两翼的产状相反,倾角分别是50与38该地区的地层高度为700m左右,东翼的地层高度为800m左右,西翼的地层高度为600m左右,该褶皱的核部有个正断层,百集地区就在该褶皱内部。(三)、断裂构造断层是地壳中的岩层或岩体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并且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是最重要的构造之一;断层常构成一定地区的地质格架。在彭城地区的断层比较发育,裂断层比较丰富,有各类断层包括:平移断层、正断层、逆断层等一般都不是网状的组合断层而是单个的断层; :在彭城地区的东北部贾村处的平移断层;此处的断层平行得切割了下奥陶统(O1)的部分地层、寒武系()地层、震旦系(Z)地层与中、上石炭统(C2+3)的地层,此处断层的地形高度为800m左右;判断此处存在的断层是平移断层的主要证据是,寒武系()与震旦系(Z)所形成的一个小的背斜构造,断层切过它的核部其核部的宽度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相互的错开所以可判断此断层为平移断层。该断层的形成时代为(C2+3一O1)。:在彭城地区的彭城东南部约为3km左右的地方有一处逆断层;断层走向北东42左右,倾向北西,此处的断层存在于震旦系(Z)寒武系()之间它切割了震旦系,(Z)且此处寒武系()的产状相反分别为42与43,此处断层的地形高度为600m左右;判断此处是逆断层的依据是:由地层接触关系、断层产状、地层切割形态判断它为逆断层。该断层的形成时代为(一Z)。在彭城地区的南部灵璧北2km左右出有一条横穿东西走向的正断层;断层走向西35左右。此断层切割了很多地层有侏罗系(J)地层、下奥陶统(O1)地层、寒武系()地层、震旦系(Z)中、上石炭统(C2+3)地层、二叠系(P)地层,判断此处为正断层的依据是:地形的不整合关系、断层产状来判断的。它的形成时代为(Z一K2)。:在彭城地区的中部肖城西2km左右有一条南北横贯的逆断层,断层走向南东20左右,倾向北东。该条断层切割了寒武系()地层、下奥陶统(O1)地层、中、上石炭统(C2+3)地层、二叠系(P)地层,判断次处为逆断层的依据是:由地层接触关系、断层产状、地层缺失判断为一逆断层。它的形成时代(T一)。:在彭城地区的西北部有个马桥正断层,断层走向南10左右,该条断层切割了下奥陶统(O1)地层,中、上石炭统(C2+3)地层、二叠系(P)地层、侏罗系(J)地层。判断此处断层为正断层的依据是:根据断层两侧地层接触关系和断层产状判断为正断层。它的形成时代为(O1一J)。还有许多小的断层与断层组就不加以描述了,因为它不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地质格架。所以一些小的断层构造就不用去写。(四)、岩浆岩体构造与变质岩构造该地区有五块侵入的花岗岩体,:在彭城的西北上角处有一块13的花岗侵入岩体,该侵入岩体的规模较小,该侵入岩体存在于下奥陶统(O1)中且与二叠系(P)地层相接处,石炭统(C2+3)地层成假整合接触,它的侵入时代(O1一P),后期破坏程度较大。 :在彭城地区的马桥处也有一个小的13的花岗侵入岩体,该侵入岩体的规模较小,呈椭圆形,它与周围的围岩成整合接触,该侵入岩体存在与下奥陶统(O1),它的侵入时代(O1),后期的破坏程度不大。:在彭城地区的肖城南部约2km的地方有一处花岗侵入岩体,该侵入岩体的体积与规模都不大,呈长椭形,它与周围的围岩成整合接触,它该侵入岩体存在于下奥陶统(O1),它的侵入时代(O1)。后期的破坏程度不大;(还有一块侵入岩体在其附近向斜构造的东边与它的形成关系地层等都是一样的就不加以描述了) :在彭城地区的南部有有一块规模和面积有不是很大的侵入花岗岩体,该岩体的形状不规则,它与周围的围岩呈不整合接触,与上白垩统(K2)呈假整合接触,它存在于二叠系(P)三叠系(T)与上白垩统(K2)中,它的侵入时代为上白垩统(K2)之前三叠系(T)之后,后期破坏程度比较大。第四章:构造发展简史从震旦系(Z)到上白垩统(K2)彭城地区的地壳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从震旦系到上白垩统整个彭城地区的地壳发生了多次的升、降运动,以至于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本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大地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下,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根据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构造层。按构造层来划分的各个构造发展的各个阶段: 第一构造层:震旦系(Z)、寒武系()、下奥陶统(O1).。此时为加里东运动阶段,该阶段的地壳缓慢下降接受沉积逐渐形成震旦系(Z)地层、寒武系()地层、下奥陶统(O1)地层,他们之间是整合接触关系,由于构造运动作用的影响在该地层中形成了背斜构造走向近南北,随着应变力的作用行成了一条平移断层与一条逆断层,之后地壳开始抬升,早期沉积地层开始遭受风化剥蚀。第二构造层:中、上石炭统(C2+3)、二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此时为印支海西阶段与燕山运动I阶段,该阶段地层呈下降趋势接受沉积形成了中、上石炭统(C2+3)地层、二叠系(P)地层、三叠系(T)地层、侏罗系(J)地层,他们之间是整合接触关系,在构造运动作用的影响下在该地层中有向斜构造、背斜构造、飞来峰构造。又在应变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很多的断层有一个大的正断层近于东西走向,还有一个大的逆断层此断层近于南北走向。在此阶段有花岗岩的侵入,地壳开始逐渐的上升,开始遭受风化剥蚀。第三构造层:上白垩系(K2)。此时为燕山运动II阶段,该地层呈上升的趋势,接受沉积形成上白垩系(K2)地层。它与下伏地层成假整合接触关系。之后地壳上升,遭受剥蚀至今。总之,本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大地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多次构造运动,最终形成了现在复杂的地质构造。第五章:结语 彭城地区的地层出露不是很全缺失地层比较多,地层产状不一。在构造方面:本区有二个大的向斜构造,四个大的断层构造,地质构造发育较好;在区域构造发展方面,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三个构造层;此外伴随有花岗侵入岩体,从总体上看,本地区构造运动较强,依次形成彭城地形。通过这次构造地质综合作业,使我们全面地了解了综合地质图的读图、分析图、做剖面图、书写构造发展史以及编制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的方法与过程,还通过这次的综合实习把我们以前学习的东西全部的融会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客房培训
- 2025合同范本:商铺租赁合同协议书
- 2025年版权保留转让合同
- 护理培训成果汇报
- 2025商业店铺租赁合同范本2
- 2025租赁合同的担保方式
- 2025网约车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劳动合同范本标准模板
- 2025标准设备购买合同参考范本
- 2025合作伙伴合同书 企业合作伙伴合同撰写
- 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培训教学课件(38张)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 肝癌的防治(大众科普版本)-PPT课件
- 成都高新区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半期考试数学试卷
- 职业危害防治实施管理台账
-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 毕业设计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 苹果中国授权经销商协议
- KGW船用起重机维护使用手册
- 怎样确保骑车安全-1
- 混凝土裂缝修补工程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