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九物理资源网http:/89 甲套题教改实验区初中物理实验试题物理试题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探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三探究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_ _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调节杠杆平衡。(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5)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1) 杠杆的最小刻度值是 厘米,每一个钩码的质量是 千克。(2)数据记录: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动力动力臂(Ncm)阻力(N)阻力臂(cm)阻力阻力臂(Ncm)12四实验结论:(1)使杠杆转动的力是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是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是 。(2)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五反思与拓展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物理试题 2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一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 盐水、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三操作要求1. 检查器材。2. 记录总质量。3. 测盐水的体积。4. 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5. 计算盐水的密度。6. 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 天平的最大称量值 ,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 ,量筒的最大刻度值 ,量筒的最小刻度值 。2. 记录数据: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盐水的密度(kg/m3)五、反思与拓展 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差来测量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 。物理试题3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二探究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铅笔、刻度尺。三探究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得出结论。6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实验记录1记录数据:质量m/kg重力G/N0m/kgG/N2图像:五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 有关,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六反思与拓展: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 。物理试题4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二探究实验器材: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0.6A、3A),定值电阻三个(阻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10)。三探究实验要求:1提出问题: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2猜想与假设: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填“成正比”、“成反比”)3设计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按图4 正确连接电路。(3)调节变阻器检查电路。(4)测量有关电流和电压值,并作记录。(5)改变Rx阻值(2次),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一定,测出电流值并做记录。 图4 实验电路图4分析与论证(1)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5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 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量程 ,定值电阻值 。2. 数据记录(电压= V)电阻R/电流I/A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I跟电阻R的关系为 。五反思与拓展这种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方法叫法。物理试题5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一实验目的: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二实验原理:根据电功率公式P=UI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功率。三实验器材:图5 实验电路图小灯泡(2.5V),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3V、15V),电流表(0.6A、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四实验操作要求1. 检查器材。2. 按图6连好的电路,在额定电压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3. 在高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4. 整理器材五实验记录1. 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量程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 。2. 记录数据:实验记录电压情况电压U(V)电流I(A)灯泡亮度(正常或变暗)功率P(W)额定电压高于额定电压六反思与拓展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 。物理试题6 光的反射的规律一探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二探究实验器材:平面镜、可折叠的纸板、光源(可得到细光束)、铅笔、刻度尺、量角器。三探究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2猜想与假设: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可能在 平面内,反射角可能 入射角。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竖直的安放可折叠的纸板,在折叠处画上直线ON。(3)光束沿纸板射到O点,转动纸板找到反射光线的位置(4)在纸板上用铅笔标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位置。(5)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并作记录。(6)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按操作要求的35再做一次。(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记录和结论:1记录数据入射角i反射角r 第一次第二次2结论 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反射角入射角。五反思与拓展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物理试题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探究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二探究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三探究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记录和结论1记录数据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第一次 第二次2结论(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五反思与拓展 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 。物理试题8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一实验目的: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二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电流表,小灯座(附灯泡,2.5),开关,导线若干根。三操作要求1. 检查器材。 2. 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3. 正确连接电路。4. 调节变阻器到电阻最大值,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5.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炮亮度的变化,记录小灯泡不同亮度时的电流值。6. 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电流表量程 ,最小分度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 。2画出实验电路图如下:3断开开关,整理记录。 测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灯泡开始发光发暗光发亮光电流值I(A)五反思与拓展 使用滑动变阻器时,为什么要“一上一下”接线?如果全接上面两个接线拄会有什么现象? 。如果全接下面两个接线拄会有什么现象? 。物理试题9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一 探究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二探究实验器材:铜块(或铝块)、烧杯、细线、弹簧秤、塑料小桶、水、小木块(或小塑料块等)。三探究实验要求:1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2猜想与假设: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 关系。(填“相等”、“不相等”)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2)安放溢水杯和小烧杯,加适量水。(3)测铜块重力。(4)铜块浸入水中,测出弹簧秤对铜块的拉力。 (5)测排开水的重力。 (6)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1)铜块所受浮力等于 。(2)铜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 。6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实验记录1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分度值 。2记录计算数据:铜块的重力G(N)铜块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F(N)铜块所受浮力F浮(N)排开水的重力G排(N)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等于 。五 反思与拓展:已知铜块排开水的体积时如何确定排开水的重力 。物理试题10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二探究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长木板,木块(附挂钩),弹簧秤,细线、木垫(或塑料垫) 三探究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可能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填“大”、“小”)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2)测出木块重力。(3)组装斜面,用细线和弹簧秤将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同时计下弹簧秤的示数F;测出木块上升的高度h和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4)增大斜面倾角,重复步骤3操作。(5)计算有关物理量的数值,并得出结论。 4分析与论证:(1)用弹簧秤测量拉力时要在 时读出读数。(2)计算有用功的、总功的公式是 。(3)斜面的额外功主要是由什么产生的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实验记录:木块重力 N。上升的高度h/cm沿斜面的距离s/cm弹簧秤的示数F/N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成某倾角增大倾角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 关(填“有”或“无”),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 。五反思与拓展:如何计算额外功 。物理试题11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一实验目的:正确设计并连接该实验电路。 二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I三实验器材: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0.6A、3A),待测电阻(10-30),开关,导线,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四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 3正确连接电路。4调节变阻器到电阻最大值,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5整理器材。五实验记录1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量程 ,待测电阻的阻值 。2画出实验电路图如下:六反思与拓展 为什么本实验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物理试题12 探究凸透镜成像缩小实像的条件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二探究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三探究实验要求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2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_2倍焦距2。(“大于”、“小于”或“等于”)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3)移动物体直到屏幕上成等大和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4)记下此时对应的物体距特点。(5)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1)根据实验完成下表格。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四实验记录和结论1凸透镜的焦距f = 2记录数据:物距u的范围(u2f或 u =2f)成像情况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倒立的等大的实像3实验结论凸透镜到物体(蜡烛)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 、 、 像。凸透镜到物体(蜡烛)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成 、 的(缩小或等于物体大小) 像。五反思与拓展当物距、或时凸透镜成像还有什么特点。物理试题13 研究电磁铁图13 部分实验电路图一探究实验目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的关系。二 探究实验器材:如图10接好的部分电路(电池组、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小堆大头针),电磁铁实验器。三探究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可能与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的大小的关系为: 。 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连接实验电路。(3)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合适的位置,观察记录电流的大小,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观察记录大头针的个数。(4)改变电流的大小,重复步骤3操作。(5)断开开关。 4分析与论证:(1)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拨到 的位置。(2)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 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实验记录与结论:实验次数电流大小大头针数磁性强弱12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数越 ,它的磁性就越强。五反思与拓展:电磁铁加装铁心的目的是 。物理试题14 组成并联电路图14 实验电路图一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二实验器材:两只小灯泡、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三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连接用电器,组成并联电路,画出电路图。3检查线路连接无误,观察开关S 和S1控制电路的情况。4整理器材,填写实验结果。四实验记录1记录数据:并连连接状态支路灯泡L1和L2的情况(亮或不亮)闭合干路开关S时 (0.5分)断开支路开关S1时 (0.5分)断开支路开关S2时 (0.5分)2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干路开关S所控制的用电器 (L1或L2、L1、全部用电器)(0.5分)。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1所控制的用电器 (L1和L2、L1、L2) (0.5分)。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2所控制的用电器 (L1和L2、L1、L2) (0.5分)。五反思与拓展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实验操作统考号 物理试题15 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压表2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二实验器材:1节干电池、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量程:3V、15V),2个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预接电路(按图16连好部分电路,待用)。图15 部分实验电路图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测出1节干电池的电压。2将电阻组、开关连接在电路上(注意开关的正确状态)。3用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V1。4用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V2。5用电压表测L1与L2两端的总电压V。6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和结论1 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 ,是电压表的量程。大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小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2记录数据:1节干电池的电压(V)L1两端的电压(V1)L2两端的电压(V2)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V)3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五反思与拓展:如果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会有什么现象? 。物理试题16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和水的沸腾温度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和水的沸腾温度。二探究实验器材:烧杯(100mL),水(温度接近90),温度计(0-100),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三探究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水在什么温度下沸腾?水沸腾时有些什么现象?2猜想与假设:水是在温度下才能沸腾?水沸腾时有大量的产生?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安装并调节装置。(3)观察水的沸腾。(4)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1)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涉及的条件填在下表格中(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出图像四实验记录和结论1温度计量程 ,最小刻度值 。2记录数据:时间(分钟)012345678温度()0t/sT/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出图像。4实验结论(1)液体沸腾时,汽化在液体的 和 发生(填发生的地方),液体的温度将 。(2)液体沸腾时,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五反思与拓展。水沸腾时的温度与大气压强有什么关系?。物理试题17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二实验器材:温度计(量程0100,最小刻度值1),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2个烧杯。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估测热水的温度。3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4估测冷水温度。5用温度计测冷水的温度,操作正确。6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观察器材:温度计的量程 ,最小刻度值 。判断量程对要进行测量的液体温度 (填:是或不)适合。2记录数据:手指的感觉(热或冷)估测温度实测温度五反思与拓展: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温水的温度? 物理试题18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二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三操作要求1检查实验器材。2测手的拉力。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5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教案
- 六年级上册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art B教案
- 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6 Around town Unit 1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超市员工激励培训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
- 风筒火险安全培训
- 餐厅厅面员工培训大纲
- Conefor Sensinode 2.6用户手册(中文版)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ection A 2(Grammar Focus-3c)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跑教案设计
- 赏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课件
- 发现内在的光芒主题班会课件
-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
- 领导干部安全环保履职能力评估
- 金陵十三钗演讲
- 银行科技岗职业发展规划
- 2024年人参项目营销策划方案
- 手术室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
- 电商劳务协议
- 列车及车站保洁投标方案
- 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