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31.1GDP增速31.2 CPI41.3.货币政策41.4.利率水平51.5国内消费市场61.6出口7二证券市场基本情况分析82.1.中国股市低迷原因探究82.2.2012:中国股市依然面临艰难时刻92.3.证券市场发展趋势92.3.1理论创新酝酿重大突破102.3.2制度创新将全面推进102.3.3产品创新将系列化102.3.4市场组织结构的多元化与专业化趋势112.3.5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11三通信行业基本情况分析123.1.行业发展概况123.1.1行业发展动态123.1.2行业总销售额、总收入、发展趋势143.1.3产业机构143.2行业需求状况163.2.1下游产业分析163.2.2行业需求规模及变化173.3.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73.3.1行业竞争者分析173.3.2竞争者所占市场结构分析18四中兴通讯基本状况分析204.1、公司概述204.1.1.公司的发展简史204.1.2.公司的自然业务情况204.1.3.本公司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或者独特性204.1.4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测204.2、研究与开发214.2.1、研究资金投入214.2.2、研发人员情况224.2.3科研成果及业绩224.3、产品或服务234.3.1产品经营业绩234.3.2具体产品及服务介绍244.4、市场与竞争分析264.1 .2013年国内电信行业概述264.2.2013年全球电信行业概述264.3.国内市场方面264.4.国际市场方面264.5.主要客户,供应商264.6.行业竞争主要对手27五中兴通讯财务分析275.1资产负债表分析:275.1.1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275.1.2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3351.3资产负债表主要变动项目分析365.2现金流量表分析:365.2.1、现金流量构成分析3652.2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38523、现金流量表主要变动项目分析395.3利润表分析405.3.1利润表构成分405.3.2利润表趋势分析415.3.3利润表主要变动项目分析445.4财务效率分析445.4.1盈利能力指标分析455.4.2清偿能力分析465.4.3运营能力分析475.5杜邦财务分析体系:485.5.1.净资产收益率分析:485.5.2.总资产净利率的分析:495.5.3.销售净利率的分析:495.5.4.全部成本的分析:495.5.5.权益乘数的分析:50论:51六技术分析54一、大盘分析54二中兴通信56七投资可行性建议59三通信行业基本情况分析3.1.行业发展概况通信行业技术迅猛发展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 以无线通信技术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开始,随着芯片加工技术, 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的加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先后经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又称1G, 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又称2G,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目前以智能信号处理技术为特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正蓬勃发展(又称3G),LTE,4G(又称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已进入试点阶段.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变化较快,一般每隔4至 5年就会出现较大规模的技术升级,从而带来无线通信设备的升级换代. 在光通信方面,在过去的十五年中,光通信从一开始只是为传送基于电路交换的信息,其采用的技术为PDH,SDH等.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接入网的发展,PON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从上世纪90年代的APON/BPON发展到现在的EPON, GPON乃至10GE/GPON.传输速率也从155M到现在的1.25G,2.5G乃至10G.新技术的发展即为光纤到户,三网融合, 光进铜退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光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企业与国际主流企业的差距缩小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要大大超过国外同类企业.第二代移动通信市场的技术专利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但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GSM,GPRS,CDMA,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WiFi等多种制式的通信设备市场的份额逐年提高.以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为代表的民族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已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部分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与爱立信等国际通信设备制造业巨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同时, 国内企业凭借人力资源成本低廉,本土化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一定的竞争能力. 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背景下必将迎来更良好的发展机遇.,通信设备制造业细分市场概况通信设备主要由三个专业领域构成:核心网设备,网络覆盖设备和终端用户设备 . 3.1.1行业发展动态(1)4G的发展2013年已经差不多过了第一季,新一轮移动通讯器材亦开始明朗,好明显由上年第二季后推出的产品,例如iPhone 5、Samsung Galaxy S3及Note II都有LTE版本,支援4G LTE技术的产品亦陆续增加。近来,就连今年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会内发布了中国移动的TD-LTE计划,4G再次成为近日的热门话题。根据英国网络测试公司OpenSignal在早前发表报告指出,在2009年全球首个推出4G LTE网络的瑞典,是目前全球4G LTE网络速度最快的国家,平均下载速度为22.1Mbps,至于全球4G LTE网络的平均下载速度为10.4Mbps,技术仍然领先全球。不过在其他欧洲地区以及美国等地方的4G LTE发展似乎并不顺利,碍于人口分布令投资在基站设立的成本太大,以及收费高昂而受影响。不讲太远,在亚洲地区中的韩国及日本,网络速度就有16.4Mbps及7.1Mbps。在中国香港地区,4G网速就有19.6Mbps,意想不到成为全球排名第二,而且中国香港大部分网络已推出4G服务,有竞争自然有进步。另一个市场分析机构IDATE发表报告,指出现时全球62个地方至少有一个或以上4G LTE网络,今年更将有19个网络商投入服务,预计到2016年底全球4G用户将突破9亿人,当中亚太地区占41%,北美就占21%,至于欧洲则只得16%,似乎这技术在全球都有平均的发展。不过,有一重点是很多人都忽视,就是现在的4G LTE技术还未算真正的4G,因此亦有外国媒体提出这个还未符合国际电信联盟对下一代无线通讯协定的LTE技术,应该名为3.9G。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现时的2G/3G网络器材,有不少可以过渡至4G通讯,对于网络供应商而言,可以减少终端上的投资,同时亦可加快技术的发展。(2)物联网现状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较早中科院早在十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在物联网这个全新的产业中我国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个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其影响力举足轻重。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指出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09年11月总投资超过2.76亿元的11个物联网项目在无锡成功签约。2010年工信部和发改委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之前我国已经规划了3.86万亿元的资金用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当前中国“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3)云计算崛起国内云计算服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云计算技术与设备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据gartner估计2011年我国在全球约900亿美元的云计算服务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到3%但年增速达到40%4预期未来我国与国外在云计算方面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大型互联网企业是目前国内主要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业务形式以iaas+paas形式的开放平台服务为主其中iaas服务相对较为成熟paas服务初具雏形。一些互联网公司自主推出了paas云平台并向企业和开发者开放其中数家企业的paas平台已经吸引了数十万的开发者入驻通过分成方式与开发者实现了共赢。 ict制造商在云计算专用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企业私有云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上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一些国内设备制造企业的私有云解决方案已经具备千台量级物理机和百万量级虚拟机的管理水平。软件厂商逐渐转向云计算领域开始提供saas服务并向paas领域扩展。国内saas软件厂商多为中小企业业务形式多以企业crm服务为主。领先的国内saas软件厂商签约用户数已经过万。电信运营商依托网络和数据中心的优势主要通过iaas服务进入云计算市场。中国电信于2011年8月发布天翼云计算战略、品牌及解决方案2012年将提供云主机、云存储等iaas服务。中国移动自2007年起开始搭建大云(bigcloud)平台2011年11月发布了大云1.5版本移动mm等业务将在未来迁移至大云平台。中国联通则自主研发了面向个人、企业和政府用户的云计算服务“沃云”。 idc企业依托自己的机房和数据中心将iaas作为云服务切入点目前已能提供弹性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等iaas服务。3.1.2行业总销售额、总收入、发展趋势行业总销售额、总收入、发展趋势年度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主营业务收入亿元732877998190854199031192613555利润总额亿元348292309551732627573企业单位数个1224133315781605154012061261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63768689101124139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报表制度()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空间巨大从全球范围看, 通信设备制造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历程,目前仍属于高速发展期, 即使在2008年受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 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依然保持一定增长.根据全球著名通信市场研究公司Infonetics的报告,2008年全球通信设备企业的收入为1, 500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8%,并预测2013年将达到1,950亿美元,其中移动通信设备市场规模继续放大.3.1.3产业机构1.1通信设备制造业结构一级构成二级构成通信系统设备通信接入设备指有线或无线通信接入设备。包括:光纤接入设备、铜缆接入设备、电力线宽带接入设备()和固定无线接入设备。通信传输设备指有线或无线通信传输设备。包括:光通信设备、微波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散射通信设备、载波通信设备、通信导航定向通信交换设备指实现电路(信息)交换或接口功能设备。包括: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固网软交换及相关设备、七号信令转接设备、交换机、光通信交换设备等。移动通信设备指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设备:基站及基站控制器、基站天线、直放站、移动交换及移动软交换设备、核心网分组域设备等;集群通信系统设备;无中心选址通信系统设备。网络设备指建立某一系统网络所需各种相关设备或装置。包括:网络控制设备:通信控制处理机、集中器、终端控制器等;网络接口和适配器:网络收发器、网络转发器、网络分配器、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等;网络连接设备:集线器、路由器、数字数据网络节点设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二层交换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等;网络优化设备:负载均衡器、流量控制器;网络检测设备:协议分析器、协议测试设备、差错检测设备。通信终端设备制造通信终端设备指电台、电话单机、数据终端设备等各种有线通信终端接收设备。包括:收发合中小型电台;电话单机:电话机、网络电话机等;数据终端设备:传真机、数传机等。移动通信终端指手机、对讲机等各种移动通信终端接收设备。包括:手机(包括车载、固定无线话机):、等类型手机;其他移动通信终端:集群通信终端、对讲机、小灵通()等。通信配套产品和其他通信设备制造通信配套产品及其他通信设备包括:通信配套产品:通信电源、配线分线设备等;其他配套设备:通信油机等。3.2行业需求状况3.2.1下游产业分析(1)中国移动存量市场用户份额下滑、电信联通上升,且联通新增市场份额提升速度较快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新增市场上正攫取更多的份额,中国移动在存量市场上的用户份额逐步下降,但是其行业老大地位依然难以撼动。截止2012年6月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数量分别达到14418万、68307.6万和21924.9万户,分布占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的13.71%、64.93%、20.84%。凭借着3G终端和3G网络方面的优势,中国联通在新增市场上延续了2012年1季度的强劲走势。2012年上半年,中国联通累计新增用户1958.9万户,新增用户市场份额达到27.67%,较上年同期上升6.26个百分点;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分别下降2.70个和3.55个百分点。图表 1 2011年-2012年2季度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较上月净增数量(2)3G市场格局稳定,中国联通新增用户数居首相比整个移动电话市场,3G市场竞争格局日趋均衡。2012年2季度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G用户分别达到5096.0万、6707.9万、5753.0万户,市场份额分别为29.03%、38.21%、32.77%,占比较1季度末分别上升0.37个、下降1.07个、上升0.62个百分点。新增市场方面,2季度,中国电信新增3G用户数较1季度进一步下滑,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新增3G用户数较1季度有所回升,三大运营商2季度新增用户数分别为741.0万、751.6万和867.0万户。其中,联通2季度各月3G新增用户均高于其余两家,重新领跑3G增量市场。国内移动通信用户数已经超过9亿,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到,3G用户增长迅速,成为只要的竞争方向,三大通信巨头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成三足鼎立之势。只要稳定发展,积极创新,整体的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3.2.2行业需求规模及变化产业基础已经建立各种类型的通信器材国内基本上都已经能够生产,各个可能的应用领域几乎都已经进入。由于引进技术、装备和自主创新,骨干企业产品质量和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规范体系已初步建立。广大用户对于通信产业已熟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通信的产业政策,各地各领域积极推广使用。通信器材成为全国投资的热点,经营成功的通信器材的企业在扩大,增加品种,又有新企业进入。国际上有实力的通信器材生产、销售企业逐步进入中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竞争、产业升级,对于通信器材的发展带来明显的推动作用。(2)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以及通信业一系列稳健务实的发展政策相继出台,我国通信业在全球通信业萧条的大环境中保持增长势头,发展平稳,带动了通信器材市场需求的大幅上升。3.3.行业竞争格局分析3.3.1行业竞争者分析通信设备主要由三个专业领域构成:1)核心网设备:以交换机为代表,核心网设备承担通信网络的数据交换和业务控制功能。2)网络覆盖设备:网络覆盖设备包括核心覆盖设备(基站、微基站、光网络交换机、光线路终端OLT、ONU)和网络优化覆盖设备。核心覆盖设备:网络覆盖系统的核心设备为基站设备及光线网络交换机网络优化覆盖设备:网络优化覆盖设备用于信号盲区的加强覆盖。3)终端用户设备:终端用户设备即最终用户产品行业细分情况如下图所示:3.3.2竞争者所占市场结构分析四中兴通讯基本状况分析一、公司概述4.1.1.公司的发展简史中兴通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1985年,中兴通讯成立。1997年,中兴通讯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是国内A股市场上市值、营业收入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4年12月,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首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通讯通过为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4.1.2.公司的自然业务情况中兴通讯拥有通信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和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业务、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的差异化需求,营收同比增长23.39%,增速位居行业首位。其中,国际市场实现营收467.58亿元人民币,占整体营收54.21%,同比增长24%。中兴通讯系统设备已全面服务于全球高端市场的顶级运营商,智能终端增速强劲,已跃居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4.1.3.本公司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或者独特性中兴通讯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公司在美国、法国、瑞典、印度、中国等地共设有18个全球研发机构,近3万名国内外研发人员专注于行业技术创新,2011年中兴通讯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球企业第一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与申请量也均列国内企业第一位。公司依托分布于全球的107个分支机构,凭借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突出的灵活定制能力、日趋完善的交付能力赢得全球客户的信任与合作。中兴通讯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坚持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生。运用通信技术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享有平等的通信自由;将“创新、融合、绿色”理念贯穿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及研发、生产、物流、客户服务等全流程,为实现全球性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懈努力。4.1.4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测展望2013年,无线网络方面,移传输网络带来发展契机;智能终端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与移动应用的不断丰富,智能终端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通道。此外,各大运营商的需求亦发生转变,综合解决方案与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关键。中兴产品方案已具备全球竞争力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3G网络优化与升级及4G网络商用部署;有线网络方面,为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全球宽带市场均呈现蓬勃发展状态,全球各国国家宽带战略的政策支持将持续推进宽带建设,无线及有线网络流量增加为,已与全球主流运营商开展全面合作。 2013年,中兴将致力于产品创新与方案经营,聚焦主流产品,提升研发效率,深化人口大国及主流运营商战略,聚焦优势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政企及服务市场。2013年,中兴将实施经营结算制以管控资源,精细化成本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二、研究与开发中兴通讯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公司在美国、法国、瑞典、印度、中国等地共设有18个全球研发机构,近3万名国内外研发人员专注于行业技术创新,2011年中兴通讯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球企业第一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与申请量也均列国内企业第一位。公司依托分布于全球的107个分支机构,凭借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突出的灵活定制能力、日趋完善的交付能力赢得全球客户的信任与合作。中兴公司是中国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863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承担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IPv6路由器平台、国家信息示范网(3Tnet)等多项863重大专项课题,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中兴公司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建立了一套引进、培训、使用、激励人才的机制。21000名员工中,博士、博士后400多人,硕士5800多人,本科以上学历占员工总数的70%。4.2.1、研究资金投入研究资金投入逐年上升,公司4.2.2、研发人员情况1.公司员工情况类别员工数量(人)约占总人数比例研发人员29,76438.00%市场营销人员11,86715.10%客户服务人员14,10418.00%生产人员15,55319.80%财务人员8201.10%行政管理人员6,2948.00%合计78,4021002.开发人员占比4.2.3科研成果及业绩中兴通讯是中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国家863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承担了近30项国家“863”重大课题,是通信设备领域承担国家863课题最多的企业之一。坚持自主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客户带来价值始终是中兴通讯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兴通讯在2012 年度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设置,加强项目化运作,提升研发效率,为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012 年,中兴通讯继续推进产品和技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产品和技术平台从对传统电信网络的支持扩展到政企网领域,在接入层,进一步完善和拓展SDR 平台,在汇聚和核心层,加快UPP 平台的建设,在控制和业务层,拓展V4 平台和ATCA 平台,打造IC、CT 融合的统一计算存储平台,为无线多网融合、Cloud Radio、智能管道、物联网、云计算等综合方案提供核心的技术平台,极大提升中兴通讯无线接入、承载网、核心网、PON、业务及软件、手机等产品的竞争力。中兴通讯每年在科研开发上的投入均保持在销售收入10%左右,现有研发人员约2.9 万名,并在中国、美国、瑞典、法国及印度等地设立了19 个研发中心。由中兴通讯承建的“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经过近2 年的建设,完成建设计划书规定的内容,通过验收。此外,2012 年中兴通讯还与全球领先运营商共同建设10 余个联合创新中心,以便更好把握市场需求和客户体验,获取市场成功。截至2012 年12 月31 日,中兴通讯累计申请全球专利超过4.8 万件,授权专利超过1.4 万件,PCT 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为3,906 件,位居全球第一。此外,中兴通讯已成为70 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论坛的成员,有30 多名专家在全球各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担任主席和报告人职务,累计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22,000 多篇,取得了180 多个国际标准编辑者(Editor)席位和起草权,逐步在重点产品和技术领域构建技术和专利优势,专利风险防御能力亦不断得到加强。2012 年,中兴通讯“TD-SCDMA 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光电交叉联动与跨层灵活疏导的光传送技术及设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新一代无源光网络EPON/10G-EPON 关键技术与应用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2 年,中兴通讯同时先后牵头承担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三)”等10 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此外还承接了国家863 计划、中国下一代互联网项目、电子发展基金、物联网专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数十个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中兴通讯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合作的号召,成立了“中兴通讯产学研合作论坛”,吸引国内通信领域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参加,目前已经有27 家论坛成员单位。三、产品或服务4.3.1产品经营业绩4,3,1.1.运营商网络2012年内,运营商网络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16.0亿元人民币;终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58.4亿元人民币;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67.8亿元人民币。运营商网络无线产品方面,在GSM/UMTS/CDMA等传统2G/3G产品上巩固与现有客户的战略合作,并积极挖潜新增市场;在4G产品的商用建设方面,通过FDD-LTE产品不断提升与全球主流运营商的全面合作关系,TD-LTE产品则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并在印度、中东及日本等国家或地区获得商用合同。在全球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中兴通讯强化无线产品的深度经营,在保证网络性能指标及交付进度的前提下,实现无线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有线及光通信产品方面,有线交换与接入产品营业收入下降,但在宽带市场迅速发展及移动互联网配套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持续投入新技术的研发,解决方案亦积极匹配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实现光通信产品的平稳增长。业务产品方面,中兴通讯基于用户体验与需求,加大新产品的创新力度,实现良性发展。4.3.1.2.终端 2012年内,由于市场对功能手机和数据卡的需求下降,终端产品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受到移动互联网发展及移动应用不断丰富的推动,市场对智能终端的需求增加,中兴通讯智能终端营业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销售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更为合理,市场分布更为均衡,销售渠道更为多样。4.3.1.3.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产品 2012年内,中兴通讯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1%,其中视讯及网络终端产品、其他产品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2 年度,中兴通讯向最大客户的销售金额为11,254.79 百万元人民币,占中兴通讯年度销售总额的13.37%;向前五名最大客户合计的销售金额为30,878.80百万元人民币,占中兴通讯年度销售总额的36.66%。本公司董事、监事或其联系人或任何拥有本公司5%或以上股份之股东概无拥有中兴通讯任何五名最大客户的任何权益。(中兴通讯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上述数据一致。)4.3.2具体产品及服务介绍1.手机 中兴通讯于1998年开始从事手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全球少数有能力研发、制造2G、3G、3.5G、4G全系列终端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之一,能够根据运营商的网络特点和业务特点,提供手机、移动宽带终端、家庭桌面式融合终端等全系列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致力于成为全球运营商的最佳定制终端合作伙伴。 2.无线秉承“基于客户价值的创新”理念,中兴通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全球首推基于SDR平台的“多制式融合、多载波、绿色、全IP”的系列化基站,包括室内宏基站、室外宏基站、微基站和分布式基站,涵盖UMTS、GSM、CDMA2000、TD、WiMAX、LTE等所有无线制式,倡导融合的单一网络Uni-RAN,暨通过一种基站就可以构建包含所有无线制式的接入网。丰富的产品系列和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可以满足运营商的不同需求,全面节省运营商TCO,支持向未来的平滑演进。 3.承载作为全球领先的新一代承载网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中兴通讯承载网产品结合传统光网络产品的可控可管、大颗粒调度、长距离传送和传统IP网络产品的简单、灵活、自动控制等特点,形成了以IP技术为核心,融合分组和光技术的新一代承载网产品解决方案,为运营网络转型提供了可靠、实用、可平滑过渡的低TCO 承载网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兴通讯承载网产品做为融合网络的领先者和承载技术的创新者,将持续不断地继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网络和服务。4.接入中兴通讯的固网接入设备,包括光接入设备PON、综合接入设备MSAN、宽带接入设备DSLAM等。中兴通讯在EPON方面独具优势,产品大量应用于国内固网运营商。xPON设备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5%;综合接入设备,中兴通讯优势明显,国内6750万线,国内市场份额47%;DSLAM设备,中兴通讯市场份额国内第二,国际市场占有率居全球三甲,份额正在不断提升中。同时,中兴通讯面向所有客户,提供全系列的ZXDSL Modem和ZXA10 ONU产品,满足电信运营商开展全业务运营的多样化需求。5.业务迈入3G时代之后的业务市场是一个长尾市场。进入3G时代或者后3G时代,通信网络虽然仍发挥着控制作用,但是业务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明显比2G时代丰富,进入了内容为王的时代。针对这一特征,中兴通讯加强对用户需求的分析,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喜好和需求,为运营商开发各种创新业务。6.核心网中兴通讯是全球唯一的全制式核心网系统供应商,能够为世界所有移动通信标准提供设备和服务。中兴通讯提供全融合的核心网产品:一套核心网可以同时支持GSM/WCDMA/CDMA/TD-SCDMA/WiMAX/IMS/LTE各种组网需求,可以根据运营商的不同需求灵活配置,应对多网运营和网络演进的需求,最大程度地避免运营商重复投资。中兴通讯可以提供独特的G/C融合解决方案,为G/C双网运营或CDMA转网提供了灵活的选择。2004年,中兴通讯成功地推出了全球第一套大规模商用的GSM1X解决方案,解决了CDMA用户国际漫游的问题。7.能源与配套中兴通讯一直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迄今为止已取得140多项动力、电力、电子类国家专利(其中85%以上是发明专利),牵头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拥有国际通信联合委员会认证通过的EMC试验室和CNAS认证的可靠性实验室。产品通过了ISO14001、TL9000、TLC(泰尔)、TUV、CE等认证。中兴通讯在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高适应性、高实用性的前提下,不断推出效率更高、功率密度更大、体积更小、节能、节材、环保的绿色电源产品。2009年推出了新一代通信电源和UPS产品,不仅满足网络和通讯发展需求而且更具行业适应性,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的网络运行通信保障。高压直流、新款嵌入式电源等产品也即将开始规模应用。 8.服务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电信运营商也受到了包括成本、网络、服务等各方面的挑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运营商在服务的关注重点和需求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兴通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为全球运营商提供创新的,包括网络规划和建设,客户支持服务、管理服务、电信专业服务、知识服务在内的端到端综合解决方案,使客户能够集中资源进行市场经营,为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英国的新生》教学设计 川教版
-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课《聆听 小青蛙》教学设计
- 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2.2《程序与传感器》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2.3众多的河湖
- 公司员工请假单
- 人教版生物八下 8.2用药与急救 【教案】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AsiaPerid Ⅱ Reading教学设计设计(pdf)(新版)牛津版
- 人教版历史(2016)上册教学设计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 2024华润怡宝饮料(六安)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小狗学叫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寻甸城乡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笔试信息
- 本科成考试题及答案政治
- 中国桂花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陕西省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真题2024
- 2024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招聘笔试真题
- 四年级语文国测模拟试题 (1)附有答案
- MOOC 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自查报告格式
- 吊篮四方验收表
- 严重障碍量表SIB
- 建筑垃圾清运报价单.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