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表演及标准.doc_第1页
茶艺表演及标准.doc_第2页
茶艺表演及标准.doc_第3页
茶艺表演及标准.doc_第4页
茶艺表演及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艺表演评分标准 一、茶艺礼仪表演15分(1)行姿12分温文尔雅,双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站姿作为准备。行如摆柳,行走时移动双腿,跨步脚印为一直线,上身不可扭动摇摆,保持平稳,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收,两眼前平视。(2)站姿12分站姿:应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3)坐姿12分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鼻尖对肚脐。切忌:两腿分开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腰弓背、低头等。(4)蹲姿12分交叉式或半蹲式。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向下蹲去;左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掌着地,大腿靠紧;右脚跟提起,前脚掌着地;左膝高于右膝,臀部向下,上身稍向前倾,左脚为支撑身体的主要支点。(5)草礼12分(6)行礼12分(7)奉茶礼23分面对客人,并拢双脚,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5米处(15度礼)或脚前1米处(30度礼)。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腰伸直、脚跟靠拢、双脚尖处微微分开,目视对方。然后将伸直的腰背,由腰开始上身向前弯曲。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抬头直腰,动作可慢慢做,这样令人感觉很舒服。2、 茶艺表演75分入场前解说词: 峨眉山茶,源于自然。涉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之独特灵性。 茶,可以洗去浮沉,过滤心情,广结善缘。 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个愿意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 禅是一种意境,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在寂静山林,都可成为修行道场。从万象纷纭中走出,静似菩提,绽放如莲。 众生降落人间是为了尝尽诸苦,换来一味甘甜,如同品茶,是一苦二甜三回味。繁华三千,但最后终归尘土,如同这禅茶,携去了浮华的粉黛装饰,回归了茶叶最本身淳朴而自然的滋味,沉静而安宁,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1、茶艺师出场,入位莲步净土 3-6分动 作:茶艺师,以莲步走向禅茶台。解说词:莲花生于污泥,开放于炎热夏天的水中。污泥,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佛经上说:莲花,能给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佛教信女的茶艺师,以莲步走向禅茶台,此道称:“莲步净土”。2、静手甘露洒净 2-3分动 作:茶艺师坐禅调息,合掌揖礼,洗濯双手,归坐,调息。解说词:峨眉禅茶,由普贤点化,白鹿衔来,灵芽秀叶,形似佛眼(菩提),佛门谓之月牙佛眼(菩提香籽),上承甘霖,下乐众生,天赐祥瑞,德仁天下。3、 入水普施净水 2-3分动 作:茶艺师从小木桶中舀山泉注入壶中,煮水。归坐,调息。解说词:臻品禅茶,上善若水,水为茶之母,取上中股股清泉,细雪水首,山泉水佳,瑶池汤泉,法雨漫天,水若柔经,强弱通心,阿弥陀佛。4、 候汤法海听潮 3-6分动作:等候煮水解说词:佛教认为“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从小中可以见大从煮水候汤听水的初沸鼎沸声中我们会有“法海潮音随机普应”的感悟。5、 净器神水去尘 3-6分 动 作:水沸,茶艺师持壶洗杯烫盏。将水缓慢注入品茗杯,双手画内圈同时拿起品茗杯,逆时针由外而内旋转洗杯,将水到出,上下滴尽。如凤凰展翅般将品茗杯放下。解说词:用水将茶杯洗干净,目的是使茶杯洁净无尘,亦如修佛,除却妄念,纯洁身心。洗的是茶杯,悟的是禅理。“一尘不染清静地,万善同归般若门”。6、鉴赏茶叶佛陀请茶 2-3分动 作:茶艺师用茶匙从茶罐中取出禅茶,展示与众宾客。对所用茶叶功能掌握全面,介绍细致,语言得体。解说词:采至峨眉高山,霜浸雪润,相传达摩面壁,九年沉思,偶睡,醒而怒极,睑生根而成茶,先师释昌福禅师,始创峨眉茶道,持茶修禅,菩提一叶,茶供诸佛,功德无量。7、投茶竹尖迎客 2-3分动 作:投茶适量,操作动作适度,手法连绵、轻柔,顺畅。解说词:茶即佛 ,佛即茶,投茶入壶 ,如观音菩萨下凡 ,福纳众生 。 8、润茶漫天法雨 3-8分动 作:执沸水之壶注水于主泡器中润茶,高冲低斟,迅速将水倒出。解说词:一壶茗茶道禅味,半塌茶烟养性灵。用水冲洗滋润茶叶,也洗尽茶人尘心,好比峨眉漫天法雨普降,清洁尘世,润泽众生。9、泡茶碧水竹芽 3-8分动 作:高回旋低斟,逆时针由外而内旋转冲泡约三分之一水量,提壶高冲,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水位至七分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解说词:月印千江水,门门尽有僧。在泡茶中,我们以茶悟道,感悟到的是:茶清如露,心洁如佛。“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清洗茶叶后,再冲入第二道水,得上苑之风,落上东之水,取下仪之器,集下沉之礼,始为茶法。 10、摇杯春风拂面 3-10分 动 作:1、双手拿起茶杯,左手拖住杯底,右手放于杯盖之上,托起茶杯越20cm,轻放于身前的茶巾上,让茶巾吸掉杯底的水滴。 2、只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执提碗盖轻轻刮几下即可,微微斜放杯盖。 3、紧接着用右手,拇指、中指拿住茶杯两侧边沿下方,食指按住杯盖顶部,为开始下一步的斟茶操作作准备。(三龙护鼎) 解说词:峨眉若仙境,常伴青山绿水,有峨眉灵芽秀叶,诸多法雨漫天,碧洗灵芽,更应添之以和煦春风,轻轻拂之,茶香四溢,令人气神韵道,身心兼养,悟山悟水,悟茶悟禅。 11、分茶和乐众生 3-10分动 作:1、茶艺师将主泡器中的茶道入公道杯中,提执公道杯,低斟,巡分茶汤。 2、壶嘴向着茶杯,手腕弯曲向下,使茶壶的壶嘴朝下倾斜90度(与水平线)随即往返巡回向各个茶杯斟分茶汤,茶汤只可至六分满。 3、持壶点精,待壶内茶汤断流成点滴时,停止巡分茶汤,手执茶壶的姿态不变,实施点滴精华的艺术操作。解说词:峨眉禅茶被誉为佛国瑞草,味如甘饴,禅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独一无二的天然保健饮料,能饱人口福,予人清福,正是慈悲为怀,功德无量。众香客在苦涩的茶中,品出人生百味,达到大彻大悟,得到大智大慧,此乃大恩大德,大慈大悲。12、闻香五气朝元2-3分动 作:茶艺师托杯闻香,高雅、形态迷人,给人以享受。解说词:诸位茶道门人,诸位施主香客,“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佛教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五气朝元即让我们宁神专注,做深呼吸,静静吐气,缓缓吸气,将一缕缕来自杯中的禅茶芬芳吸入肺腑,并使茶香直达颅门,双目合上,漫天法雨,山水清音,恍若置身于峨眉百峦万顷林海之中,忘却世俗的一切烦恼,远离世俗的一切虚幻与侫念。13、品茶 随波逐流2-3分动 作:品饮茶色、香、味、形表达充分。解说词:“随波逐浪”典出于五灯会元卷十五。是“云门三句”中的第三句。云门宗接引学人的一个原则即随缘接物去自由自在地体悟茶中百味对苦涩不厌憎对甘爽不偏爱只有这样品茶才能心性闲适旷达洒脱才能从茶水中平悟出禅机佛礼,“茶味人生随意过,知足淡泊苦后甘”。14、回味圆通妙觉2-3分动 作:品饮之后调息,入定。解说词:悟善真 道善真 山月有早茶 央林听雨音 古法静庙众 烟台飘光阴 焙香醉禅意 佛语入天堂 是惟峨眉茶之道法真境也。圆通妙觉即大悟大彻即圆满之灵觉。品了茶后对前边的十三道程序再细细回味即是品禅茶的绝妙感受。佛法佛理就在日常最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佛性真如就在我们自身的心底。15、谢茶功德圆满2-3分动 作:答谢姿态优美,鞠躬行礼到位。解说词:“高灯喜雨坐僧楼,共语茶林意更幽”。佛教有五戒十善,四要十德。经过品茶论佛,品茶悟道,各位居士,您是否从中悟得: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16、收具 静品至味2-3分动 作:收具顺序合理,茶具摆放合理,离开表演台时,走姿端正。三、其他10分1、形象气质2-3分形象自然、得体,高雅,表演中用语得当,表情自然,具有亲和力。动作、手势、站立姿势端正大方。2、解说语言23分沏泡过程中语言运用恰当,语气、语调得体。有创意,讲解口齿清晰婉转,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