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604-2021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PDF解密_第1页
DL-T 5604-2021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PDF解密_第2页
DL-T 5604-2021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PDF解密_第3页
DL-T 5604-2021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PDF解密_第4页
DL-T 5604-2021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2021-04-26发布2021-10-26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第3号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工程建设征地企业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等282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1)、《CodeforBuildingsDesignofWindPowerProjects》等19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现予以发布。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国家能源局附件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DL/T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21-04-262021-10-26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28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电力建设的基本方针及产业发展政策,组织专题调研,参照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讨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厂址选择、全厂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线综合布置、交通运输、绿化布置、技术经济指标等。木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能源行业发电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管理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5号,邮政编码:100120,E-mail:bz_zhongxin@)。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彭兢刘文辉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龙剑锋张彬薛晶晶刘开华 5.1一般规定 5.2主要建(构)筑物 5.3辅助及附属建筑物 5.4围墙和出入门 5.5厂区地坪 5.6建(构)筑物间距 6.1一般规定 6.2设计标高的确定 6.3阶梯布置 6.4场地排水 6.5土石方工程 7.1一般规定 7.2地下管线 7.3地上管线 8.1一般规定 8.2厂外道路 9绿化布置 9.2绿化布置 10技术经济指标 附录A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 附录B厂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附录C厂区总平面布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 4Overallplotplan 5Generallayoutofplant 5.1Generalrequirements 5.5Groundandpavement 6Verticalarrangement 6.1Generalrequirements 6.3Steptypeverticaldesign 6.5Earthwork 7Comprehensivearrangementofpipeline 7.1Generalrequirements 7.2Undergroundpipeline 8Trafficandtransportation 8.1Generalrequirements 8.2Out-plantroad 8.3In-plantroad (27)9Landscaping 9.1Generalrequirements 9.2Greenlayout (30) 10Technicaleconomicindex AppendixACalculationofminimaldistance economicindexesofplantlocation economicindexesofgenerallayout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0.1为规范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体现国家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满足太阳能热发电厂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合理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1.0.3总图运输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和节省运行费用。1.0.4总图运输设计应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1.0.5总图运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集热场solarfield,collectorfield将太阳能聚焦并转化为热能的区域。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场由定日镜场和吸热塔组成;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场由集热器及其连接部分组成。2.0.2发电区powerblock由储换热区、蒸汽发生器区、汽机房、集中控制室和有关设施组成的相对集中的区域。2.0.3储换热区thermalstorageandexchangeblock由储热设备、换热设备和有关设施组成的相对集中的区域。3.0.1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土空3.0.2厂址选择应对厂址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和建厂外部条件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和评价。3.0.3厂址宜选择在年太阳法向直射辐照度不小于1600kW·h/m²且太阳能资源稳定的地区。3.0.4厂址应利用荒漠、戈壁、荒地、劣地及非耕地,不应占用永3.0.5厂址宜选择在地貌简单、地形平缓且适宜建厂的地区,宜避开自然地形复杂、场地坡度大、周边有高大山体的地区。3.0.6厂址宜选择在不受洪水或内涝威胁的地段,不可避免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洪排涝措施。3.0.7厂址宜有便利和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公路的连接3.0.8厂址应有满足接入电力系统的出线走廊条件。3.0.9厂址不应选择在强烈岩溶发育、滑坡、泥石流的地区或发震断裂地带。3.0.10厂址应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采空区影响范围,无法避开时,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综合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提出建设场地适宜性的评价意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3.0.11厂址宜避开其他工业企业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有害物质的影响。3.0.12厂址选择还应符合下列规定:2应避开生态保护红线;3应避开有严重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影响区和潜在危险源区,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护距离要求4应避让军事设施;5应避开空气经常受悬浮物严重污染的地区;6应避开对飞机起落、机场通信、雷达导航等有影响的区域;7宜避免压覆重要矿产资源;8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宜避开鸟类栖息区和候鸟迁移路线。4全厂总体规划4.0.1太阳能热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与能源规划、自然环境相协调,宜与邻近工矿企业或其他单位相互协作。4.0.2太阳能热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根据太阳能资源,结合建厂燃料供应、防排洪(涝)、出线走廊、厂区及施工区等进行统筹规划,应以近期为主,兼顾远期工程。4.0.3太阳能热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控制厂区用地面积;发电厂用地应统筹规划,分期征用。4.0.4太阳能热发电厂的总体规划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合理规划厂区布置,工艺流程顺2应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质条件,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场地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量;3应符合职业安全、职业卫生及环境保护要求。4.0.5太阳能热发电厂的防排洪(涝)规划,应结合工程具体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排洪(涝)设施;需新建时,应因地制宜地采用经济、有效的防排洪(涝)措施。4.0.6太阳能热发电厂的供排水设施规划应根据电厂规划容量和本期建设规模、水源、地形与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要求,统筹1应合理规划补给水泵房的位置及补给水管线路径;2供排水管线宜沿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布置。4.0.7太阳能热发电厂辅助能源的燃料供应应可靠稳定,辅助燃料管线路径宜沿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布置,选择高差小、跨越及转弯少的地段,减少与公路或铁路的交叉及对农业耕作的影响,并应满足与周边设施安全防护的要求。4.0.8太阳能热发电厂出线走廊规划应按规划容量统一安排,避免交叉。4.0.9太阳能热发电厂的施工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生产性临时建筑、材料设备堆场和施工作业场所的布置及施工用水、用电线路路径应符合施工流程和厂区地形要求;2施工区应分区明确、布置紧凑,充分利用厂区内用地,减少租地面积;3应减少场地平整土石方量;4应充分利用厂区永久性道路和建(构)筑物。5厂区总平面布置5.1.1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在全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近期为主,兼顾远期,满足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安全运行和检修维护的要求。5.1.2厂区总平面应根据太阳能资源、厂区地形、设备特点、运行模式、施工及检修要求等合理布置。5.1.3厂区应以工艺流程合理为原则,结合各生产设施及工艺系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5.1.4厂区应按功能要求进行分区,可分为集热场、发电区和其他设施区,集热场和发电区宜按单元布置。5.1.5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发电区应布置在吸热塔周边;采用多个吸热塔的发电厂,发电区宜布置在集热场的中部。5.1.6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发电区宜布置在集热场的中部。5.1.7厂区内建(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应合理紧凑,建(构)筑物不宜对集热场产生阴影遮挡。却设施等主要生产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区域。5.1.9生产过程中有易燃或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和储存易燃、可燃、有害物质的仓库,宜单独成区布置,远离人员集中区域。5.1.10厂区总平面布置应采取节约用地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5.1.11改建、扩建发电厂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设施,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及原有建筑、设施的拆迁。5.2主要建(构)筑物5.2.1集热场布置应结合发电厂地理位置、场地条件、设备特点、运行模式、集热场年效率等因素,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集热场应兼顾发电区的布置及出线要求;3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场用地宜规整,宜采用矩形布置,边长比宜接近于1;4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集热器焦线方向宜为南北向;5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吸热塔的位置应根据定日镜场设计点各项效率优化计算后确定。5.2.2热传输设施宜集中布置在发电区,应靠近储热区和蒸汽发生器。5.2.3储热设施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热设施宜靠近热传输设施及蒸汽发生器;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设施宜靠近吸热塔布置;3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设施应布置在发电区;4熔融盐区电控室宜布置在储热区附近。5.2.4蒸汽发生器宜靠近汽机房布置。5.2.5电气设施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进出线走廊规划宜避免交叉和减少对集热场的影响,电气出线在集热场内宜采用电缆敷设形式;2主变压器宜布置在汽机房外侧,也可布置在屋外配电装置内;3高压配电室、电控楼宜与汽机房毗邻布置。5.2.6冷却设施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靠近汽机房布置;2宜减少周边建(构)筑物对冷却塔通风的影响及冷却塔对周边集热场阴影遮挡的影响;3单侧进风的机械通风冷却塔进风面宜面向夏季主导风向,双侧进风的机械通风冷却塔进风面宜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4直接空冷机组的空冷凝汽器平台布置应满足汽轮机排汽要求,空冷凝汽器平台下布置建(构)筑物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的规定。5.3辅助及附属建筑物5.3.1辅助厂房和附属建筑物宜组成联合建筑物或采用成组布置。5.3.2辅助加热燃料储存设施应单独布置,辅助、启动锅炉房宜靠近汽机房及蒸汽发生区布置;导热油防凝锅炉宜靠近导热油区,熔融盐炉宜靠近储热区布置。5.3.3水处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在发电区,靠近汽机房;也可独立成区布置在发电区外;循环水补充水处理设施宜靠近循环水泵房布置。5.3.4蒸发塘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宜布置在厂区地势较低处的边缘地带;2宜布置在厂区最小风频的上风侧,远离集热场布置;3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电厂的蒸发塘也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布置在发电区内;4蒸发塘与定日镜场或集热器回路的间距不宜小于30m。5.3.5液化天然气储存释放区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中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单独布置;2应远离散发火花的地点或位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3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m。5.3.6厂区内的天然气管道及调压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中的有关规定。5.3.7定日镜或集热器镜面组装车间宜靠近厂区主要通道,利于运输和施工。5.3.8材料库宜靠近检修维护间或成组联合布置,可采用多层建筑。5.3.9厂区附属生活设施宜集中布置在厂区主要出入口附近或厂内外联系较为方便的地段,也可集中布置在发电区。5.4围墙和出入口5.4.1厂区出入口位置应便于厂内外联系。5.4.2厂区围墙的平面布置应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规整,除有特殊要求外,宜采用围栅形式,高度不应低于1.8m。5.4.3厂区内各功能区域的围墙或围栅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屋外配电装置区域应设置1.8m高的围栅,变压器场地周围应设置1.5m高的围栅;2液化天然气储存释放区应设置不低于2.0m高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3天然气储存设施区应设置不低于1.8m高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或围栅,利用厂区围墙时,该段围墙应为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4导热油罐区宜设置1.8m高围栅。5.4.4厂区需要设置防风防沙网时,厂区围栅宜结合防风防沙网设置。5.5.1发电区内应根据设施检修要求,设置检修地坪;热传输设施的室外场地宜采用混凝土地坪或混凝土预制块地坪。5.5.2屋外配电装置地坪宜采用碎石、卵石或铺砌地坪,有绝缘要求的地坪应做绝缘处理;巡视小道宜利用电缆沟盖板;变压器检修范围内的场地宜采用混凝土地坪。5.5.3直接空冷平台下场地宜采用混凝土地坪。5.5.4储热设施区宜设置碎石地坪。5.6建(构)筑物间距5.6.1太阳能热发电厂各建(构)筑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及其最低耐火等级应按表5.6.1执行。表5.6.1建(构)筑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序号建(构)筑物名称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最低耐火等级1汽机房丁二级2吸热塔丁二级3蒸汽发生器丁二级4集热器回路丙-5定日镜戊 6熔融盐区电控室丁二级7导热油配电间丁二级8熔融盐原料储存间甲二级9熔融盐储罐戊一导热油膨胀罐、溢流罐乙导热油泵房乙二级液化天然气储罐甲-组装车间戊二级蒸发塘戊二级注:1除本表规定的建(构)筑物外,其他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品确定。2导热油配电间、熔融盐区电控室,当未采取防止电缆着火后延燃的措施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5.6.2太阳能热发电厂各建(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间距的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DL/T5032的有关规定;电厂各建(构)筑物的间距,还应符合表5.6.2的规定。表5.6.2太阳能热发电厂各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天然气调压站导热油泵房导热油膨胀罐、溢流罐(m)罐区总容量V(m³)1丙、丁、戊类建筑物耐火等级单、多层一、二级三级2屋外配电装置3主变压器或屋外厂用变压器4机械通风冷却塔5天然气调压站—6导热油泵房—7导热油膨胀罐、溢流罐罐区总容量V(m³)200≤V<1000①8厂内道路主要次要559围墙556注:①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有关规定执行。1表中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2表中导热油膨胀罐、溢流罐与导热油泵房的间距按卧式罐确定。3与屋外配电装置的最小间距应从构架上部的边缘算起。4熔融盐储罐与丙、丁、戊类二级、三级建筑物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20m;熔融盐储罐之间的间距应按工艺要求执行;熔融盐储罐与导热油储罐的最小间距应为相邻储罐中较大罐直径的1.0倍,且不应小于30m。5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5032第5.7.2条、第5.7.3条的有关规定。6.1.1太阳能热发电厂的防洪(涝)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发电区防洪(涝)标准应符合表6.1.1的规定:表6.1.1发电区防洪(涝)标准发电区容量(MW)防洪(涝)标准(重现期)≥100年一遇的高水(潮)位≥50年一遇的高水(潮)位2吸热塔的防洪(涝)标准应与发电区的防洪(涝)标准一致;3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集热场、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定日镜场防洪标准不应低于50年一遇的高水(潮)位;4其他独立区域的防洪(涝)标准不应低于50年一遇的高水(潮)位。6.1.2太阳能热发电厂的防洪措施应按本规范第6.1.1条进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场地标高低于设计高水(潮)位或虽高于设计高水(潮)位,但受波浪影响时,应设置防洪(浪)堤或采取其他可靠的防洪(浪)措施;2内涝地区发电厂的防涝围堤顶标高应按本规范第6.1.1条的规定加0.5m的安全超高确定;当按本规范第6.1.1条难以确定内涝水位时,可采用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如有排涝设施时,应按设计内涝水位加0.5m的安全超高确定;3位于山区或坡地的发电厂应按本规范第6.1.1条的规定采取防排洪措施;4太阳能热发电厂受周围水库溃坝形成的洪水影响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5防排洪设施宜在初期工程中按规划容量统一规划,分期实施。6.1.3厂区竖向布置应根据工艺要求、总平面布置格局、交通运输、雨水排放方向、土石方平衡等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确定竖向布置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合理利用地形,降低基础处理和场地平整工程量;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定日镜场,除地势起伏大的区域外,不应进行大范围的场地平整,土石方宜填、挖方量平衡;3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集热场场地设计坡度及坡向应根据集热器回路布置、传热介质流速要求和场地平整工程量综合比较后确定;4厂区场地的最小坡度及坡向应以地面水顺畅排除为原则。6.1.4厂区场地排水系统应统筹规划、分区设计,并应符合下列1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太阳能热发电厂,在厂区边界处应有防止山洪流入厂区内的截排水设施;2集热场汇水应避免对发电区的冲刷;3发电区、储热区、热传输设施区内含油设备或建(构)筑物应设独立的排水管、排水沟和处理池,与雨水排水系统分开。6.1.5施工场地和临建设施的防洪标准宜结合工程规模、建设工期、厂址水文特性、不同洪水标准产生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在5年~20年重现期范围内确定。6.1.6太阳能热发电厂边坡及挡土墙应有安全防护措施。6.1.7改建、扩建工程的竖向布置应与原有的竖向布置相协调,统筹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充分利用原有的排水设施。6.2设计标高的确定6.2.1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场地标高应符合本规范第6.1.1条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防排洪措施工程量较大,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定日镜场和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场场地标高可按洪水不淹没定日镜场及集热器电气控制设备进行确定,定日镜及集热器的基础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2发电区的场地标高宜高于周边集热场区标高,汽机房、吸热塔散水标高应高于设计高水(潮)位0.5m,发电区的其他区域场地标高不应低于本规范表6.1.1的规定;3当采取其他满足要求的可靠防洪措施时,场地标高可适当低于设计高水(潮)位。6.2.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吸热塔场地标高应结合地形、太阳能资源、集热场效率等因素综合确定。6.2.3厂区各建(构)筑物、道路等标高确定应满足生产和维护的要求,排水顺畅;建(构)筑物室内地坪设计标高宜高出室外地坪标高150mm~300mm;湿陷性黄土地区,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设计标高应高于室外地面标高450mm。6.2.4厂区主要出入口的路面标高宜高于厂外路面标高,当低于厂外路面标高时,应有可靠的截排水设施。6.3.1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场自然地形坡度与集热管焦线方向坡度要求不一致时,可采用阶梯式布置;场地设计坡向宜与地形坡向一致。6.3.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定日镜场宜采用平坡式布置。6.3.3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场内台阶的划分应结合地形、土石方工程量、边坡支护、管道连接以及集热器回路要求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宜按一个集热器回路进行台阶划分。6.3.4集热场内相邻台阶的连接宜采用边坡形式,当场地条件受限时,经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挡土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有关规定。6.3.5台阶坡脚至建筑物的距离,除应满足建筑物的采光、通风需求外,尚应满足两者间排水设施布置及开挖基槽对边坡、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且不应小于2.0m。6.3.6台阶坡顶至建(构)筑物的距离应结合建(构)筑物基础侧压力对边坡、挡土墙的影响确定;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其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6.3.7坡脚至排水明沟之间,对砂土、黄土、易风化的岩石或其他不良土质应设明沟平台,宽度宜为0.4m~1.0m;边坡高度低于1m或已做加固处理,可不设平台。6.4.1厂区场地排水应分区排放,合理选择排水方式;宜优先采用地面自流散排方式,也可采用雨水明沟、暗沟(管)、散流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排水方式。6.4.2集热场在有条件时,应采用自流散排方式;当无法采用自流散排时,应采用明沟排放方式。6.4.3阶梯布置的线性聚焦式太阳热发电厂的集热场,每个台阶宜有独立的排水系统。6.4.4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定日镜场应充分利用天然排水通道进行场地雨水排放,结合地形条件,分区排放场地雨水,宜采用自流散排或与雨水明沟相结合的方式。6.4.5发电区场地排水可采用道路雨水口、场地雨水口接入雨水排水系统或采用明沟排水系统。6.4.6集热场区的场地雨水不应通过发电区、储换热区和厂前及其他设施区排放。6.4.7场地排水不应经电缆沟或工业管沟再排至雨水排水系统,高出地面的沟道、检修道路拦截的雨水,宜采用排水渡槽或设置雨水口等方式排除。6.4.8当采用雨水排水系统时,雨水口应位于汇水集中的地段,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范围内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道路纵坡、路面种类等因素确定;雨水口间距宜为20m~50m,当道路纵坡大于2%时,雨水口间距可大于50m;当道路交叉口为最低标高时,应增设雨水口。6.4.9当采用雨水明沟排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水明沟宜沿道路或功能分区周边布置,应减少交叉;必须交叉时宜为正交,斜交时的交叉角不应小于45°;2明沟宜做护面处理,明沟断面及形式应根据水力计算确3明沟起点深度不宜小于0.3m;4明沟纵坡不宜小于0.2%,较大时应设置跌水或急流槽,其位置不宜设在明沟转弯处。6.4.10厂区场地排水明沟位于挡土墙、边坡顶侧布置时,距墙顶或坡顶的距离不应小于2.5m。6.4.11发电区、储换热区和厂前及其他设施区场地平整最大设计坡度不应大于6.0%,最小坡度不宜小于0.3%。6.4.12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场场地设计坡度和坡向应根据集热器回路中传输介质性质、母管位置、集热器焦线坡度要求进行确定。6.4.13湿陷性黄土地区、盐渍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的场地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5094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的有关规定。6.5土石方工程6.5.1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土石方工程量应分区计算,综合平衡,宜达到全厂挖填平衡,运距最短。6.5.2土石方工程量的综合平衡应包括厂区建(构)筑物的基槽余土量、防洪设施、厂外道路等土石方量、不能用作填料需要清除外弃或另外处理的土石方量、场地或基础换填土石方量及场地回填压实或采用排水固结、强夯处理产生沉降所需增加的回填土石方量。6.5.3土石方综合平衡应考虑松散量,松散系数宜按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DL/T5032中的规定采用。6.5.4全厂土石方填方量、挖方量无法达到平衡时,应落实取土或弃土场地。6.5.5场地平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6.5.6场地回填土应分层碾压或夯实,填土工程压实系数,本期建设地段不应小于0.90,近期预留地段不应小于0.85。7管线综合布置7.1.1管线综合布置应从整体出发、统一规划,宜永临结合、方便施工、节约投资;应使管线之间、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在平面和竖向上相互协调,交叉合理,利于厂容。7.1.2管线布置应根据自然条件、管内介质特性、管径、工艺流程以及施工与维护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发电区内有条件集中架空布置的管线,宜优先采用综合管架进行敷设;2导热油管、熔融盐管应采用架空敷设方式,位于集热场内时,宜采用地面支墩,与道路交叉时宜采用架空布置;当受条件限3电缆宜采用直埋、沟道及排管敷设,位于集热场内时,宜采用直埋及排管形式;4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管和雨水、污水排水管等宜采用直埋敷设;5天然气管、热力管宜架空敷设,当条件不具备时热力管可采用地沟敷设,天然气管可直埋敷设,不应地沟敷设。7.1.3在满足安全生产和便于检修的条件下,可将不同用途而互无影响的管线同沟、同壁布置,也可沿建(构)筑物或其他支架上敷设。7.1.4管沟之间、管沟与道路之间应减少交叉,交叉时宜垂直相交,困难时交叉角不宜小于45°,并应满足道路限界的要求。7.1.5管线综合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当管道发生故障时,不应发生次生灾害;3管线应敷设在规划的管线走廊内,管线走廊宜平行于道路4应避免遭受机械损伤和腐蚀;5应避免管道内液体冻结。7.2.1性质相同和埋深相近的地下管线、管沟应集中平行布置,但不应平行重叠敷设。7.2.2地下管线交叉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给水管布置应在排水管之上;2可燃气体管应在除热力管外的其他管线上方通过;3电缆应在热力管的下方,其他管线的上方通过;4具有酸性或碱性的腐蚀性介质管道应在其他管线的下方通过;5热力管应在电缆、可燃气体管及给水管的上方通过。7.2.3地下管线不应敷设在有腐蚀性物料的包装、堆存及装卸场地的下面,且距边界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7.2.4电缆沟道中不应有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管穿越。7.2.5地下沟道底面应设置纵横向排水坡度,横向坡度宜为1.5%~2%,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3%,宜采用自流排水,在沟道内有利排水的地点及最低点设集水坑和排水引出管。7.2.6电缆沟应防止地面水、地下水及其他管沟内的水渗入,并应防止各类水倒灌入电缆沟内,应采取排除内部积水的技术措施。7.2.7厂区内电缆采用排管时,排管顶部覆土不宜小于0.5m,排管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电缆排管上部宜设有警示指示。7.2.8地下管线共沟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共沟;2动力电缆不应与燃油管道、导热油管道、熔融盐管共沟;3有可能产生相互有害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4腐蚀性介质管道应布置在沟底,排水管应布置在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上方,其他管线的下方。7.2.9地下管线与建(构)筑物、道路及其他管线的水平距离应根送物质的性质等因素综合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管线、沟道不宜平行敷设在道路下面,不应布置在建(构)筑物的基础压力影响范围内;2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及地下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3导热油管(沟)、熔融盐管(沟)与地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7.2.9-1中的规定;表7.2.9-1导热油管(沟)、熔融盐管(沟)与地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m)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热力管(沟)天然气管压缩空气管氢气管、电缆(沟、排管)酸、碱管(沟)导热油管(沟)1.0~1.0~熔融盐管(沟)1.0~1.0~注:①给水管管径直径小于200mm时,间距不应小于1.0m;直径小于或等于400mm,大于或等于200mm时,间距不应小于1.2m;直径大于400mm时,间距不应小于1.5m。②生产废水管与雨水管管径小于800mm和污水管管径小于300mm时,间距不应小于1.0m;生产废水管与雨水管管径大于或等于800mm,小于或等于1500mm以及污水管管径大于或等于400mm,小于或等于600mm时,间距不应小于1.2m;生产废水管与雨水管管径大于1500mm和污水管管径大于③天然气管至导热油管(沟)和熔融盐管(沟)外壁不应小于4m。④与直埋电缆的间距不应小于2.0m。1表中净距为自管壁、沟壁或防护设施的外缘或最外一根电缆算起2表中天然气管不适用于聚乙烯燃气管道和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天然气管的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6MPa,设计压力小于1.6MPa的天然气管与导热油管(沟)、熔融盐管(沟)的距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4导热油管(沟)、熔融盐管(沟)与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7.2.9-2中的规定。表7.2.9-2导热油管(沟)、熔融盐管(沟)与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m)名称建(构)筑物基础外缘道路管架基础外缘通信照明杆柱(中心)围墙基础外缘排水沟外缘高压电力杆柱或铁塔基础外缘导热油管(沟)熔融盐管(沟)7.2.10地下管线穿越道路时,管顶至道路路面结构层底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当小于0.5m时,应加防护套管(或管沟),套管(或管沟)的两端应伸出城市型道路路面、郊区型道路路肩或路堤坡脚线外不应小于1.0m,当道路的路边有排水沟时,伸出排水沟沟边以外不应小于1.0m。7.2.11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或盐渍土地区的地下管线的布置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7.3.1地上管线敷设方式应根据生产安全、介质性质、检修、交通7.3.2地上管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影响交通运输、人流通行、消防及检修;2不应影响建筑物的自然通风、采光以及门窗的使用;3导热油管、熔融盐管、天然气管不应在与其无生产联系的建筑物外墙或屋顶敷设;不应从存放易燃、可燃物料的堆场和仓库区通过;4沿建(构)筑物外墙架设的管线宜管径较小、不产生推力,且建(构)筑物的生产与管内介质相互不应引起腐蚀、易燃等危险;5多管共架时应安全、便于管道的安装和维修、管架荷载分布宜合理。7.3.3低支架敷设的管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布置在不妨碍交通的地带;2低支架敷设的管底外壁与地面的净距不宜小于0.50m,困难情况下导热油管道、熔融盐管道及可燃易燃易爆管道不应小于0.35m,其他管道不应小于0.30m;3沿边坡布置时,不应影响边坡的稳定。7.3.4厂区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表7.3.4的规定;厂区架空管线互相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0.25m,其中天然气管线与管径大于300mm的其他管道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30m,电力电缆与热力管、熔融盐管、导热油管、可燃或易燃易爆管道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0m,当有隔板防护时可适当缩小。表7.3.4厂区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名称热力管熔融盐管导热油管氢气管天然气管燃油管电缆熔融盐管导热油管 易爆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0.25m,但当相邻两管道直径均较小,且满足管道安装维修的操作安全时可适当缩小距离,但不应小于0.1m。4动力电缆与热力管、熔融盐管、导热油管净距不应小于1.00m,控制电缆与热力管、熔融盐管、导热油管净距不应小于0.50m,当有隔板防护时,可适7.3.5架空管架(管线)跨越厂区道路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5.0m,有大件运输要求或在检修期间有大型起吊设施通过的道路应根据需要确定;在确保安全通行时,困难地段不应小于4.5m;与人行道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2.5m。7.3.6架空管架(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DL/T5032的8.1.1太阳能热发电厂交通运输设计应根据电厂本期和规划容8.1.2太阳能热发电厂辅助燃料、材料及设备运输应因地制宜地合理选择运输方式。8.1.3厂内外道路的平面布置、纵坡及设计标高应协调一致,合理衔接。8.1.4太阳能热发电厂道路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8.2.1厂外道路设计应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便于农田排8.2.2厂外道路设计宜绕避地质不良地段、地下活动采空区,不压或少压地下矿藏资源,不宜穿越无安全措施的爆破危险8.2.3厂外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厂道路应与现有公路相连接,宜短捷且方便行车;2进厂道路宜按三级厂矿道路标准建设,行车道宽度宜3厂外取水设施、水源地之间以及厂外辅助燃料管线的检修道路宜利用现有道路,需新建时,可按辅助道路标准建设,行车道宽度宜为3.5m。8.2.4进厂道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宜按25年一遇;检修道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8.2.5进厂道路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检修道路可采用中、低级路面。8.3.1厂内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2应与竖向设计相协调,有利于场地及道路的雨水排除;3应与厂外道路连接方便、短捷;4施工道路宜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8.3.2厂内道路宜分为行车道路、消防车道、检修道路和人行道,厂区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区主要出入口处主干道行车道宽度宜与相衔接的进厂道路一致或采用6.0m;2进出发电区的道路不应少于2条,进出发电区的主干道及发电区环形道路宽度宜采用6.0m,发电区内次要道路的宽度宜为4.0m,困难情况下也可采用3.5m;3集热场周边宜设环形道路,宽度不宜小于4.0m;集热场内宜进行分区,各分区间道路宽度宜为4.0m,应满足消防及清洗车辆通行和转弯等要求;4发电区、导热油罐区及易燃、易爆区周围宜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长边设置尽端式消防车道,并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应小于18.0m×18.0m;5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m,其净高不应小于4.0m,道路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辆通行要求;6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定日镜场内每环路定日镜之间以及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场每个回路之间应设有检修7高层建筑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的有关规定。8.3.3厂内道路可采用城市型或郊区型,当采用郊区型时,路面宜高于场地设计标高100mm。8.3.4发电区、其他设施区及进出发电区的主干道可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集热场内的各分区道路、周边环形道路及检修通道可采用中、低级路面;有条件时,集热场内的检修通道可采用原土夯实。8.3.5路面各层的结构及厚度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中的相关规定计算确定。8.3.6厂内道路路拱坡度宜为1.0%~2.0%。8.3.7厂区主要出入口处主干道、发电区环形道路及进出发电区的主干道路的纵坡不宜大于6.0%,场地困难时,不应大于8.0%;次干道的最大纵坡不宜大于8.0%;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专用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6.0%。8.3.8厂内道路纵坡变更处的两相邻坡度的代数差大于2.0%时,宜设半径不小于100.0m的竖曲线,长度不应小于8.3.9厂内道路的转弯半径应根据行车要求进行设置,有消防、检修要求的不宜小于9.0m。8.3.10进出发电区主干道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宜按25年一遇;集热场区内的各分区道路、周边环形道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8.3.11厂内道路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可按表8.3.11的规定采用。表8.3.11厂内道路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项目类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值压实度(%)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低级路面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低级路面上路床65下路床0.3~0.843上路堤0.8~1.533下路堤1.5以下229.1.1太阳能热发电厂绿化布置应根据生产特点、总平面及管线制宜地统筹规划及实施。9.1.2绿化布置的平面规划与空间组织应与发电厂建筑群体和环境相协调。9.1.3绿化布置应充分利用厂区场地和进厂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不应增加建设用地。9.1.4绿化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境卫生等要求,合理确定各类树木的比例与配置方式;2不应妨碍生产操作、设备检修、交通运输、管线敷设和维修,不应影响消防作业和建筑物的采光、通风;3不应对集热场产生阴影遮挡;4集热场内不宜绿化。9.2.1发电厂的进厂主干道、主要建筑入口附近、厂前建筑周围宜进行重点绿化。9.2.2发电区绿化应结合地下设施进行布置,满足带电安全间距的要求。9.2.3屋外配电装置场地的绿化应满足电气设备安全距离的要求。9.2.4导热油罐区、熔融盐罐区内不应绿化。9.2.5树木与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间距宜按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DL/T5032的有关规定执行。9.3.1发电厂绿化树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确定,宜符合下列规定:1宜具有较强的适应周围环境及净化空气的能力;2宜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4观赏树的形态、枝叶宜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5宜符合消防、卫生和安全要求。9.3.2厂区主要出入口、主要建筑入口附近的绿化宜配置观赏和美化效果好的常绿树。9.3.3汽机房外侧管廊等地下设施集中处的绿化,宜选择低矮、根系浅的灌木及花草。9.3.4冷却塔周围宜种植喜湿、常绿的灌木及地被类植物。9.3.5对空气清洁度要求较高的建筑附近不应种植散布花絮、绒毛等污染空气的树木。10技术经济指标10.0.1太阳能热发电厂在全厂总体规划图与厂区总平面布置图中应分别列出厂址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厂区总平面布置技术经济指标表。10.0.2厂址技术经济指标表包含的内容应满足表10.0.2的要求。表10.0.2厂址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单位数量备注1厂址总用地面积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厂区围墙外边坡或边角用地面积厂外道路用地面积水源地用地面积厂外截排洪设施用地面积厂外工程管线用地面积取、弃土场用地面积施工生产区用地面积施工生活区用地面积其他用地面积2厂外道路路线长度3厂外供排水管线长度供水管m排水管(沟)m4厂址土石方工程总量挖方填方续表10.0.2序号单位数量备注厂区土石方工程量挖方填方厂外道路土石方工程量挖方填方施工区土石方工程量挖方填方其他设施区土石方工程量挖方填方10.0.3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包含的内容应满足表10.0.3的要求。表10.0.3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单位数量备注1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发电区用地面积集热场区用地面积其他设施用地面积2厂区建(构)筑物用地面积m²不含集热场3建筑系数%不含集热场4厂区道路路面及广场地坪面积m²集热场道路路面面积m²发电区及其他设施区道路路面及广场地坪面积m²5发电区及其他设施区道路广场系数%续表10.0.3序号单位数量备注6厂区土石方工程量挖方填方基槽余土7厂区围墙长度m8厂区绿化用地面积不含集热场9厂区绿地率%不含集热场10.0.4厂址和厂区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及附录C的有关规定。附录A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A.0.1建筑物之间的计算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建筑物与储罐的最小间距应为建筑外墙至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A.0.2储罐之间的计算间距应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A.0.3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变压器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变压器与建筑物、储罐的防火间距应为变压器外壁至建筑外墙、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距道路最近一侧路边的最小水平距离。附录B厂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B.0.1厂址总用地面积应为厂址各项用地之和,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应按厂界围墙或围栅轴线计算;2厂外道路用地面积应包括厂区主要出入口的引接道路用地,其计算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的规定计算;3水源地用地面积应按取水泵房及相关设施用地边界计算;4厂外截排洪设施用地面积应按最外边缘计算;5厂外工程管线用地面积应包括各种沟渠、沟道、管道用地;沟渠、沟道应按其外壁计算,管道应按其外径计算;沿地面敷设且并行的多管道应按最外边管道外壁之间宽度计算;架空管架应按管架宽度计算;6取、弃土场地用地面积应按设计的弃、取土场边缘计算;7施工区用地面积可按设计的用地面积计算;8其他用地面积系指不可预计的用地面积及特定条件下的用地面积,在具体工程中,应按实际列出用地项目名称和用地面积。B.0.2厂外道路长度宜按引接道路干线路基边缘起计算,进入厂区的道路计算至厂区大门中心止。B.0.3厂外供排水管线长度应由厂区围墙外1m起计算至水源地或排水口的长度,按单管(沟)计算,若为二次循环应为补给水管线之长度。B.0.4厂址土石方工程量应为厂址各项土石方工程量之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区土石方工程量应包括厂区挖方工程量和填方工程量,在厂区土石方平衡中还应包括各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各种沟、管道、道路基槽开挖的基槽余土量;2其他各项土石方工程量均应经过计算或取得依据;3在具体的工程中,其他设施区应按实际列出该区域名称。附录C厂区总平面布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C.0.1厂区内建(构)筑物用地面积计算应包括除集热场外的所有建(构)筑物面积,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构)筑物应按轴线计算;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厂区建(构)筑物用地面积计算还应包括吸热塔用地面积;3露天设备场、堆场宜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4冷却塔、吸热塔宜按零米外径计算,周立式间接空冷塔宜按散热器外径计算;5水池应按池外壁计算;6屋外配电装置应按围栅或围墙轴线内用地面积计算,但需扣除围栅或围墙轴线内的道路用地面积。C.0.2建筑系数应按下式计算:注:厂区用地面积不包括集热场用地面积。C.0.3厂区道路路面及广场地坪面积中城市型道路宜按路面宽度计算,郊区型道路宜按路肩外缘计算,道路长度宜按路口交叉中心计算,广场地坪可按其图形计算;人行道不宜计入厂区道路,广场地坪系指有通行功能的地坪,检修地坪、防护地坪、堆场等可不计入广场地坪。C.0.4发电区及其他设施区道路广场系数应按下式计算:发电区及其他设施区道路广场系数=注:厂区用地面积不包括集热场用地面积。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引用标准名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50942《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DL/T5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DL/T56042021,经国家能源局2021年4月26日以第3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的实践经验,并完成《建(构)筑物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本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本标准规定的参考。 5.1一般规定 5.2主要建(构)筑物 5.3辅助及附属建筑物 5.4围墙和出入口 5.5厂区地坪 5.6建(构)筑物间距 6.1一般规定 6.2设计标高的确定 6.3阶梯布置 6.4场地排水 6.5土石方工程 7.1一般规定 7.2地下管线 7.3地上管线 8.1一般规定 8.2厂外道路 8.3厂区道路 9.1一般规定 9.2绿化布置 9.3树种选择 1.0.1编制本规范是为了在建设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当前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统一和明确太阳能热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使所建设的太阳能热发电厂生产安全、布置合理,达到以有限的资金获得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有助于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发电厂的建设提出了更为切合实际的要求,满足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0.2现阶段技术成熟、广泛应用于商业运行的太阳能热发电厂主要为塔式、槽式及线性菲涅尔三种;本规范也是以塔式、槽式及线性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技术为基础来编制厂址选择、全厂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等相关内容。1.0.3厂址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充分利用和开发好厂址资源是厂址选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提出了在设计中要通过多方案的全面论证和优化设计,力求实现降低工程造价,节省运行费用和缩短建设周期。1.0.4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是非常有意义的。3.0.2建厂的外部条件,除厂址区域的太阳能资源条件外,还包周边企业对电厂的影响等因素。3.0.3太阳能热发电利用的是太阳法向直射辐射(DNI)资源,而不是总辐射量,它对电厂的经济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厂址选择时,厂址年平均DNI值要尽量大。现阶段,国外大部分太阳能热发电厂所在地区的年太阳法向直射辐照度都大于2000kW·h/m²,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通常适宜的日照,年太阳法向直射辐照度大于1800kW·h/m²时商业开发价值较好,如果年太阳法向直射辐照度小于1600kW·h/m²,发电厂的经济性将大打折扣。3.0.4太阳能热发电厂单位容量用地面积和厂区用地面积均较大,从土地利用和征租地费用角度考虑,要优先利用无产出和单位产出较低的土地。3.0.5不同类型的太阳能热发电厂对地形要求的敏感度不同,敏感度从高到低分别为槽式、线性菲涅尔、塔式。平缓的地形相对应的工程费用较小,尤其是对于槽式和线性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厂。3.0.12本条对厂址选择做出了规定。5空气中悬浮物会降低太阳辐照强度,易在反射镜表面形成积灰,降低集热效率并增加镜面清洗工作量,在选址时要尽量避开空气经常受悬浮物严重污染的地区。4全厂总体规划4.0.1太阳能热发电厂的总体规划要符合能源规划、建厂地区现状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并主动与周边企业和地方密切配合,使其相互间充分协调。当太阳能热发电厂与其他工矿企业或单位协作时,在确保安全发电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经友好协商能够与其联合建设相关设施,如防排洪(涝)设施、供排水设施、交通运输4.0.2太阳能热发电厂的总体规划要结合站址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统筹安排,既要完善厂区内规划,也要处理好与厂外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4.0.3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是非常有意义的。“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太阳能热发电厂用地面积大,严格控制站址各项用地面积,最大限度地利用荒地和劣地,避开农田和林地,节约土地资源,同时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4.0.5太阳能热发电厂的防排洪(涝)规划设计,关系到长期运行的安全,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减少建设费用和用地,本条文提出要充分利用既有防排洪(涝)设施,同时根据自然4.0.7太阳能热发电厂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辅助燃料有油品、燃气等,当采用管线输送时,辅助燃料管线的敷设要满足相关规划及规范的要求。4.0.8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出线走廊和出线方向是根据太阳能热发电厂的规划容量、在系统中的作用及太阳能热发电厂同系统的连接方式、电压等级和回路数,以及厂区周围的自然条件和地区建设规划等因素决定的。4.0.9太阳能热发电厂施工主要集中在发电区和集热场区域,其中发电区主要工艺设备集中、种类繁多;集热场主要为吸热塔、定日镜场、集热器回路及相关电气设备,种类相对较少,但定日镜或集热器回路数量多。集热场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机具特点,充分利用场地内的空隙地,尽量不再租用或少量租用施工场地。施工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好施工区的布置,使土建和安装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布置要紧凑合理,有良好的施工通道,减少场地平整工作量,避免相互干扰;妥善安排好生产性临时建筑、材料设备堆场和施工作业场所。5厂区总平面布置5.1.1太阳能热发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需要根据发电厂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场地大小、供水能力、送出、投资等综合条件进行拟定。在设计中要从近期出发,以近期为主,考虑远期,统筹规划,同时为远期的建设留有适当条件,分期、分批征地,不允许先征待用。5.1.2厂区总平面要结合太阳能资源、厂区地形、设备特点、运行模式、施工及检修要求等合理布置,才能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5.1.4厂区需要按功能要求进行分区,尤其在发电区内。将同一或相近功能系统的各项设施布置在一个区域内,不仅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而且便于生产管理。分区内各设施的合理布置,可缩短工程管线的长度,减少工程费用。由于要确保集热场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目前集热场和发电区均按单元布置,这样有利于工艺系统设计及优化,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发电效率,节省土地。各个功能单元要以工艺系统合理为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要求。5.1.5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中除采用多塔的发电厂外,发电区都集中布置在吸热塔周围,这样可以有效缩短熔融盐管道和汽水管道的长度,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发电量。5.1.6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中发电区集中布置在集热场中部,有利于集热场至发电区的管路系统布置平衡。却设施等大体量建(构)筑物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布置在地基条件好的区域,可以减少土建工程量,节省工程费用。5.1.9将储存易爆、易燃、可燃、有害物质的仓库等建(构)筑物布置在厂区边缘地段,一旦发生事故,能保证人身和生产安全,使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5.1.10太阳能热发电厂用地面积较其他项目用地要更多,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特制定本条。5.2主要建(构)筑物5.2.1集热场是太阳能热发电厂中占地最大的部分,也是发电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集热场布置和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电厂的发电成本和投资。本条对集热场的布置做出了规定。1、2发电区一般位于集热场的中部,发电区的用地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其周边集热场的布置,两者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同时发电区的出线通常要穿过集热场后再接入系统,当出线采用架空时,需要考虑出线杆塔对集热场的阴影遮挡,留有足够的出线走廊宽度。3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主要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和线性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厂。线性聚焦式发电厂集热场的布置受集热器尺寸的限制,场地中南北方向尺寸最好是单个回路长度的整数倍,这样可以使场地南北方向的用地得到最大程度利用;另外当东西向尺寸和南北向尺寸相差不多时,此时集热场的能流基益优。4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器布置朝向为集热器焦线方向。集热器多采用水平轴驱动。与东西向水平轴跟踪方式相比,南北向水平轴跟踪方式下的集热器年平均输出较小,因此多采用东西向水平轴跟踪方式。5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吸热塔位置要根据定日镜场设计点各项效率优化计算后进行确定,同时由于其为高耸构筑物,施工期间与周边建(构)筑物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否则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据经验数据,当吸热塔高度在100m以下时,其间距不小于10m;高于100m时,其间距为不小于高度的5.2.2以导热油为传热介质的热传输系统设有导热油泵、防凝泵、膨胀罐、氮气覆盖系统,根据技术经济比较设置溢流罐、溢流回油泵。5.2.3储热设施靠近热传输介质、蒸汽发生器、吸热塔能有效减少热传导损失,提高存储效率。5.2.5目前,太阳能热发电厂单机容量不大,国外有项目的容量已达到280MW,国内目前仅为50MW或100MW,配电装置的等级不高,普遍为110kV配电装置,单回出线。变压器和配电装置的布置相对灵活,一般布置在汽机房A排外侧或侧面;为避免出线对集热场的影响,出线多采用电缆通过集热场区。5.2.6本条给出了冷却设施布置的一般原则。1冷却设施靠近汽机房布置可以缩短循环水管长度。2高大建(构)筑物的阻挡会对冷却塔的通风造成影响。3机械通风冷却塔主要依靠机力通风,对风向并无严格的要求。机力塔平行于夏季盛行风向布置,其冷却效果要好,水损失也要少。因此,对双排机力塔来说,平行于夏季盛行风向布置,主要是为了提高冷却效率和减少水损失。4为保证夏季高温大风气象条件下电站的安全运行,要注意夏季风向对空冷凝汽器的影响。5.3辅助及附属建筑物5.3.1太阳能热发电厂工艺相对简单,对辅助建筑物面积要求不高,且辅助建筑物间联系密切、相互干扰小,可以联合布置以节约用地,当联合布置确实有困难时也可以采用成组布置。5.3.2太阳能热发电厂可能采用的辅助燃料有油品、燃气等,厂内油品、燃气储存区,需要根据运输条件、供应情况布置于发电区或厂区边缘。5.3.4本条对蒸发塘的布置做出了规定。2由于蒸发效率要求,一般蒸发塘有效水深较浅,用地面积较大,通过自然蒸发处理高浓度盐水。蒸发塘布置要避免蒸发过程中水雾对电厂建(构)筑物、集热场及人员的影响,故需要尽量远离发电区等人流较为集中的区域,避免窝风对蒸发效果的影响。通常将蒸发塘布置在集热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靠近整个厂区的边缘布置。3由于线性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场单元模块化布置要求较高,发电区内可以利用的土地空间相对较大,在不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也可以将蒸发塘布置在发电区。5.3.5本条给出了液化天然气储存释放区布置的一般原则。1液化天然气储存释放区属于易燃易爆区,单独布置,一旦发生事故可以使生命财产损害减少到最小。2将液化天然气储存释放区布置于远离散发火花的地点或明火、散发火花地点的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闪爆事故的发生。3本款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和相关标准中关于环形消防车道的设置和消防车道的设计要求,对液化天然气区域道路设置做出的规定。5.3.7太阳能热发电厂中的定日镜和集热器的数量多,且需要在现场进行组装,组装及安装的精度要求高,一般要求有专用的组装车间。由于定日镜及集热器体量大,运送设备的车辆较长,将组装车间靠近厂区主要通道布置,能避免运送车辆进厂后过多的迂回5.3.8材料库和检修维护间的布置要加强统一规划,适当集中和分区布置。材料库与检修间联系密切,互相干扰少,宜采用联合布置。5.3.9太阳能热发电厂值守人员少,电厂的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宜集中布置,电厂在进行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对内对外联系均较频繁,通常附属管理及生活设施布置在厂区主要出入口附近或厂内外联系方便的区域。5.4围墙和出入口5.4.1太阳能热发电厂一旦着火,邻近城镇、企业的消防车会前来支援营救,此时出入厂的车辆、人员较多,如厂区出入口位置不便,则可能会延长营救时间,增加损失,因此厂区出入口位置要便于厂内外联系。5.4.2太阳能光热发电厂通常占地大,四周的围墙长度较长,50MW太阳能光热发电厂围墙长度通常为7km~8km。若按常规电厂采用实体围墙,投资大,同时实体围墙还会对周边的集热场造成阴影遮挡,影响发电效率。据了解,国外太阳能热发电厂大多采用围栅形式,同时我国光伏电站项目中的围墙也是采用围栅形式,因此本规范规定太阳能热发电厂厂区围墙在无特殊要求时,采用围栅形式,围栅的高度不低于1.8m。5.4.3本条文主要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第4.3.12条,天然气调压站围墙形式参照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与《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DL/T1123—2009中的规定综合后确定;液化天然气储存释放区围墙形式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020年版)第9.2.8条制定。4导热油罐区周边设置1.8m高的围栅主要是考虑现场人员管理和防护要求。5.4.4按照我国光资源分布特征,太阳能热发电厂在西北地区建设较多,该区域常年风沙较大,对于定日镜及集热器镜面磨损、反光效率、支架的风压影响较大,同时也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及发电效率,故多设置防风防沙网。当防风防沙网的高度、位置等技术条件满足电厂维护基本要求时,能与厂区围栅合并设置,节省投资。5.5.1发电区内除设备和建(构)筑物之外,地下管道较多,生产人员检修维护也较多,为运行和维护方便,视情况局部设置混凝土地坪。同时,根据工艺要求设置检修地坪。通常发电区内的导热油区、蒸汽发生器区、空冷平台等区域设有检修地坪。5.6建(构)筑物间距5.6.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GB/T51307-2018第23.2.1条规定,吸热塔的火灾危险性为丁类。目前槽式太阳能光热电厂中的导热油广泛采用的为联苯-联苯醚。联苯和联苯醚低熔混合物型导热油是由26.5%的联苯和73.5%的联苯醚组成,熔点为12℃,其使用温度范围为15℃~400℃。表1中列出几种不同类型导热油的性质。表1导热油性质三种导热油品牌DowthermATherminolVP-1MantoManthermK2组分联苯/联苯醚共晶混合物联苯/联苯醚共晶混合物联苯/联苯醚共晶混合物结晶点(℃)沸点(常压)(℃)闪点(℃)着火点(℃)自燃点(℃)三种导热油品牌DowthermATherminolVP-1MantoManthermK2密度(25℃)(kg/m³)准临界温度(℃)准临界压力(bar)导热油在使用过程由于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易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易挥发及较低闪点的低聚物,低聚物间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不熔不溶的高聚物,不仅阻碍油品的流动,降低热传导效率,同时会造成管道局部过热变形炸裂的可能,有潜在的危险性。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 2008中第3.0.2条的条文解释中明确指出联苯和联苯醚混合物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同时,GB50160—2008第3.0.2条第3款也明确提出“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g类液体应视为乙g类液体;操作温度超过其沸点的丙g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第2款“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A类液体应视为乙ʌ类液体”。此部分第3.0.3条是一致的。现阶段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实际操作及运行中,导热油的温度达390℃,远高于沸点和闪点,根据上述条款,确定导热油膨胀罐、溢流罐、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