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公司秘密N-32000型凝汽器说明书M700-068000ASM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 录入员 潘忠钦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DONGFANG TURBINE Co., Ltd.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使用说明书编 号D260A-000152ASM版本号. 编号D260A-000152ASM编制校对审核会签审定批准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使用说明书D260A-000152ASM 换版记录版本号日期换 版 说 明A2013.7首次发布目 录序号章-节名 称页数备注10-0使用须知120-1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使用说明书120-0 使用须知本说明书不是初级读物,只有经过培训且取得资格证的人员才能使用。本说明书所包含的信息只能被已使用了汽轮机油系统相关设备的用户用于设备的安装、运行和设备维护,其他人员或为了其他目的而使用本说明书均不被我公司认可,由此而产生的事故和损失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运行和设备维护,否则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本公司概不负责。本说明书不是一本完整的教科书,不可能涵盖设备方面及使用方面的所有信息资料,如若发生本说明书没有涵盖的情况可向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提出咨询。本说明书中包含了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部分专利资料,我公司保留其所有权。本说明书不允许全部或部分被复印或晒制,不允许泄露给任何其他第三方。本说明书包含的任何信息资料未经许可不得编入其他文件中。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2013年7月0-0-10-1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使用说明书1 概述1.1 系统功能本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采用电动油泵的供油方式。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盘车装置及联轴器罩喷油孔提供润滑冷却用油,向顶轴系统提供充足的油源。1.2 系统描述 汽轮发电机组的轴承需要润滑油来形成连续的油楔,转子在这层油楔上转动。形成油楔只需要少量的油,然而,由于转子的传热、轴承面的摩擦以及润滑油自身的紊流,产生了大量热量,为了维持轴承正常温度,因此,需提供更多的油量对轴承进行冷却。轴承的润滑油运行压力为0.140.18 MPa(除特别注明外,本说明书中的压力均指表压),此油压确保了轴承上部压力不低于大气压,避免造成油楔的不连续。另一方面,如果油压过高,润滑油就会从轴承两端高速地喷射出来,并变成雾状。这样,油很容易从轴承箱里窜出。油温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如果轴承进油油温过低,由于油的高粘度会使轴承润滑效率变低。如果轴承回油温度过高,油会很快氧化而变质。因此,轴承进油温为4046,轴承回油温度应65。润滑油系统图见附图0-1-1。1.3 系统联锁保护值轴承的润滑油运行压力为0.140.18MPa,系统联锁保护值如下:(1) 润滑油压低联锁备用交流润滑油泵启动值 0.115MPa(2) 润滑油压低报警 0.115MPa(3) 润滑油压低联锁直流事故油泵启动值 0.07MPa(4) 润滑油压低联锁跳机值 0.07MPa(5) 盘车联锁值 0.03MPa1.4 系统工质系统工质为ISO-VG32汽轮机油。2 系统的构成(1)集装油箱(2)两台交流电动润滑油泵(A泵和B泵)(3)一台直流电动事故油泵(4)两台交流电动排烟风机(5)两台冷油器(6)两台交流电动顶轴油泵(顶轴装置)(7)蓄能器(8)润滑油管路(9)溢油阀(10)电加热器(11)双联滤油器(12)油系统附件3 系统主要设备简介3.1 油泵在正常运行时,由一台交流润滑油泵(A泵或B泵)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供油,另一台交流润滑油泵备用。同时还配有一台直流事故油泵,用于在油压过低时建立起轴承润滑油压。当油压下降到某一给定值时,这三台电动油泵通过继电器控制自动投入运行。3.1.1交流润滑油泵(A泵和B泵)2台交流润滑油泵的容量均为100,其驱动电机为交流防爆电机。机组正常运行时,A泵(或B泵)供油,另一台备用,此时油泵出口压力约为0.45MPa。当汽轮机前轴承箱处润滑油的压力下降到0.115MPa时,备用交流润滑油泵自动投入。在汽轮机前轴承箱上设有压力开关,其作用在于监测前轴承箱处润滑油压是否偏低而连锁启动备用交流润滑油泵。在前轴承箱的供油管路上设有一套油泵自动启动油压仪表,其作用是在正常运行期间对压力开关和泵的启动器进行试验。在各油泵的出口管路有压力测点,相应的压力表和压力开关安装在集装油箱仪表架中,其作用在于监测各泵出口油压。注意:交流润滑油泵的电源必须接自最安全且有备用电源的电源段,不能使两台油泵同时失电。主要参数如下表:出口压力0.45MPa流量4100 L/min转速2950 r/min电源AC 380V电机功率75 kW交流润滑油泵的结构型式及使用说明详见交流润滑油泵说明书。3.1.2直流事故油泵EOP直流事故油泵EOP驱动电机为直流电机,是作为向轴承供油的最后保障。若汽轮机前轴承箱处润滑油压低于0.07MPa,直流事故油泵将自动投入。为了监测这一过低油压而启动直流事故油泵,在汽轮机前轴承箱进油管路上设有三个压力开关。此外,还设有一套油泵自动启动油压仪表,其作用是在正常运行期间对压力开关和泵的启动器进行试验。在直流事故油泵的出口管路有压力测点,其压力表安装集装油箱仪表架中,作用在于监测直流事故油泵出口油压。注意:当交流润滑油泵失电时,自动启动直流事故油泵并停机。主要参数如下表:出口压力0.363MPa流量3800 L/min转速1500r/min电源DC 220V电机功率55kW直流事故油泵的结构型式及使用说明详见直流事故油泵说明书。 3.2 主油箱主油箱采用集装方式,将油系统中的大量设备,如:交流润滑油泵(A泵和B泵)、直流事故油泵、油烟分离器、油位指示器、电加热器、止回阀以及内部管道等集中布置在油箱内,方便运行、监视,简化电站布置,便于防火。正常运行时油箱油容量35m3。集装油箱详细说明见集装油箱说明书3.3 冷油器 润滑油系统中设两台板式冷油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通过切换阀进行切换。它以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确保进入轴承的润滑油温度在4046,其详细说明见冷油器使用说明书。主要参数如下:冷却面积 270 m2 冷却油量4100 L/min冷却水量 430 t/h 进口油温 65出口油温 45 冷却水温 383.4油烟分离器系统中设有两台排烟装置,安装在油箱盖上。它将排烟风机与油烟分离器合为一体,上部为单级单吸立式离心风机,下部为圆筒式结构油烟分离器。该装置使轴承箱回油管及油箱内建立微真空,以保证抽回轴承箱处的油烟使其不外冒,并对系统中产生的油烟混合物进行分离,将烟气排出,将油滴送回油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油系统安全、可靠。同时为了防止各轴承箱腔室内负压过高、汽轮机轴封漏汽窜入轴承箱内造成油中进水,可通过调整排烟风机出口蝶阀的开度来调整风机出口风量。其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3.5 电加热器在集装油箱中安装有4只电加热器,总功率为40kW,电压为380VAC。若机组启动前,油温低于15,则开启电加热器,待油温升至21时,则关闭电加热器。注意:油位低于低油位时,禁止投入电加热器,否则有失火的危险。投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表面的温度保护必须投入。3.6 顶轴装置本装置主要用于在机组启动、停机、盘车过程中,向机组低压缸各轴承提供高压油,强制顶起各轴轴颈,使之与轴承间形成静压油膜,消除轴颈与轴承的干摩擦。在正常运行时,可观察油膜压力。其详细说明见顶轴装置说明书。3.7 切换阀切换阀安装于两台冷油器之间,可使两台冷油器相互切换,也可使两台冷油器并联运行。其详细说明见切换阀使用说明书。3.8 溢油阀在主油箱内的供油管路上设有1只溢油阀,其作用是通过阀后润滑油母管油压的反馈,调节阀门开度,保证在机组轴承进口处润滑油压力在0.140.18MPa。其详细说明见溢油阀使用说明书。3.9蓄能器为了减小油泵切换时母管油压的波动,在供油母管上设有2组蓄能器组件(总容量为1800L),补偿因油泵切换造成的油压下跌。蓄能器充氮压力为0.133MPa。其详细说明见蓄能器使用说明书。3.10 双联滤油器双联滤油器为在线过滤装置,用于去除汽轮机油中存在的大于10m的固体杂质,装设在冷油器出口与主油箱之间的管道上。当滤网前后压差达到报警值0.08MPa时,应及时切换。并对堵塞滤网进行更换。双联滤油器配有压差开关,当滤网前后压差达到0.08MPa时,向DCS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还配有压差变送器,实时输出压差信号。主要参数如下:公称流量:4100L/min 过滤精度:10m初始压差:0.035MPa 报警压差:0.08MPa工作压力:0.6MPa其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3.11 油净化装置油净化装置用于净化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去除润滑油中的杂质及水分,使润滑油品质符合机组运行的相关要求。油净化装置通过油泵从主油箱吸出润滑油,经过油净化装置净化后再将油送回油箱。主要参数如下:处理能力:200 L/min过滤要求:过滤后的油液清洁度达到 NAS1638-6级以上,含水量小于100ppm;其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4 润滑油系统的运行4.1运行前检查(1)阀门开启情况a)检查所有排放阀门处于关闭;b)通过切换阀选择一台冷油器;c)关闭冷油器水侧排水口;d)打开水侧放气阀;e)打开冷却水进、出冷油器口阀门;f)冷却水放气阀有水流出后,关闭放气阀。(2)检查油泵驱动电机和油泄漏情况a)启动任意一台交流润滑油泵,检查振动、噪音、启动电流、负载电流及出口油压符合要求;b)检查冷油器润滑油流动正常;c)检查润滑油系统有无油泄漏;d)停止正在运行的交流润滑油泵,保证备用的另一台交流润滑油泵自动投入,检查振动、噪音、运行指示符合要求。停备用油泵;e)启动任意一台交流润滑油泵,检查汽轮机前箱处和集装油箱仪表盘上各压力保护开关及压力表显示正常;f)启动顶轴油泵,检查振动、噪音、启动电流、负载电流及出口油压符合要求;g)检查顶轴装置有无油泄漏;h)停顶轴油泵;i)停止交流润滑油泵,保证直流事故油泵EOP自动投入,检查振动、噪音、运行指示符合要求;j)停事故油泵EOP。(3)冷油器切换试验a)打开冷油器充油阀;b)确定润滑油已充满另一台冷油器;c)用切换阀切换到另一台冷油器;d)将切换阀切换位置回复切换前位置;(4)检查油烟分离器a)打开排气管道上的阀门(如有);b)启动排烟风机;c)检查振动、噪音、启动电流、满载电流及出口油压符合要求;d)停排烟风机;e)启动另一台排烟风机;f)检查振动、噪音、启动电流、满载电流及出口油压符合要求;g)停排烟风机,并关闭排气管道阀门(如有)。(5)检查蓄能器充氮压力检查蓄能器充氮压力为设定值(0.133MPa)。若低于设定值,应对蓄能器充氮到设定值;4.2 正常启动、运行系统启动前,应确认系统中油质满足启动运行清洁度要求(NAS 8级),油箱油位在最高油位。当油箱内油温低于15时,关闭冷油器的冷却水,加热油温,待油温(10)满足油泵启动要求后,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开启排烟风机,强制润滑油系统进行循环。待油温达到21后,停止电加热器(正常运行过程中严禁启动电加热器),开启冷油器冷却水阀,冷油器投入运行。启动顶轴装置油泵,将各轴承的轴颈顶起高度调整到设计要求,即可投入盘车装置。轴承油压和顶轴油泵出口油压建立起后,汽轮机即可进入冲转。在汽轮机冲转后,应对未运行的油泵进行检查确认处于备用状态。汽轮机升速过程中,正在运行的交流润滑油泵应连续运转向各轴承供油,当机组冲转转速达到1200r/min时,可切除顶轴装置。汽轮机停机减速时,顶轴油泵则在低于1200r/min时自动启动投入。汽轮机减速至500r/min时,控制系统将使盘车装置投入。在机组正常运行时,需根据冷油器后润滑油母管油温,调整冷油器的水量,控制轴承进油温度在4046。通过调节溢油阀维持各轴承进口油压在0.140.18MPa之间。4.3 事故运行(1)轴承油压低a)当运行平台处润滑油母管油压低于0.115MPa,备用交流润滑油泵自动投入;b)查看轴承进口压力值;c)检查主油箱油位;d)检查蓄能器充氮压力;e)检查确认润滑油管路有无泄漏;f)若轴承进口油压降至0.07MPa,直流事故油泵EOP自动投入。 (2)轴承油压过低若备用交流润滑油泵运行时油压仍降至0.07MPa(轴承进口处),此时直流事故油泵启动,并且设在润滑油管路上的3只遮断用压力开关向控制系统发出机组遮断信号,控制系统对油压遮断信号进行3取2逻辑处理。a)确保机组遮断;b)保证事故油泵投入运行;c)检查轴承油压、轴承瓦温和轴承回油温度。(3)交流润滑油泵运行故障当运行中的交流润滑油泵发生故障,另一台泵则自动投入到系统中,连续运行。两台交流润滑油泵同时故障,则直流事故油泵自动投入运行。(4)电机用正常交流电源故障若正常用交流电源发生故障断电时,应有备用的紧急交流供电系统投入,以满足备用的交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和盘车电机的用电需要。此时,汽机打闸停机减速,由紧急交流供电系统供电,汽机自动进入盘车运行。在自动盘车时,由备用的交流润滑油泵投入运行,而EOP则不投入,因为EOP不能足够建立起启盘车所需的油压条件。(5)集装油箱油位偏高或偏低a)检查集装油箱油位指示;b)检查润滑油管路应无泄漏;c)检查所有放油阀应处于关闭。(6)事故油泵EOP自动启动投入a)不能停下事故油泵EOP;b)若交流电源低压继电器不能接通,如有可能,机组应甩至零负荷。确保事故油泵EOP处于运行。(7)事故油泵EOP电气故障a)启动任意一台交流润滑油泵;b)查明如油温低(油高粘度)、轴承润滑油和油泵故障等机械问题导致超负荷的原因;c)检查直流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d)防止泵驱动电机过热而导致轴承烧坏。(8)油烟分离器电气故障a)查明导致电机过载的原因,检查测试风机无机械故障;b)检查主油箱油位处于正常油位;c)查明轴承油挡处有无油渗漏。(9)冷油器水侧渗漏切换到另一台备用冷油器。a)关闭水侧放水阀;b)打开水侧排气阀;c)打开冷却水进、出口阀门;d)排气阀有水流出后,关闭排气阀;e)完成以上步骤后,按4.1中3)所述步骤,切换至备用冷油器。(10)顶轴油泵电气故障a)确定机组处于连续升速过程;b)查明超载原因。检查以下:.润滑油温不能低于4045;.顶轴油泵有无机械故障。4.4 停机机组停机时,应确保顶轴油泵自动投入。a)在机组停机操作完成后,停顶轴油泵。检查停机完成后,停交流润滑油泵。b)确认顶轴油泵自动启动投入;c)开启直流事故油泵EOP;d)关闭冷油器冷却水进、出口阀门;e)停油净化器;f)视具体情况,停油烟分离器。4.5 紧急操作(1)润滑油压过低确认所有电动油泵自动投入。若不能自动投入,应采取手动投入;(2)润滑油温过高a)检查轴承瓦温稳定。若不稳定,机组应立即打闸停机;b)若润滑油温逐渐升高,打开温控阀的旁通阀(如设有温控阀);c)检查润滑油温控制系统运行符合要求;d)确认冷油器切换阀处于正确位置。5 回油系统介绍各轴承箱的回油通过各自分管汇入到回油母管中,经一根外径为530回油母管返回到集装油箱污油区。顶轴装置、蓄能器的泄油返回到集装油箱内。回油母管的安装应朝油箱方向有一个逐步下降的斜度,斜度为1%3%。回油管内的回油呈半充满状态,以利各轴承箱内的油烟通过油面上的空间流到油箱,再经过油烟分离器分离后,由风机排入大气。各轴承的回油流回油箱污油区,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油箱净油区。油净化装置吸油口设在油箱最低处(滤网后),以净化进入油系统的水分和通过滤网后的微小杂质,并可使油质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得到连续净化。6 系统的维护使用说明6.1 润滑油温本系统采用ISO-VG32汽轮机油,机组轴承要求其进油油温为4046,轴承回油的正常温度应65。正常运行中要根据运行平台处润滑油母管油温调整冷油器冷却水量,以保证轴承进口油温。6.2 油箱油位投运前需按集装油箱图样上油位要求将最高油位与最低油位的中间位置定为零位,作为油位指示器的正常油位。正常运行时的最高油位 +150mm,最低油位 150mm,停机油位 200mm。油箱第一次充油约需50m3 。油箱净油区侧装有多功能油位显示控制器,用于就地监视油位变化情况,具有420mA油位连续信号输出功能,高、低油位报警功能,在停机油位设置三个独立的液位开关,可输出停机信号。在油箱污油区顶部设有顶装式油位计,可就地显示污油区油位,监测滤网堵塞情况,还具有污油区高油位显示功能,达到高油位后,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销售活动合同样本
-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制度
- 会员返利合同样本
- 职工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 离婚协议书范本
- 通信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 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制度
- “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主题班会教案
- 第六单元用四舍法试商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 泥浆处置专项方案
- 2025年上半年甘肃省农垦集团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38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45236-2025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中考语文文学批注-病句表达欠妥(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春夏季疾病预防
- 二年级课间安全
-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区别
- 《哮喘的规范化治疗》课件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住房公积金服务中心招聘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短视频运营(初级)营销师-巨量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社区儿童托管服务收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