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_第1页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_第2页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_第3页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_第4页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5 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 第一部分 经济学 基础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需求的含义 : 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愿意 而且 能够 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 、 一定价格条件下 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 3、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和影响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消 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 同方向变动 。 产品价格 。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替代品的价格 。 替代品是指 使用价值相近 ,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一般来说, 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互补品的价格 。 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一般来说, 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 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 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其他因素 。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类别 含义 需求函数 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 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 即价格与需求之间 呈反方向变化 的关系。也有例外,如也有钻石价格与其需求成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需 求曲线 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的曲线 ) 横轴表示需求量( Q),纵轴表示价格( P) , 需求数量变动: 假定 其他因素不变 ,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 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5、 供给的含义 : 供给是 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 愿意并可能 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 : 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 6、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 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 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生产成 本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 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生产技术。 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 2 预期 。 相关产品的价格。 其他因素。 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7、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 类别 含义 供给函数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 规律 即价格与需求之间 呈同方向变化 的关系 供给 曲线 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横轴表示 供给 量( Q),纵轴表示价格( P) , 供给数量变动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供给变动 :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 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8、均衡价格 :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 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9、 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 (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含义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 之下 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 之上 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我国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 收入水平。 影响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 市场短缺。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 后果 出现严重排队现象。当政府监管不利时,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 措施 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 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适用范围 严重影响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行,只宜短期或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 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3 驶 期化 10、 需求价格弹性 : 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价格的相对变动 : 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 因此 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 我们通常把负号略去, 取其 绝对值。 11、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点弹性 和 弧弹性 类型 含义 适用 点弹性 需求曲线 某一点上 的弹性 ,等于 需求量的 无穷小 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 价格和需求量 变动较小 的场合。 弧弹性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价格和需求量 变动较大 的场合。 12、 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1,表示 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如:牛肉价格上升 ,在羊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 羊肉需求增加 。)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 1, 供给富有弹性 ; Es0 时, TP上升; MP=0, TP 最大; MP0) ,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 劳动投入达到 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 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 L轴。 在劳动投入在 L1, 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 L轴。 当劳动投入量为 L3,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9、平均产量曲线图形 10 MP 曲线与 AP曲线交于 AP 曲线的最高点 。 相交之前, MPAP, AP上升;相交之后, MPATC, ATC 上升 ,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此时 MC AVC。 M 之前, AVC下降 ,MCAVC. 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 , 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2 四、市场结构理论 1、市场结构的含义 : 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 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 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是: 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 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 : 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 一个行业内企业数目越多,其竞争程度就越高,垄断程度就越低。本行业只有一家企业,为完全垄断市场;有少数几家大企业,为寡头垄断市场;企业数目很多,为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市场。 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 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是 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 进入障碍的大小 。 一个行业 进入障碍越小,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 根据这 三方面的不同特点 : 市场分为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 完全垄断市场 四种市场类型。 3、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市场结构类型 含义 特征 举例 完全 竞争 市场 又叫 纯粹竞争 , 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 很多;同质;了解;自由 ) 市场上有 很多 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且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不是价格的 决定者; 它们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的力量; 企业生产的产品是 同质 的, 即 不存在产品差别 ; 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 了解 ; 资源可以 自由 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 现实中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这些特征的市场, 某些农产品如 小麦、玉米 属于近似的例子 。 完全 垄断 市场 整个行业只有 唯一供给者 的市场结构。 只有 一个 生产者,因而它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 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 没有合适替代品 的独特性产品; 其他企业 进入 这一市场 非常困难 。 在实际生活中, 公用事业、电力、固定电话 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 竞争 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既有垄断 又 有竞争、既不是完全 竞争又不是完全垄 断而 接近于完全竞 争的市场结构 。 具有 很多 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产品具有 差别性 ,生产者可以对价格有一定的程度的控制,而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 ( 这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 进入或退出 市场比较 容易 , 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 垄断竞争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构, 许多产品都可以列入这种市场, 如 香烟、啤酒、糖果 等产品市场 寡头 垄断 市场 少数几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供给的市场结构 。 在一个 行业中,只有 很少几个 企业进行生产 ; 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 他们对价格有很大程度的控制; 进入 这一行业 比较困难 。 美国汽车工业 是 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 ; 其他国家 汽车、钢铁等工业部门 也都可划入寡头垄断市场 4、 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收益类别 定义 计算 总收益 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入 。 总收益 R=PQ 平均收益 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的商。 平均收益 AR=R/Q PQ /Q=P(即, 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 13 边际收益 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 收益的增加量 。 边际收益 MR = R/ Q = (PQ )/ Q=P 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由此可推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边际收益 MR=平均收益 AR=单位产品价格 P 即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单价, 单个企业的平均收益线 AR、边际收益线 MR、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线。 例如: 产品单价 10元,销售量 1万件时, R 10万元销售量 2万件时, R=20 万元 AR=10/1=20/2=10元 MR=(20-10)/(2-1)=10元, 如 下所示 P d Q MR AR=此时的均衡价格 P (图 4-2) 5、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决策原则 :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此时的产量为最优产量。 此时企业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若是盈利的,企业的利润此时最大,若是亏损的,此时亏损一定是相对最小的,总之,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企业处于 MR=MC时,是最优的产量,所以,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既可以作为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也可称为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 P MC A d1 MR AR=均衡价格 P 0 Q1 Q2 Q3 Q 图 4-3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产量决策 短期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交于 A点, A点左侧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企业会提高产量, 增加利润 。 A点右侧, 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企业会减少产量, 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 , 在 A点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此时企业既不能增加产量也不能减少产量,即在 A点上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 在长期生产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仍然是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6、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 政府垄断; 政府对某一行业实行完全垄断。我国政府对铁路、邮政等就是完全垄断。 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 。 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 。 自然垄断 :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的进 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规模经济就是企业或厂商的平均总成本会随着产量的扩大而不断下降 。 7、 完全竞争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 ,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 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因为个别企业无法决定市场价格, 只能按照既定的价格,也就是整个行业供给和需求确定的价格出售产品) 。 8、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 (见图 4-3) 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是按照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原则来选择最优生产规模。 14 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扩大产量,供给增加; 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缩小产量,供给减少。 所以: 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给曲线 。 9、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二者完全相同,这是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 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10、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 企业的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企业的边际收益不等于平均收益或价格,而是小于平均收益。 ( 原因是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 ) 结论: 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即一条线);但是由于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 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所以 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P AR( DD) MR Q 图 4-4 例如: ( 1)企业销售 1单位产品,价格为 11 元,总收益 =11元。 ( 2)企业增加 1个单位销售时,价格降为 10元, 总收益 =2*10=20元;平均收益 =10 元;边际收益 =( 20-11) /1=9,小于平均收益。 ( 3)企业增加 2个单位销售时,价格降为 9元。 总收益 =3*9=27元;平均收益 =9 元; 边际收益 =( 27-20) /1=7元,小于平均收益。 教材例题: 总收益、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的关系 价格 P 产量 Q 总收益 R 边际收益 MR 平均收益 AR 6 0(没人买) 0 - - 5 1 5*1=5 5/1=5 5/1=5 4 2 4*2=8 ( 8-5) /1=3 8/2=4 3 3 3*3=9 ( 9-8) /1=1 9/3=3 2 4 2*4=8 (8-9)/1=-1 8/4=2 1 5 1*5=5 (5-8)/1=-3 5/5=1 11、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 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可以确定均衡价格 . 与完全竞争 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 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P MC(边际成本) P0 a ATC(平均成本) 15 C b AR( d) ( 平均收益 ) 它 等于单位产品价格,也是需求曲线 ) e AR() 0 Q0 Q MR(边际收益)图 4-5完全垄断企业的产量和价格决策 但在完全垄断市场上 , 完全垄断企业并不是可以随意提价,在价格决策时,也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完全垄断市场上,不存在供给曲线。 12、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 简单定价法则:dEPMCP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边际成本价格 1 整理得:)/1(1 dEP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边际成本价格【注 1】 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应该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注 2】 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13、价格歧视含义 :也叫差别定价,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对 同一产品,规定不同的价格。 级别:价格歧视一般可分为三级: 第一级价格歧视,是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 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出售。也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所有消费者剩余都被垄断者占有了。 第二级价格歧视,是指 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单位产量 ,但每个购买相同数量的购买 者支付的价格相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量作价。垄断厂商通过对小批量购买的消费者收取额外价格, 侵蚀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 第三类价格歧视建立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将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两组或更多组,分别对各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 14、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 需求价格弹性划分 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 不同购买者 ; 市场必须是能够 有效的隔离开 ,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即不能使购买者在低价市场上买到产品再卖到高价市场上去。 如果这两个条件能够满足,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 对缺乏弹性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而对富有弹性的市场规定较低的价格,以增加总收益。 15、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 : 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垄断企业可以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实行少销厚利;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规定较低的价格,实行薄利多销。 16、 垄断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企业相同,均 向右下方倾斜,但两者的需 求曲线不同在于: 垄断竞争企业需求曲线不是市场需求曲线,而是每一个具体企业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既是企业的需求曲线,也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 垄断竞争企业的产品具有替代性,且行业中存在企业的进入退出,因此当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时,需求量的减少造成的损失比提高价格获得的利润大。相反,当企业降低价格时,因需求量的增加获得的利润比降低价格造成损失大。 注意: 短期均衡分析,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的产量为均衡产量( MR=MC),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短期均衡包括盈利、利润为零、亏损。 16 7、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形成的模型 每个生产者在作出最优决策时,都必须考虑对 手如何作出反应 。 价格形成模型 具体内容 协议价格制 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维持一个协议价格,使得行业净收益最大。其方式是限制各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 【注 1】 卡特尔: 企业联合起来一起行动,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是石油生产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OPEC) . 【注 2】 一个卡特尔与完全垄断者的差别 1)卡特尔很少能控制整个市场,因此它们必须考虑它们的定价决策会如何影响非卡特尔企业的行为。 2)一个卡特尔成员并不是一个大公司的一部分,它们可能 在利润诱惑下违反协议。 【注 3】 我国企业之间实施共谋或卡特尔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到反垄断法律法规的严格禁止。 价格领袖制 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则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 【注】 领袖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供求状况。 五、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 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当居民和企业分别 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 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 时,经 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资源最优配置 :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即瓦尔拉斯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 :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即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此时社会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 (整体福利不能因为资源重新配置而提高。) 帕累托改进 :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能够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而提高整体福利。) 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2、 市场失灵的含义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经济主体是 完全 理性的; 信息是 完全 的; 市场是 完全 竞争的; 经 济主体的行为 不存在 外部影响。 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资源最优配置或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 3、 市场失灵的原因 :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4、垄断: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分析, 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 企业的 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 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最大,价格最低,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但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大部分产品都是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或完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 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 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 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 ,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 17 注意: 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 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政府对垄断的干预: 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的另一种手段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 价,或规定利润率。 5、 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分类: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根据对他人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是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 好处 ,但该人或该企业却 不能由此得到补偿。例如: 你种树别人乘凉;你放烟花别人观赏 外部不经济: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 损害 ,但该人或该企业却 不必 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例如: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污染农田使农场主受损;吸烟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等。 6、 外部性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少。 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 产出水平。 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 超过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配置。 7、 公共物品的含义 所谓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 私人物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竞争性和排他性。 竞争性 ,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既定的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 排他性 ,是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 8、 公共物品的特点 非竞争性。 即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例如国防、道路、环境治理、电视广播等。 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 公共物品的这些特种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 必然出现“搭便车”。 所谓“搭便车”就是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物品。 9、 公共物品可以分为 :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 ,是 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 ,如国防、治安、公共卫生等,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 只能由政府提供。 准公共物品 ,是指具 有有限的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购买,消费时可以部分 分割,政府和私人都可以提供。 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 等。 10、 公共物品市场失灵 私人物品的的需求曲线 是个人需求曲线 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 ,这表明私人物品在一定价格下的市场需求是该价格下每个消费者需求数量的和。(图 5-2a)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是个人需求曲线 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 ,这表明市场为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是市场上每个消费者为这些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之和。 (图 5-2b) 由于纯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低报或者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消 费者表明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因此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无法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18 对于准公共物品来说,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准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准公共物品或者具有消费的竞争性但无排他性,或者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却无竞争性。 公共物品政府干预:政府承担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政府提供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11、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 一种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逆向选择,是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出现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除市场的现象。 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协议达成后,协议的一方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如交完汽车保险后不认真开车,交完财产保险后不注意防盗。 市场失灵的后果: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会出现一些盲目的行为,有的市场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政府干预措施: 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 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12、 政府对外部性的干预( 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 ) 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 。一是 政府对负外部性的企业可以使用 税收手段 ,使得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二是政府对正外部性的企业给予 政府补贴 ,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 例如: A是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 B为 A企业受害者,可以将 A、 B两个企业合并,从而使得负外部性 消失。 明晰产权 , 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导致资源配置失当都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 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 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进一步看,还可以认为,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 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科斯定理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美国和一些国家先后实行了污染排放权或排放指标的交易。 13、 掌握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市场失灵的原因 政府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垄断 1)通过 法律手段 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2)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 价格进行管制 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外部性 1) 税收和补贴手段 2)将相关 企业合并 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以及明晰产权。 掌握科斯定理 :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 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 , 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引 伸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公共物品 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 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 信息不对称 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六、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19 1、 国内生产总值( GDP) : 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总收入( GNI):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 外的净要素收入。 GDP 的形态 :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 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 价值形态,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态,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成, 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生产法 :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 价值来核算 GDP。 支出 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 GDP 收入 法 :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 GDP。 3、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劳动者报酬 :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 也都列入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价值按规定比率提取的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费。 生产税净额 :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从事有关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如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费中各种税金等,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营业盈余 :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 营业盈余中。 注: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 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 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4、 支出法 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 +净出口 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 固定资本形成,是常住单位建造、购置和转入的固定资产扣除销售和转出固定资产后的价值。 存货增加,包 括原材料、燃料库存,生产单位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库存,销售单位商品库存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的差额。 净出口:是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减去进口价值后的差额。 出口,是本国向国外销售和无偿转让的货物和服务。进口,是本国向国外购买和无偿得到的货物和服务。 5、如果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 ,则:支出法下的 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四个部分 。 用支出法计算 GDP 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GDP=C+I+G+( X-M) 其中: C: 消费 ; I: 投资 ; G: 政府购买 ; ( X-M) : 净出口 。 6、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含义: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 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 没有政府部门和进出口部门,所以就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贸易。 即: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 总 收入 。 投资储蓄恒等式: I=S,其中 I:投资; S:储蓄。 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 C+S) 和总需求( C+I)的恒等关系 。 推导过程: 20 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GDP=Y=C+I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 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 用字母 S表示 )。 GDP=Y=C+S。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来的 GDP 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 GDP=C+I=Y=C+S,即 C+I=C+S 两边同时消去 C,就得到 I=S,即得到储蓄 投资恒等式 7、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含义: 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 政府部门 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 ( 消费者、企业和政府 ) 经济。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用 G表示政府购买,用 T表示政府税收。 投资储蓄恒等式: I=S+( T-G) 其 中, I:投资; S: 家庭储蓄和企业储 蓄之和 ,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 ; T: 政府税收; G:政府购买; T-G-政府部门的储蓄 : S+( T-G) -整个社会的储蓄 。 即: 投资 =私人储蓄 +政府部门的储蓄, 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推导过程: 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 。 GDP=Y=C+I+G 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但是,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 。 政府的净收入 =总税收 减去转移支付 。 用 T0表示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用 TR 表示政府转移支付, T 表示政府净收入 ,则: T=TO-TR。 从收入方面来看,国民收入 Y=C+S+T 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因此有 GDP=C+I+G=C+S+T=Y, 即 C+I+G=C+S+T, 消元 I+G=S+T 得到, I=S+( T-G) 8、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含义: 四部门经济就是在三部门经济中引入一个国外部门。 即包括 消费者(居民)和企业 、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投资储蓄恒等式: I=S+( T-G) +( M-X) 其中: ( M-X) : 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推导过程: 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 GDP=C+I+G+( X-M) , 假定总收入不变, Y=C+S+T。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 C+I+G+( X-M) = C+S+T 两边同时消去 C,就得到: I+G+( X-M) = S+T 可以简化为: I= S+( T-G) +( M-X) 10、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 是建立在三个假设上的: 假假设 具体内容 边际消费 倾向递减规律 1) 边际消费倾向( MPC) 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也就是增加的 1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 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 的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 2) 0零途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 借 财政应返还额度授权支付、 贷 拨入经费或财政补助收入 ; 下年初恢复额度时,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 借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贷 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如下年度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 零余额账户用 款额度 、 贷 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 1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种类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 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 。同时行政单位应按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年度决算),均为月末、季末、年末编制。 104 月报、季报:按“ 资产 +支出 =负债 +净资产 +收入 ”编排,左方资产部类,右方负债部类,左、右合计相等; 年报:按“ 资产 -负债 =净资产 ”编排,左方资产类,右方负债、净资产,左、右方合计相等。 收入支出总表 的项目按 收入、支出的构 成及其结余 分项列示。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 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收支情况说明书 等。其余同上。 收入支出总表 的项目按 收入、支出的构成及其分配情况 分项列示。 12、编制年度决算的要求 : 清理结算;核对一致;正确截止( 年度的应拨款项,应于 12.31 前汇达对方 ; 对所属单位的预算拨款、预算外资金拨款截止 12.25 前); 及时入账( 截止 12.31);清理往来;银行对账;清理盘点;决算调整。 第六部分 三十一、法律 1、“调整经济 的法律”和“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 :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 一个法律部门 ,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整经济的法” :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 传统法律体系的民法商法、近代的经济法、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 法律对经济调整经历 三个阶段 : 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 诸法合一,刑法、民法不分 ; 封建社会末期和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从 最初 的诸法 合一发展为 刑法、民法分离 ; 以后 又分 民法、刑法、刑政法 ,以致发展到 十几个法律部门 。这时期对经济关系调整起主导作用的是 民商法 。 当代社会,法律体系 重新整合民法、商法和经济法 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同时 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也成为调整经济关系的 辅助性法律部门 。 2、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的法律体系 民商法。 它处于基本法的地位,民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民商法主要调整市场经济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1)市场作为 商品经济运行 的载体,在体系上必须具备的 首要条件 ,是市场主体(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能作为独立的、能动的主体进入市 场。民事主体制度、商法中的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三资企业法律制度。 2)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要完成 人与生产资料 的结合。在法律上表现为 物权法律制度 和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3)市场,在抽象意义上表现为 各种交易关系 的总和。 4)民事责任制度。主要体现在民法上的 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制度 。 经济法。 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其 调整对象 : 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 调整和规制 : 1) 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活动, 如企业市场准入、计划法、财税法、金融法、会计法、银行业法、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土地法 等; 2)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活动, 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 3)国家直接从事的经济行为 ,如政府采购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 其他法律部门。 主要还包括 劳动法、环境法、社会保障法 等, 广泛意义还包括 : 宪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 3、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 , 是调整 经济管理 关系、 市场管理 关系、 组织管理性的协作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法律规范总称。其调整对象有三类: 经济管理关系 ,是一种 宏观 管理关系。 1) 它是一种经济关系 ,不同于行政指导关系; 2) 它以市场经济体制为 基础 ; 3)它是 宏观领域的经济关系 ; 4)宏观经济管理关系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如发展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并产生各种相应关系)。 市场管理关系 ,是国家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 社会 关系。包括: 1)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2)产品质量管理关系; 3)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105 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主要表现为: 1)国家通过政府机构或设立企业、委托代理人 直接参与 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如 招标、定(购)货、发包、出让、信贷、担保 等发生的合同关系; 2) 平等 的国家机关或财政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