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伤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1页
建筑工伤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2页
建筑工伤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3页
建筑工伤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4页
建筑工伤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伤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 要 建筑业属于最危险的行业之一,工程建设中不时发生的各种事故造成很大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有多种。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采用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事故链理论法等,从不同角度系统探讨了建筑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了事故发生的特点与规律,特别是从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等事故发生的5个基本要素,以及事故的发生与时间的关系等一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避免事故的对策,如管理上体现人文精神、建立健全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措施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队伍随之壮大,但伴随而来的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也迅速增加。建筑施工伤亡事故有三大特点:一是事故高峰出现在夏秋季节;二是高空坠落、触电、起重伤害事故占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90%以上;三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造成的事故占绝大多数。根据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检查情况来看,事故高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夏秋两季是建筑施工旺季,企业在生产任务紧、抢工期的情况下,相应的安全措施跟不上。另外,夏秋季节又是农忙季节,建筑工人如为当地农民临时工,这部分工人白天搞建筑,晚上还要回家种田、收粮,甚至白天在工地上工作时,心里还想着家里的农活。一心二用,加之精力、体力不支,也是发生伤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2企业领导安全生产意识淡薄,重市场、轻现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顾眼前利益,不舍得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维修、设备更新改造及人员培训上投入资金,看不到安全生产带来的潜在效益。一是表现为施工现场的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三宝”配备不齐;电梯口、井道口、楼梯口、预留洞口“四口”防护及临边防护不严;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的“四限位两保险”配备不齐或失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未执行“三级供电两级保护”,接零或接地措施不良;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等,安全防护水平极其低下。二是表现为不对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及日常的安全培训,不安排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安全技术培训,这部分工人不懂基本的安全操作常识,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素质低下,工作过程中违章蛮干的情况时有发生。3工程层层转包,以包代管,造成施工现场无人管理安全的混乱局面。而且层层转包,层层提取管理费,势必造成工程总造价中的安全技措经费投入不足。另外,由于基建规模膨胀,建设单位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的情况严重,也是造成施工现场安全投入不足的重要因素。4建筑市场混乱,特别是党政机关办建筑公司,既不按规程施工,又不自觉接受管理,严重干扰了建筑施工安全的正常管理工作。5安全监察、管理力量不足。香港劳工处负责安全生产的工厂督察科(不负责劳动卫生)编制250人,仅负责建筑施工安全监察的就有70多人,而我们一个市、地非矿山安全监察、管理人员不过几十人,不仅不能与国外或香港特区相比,与国内交通、消防管理力量相比也不成比例。由于监察、管理力量不足,势必造成管理上的空档。6事故处理难度大,整改措施难以落实。涉及到企业负责人和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理时,没有明确的处罚尺度,而且事故调查组既无权免企业负责人的职,也无权直接处理事故责任者,只能将处理意见提交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执行。但是,是否真正执行,处理结果是否存入本人档案或填入劳动手册均不得而知。因此,事故处理只能是水过地皮湿,既不能给企业负责人和事故责任者以警醒,也起不到教育他人的目的,也就无法避免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特别是乡镇建筑队伍,从公司经理到建筑工人绝大多数为农民临时工,既使真正处理了,对他们也起不了作用,顶多是再换一个单位。为了控制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根据建筑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1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中农民临时工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谈薄的状况,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在职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及时安排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劳动部门要充分利用综合管理手段,今后新工人进入建筑企业之前要对其进行建筑施工技术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技术素质,并核发务工许可证。2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对企业的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进行资格培训时,应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开设专门课程,并进行专门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承揽工程的资格。3要建立谁总包,谁负责安全的机制。总包单位应将工程总造价中的安全技措经费全部提到管理费中,并在施工过程中全部投入。总包方必须派员全面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以包代管。发生伤亡事故要追究总包方法人代表及有关责任者的责任。4、要彻底整顿建筑市场。对经审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官办公司及乡镇队伍,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审定资质等级,工商部门不得为其核发营业执照。已发证的要注销,并责令其退出建筑市场。5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仅要管建筑队伍,还要监督建设单位的资金及时到位。建设单位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工程竣工后拖欠工程款的,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它工程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它开工手续,以确保安全技措经费的资金来源和投入。6要严肃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提高伤亡事故的结案率。对发生伤亡事故后谎报、瞒报、拖延不报的,有关部门在接到举报或知悉后要一追到底,并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必须经劳动安全监察机关签字盖章后,殡仪馆方可对尸体进行火化,以堵塞死亡事故隐瞒不报的漏洞。对事故原因已查明,事故责任已分清,在90日内不能及时结案的事故单位要进行经济处罚及通报批评或公开曝光。政府或有关部门,要按伤亡事故的等级、性质、情节轻重,制定对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理办法,以便在调查处理事故时统一标准。事故调查组在调查处理事故时,必须明确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理意见,不能由其自行处理,并监督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抓紧落实。要随时查事故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是否将处理结果存入事故责任者档案或填人其劳动手册。对搞假处理的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7劳动部门、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搞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资格认证工作。要按以工地认证与单位认证相结合,工地认证为主,单位认证为辅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资格认正办法。对工地认证合格率较高的单位方可对其进行单位认证。同时,对工地、单位达不到认证要求,发生伤亡事故较多的单位,要有相应的制约和处罚措施。8劳动部门要会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会组织,在每年夏秋季节,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组织大规模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检查人员必须懂技术、懂业务。检查时要多查现场,少听汇报。对经检查,施工安全达不到合格要求的,要给予“黄牌警告”,并责令其停工整顿。另外,要广泛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一是要及早推广注册安全主任(专职安全员)及安全督导员(兼职安全员)制度。100名工人以上的工地要设安全主任,10名工人以上的工地要设安全督导员。企业聘用的安全主任及安全督导员必须是在政府指定的大专院校或劳动安全监察机关指定的单位举办的培训班修完必备课程,由地、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发“注册证件”者。同时,劳动安全监察机关根据其工作表现,有权责令企业负责人调整安全主任及安全督导员。劳动安全监察机关发现其因违反劳动安全法规而构成犯罪的,有权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劳动部门、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通力合作,尽快促成第167号国际劳工公约施工安全与卫生公约在全国人大通过,并讨诸实施,以促进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施工现场安全状况的改善。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劳动保护检测站农民工工伤案件研究报告农民工工伤案件研究报告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将农民工全部纳入了工伤保险的范畴,而工伤保险也是目前唯一对农民工没有制度和政策障碍的保障项目。尽管如此,农民工参保率却并不高,而工伤事故仍很频繁。农民工在为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安全风险,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赔偿,拖着伤残的身体回到原籍,成为农村新的贫困户。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自2005年9月8日成立至2006年7月底,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伤案件为50件(同一人的工伤案件经过多个阶段的不累计计算),涉及50人。其中已经援助完毕34起,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共为农民工讨回或确认工伤赔偿金3,924,879元。现以工作站提供法律援助的50件工伤案件为基础,对农民工工伤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民工工伤的特点 (一)工伤者中青年男性占很大比例 表1工伤者的年龄年龄16岁以下(不含16岁)1617岁1825岁2635岁3645岁46岁以上人数521115107所占比例10%4%22%30%20%14%在工作站援助的案件中,从性别上看,男性为45人,所占比例为90%,女性为5人,所占比例为10%,男性占了绝大多数;从年龄上来看,工伤者的平均年龄为32岁,35岁以下的农民工占到了66%,25岁以下的农民工也占到了36%。青年男性发生工伤的比例很高,这与其主要从事建筑行业有很大关系。而他们发生工伤事故,对其本人来讲,落下残疾,不要说在城市里继续打工,就是回家务农都很困难;对其家庭来讲,他们一般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大部分都上有老下有小,发生工伤后,整个家庭就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全家的生活都要受到严重影响。(二)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初中文化为主表2工伤者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不详人数2103431所占比例4%20%68%6%2%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发生工伤的农民工文化水平程度偏低,初中以下的占到了全部工伤职工的92,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的也占到了24。这一情况一方面说明用人单位非常有必要对农民工进行劳动技能和机械操作的培训,而实际上这一点并没有做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工在发生工伤后并不了解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有些老板就以威胁、恐吓的方式逼农民工私了,或者故意拖延不让其申请工伤认定。由此来看,对工伤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是非常有必要的。(三)工伤主要发生在建筑领域和加工制造业表3工伤者的从业领域行业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住宿餐饮其他行业人数2214743比例44%28%14%8%6%从工作站援助的案件来看,发生在建筑行业的工伤事故最多,几乎占到了所有工伤的一半;其次是加工制造业。这与国务院在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所作的统计分析是相同的。根据报告的统计,建筑业和制造业吸纳了50的农民工。这两个行业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劳动强度大,基本上没有门槛的限制,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青壮年农民工来说,是最容易找到的工作。但由于加工制造和建筑业本身就是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加之劳动保护条件简陋及安全制度不健全,所以这两个行业经常发生工伤事故,在工作站的援助的50起案件中,有72%的工伤发生在加工制造业和建筑领域。此外,在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里发生的工伤也分别占到了14%和8%。(四)伤残程度较为严重及因工死亡现象屡屡出现表4工亡及伤残情况 工亡及伤残等级工亡一至四级五至六级七至十级无等级人数3114311所占比例6%22%8%62%2%工作站援助的案件中,有3人因发生工伤而死亡。在伤残等级中,四级以上被认为是伤残程度较为严重,从统计数据上来,四级以上或大概四级以上伤残程度(因劳动能力鉴定未做出或当事人私了,有些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只能根据相关标准来推定)的案件就有11起,工亡和四级以上伤残共占28%,重大工伤事故发生的比例较高。 严重的工伤事故使劳动者日后以劳动谋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他们又得不到相应的工伤赔偿,农民工本人以及整个家庭均会陷入困境。 (五)安全生产条件差导致工伤案件大量发生 表5工伤的类型 工伤原因高空坠落机器伤害物体打击暴力伤害环境因素其他原因人数181510223所占比例36%30% 20%4%4%6%因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而发生工伤事故在建筑领域大量存在,这与建筑业的性质是密不可分的。在提供法律援助的50起工伤案中,有18起是高空坠落事件,10起物体打击,共占到了总数的56%。机器造成伤害的案件为15件,占援助工伤案件的30%。被机器伤害的农民工中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除了用人单位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外,年轻人在技术、经验方面的欠缺是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职业病的比例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工作站共援助了2起职业病的案件,所占比例为4%。职业病多发生在一些矿山及环境恶劣的企业,劳动者长期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而患病。如赵某某是在腊石矿厂,因长期接触粉尘得了矽肺;而孙某某由于长期在飞机的巨大噪音之下工作,造成其听力下降。因此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加强对特殊行业劳动者的保护迫在眉睫。 二、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劳动保护条件差 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集中于建筑、加工、服务等行业,而建筑、加工业又是很容易发生工伤的领域,用人单位更应该重视劳动安全问题,但有些用人单位非但没有保证基本的安全措施,反而对于已经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仍然不更新,对没有基本劳动安全知识的农民工不进行劳动安全培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漠视了职工的安全,这是导致农民工频发工伤的最重要原因。 赵某工伤案中,赵某所在砖厂的领导明明知道工厂的设备已经严重老化,很可能会发生事故,却仍然要求工人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导致赵某因砖块落下腿被砸成三处骨折。李某工伤案中,李某在建筑工地上负责收拾劳动工具,建筑公司在工地主体刚刚完工、后续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撤掉了防护网,致使李某在收拾劳动工具时从三楼摔下,两根肋骨骨折。程某某在铁磷加工厂工作,工作车间充满了粉尘,但用人单位给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只有一个口罩,而在单位工作仅几个月的人都会经常咳嗽,吐黑痰。 (二)农民工缺乏安全培训 虽然法律明确规定对职工应进行安全培训后才能上岗,但实际上,很多企业违反法律规定,不对工人进行培训就要求其上岗工作。在工作站援助的50起工伤案件中,没有一个案件中用人单位曾给农民工进行过劳动安全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很多案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劳动保护条件差或工人没有必要的安全训练而造成的。比如,赵某某工伤案件中,老板没有任何安全提示就让赵某某用搅肉机去搅碎辣椒,而从来没有做过这个工作的赵某某凭着生活的经验用手去压机器里的辣椒,导致手指被切掉一截;在商某工伤案中,商某在公司里操作涂覆机,由于公司没有对职工培训就要求其操作机器,商某在塑料布上进行涂覆时,因导向辊里进了废料,商某直接用手去清理废料,致使手被带进了导向辊里,造成整个手臂开放型骨折。 (三)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劳动者休息时间难以保障 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但对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加班加点是农民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劳动者已经筋疲力尽、意识模糊,无法准确控制自己的行为,即使了解安全生产知识也极易发生工伤事故。工作站援助的案件中,没有一名农民工休过完整的周末。比如李某工伤案中,李某在家具厂做木工,因工作任务多,单位安排其每天工作长达11、12个小时,李某在连续工作数十小时的情况下,因为控制不住电锯而使电锯偏离方向,切到了自己的手掌上。在童工刘某案中,刘某在食品加工厂打工,在连续工作两天、仅休息4个小时的情况下,身体极度困乏,无意识的将手放到了高速运转的机器上,导致半个手掌被切。风波一浩荡2008-02-06 22:03(四)劳动行政部门监管不力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以及工会,有职责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劳动者的劳动保护以及工作时间,以确保安全的生产环境。但在工作站援助的50个案件中,没有一个案件中农民工曾见到过安全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工厂或工地进行劳动安全检查。有些案件中,劳动者已经发生工伤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举报的,也被拒之门外。例如在童工于某案件中,于某在一家化纤棉厂工作,因长时间工作、精神恍惚,致使手臂被机器轧断。发生工伤事故后,于某的父亲到某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局举报,但工作人员认为他是想要工伤赔偿,让其到劳动仲裁委去解决。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规定,童工伤残或者死亡的,用人单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但工作站援助的5个童工案件中,目前尚没有一家用人单位因使用童工致残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监督者的缺位,不仅导致劳动安全无保障,更重要的是使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安全保障是可有可无的,只要不发生严重事故就没什么麻烦。 三、农民工工伤维权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工伤维权的程序复杂、漫长 对于工伤事故赔偿案件的处理,劳动法及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民事案件的处理程序。从法律规定的程序来看,工伤维权是一个相当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下图为工伤维权流程图表。 说明:本图表中的时间包括立案、提起复议、起诉及上诉时间。合计项中的时间并未精确到日。 表6工伤维权程序列表: 工伤维权步骤 该步骤可能经过的程序所 需 时 间普通时间最长时间一、申请工伤认定 1、证据不足的先确认劳动关系: 劳动仲裁 民事一审 民事二审 合 计 67日 6个月22日 4个月15日 1年1个月左右 97日 15个月22日 7个月15日 2年2个月左右 2、工伤认定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80日 80日 3、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行政复议 行政一审 行政二审 合 计 120日 3个月22日 2个月15日 10个月左右 150日 6个月22日 4个月15日 1年4个月左右 4、工伤认定部门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对此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80日 80日 合 计 2年4个月左右 3年11个月左右 二、劳动能力鉴定 1 、劳动能力鉴定部门作出伤残等级鉴定 60日 90日 2、对鉴定结论不服,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15日 15日 3、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最终劳动能力鉴定 60日90日 合 计 4个半月 6个半月 三、工伤待遇索赔 1 劳动仲裁 67日 97日 2 民事一审 6个月22日 15个月22日 3 民事二审 4个月15日 7个月15日 合 计 1年1个月左右 2年2个月左右 总 合 计 3年9个月左右 6年7个月左右 发生工伤后,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作出工伤认定后,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行政诉讼的结果是法院维持或责令工伤认定部门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非由法院直接作出认定为工伤或非工伤的行政判决,如果法院作出的判决是责令工伤认定部门重新作出工伤认定,工伤认定部门还需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对此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仍然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因此在这个环节容易形成一个循环。在这之后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接着是对赔偿金额有争议的仲裁阶段;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也实行二审终审制。 但是,对于农民工来说,在开始上述法定程序之前,往往还有一个更为漫长的程序:如何证实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对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根本没有劳动合同,有工作证、工资条、出入证等证据的人也很少。在工作站提供援助的50个工伤案件中,只有6个人有劳动合同,占到12(这6个人中,还有一个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实际用人单位并不承认其劳动关系),需先确认劳动关系的工伤案件共计15个,占到全部案件的30%。在他们发生工伤后申请工伤认定而用人单位不承认其是自己的员工时,农民工必须先自己举证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而证据不足使得劳动部门常常会要求农民工先通过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如果用人单位对确认劳动关系结果不服,还可以提起一审、二审,这就造成了劳动者在确认劳动关系上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如在温某工伤案中,温某在确认劳动关系上就耗费了长达7个月的时间。 如果将工伤维权图表中的所有程序走一遍,按一般的估计,大概在3年9个月左右,最长时间可达6年7个月左右。当然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程序都要走,也不是每个程序都要花那么长的时间,但是农民工工伤维权时间过长是个不争的事实。如此烦琐的程序,漫长的处理时限,加之农民工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不懂得收集和保存必要的证据,许多先前作证的证人在后来的处理过程中找不到或受到用人单位的威胁收买推翻证言,导致许多事实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无法认定。 (二)有关工伤的立法中,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不够 1在工伤保险待遇的立法规定里,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时所花费的医疗费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治疗工伤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是,如果工伤职工在治疗工伤所花费的各种费用中,有属于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之外,而又必须花费的,这笔费用怎么解决?工伤保险条例没有说明。如果说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而用人单位又没有义务支付,那么结果就是劳动者自己负担。我国有些省份关于工伤保险的规定中,对于目录之外药品的使用有限制性规定,规定对于需要治疗的工伤职工如果需要使用目录外的药品等,要求他们自己签下自愿使用目录外药品的声明。这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相关机关和用人单位推卸和逃避责任找了一个依据。 2何时开始劳动能力鉴定的问题。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但现在法律的规定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伤情相对稳定”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确定;“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谁来通知工伤职工去做劳动能力鉴定,对于不懂法律的劳动者如何保障权利。这些在工伤立法中应当说是个空白。除此之外,我国工伤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包括职业病患者申请诊断职业病时“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材料提出责任由谁承担、因治疗工伤花费的交通、食宿费用的承担、工伤保险待遇的领取以及超过60岁能否认定为工伤等。这些问题或者在我国工伤立法中没有规定,或者规定的模糊,导致责任不清,最终受损害的肯定是工伤劳动者。所以虽然劳动部早在1996年就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并在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工伤保险条例,但工伤立法中仍然存在空白,无法周全的保护劳动者的权利。 (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工作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有36%的农民工来工作站之前去过劳动部门,尽管去过劳动部门并不表明就一定在那里被拒绝,但“去过”后又来到工作站,说明很有可能在劳动部门那里并没有为他解决工伤问题。这也反应了当前我国劳动执法中存在着的问题: 1执法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共有亿左右的农民工,而同时作为劳动执法部门的人员配置却严重缺乏,执法人员的数量根本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维权工作需要不适应。执法监察力量严重不足,违法不究的现象比比皆是。从工伤认定程序来看,根据援助律师和当事人在办理工伤认定时见到的工伤认定工作人员,每个区大概有6、7名,而针对几十万、上百万的农民工,怎么能够满足需要? 2执法力度不强。 汉代桓宽盐铁论中谈到:“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意思是说一个社会并不担心没有法令,而是担心没有坚决执行的法令。无法可以制定,有法而不执行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作为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积极主动的深入工作现场去检查,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可是现实情况并不理想,在工作站援助的案件中,没有一名农民工看见过劳动执法部门去他们的工作场所检查过。在工作站援助的工伤案件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为0,这说明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不签劳动合同、不给农民工上保险的现象大量存在,可是这些用人单位却没有受到任何的惩处。在工作站援助的工伤案件中,涉及的50家用人单位均在不同程度上违反了法律,严格来说是100%的违法率,可是却只有一家用人单位遭受了处罚,受处罚率只有2%,100%的违法率却只有2%的处罚率,这足以令我们反思,可见当前我国劳动执法中存在着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执法力度不强的问题。风波一浩荡2008-02-06 22:043部分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农民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更好的保护,但是部分执法人员对农民工工伤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处理工伤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没能体现出执法为民、便民的原则。在工作站援助的一起工伤案件中,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竟要求这名农民工把工伤发生经过以WORD文档形式存入软盘里交给他。要知道,绝大部分的农民工都不知道软盘是什么东西。 (四)用人单位存在着诸多违法之处 1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农民工上工伤保险。 表7劳动合同签订及工伤保险参保情况 项目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工伤保险既有劳动合同又有工伤保险人数53所占比例106在工作站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伤案件中,只有5名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所占比例仅为10。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只有6人,所占比例为12%,既有工伤保险又有劳动合同的仅有3人,所占比例为6%。给农民工上工伤保险本来是用人单位的应尽义务,但是用人单位往往抱着侥幸的心理而不给农民上工伤保险。发生工伤后,农民工得不到工伤保险基金的支持,难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劳动合同是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解决劳动纠纷的凭证。它对于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农民工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发生工伤后,单位往往不会主动申请工伤认定,农民工自己在申请工伤认定时,由于没有劳动合同,须先确认劳动关系。如果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话,那么工伤认定将十分困难。 2非法用工现象严重。 在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中,有些单位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根本不具备用人资格。而在建筑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现象,包工头大量存在,使得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后不知向谁索赔。此外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童工问题,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童工,国务院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此也做了详尽的规定,但是使用童工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工作站援助的50起工伤案件中,就有5起童工案件,涉及童工5人,造成一名童工死亡,两名童工手臂被截肢,另外两名童工也有不同程度的伤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像他们这种年龄正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可是他们过早的步入了社会,而又不幸发生了工伤,这是十分令人心痛的事。 3在治疗阶段,部分用人单位不承担医疗费用。 表8用人单位承担医疗费情况统计: 用人单位承担情况完全承担部分承担拒绝承担数量2889基数454545所占比例62%18%20%注:工伤案件共50起,除工亡3人及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2人,基数为45。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大部分用人单位在发生工伤后,对农民工的治疗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尚未完全痊愈的情况下就让农民工出院,致使农民工身体康复期变长,严重的甚至可能留下后遗症。有些用人单位以农民工对工伤的发生有过错为由要求农民工也要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而工伤保险实行的是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并不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过错(故意除外),只要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就应给予承担全额责任。而对于工伤比较严重的农民工,用人单位采取的态度就是救命不治病,也就是把农民工的命救过来,而对后续治疗却不愿承担责任。众所周知,伤残程度较高的工伤,在农民工保住命后,后续治疗的费用是相当大的,如果用人单位不承担治疗费用,单凭农民工的经济能力是根本承受不起的。 4农民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不积极主动地申请工伤认定。 表9工伤认定申请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用 人 单 位 申 请需由劳动者或家属申请数 量347所 占 比 例6%94%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是在工作站援助的50起工伤案件中,没有一家用人单位曾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只有三家用人单位在超过30日后以农民工个人的名义申请了工伤认定,而94%的农民工都需由自己或其亲属来申请工伤认定。 5农民工未上工伤保险时,用人单位不按法律规定向农民工支付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如果用工单位不给劳动者上工伤保险,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要向达到伤残等级的劳动者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相关工伤待遇。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只为农民工治疗工伤,对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及其他工伤待遇根本不予支付。 6部分用人单位不履行给付义务。 当农民工千辛万苦拿到法院的判决时,部分用人单位拒绝履行法院判决所确定的给付义务,往往采用拖延、逃避的方法来应付,加重了农民工的负担。有些农民工在领取工伤待遇时权益也受到侵害:社保部门往往把工伤保险金交给用人单位,而不直接交给农民工,有些用人单位在拿到这笔钱后,总是迟迟不支付给农民工,造成农民工不能及时地拿到赔偿。 (五)工伤和解和调解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从工作站援助完毕的工伤案件来看,和解、调解结案的比例非常高。已经援助完毕的34起工伤案中,有25起是通过和解或调解(包括律师调解、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结案的,和解、调解结案率高达74,和解、调解金额2,884,460元,所占比例为73,和解和调解确实有它的好处,可以为农民工节省维权时间和维权成本,能够解决农民工的燃眉之急,但是和解和调解确实存在着许多弊端: 1最严重的问题是农民工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哪些权利。以至于在自己再发生,或者周围的人发生了类似的工伤事故后,不能去帮助别人或者指导别人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争取自己的最大权利,并且在头脑意识中不能树立一种法治的观念,更不用说去影响别人。 2农民工很多应得的合法权利没有得到。农民工通过和解、调解解决工伤实际得到的权利或者赔偿,往往比他应当得到的要少很多。例如在邵某某的工亡案件中,本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其家属能够得到近20万左右的赔偿,但后来邵某某的家属与单位自行和解,其家属仅仅得到了10000元的赔偿。田某某工伤案中,通过和解,田某某最终只得到25000元,仅为他应当得到的赔偿数额的40%。由于没有得到应得的伤残补偿,对于已是残疾的劳动者来说,以后的生活将变得十分困难。 有些农民工在遭受工伤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伤情的严重程度。与用人单位或包工头协商时,没有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在匆忙的通过协商解决后,才发现他的伤情严重程度远超过当初的预期。这样的话,影响到的将是他的工伤的治疗,并很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费用导致伤情恶化,以致发生严重伤残或死亡的严重后果。 3对政府部门进行劳动安全监测产生的影响。农民工遭受工伤后调解解决,还会对政府部门进行劳动生产条件的监测造成影响。政府部门因为得不到准确的数据,无法了解当前农民工工作环境的状况,对于农民工的医疗以及伤残赔偿等相关待遇所需的费用没有总体的把握,无法针对新的情况和数据及时颁布或更新有关工伤的法律文件,而劳动监察、工伤保险等部门的执法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4是对用人单位的放纵。在工伤私了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用人单位凭借着自己的优势迫使农民工让步。有的老板公然叫嚣:“你私了可以,你要是告我,老子奉陪,非得把你拖死不可(指的是时间上:作者注)!就是法院判你胜,我也不给你钱,看你能拿我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农民工被迫接受和解,这无疑助长了用人单位的嚣张气焰,甚至可以说是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放纵。 四、建议和对策 (一)改变工伤保险缴费方式,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工作站援助的50个工伤案件中,只有5件中用人单位给劳动者上了工伤保险,占总数的10。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切工伤保险待遇由其承担,这也就是为什么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发生工伤后不愿意主动申请工伤认定的根本原因。而用人单位不上工伤保险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劳动者往往愿意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金,而不愿意长期支付,但一次性领取所结算的工伤保险金要比长期支付少很多。比如,在胡某工伤案件中,胡某被广告牌砸伤造成伤残2级,如果选择长期支付可以得到113万多(这一数额是按目前标准来计算,随着工伤待遇标准的提高,这一数额也会随之增加),如果选择一次性支付,则只能拿到约30万;另一方面,一次性支付有时并不能起到工伤保险制度所希望达到的给工伤职工提供医疗保障、促进康复和保证生活的目的,一次性支付大笔费用,有可能使工伤职工或其家人将其用于其他方面,如果将来缺少生活费用,对于工伤职工和其家庭,以及社会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但很多的劳动者仍然愿意选择一次性支付,并不是他们不知道长期支付的好处,而是对于他们来说,选择长期支付就要面临至少两个难题:一是必须按月到单位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单位连工资都拖欠,工伤保险金能够按时支付吗?二是几年、几十年后,该单位是否还存在?如果单位经营时间不长就破产或被吊销营业执照,劳动者该向谁主张自己的权利?面对这样的问题,发生工伤的劳动者只能选择一次性支付。 因而,要劳动者尽可能的参加工伤保险,由社保部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但按照目前工伤保险缴纳的方式,很难保证所有单位的所有职工都能缴纳工伤保险。有些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称,工地上人员流动性很大,如果用人单位给1500人上了工伤保险,工作人员根本不可能去一一核实,也不大可能知道该工地到底是1500人还是2000人。鉴于现实的情况,我们认为对于建筑工地来说,可以改变工伤保险的缴费方式,不是按照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来缴纳工伤保险费,而是按照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来缴纳,如提取2到5的工程款作为工伤保险费,由总承包单位在承包工程时强制缴纳,凡是在该工地发生工伤事故的,全部由社保部门承担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责任。这样才能使农民工真正享受到工伤保险的好处。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北京市建委最近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通知中,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新的工伤保险缴纳办法,即从2006年10月15日起,“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含改、扩建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农民工工伤保险费用在工程总预算造价中单独列项,并作为专用款项在开工前一次性拨付给总承包企业或直接发包的专业承包企业。总承包单位按照建设项目合同工期的平均用工人次综合计算提取和缴纳工伤保险费,在开工前将整个工程期间施工的所有专业承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需缴纳的农民工工伤保险费,一次性缴纳到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同时负责牵头组织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各项工作,落实实名制管理,如实填报农民工人员信息。”1这种方式如果能将北京市90万建筑业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必将大大推动农民工工伤维权的进程。 (二)简化工伤认定及工伤维权程序 目前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处理的烦琐程序已经到了让劳动者难以承受的程度,正是由于立法上的不足导致了工伤维权的复杂化和困难化。广大农民工本来就生活贫穷,所以才想外出打工挣钱,可谁也不会想到竟然会发生工伤事故!生活既已困难,生命健康又遇到了威胁,此时的打工者,常常身无分文(建筑工程一般是完工后才给工人结算),带着病残的身体,无所依靠,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来走完所有程序,他们耗不起! 风波一浩荡2008-02-06 22:05能不能将程序简化一些呢?让民工可以不必在用人单位、劳动局、工伤认定部门和法院之间来回奔波。我们建议,把工伤认定由前置必经程序改为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内容。工伤认定作为劳动仲裁的独立前置程序劳民伤财,建议农民工发生工伤后,在提起仲裁或诉讼时申请工伤认定。如在受伤农民工提起仲裁申请或诉讼之后,委托劳动部门对其进行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评定,符合工伤认定标准的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做出判决,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不构成工伤的按照民法以及劳动法中非工伤待遇的有关规定做出判决,由此可以大大缩短受伤民工的维权期限,降低农民工个人的维权成本和司法成本。 (三)填补工伤立法中的空白 对于立法中存在的空白点,应当尽快填补。 1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在工伤职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时,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超出三目录范围的治疗费用,并没有规定由谁来支付。我们认为,劳动者发生工伤是出于“工作原因”,而且其发生工伤后家庭承受能力显然不能与用人单位相比,因此应当允许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请求支付三目录之外的费用。除此之外,工伤职工在办理相关手续、往返医院的交通、食宿费用等等,也都没有规定,这些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 2何时开始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条例中只规定发生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但“伤情相对稳定”是个很不确定的概念,而且,谁来确定伤情是否稳定?劳动者如何得知伤情相对稳定?我们认为,除了规定在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外,还应当作出最晚期限的规定,比如确定在开始治疗后6个月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情在鉴定后恶化的,可以重新进行鉴定,这样可以确保劳动者知道其权利能够在何时行使。 3职业病患者诊断时“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材料由谁提供、责任由谁承担等相关问题,都没有详细的规定,而立法不明的后果就是一切不利后果都得由劳动者来承担。对此,立法者应颁布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 (四)增加劳动执法人员的数量,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其执法的公开性 根据上述谈到的工伤认定过程中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程序复杂、漫长,成本太高。而这一问题是与行政执法以及工伤认定工作人员数量太少密切相关的。增加劳动执法人员,强化执法力量,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检查做到经常性,这样才能有效的维护劳动者的权利。 执法部门应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农民工上工伤保险,严格履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使企业改善农民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开展对农民工的岗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遏制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此外,对于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和调查,应当尽可能做到公开、公正。执法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从事的有关劳动者权利的检查、调查,应当将调查过程、结果和查到的相关证据对劳动者公开,这样才能有效的制约执法人员懈怠职权或者滥用职权。 (五)强化用人单位的责任,加大其违法成本 当农民工在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待遇时,有些用人单位对农民工说:“你去法院告我吧,应该多少钱我给你多少钱。”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其原因的,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某名农民工在发生工伤后,根据法律规定能够获得10万元的工伤赔偿金,但是单位拒绝赔偿,劳动者经过漫长的仲裁、诉讼后,最终得到的工伤赔偿金也还是10万左右。因此用人单位就故意采用拖延的方法来对付农民工,如果拖垮了农民工,自己就可以少给或不给工伤赔偿金,如果拖不垮,自己所给的工伤赔偿金还是原来的那个数,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许多用人单位不及时给予农民工工伤待遇。 针对用人单位的上述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在这一方面,可以参照劳动部颁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中关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惩罚措施。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