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李建国.doc_第1页
太阳系-李建国.doc_第2页
太阳系-李建国.doc_第3页
太阳系-李建国.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案例设计 镇江市丹徒区实验小学 李建国教学背景: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的自我意识校强;学生对“太阳系”比较陌生,大部分学生从未思考过有关太阳系的问题,同时由于很多学生进入青春期或青春前期,所以一般在课堂上爱发言的学生比中低年级少了,但是他们的电脑水平较高,热爱网络,在网上他们很活跃;学生经常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信息素养比较高,我也经常与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师生已建立了相互信任的情感。教学课题:(苏教版六年级上)探索宇宙太阳系大家族教学目标: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颗行星的排列顺序。2、会搜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颗行星的数据表。教学重点: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太阳系相关资料,认识组成太阳系的星体及八颗行星的排列顺序。教学难点:在认识太阳系组成中,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建立太阳系的概念。教材分析:太阳系是个大家族,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学生平时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如果用直接对太阳系进行观察的方法来完成对太阳系的认识,不是有效地途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太阳系天体的资料和图片,课前还可以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太阳系资料,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和图片来帮助学生认识太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相关资料的搜集、主动地在一起交流对太阳系的看法和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其中的一些天体,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建立有关太阳系的空间概念。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1、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2、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3、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1、问: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2、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板书课题) 太阳系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成员众多,其中,行星是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请阅读有关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数据资料。(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content/118346.aspx)3、出示八大行星数据表:/content/12/0515/10/235269_211128214.shtml学生阅读资料并交流各自的发现。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1、师:结合数据资料,讨论下面问题,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2、提问:八颗行星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以水星为标准,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1)学生整理、计算数据资料。/content/118346.aspx)(将结果填写在练习册表格里)(2)交流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颗行星的名称吗?请你把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转动的顺序贴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将他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行星的知识?(提供宇宙探秘网:/TianTi/XingXing/)3、提问: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序。(1)学生阅读、整理数据资料,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41页表格中)(2)交流:八大行星按体积大到小排序结果。4、关于八大行星,你还有那些问题?进行百度查询:(百度网址/)三、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1、谈话:在太阳的周围,除了行星以外,你还知道太阳系哪些其他天体的信息?2、学生交流,教师简要板书并进行梳理。(1)卫星(/question/28256217.html)阅读资料,八大行星都有卫星吗?除水星、金星外,其他的六大行星的卫星各有多少?哪颗行星的卫星最多的?地球的卫星是谁?(2)太阳系小天体(/wiki/%E5%A4%AA%E9%99%BD%E7%B3%BB%E5%B0%8F%E5%A4%A9%E9%AB%94)讲述:“太阳系小天体”中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星,它们拖着长长地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做彗星。看42页“哈雷彗星”图片:讲述:哈雷彗星是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命名的。1682年8月,哈雷首次发现了这颗彗星,在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他大胆的预言,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彗星被一位业余天文爱好者观测到了,他的预言得到了证实。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它的再次回归要等到2062年左右。(3)矮行星(/view/438800.htm)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把行星和太阳系里不是卫星的其他天体定义为三个不同的类型,即“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矮行星”指除“行星”、“卫星”、“太阳系小天体”以外的天体,如冥王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等天体都列为“矮行星”。3、建立“太阳系”概念(1)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吗?(2)揭示“太阳系”概念。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4、阅读42页有关“冥王星”的小资料(1)冥王星为什么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是什么时候?(2)通过对冥王星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过程的了解,你如何看待人们对于错误认识改正的态度?(科学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研究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 5、课外延伸:(相机播放百度视频:太阳系介绍/yangshanheng/item/75394cdce400ced0241f4047)课外整理太阳系的资料,设计制作一期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教学反思:传统的天文常识教学一般采用单一的“讲解接受”式教学,这种教学思路其实并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己透过繁杂多样的现象,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才算是真正经历了科学的探究过程。因此,本堂课的学习力图把传统的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思路及分析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中教师起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本课为同学们提供了有效的自主、协作学习的网络平台。它解决了没有活动平台造成的资源无导航,对话不集中,发表受局限,共享无交流等局限性。随着教育的改革,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要站在转变学生学的方式的着眼点,必须先着手转变我们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开放性研究活动是一个学生学习的新空间,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一优势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