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资金申请报告_第1页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资金申请报告_第2页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资金申请报告_第3页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资金申请报告_第4页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资金申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池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资金申请报告*电池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资金申请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名称、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负责人11.2 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31.3 项目数据一览表12第二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142.1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142.2 组织结构152.3 项目负责人基本状况和研发人员情况152.4 近三年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21第三章 项目实施的基础233.1 现有基础233.2 研发队伍情况303.3 研发知识产权情况303.4 产品竞争力分析343.5 申请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353.6 项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37第四章 建设方案404.1 项目建设内容404.2 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404.3 人员、建设面积和设备414.4 工程建设方案434.5 项目招标内容444.6 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454.7 建设期管理47第五章 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485.1 原材料落实情况485.2 建设用地及厂房建设情况485.3 资金落实情况485.4 环境保护485.5 节能措施495.6 项目备案情况51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26.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526.2 流动资金估算546.3 项目总投资546.4 资金筹措54第七章 经济分析557.1 基本数据557.2 财务评价567.3 经济分析主要结果577.4 综合评价58第八章 项目风险分析、社会效益分析598.1 风险分析与控制598.2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61附表B1 总投资估算表B2 流动资金估算表B3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B4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B5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B6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B7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B8 资产负债表B9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B10 折旧费和摊销费估算表B11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第一章 总 论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负责人1.1.1 项目名称: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1.1.2 承办单位和法人代表 申办单位:*电池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1.1.3 通讯地址及联络 通讯地址: 联系人:* 电 话: 手 机: 电子邮箱: 网 址: 1.1.4内容提要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纯电动汽车完全不用汽柴油,结构简单且经济性好,加之电力资源的来源多样性、煤炭发电污染排放的集中较易治理性,全世界已将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现阶段受电池技术与成本的制约,续驶里程有限,加之受制于社会充电网络建设,纯电动汽车在过去的时间里未能大规模推广。正因如此,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各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培育充电网络的建设与关键零部件的技术与产业化发展,为最终实现纯电动汽车的普及做技术与产业化准备,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低价的谷电,实现更好的等效节能效果与减少排放效果。*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或“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电动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年产磷酸铁锂电池能力为460兆瓦时,是目前国内实践汽车动力电池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厂家之一。公司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导产品,拥有大量现场技术管理经验,有上百款电动汽车车型动力系统的解决方案(含电池组合技术,结构设计,电池管理策略等),并获得各项技术专利证书108项,其中25项为发明专利。公司严格实施ISO9001.2008的质量标准体系,2009年6月又顺利通过TS/16949认证,同时获得了CE、UL、TUV、SGS、RoHS、RBRC、NQA等相关产品认证。2008年至今已有近5000台由*提供电池的混合动力及电动大巴分别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的不同路况上运行,最早一批车辆已运行四年以上,公司还与五洲龙、大金龙、金旅、安凯等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还与东风、北汽福田、宇通、中通、苏州金龙、青年、黄海、恒通、一汽、广汽、申沃及美国Blue bird bus 校车生产商等公司进行测试和技术交流。在电动轿车领域,公司与陆地方舟、吉利、众泰及已合作生产了近百台混合动力及电动轿车,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安装、测试和维护经验。同时,公司在电网储能方案上有大量丰富的经验,同北美、印度、巴西、中国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等众多企业或机构长期保持着密切的技术交流与业务往来为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项目是沃特码“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其主要内容为投资2亿建成年产1000套纯电动大巴动力总成系统和10000套纯电动桥车动力总成系统,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及固定资产投资如下:项目致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自主研发、测试和生产。利用现有厂房进行部分改造,其中电池生产车间10000 m2,研发中心500m2,总成生产、装配测试车间2500m2。新增设备仪器247台(套); 新增员工400人; 总投资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689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105万元。1.2 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随着国内汽车产业蓬勃的发展,导致的城市空气污染加剧、整个社会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能源和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以及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均投入巨额资金。对于中国而言,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从商业角度考虑得出的结论,而且是综合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科技发展等多方面因素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在各国政府、大型车企的政策、资金迅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集中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正在全球范围迎来发展的春天。各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途径有所不同。日本确立了以混合动力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美国、德国则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增程型电动汽车作为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导方向。我国科技部2012年3月公布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将加大力度,持续支持电动汽车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引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组织实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 ,简称BEV),它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拥有无污染、噪音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等突出优势,备受国内外各大整车厂商的青睐。纯电动汽车的电动驱动系统可以分为电机、电池和电控三大类的核心零部件。目前国内研发动力总成的大部分厂家均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生产规模小,边研发边生产;独自研发生产单一产品,系统整合难度大;产品质量存在稳定性差,可靠性低,整车安全控制策略、监控功能有待提高;电控系统多数不具备交流异步电机参数自动辨识功能,因此匹配不同厂商生产的电机,需要改写控制器源代码,费时费力,容易出现故障等问题。*项目团队在国内向客户提供第一套磷酸铁锂电池组时,就发现(一)动力总成系统匹配不合理,造成能量转化效率低,汽车节油率低、汽车行驶里程短:(1)BMS管理不到位,造成电池组过充过放,电池组使用寿命短;(2)电机控制器和电机不协调,造成电机效率低;(3)电控系统不协调,造成故障不能及时准确报警,经常误报乱报,发出错误指令。(二)由于三大电控系统(BMS、电机控制器、整车电控系统)分别由各厂家单独研发、生产,缺乏统一的整体设计,互相之间不能很好协调匹配,存在重复设计,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三)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必须保证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而目前动力总成系统的各部件由多家企业单独开发生产,缺乏整体协调,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很难得到保证。为此,*公司组建电力电子研发团队,并和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及有实力的生产实体联合研制和开发,目前已生产定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池组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等产品,已具备向汽车厂家提供整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技术和产品基础。 1.2.1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1.2.1.1 国内外发展现状目前各国都在争先恐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取得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日本富士经济公司预计2012年全球混合动力车的市场规模达到138万台,并预测到2030年将增至1187万辆。 欧洲历来重视节能和减排,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公布了“新欧洲能源政策”,欧洲各国除欧盟委员会外,也根据本国情况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措施,指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消费。美国也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2007年美国规定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混合动力车,可以享受到250 美元至2600 美元不等的税款抵免优惠。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因此也异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2006 年 5 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战略提出到2030 年将目前近50的石油依赖度进一步降低到40。目前日本混合动力车已形成产业化,鼓励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的发展。丰田、本田、日产等日本厂商的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在国内热销,在国际市场上也令其他国家厂商望其项背。我国政府也相继推出多项政策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和推广,包括“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等产业政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241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311辆。同时,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1辆,包括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416辆。而2012年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8.8%和103.9%,业内认为这是新能源车长期向好的标志。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表示,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2012年销量比2011年翻了一番,2011年又比2010年翻了一番。且不仅纯电动汽车,连混合动力、插电式汽车都是这样。“这充分说明消费者是重视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总量较高的平稳发展阶段,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预测,2013年全年销量为2065万辆,其中国内销售1935万辆,出口销售130万辆,增长率约为7%。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或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下一个增长点。1.2.1.2技术发展趋势首先,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亟待提高。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晚、基础较差、规模较小,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严重不足。除了比亚迪鲜有国内自主品牌能独立制造电动汽车,多项核心技术都被国外汽车品牌商垄断,核心设备更需大量进口。技术在外的困境将长期制约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相关配套设施需尽快完善。充电站、充电桩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我国多个城市虽出台举措大力兴建充电站、充电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过充电站、充电桩的布局、便捷程度还不够理想,重建设、轻利用的行为依然存在,大大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最后,消费习惯需要培养。与传统油耗型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经济实惠、节能环保等特点,其推广普及前景非常良好。不过目前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优势尚不了解,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望不强,从而导致汽车厂商、地方政府、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缺乏充足依据。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取代传统纯油耗型汽车势在必行。国内新能源汽车存在多重问题,只有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为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1.2.2 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是纯电动汽车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电动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水平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因此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产业化直接决定着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1.2.3 产业关联度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将逐年增加,据统计,2001年到2008年,中国汽车需求年均增长21.8%,远远高于全球汽车年均2.7%的增长幅度,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的汽车销量仍接近1400万辆,增长幅度保持两位数以上。中国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的国家,汽车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汽车市场规模在世界各国处于首位。但是,中国的石油稀缺使得快速增长的汽车消费蒙上一层阴影。汽车的石油替代是中国减少石油对外依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寻找石油替代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另一方面,汽车尾气排放正成为中国城市的主要污染源,而低碳发展是今后中国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因此,在能源稀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制约下,配合替代石油的清洁能源发展,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在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方面,中国占据着一定的领先优势。首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需要有足够的能源供应,同时满足环保要求,因此,开发新技术、新能源,从而优化能源结构,对中国来说是必须的选择。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不断增大,能源结构中煤的比例逐渐增大,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和解决环境问题,中国本身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经济动力;其次,对于发展中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开发利用是一个经济问题,发展的成本和收益很重要。中国的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是世界汽车增量的主要市场,中国目前正经历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具有高经济增长、高汽车需求的特征。中国巨大的汽车增量市场为电动汽车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年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发展的一年,深圳市承担的国家“863”电动汽车“十城千辆”计划开始启动,2010年第25届国际电动车大会在深圳顺利召开,2011年在深圳召开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工作已圆满落幕,2012年深圳市要实现4000辆电动汽车投入计划,新能源汽车面临千载一遇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得到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在深圳市举行的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的结束,电动车的市场开发力度与关注力度进一步加强,各大汽车厂商均开始了试生产及批量生产工作,而*电池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能源系统也获得大量订单,自主生产的BMS系统和自产动力电池的完美匹配,使电池包产品质量获得跨越式提升,急需向电机、电控产品延伸,进行二次整合,提升动力系统性价比,功效比及安全性,带动该领域整体技术的不断升级,制造成本不断下降,为电动汽车早日普及早日市场化打下基础。1.2.4 市场分析1.2.4.1 市场政策环境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与全球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的趋势一致,在“十二五”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将通过政策环境建设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明确提出在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减少40%45%,并给予各种财政和税收方面的支持。纯电动汽车及其配套系统,已经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表1-1 我国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已经出台的主要产业政策主要政策发布部门/时间与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有关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2011年3月鼓励类: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能量型动力电池组(能量密度11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150mAh/g,循环寿命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80),电池隔膜(厚度1540m,孔隙率40%60%);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电控集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2.5kW/kg,高效区:65%工作区效率80%),车用DC/DC(输入电压100V400V),大功率电子器件(IGBT,电压等级600V,电流300A);插电式混合动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务院2012年6月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科技部2012年3月集成下一代高性能电机与电池系统,突破下一代高性能新型纯电动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关键技术,到2015 年左右,完成下一代高性能、纯电驱动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完成纯电驱动轿车和下一代高性能大型纯电动客车整车产品开发,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2011年6月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质材料制备技术,大容量锂动力电池成组技术与设备、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生产,大容量钠硫电池模块制备、储能系统、电网接入系统与控制技术,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备、电池系统设计、集成与运行控制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制备技术,直接醇类燃料电池,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微型燃料电池。高技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2007年12月重点开展功能材料以及节能与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经济建设特殊需求材料等产业化,为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及相关产业提供高性能材料,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4月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已有研究工作基础、并可实现中试或产业化生产的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和相关技术产品的研究,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与相关产品;新型高容量、高功率电池与相关产品;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高性价比关键材料等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科技部2009年1月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3月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 建立动力模块生产体系,形成10亿安时(Ah)车用高性能单体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发展普通型混合动力汽车和新燃料汽车专用部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4月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充分发挥整机需求的导向作用,围绕国内整机配套调整元器件产品结构, 提高片式元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高频频率器件、半导体照明、新型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撑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信部2009年6月实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及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管理, 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阶段划分为: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纯电动乘用车的发展期,纯电动商用车的起步期。1.2.4.2 市场分析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开始于2001年,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以及奥运、世博、“十城千辆”示范平台的应用拉动,中国电动汽车从无到有,技术处于持续进步状态,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到2010底,全国共有25个城市加入“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50多家企业的184个车型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各地示范运行各类电动汽车超过1万辆,示范运行里程超过2亿公里,累计载客90亿人次以上。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总体水平和应用规模位于国际前列,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部分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我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冉冉升起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未来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在2011年3月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中国把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出要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在技术路线中指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并将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在市场方面,受油价和政策的双重影响,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将更受关注。油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在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促使一些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燃油成本上升和消费者对燃油经济性的关注,再加上“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惠及面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比较乐观。在石油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双重压力下,传统汽车产业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人类再次站在了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十字路口,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最终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巨大的市场容量,明确的增长预期;政策的大力扶持;较好的技术储备;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能源状况、自然资源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比较有利。预计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16%左右。未来我国电动汽车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1.3 项目数据一览表表1-2 项目数据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据备 注1产品大纲纯电动大巴动力总成系统套1000纯电动桥车动力总成系统套100002改造面积m2130003项目总投资万元2000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6895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1054职工人数人4005生产设备数量台/套247国产设备台/套218进口设备台/套296主要动力用量年用电量万度427.32年用水量m3600007主要经济指标销售收入万元110000达产年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8244达产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7154达产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28.50达产年平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152.02达产年平均销售利润率%14.00达产年平均总投资利润率%26.26达产年平均借款偿还期4.47含建设期财务内部收益率%35.75(税后)财务净现值(ic=12%)万元15486(税后)总投资回收期年4.64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68.51(以生产能力表示)52第二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第二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2.1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电池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5月,注册资金5600万元人民币,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电动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员工900余名,其中技术研发员113名;生产场地28000平方米,现有的磷酸铁锂环保动力电池车间具备年产460兆瓦时的能力,是目前国内实践汽车动力电池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厂家,公司的产品已经荣获国内多家权威检验检测机构的各项检测,如北京201所(863计划试验室)、信息产业部电源产品检测中心、谱尼测试机构等。从2008年装配公司电池的第一台电动大巴正式在上海市政府示范运行开始到今天,共有近5000台装配公司电池的新能源大巴、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在路上运行,累计运行里程超过3亿公里,成为我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中运行时间最长,获得相关运行数据最多,运行经验最丰富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目前装配在深圳五洲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安凯、苏州金龙、一汽、北汽福田、东风股份、重庆恒通、山东中通、海马、山东沂星、宇通、南京金龙、上海申沃、上海申龙、桂客、南车时代、南汽专用、陆地方舟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的电池均成了这些整车厂商相关产品的标准配置,同时列入了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品公示目录。在电动轿车领域,公司与陆地方舟、吉利、众泰已合作生产了近百台混合动力及电动轿车,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安装、测试和维护经验。同时,公司在电网储能方案上有大量丰富的经验,同北美、印度、巴西、中国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等众多企业或机构长期保持着密切的技术交流与业务往来。公司自2006年以来专项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拥有大量现场技术管理经验,有上百款电动汽车车型能源的解决方案(含电池组合技术,结构设计,电池管理策略等),共获得各项技术专利证书108项,其中25项为发明专利。公司严格实施ISO9001.2008的质量标准体系,2009年6月又顺利通过TS/16949认证,同时获得了CE、UL、TUV、SGS、RoHS、RBRC、NQA等相关产品认证。2.2 组织结构董事长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生产部董事长助理图2-1 深圳*组织结构图现有员工900人,其中:研发工程师113人,检测中心20人,市场部46人,财务部10人,人事部11人,生产部700人。2.3 项目负责人基本状况和研发人员情况公司研发中心现有研发人员113人,硕士以上学历12人、本科以上学历20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3人。随着公司产能的扩大与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的提高,市场规模的日益拓展,技术革新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现实需求,公司研发中心将继续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且规划将引进硕士以上学历的工程师(包括结构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以及材料学工程师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25人左右,用以优化研发中心的人才结构。项目总负责人为李瑶,技术总负责人为赵兵,磷酸铁锂项目研发总监为孙伟、何有其,电力电子总顾问刘和平,研发总监肖学礼,技术工程师有武雷、戴志平、耿德先、朱堂群等,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表2-1。表2-1 公司股权结构序号股东名称出资比例(%)1李瑶63.18782朱金玲3.78763陈曦2.78764李金林2.78765董丹舟2.10426耿德先0.84177钟向荣0.84178李飞2.38099李细妹0.920610刘坚4.603711深圳市天瑞达投资有限公司1.879112北京德联恒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11.877513史晓霞1.000014蔡俊强1.0000合计1002.3.1项目总负责人李瑶,董事长,总经理,1971年出生,1996年在深圳比亚迪电池公司任品质主管,带领公司完成ISO9001认证;之后加盟美国COMPAQ电脑深圳公司,任品质主管;1999年加盟广州鹏辉电池,任副总裁,同时主管销售工作。2002年创办*电池公司,以电池为主营业务。2.3.2技术开发总负责人赵兵,副教授,1972年出生,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于清华大学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超导材料,共发表SCI论文24篇,引用次数累计232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要工作成果包括:电子束辐照方法合成多种(Fe2O3、ZnO、SnO2等)纳米尺度的电化学阳极材料;气相沉积方法合成多种特殊结构的硅基纳米材料,如Si3N4/Si(SiO2)同轴电缆、氧化硅纳米线等;利用水热、溶胶凝胶、喷雾干燥等方法合成铁系纳米材料;固相反应法合成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磷酸铁锂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利用气相沉积方法实现3-5nm的均匀碳包覆对磷酸铁锂材料的改性研究,将磷酸铁锂电极电导率提高了六个量级,使材料振实密度和倍率放电性能达到了应用水平;在国内首先开展利用金属有机物热解法制备钇钡铜氧超导薄膜,获得完整的具有1106A/cm2临界电流密度的超导膜,对成膜过程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超导材料中纳米尺度的缺陷或异质相对材料磁通钉扎效应的影响;发现Pb掺杂Bi2212单晶因Bi-O层电子结构变化引起的Cu-O层耦合强度增强,从而引起低场下磁通涡旋维度随温度的变化。2.3.3研发部总监孙伟,男,1974年出生,先后毕业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学专业最高学历为博士。主要工作经历: 2011.1月-至今 深圳*电池有限公司2008-2010 美国印第安纳普渡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3-2008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物理化学专业) 2000-2003 华茂光学工业(厦门)有限公司 表面处理课课长 1997-200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硕士(工业催化专业) 1993-199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 (电化学专业)主要工作成绩:在攻读博士期间对燃料电池,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了系统研究。美国博士后工作期间对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极材料进行了广泛研究。攻读博士期间,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了系统研究。1. MEA 制备及性能表征。Decal 方法和GDE方法用于MEA的制备。对热压参数(压力、温度、时间等)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催化层结构受制备方法影响较大;Decal方法制备的电极内阻小,性能稳定。该工作为合作研究。2. 电池组集成技术:参加了电池组的装配工作。保证每个单池性能的均一性。3. 对金属空气燃料电池;金属-过氧化氢燃料电池进行了研究。4.研制了甲醇浓度传感器、呼吸气体乙醇传感器、甲醛传感器等电化学传感器。博士后期间对阴阳极非铂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锰、铁、钴、镍等及其氧化物,大环化合物)进行筛选,对其催化活性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优化该类燃料电池的膜电极(MEA)的制备方法,提高其工作性能。 包括:MEA制备及优化;新型氧电极制备和表征;碱性燃料电池的稳定性研究; 对材料的研究方面包括对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大环化合物等阴极催化剂的研究工作。酞菁铁(iron phthalocyanine ),酞菁钴(cobalt phthalocyanine )载于碳载体上用作氧还原催化剂极大地提高了氧还原催化活性。通过物理和电化学方法表征,其中酞菁铁表现出更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对基于锰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制备了不同晶型(,等)的二氧化锰及碳载氧化锰材料。该材料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锰酸锂正极材料。针对其组成、晶相、形貌对电池容量特性、倍率特性、循环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2.3.4 锂电总工程师何有奇,1963年出生,高级工程师, 1985年7月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获应用化学工学士学位。1985年7月至2002年12月在河南省新乡市国营第七五五工作,从事镍镉和镍氢电池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期间参与研究开发的镉镍袋式中倍率和高倍率系列电池属于国内首创,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还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参加了镉镍电池在铁路客车上的推广应用,从此国内铁路客车大量使用镉镍电池,该项目获得铁道部优秀推广应用奖。2003年加入*电池有限公司,参与了用钢网代替发泡镍做电池基体的工作,该项工作已完成,电池性能不变情况下可降低电池成本30%,该项目已被大量电池厂家采用。2005年又进行了锌镍电池的设计开发,目前该产品已进行了批量生产,是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又进行商业化生产的企业。2006年至今参与磷酸铁锂项目研发,主要对来料检验、工艺过程控制等生产流程进行监督指导,不断的优化工艺,设计降低成本的技术产品等。武雷,高级工程师,甘肃工业大学,水利机械专业。1970年7月至1974年3月任甘肃盐锅峡水电站技术员;1974年4月至1981年11月任陕西石泉水电站工程师;1981年12月至1986年12月任黑龙江涤纶厂长丝分厂厂长;1987年1月至1992年2月任深圳惠中化千工程师;1992年3月至1997年7月任深圳富宝化纤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1997年8月任贵州富宝化纤建设总指挥;2009年任*公司设备部经理。主要负责建立并完善公司的设备管理体系,建立设备档案,组织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制订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指导书,培训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负责公司的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做好设备预防性周期维护保养及故障维修工作,并针对电池的特性与合格率对设备进行升级与改良工作。2.3.5 电力电子总顾问刘和平,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汽车电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领域的电机驱动控制理论和电源变换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出版著作16部,发表高水平论文5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在重庆大学创建了四个国际合作实验室并任实验室主任。承担多项“863”等部省级电动汽车项目。担任多家公司的技术总监,长期在国内电动汽车领域企业作技术指导,主要开展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电控系统和汽车电子的研发和产业化。2.3.6 技术团队表2-2 *公司主要研究人员姓 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专业为本项目工作时间(%)所在单位耿德先男47总工程师化学纤维100*电池有限公司肖学礼男42工程硕士电子工程100*电池有限公司朱堂群男46工程师工业电气自动化100*电池有限公司李大庆男57工程师自动控制100*电池有限公司胡玲女26工程师化学工程100*电池有限公司卢清华男49工程师电气自动化100*电池有限公司邓爱民男42工程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0*电池有限公司徐从敏男50工程师机械设计100*电池有限公司耿晗男26工程师应用物理100*电池有限公司范华明男26工程师电子工程100*电池有限公司赖璐女25工程师化学工程与工艺100*电池有限公司贺斌男26工程师应用化学100*电池有限公司何波男26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100*电池有限公司粟荷冬女30工程师应用化学100*电池有限公司张亮男28工程师自动化100*电池有限公司2.4 近三年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在国内交通运输领域,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公司为混合动力客车所研发的动力电池模块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在国内混合电动客车领域,公司已与金旅、大金龙、五洲龙、安凯、北汽福田、郑州宇通、桂林客车、苏州金龙等十多家大型客车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外新能源市场,公司产品覆盖电动轿车、电动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船等几乎整个电动交通领域,同时正逐步进入通信基站、应急电源、光电互补等储能领域,并以优秀的产品品质、准时的交付率、完善的售后服务及良好的运营效果而广受客户好评。目前,公司已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且开始逐步推进并扩大与荷兰、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瑞士、韩国、南非等国的合作。表2-3 公司近四年的财务状况序号项目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1销量(支)868,2863,852,0487,369,54710,613,4182销售量增长(%)348.6591.3244.023销售收入5,467.1112,120.1224,506.9435,294.224固定资产2,040.319,001.4614,002.0816,653.435净资产142.1412,486.8915,769.9422,937.676总资产11,168.5228,475.9757,357.9173,490.237利润总额53.53760.813,001.034,785.978净利润51.26692.932,683.064,367.72第三章 项目实施的基础第三章 项目实施的基础3.1 现有基础3.1.1 公司基本状况*电池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注册资金5600万,是一家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集研发、生产、销售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员工900余名,其中技术研发员113名,生产场地近28000万平方米。公司自2006年以来专注于生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到目前为止,已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500多台,积累了大量现场技术管理经验,拥有上百款电动汽车车型能源的解决方案(含电池组合技术,结构设计,电池管理策略等)。截止2012年底,公司共获得各项技术专利证书108项,25项为发明专利,在国内已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产品覆盖混合动力客车、电动轿车、电动摩托车、改装车、清洁车等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国内20多家汽车行业顶端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08年至今已有近5000台*生产的混合动力及电动大巴分别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的不同路况上运行四年以上,并与五洲龙、大金龙、金旅、安凯等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公司已与东风、北汽福田、宇通、中通、苏州金龙、青年、黄海、恒通、一汽、广汽、申沃及美国Blue bird bus 校车生产商等公司进行测试和技术交流在电动轿车领域,与陆地方舟、吉利、众泰已合作生产了近百台混合动力及电动轿车。随着深圳市第25届电动车大展的结束,电动车的市场开发力度与关注力度进一步加强,各大汽车厂商均开始了试生产及批量生产工作,而*电池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能源系统也获得大量订单,自主生产的BMS系统和自产动力电池的完美匹配,使电池包产品质量获得跨越式提升,急需向电机、电控产品延伸,进行二次整合,提升动力系统性价比、功效比、安全性及可靠性,带动该领域整体技术的不断升级,制造成本不断下降,为电动汽车早日普及早日市场化打下基础。3.1.2 现有生产能力公司现有高效稳定的生产能力,年产460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设备500多台,多条生产线,生产范围包括电芯生产、电池管理系统BMS生产、电池组生产,是目前国内实践汽车动力电池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厂家。*实施ISO9001的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2009年 6月又顺利通过 TS/16949认证,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工艺,在来料检测、过程控制、出货检测的整个流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产品性能稳定、安全、一致性好,获得了CE、UL、TUV、SGS、RoHS、RBRC、NQA等认证。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走自动化生产路线,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UPS(电网、光电互补、削峰填谷)等新能源行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力争成为世界一流而卓越的电池生产商和能源方案供应商。3.1.3 现有技术基础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是将驱动系统和电池及电源管理系统BMS集成为一体的动力总成系统,系统内的各部件要相互高度匹配。*公司生产加工动力电池组、BMS及电控系统,外协生产电机,进行总装配,做成动力总成系统,测试合格入库。电动车结构示意图见下图3-1。图3-1 电动车结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由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组成。驱动系统尤其是驱动电机的性能决定了电动车的动力性能,属电动车的核心部件; 电源系统的性能决定了电动车的续驶里程、运行成本、推广应用价值。因此,研制高性能的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是突破电动汽车技术的关键。本项目酸铁锂动力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3-2所示: 图3-2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流程本项目在动力电池组件上的技术创新和亮点1. 电芯的安全设计:单体四重安全保护1) 拉断装置,当内压产生时,正极极耳拉断;2) 负极极耳与钢壳接触点有熔断装置;3) 钢管将底部内压稳定可靠导通至盖帽达到1.8Mpa时,安全阀会打开,气体排出,避免爆炸风险;4) 安全开启后电解液喷出,安全气囊向外膨胀,降低内压,隔绝空气接触。2. 优化的高能量密度超长寿命的电池单体设计和制造第一代:32650型号容量5Ah,能量密度110Wh/Kg,寿命循环2000次。第二代:*32650型号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实现6Ah以上,具有单体电池100%深循环可以达到3000次,重量比能量130Wh/kg,使用寿命最高可达10年。3. 高安全电池模组的优化设计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