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语音.doc_第1页
第三章 语音.doc_第2页
第三章 语音.doc_第3页
第三章 语音.doc_第4页
第三章 语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研究的诸方面第二节 音响第三节 发音 第四节 音位第五节 音位的聚合 第六节 音位的组合第一节 语音研究的诸方面一、什么是语音n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n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声音和语言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着的,因此,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n 语音和自然人声不同,两者的区别在于语音要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 ,而自然人声则不表示准确的意义。 二、音素和音标 1、音素:从音质的角度切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用比较的方法对音节进行连续的切分,得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标:用来标写音素的符号叫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上通用的一套标音的符号,1888年由国际语音学会制订公布。 制定的原则: 标写符号和音素一一对应,即: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国际音标书写的形式: 所用的符号主要采用拉丁字母,不够用则用希腊字母;再不够用时则采用反写、倒写、合用、增添附加符号等方式解决;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通常把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放在方括号 里。 国际音标所代表的音是全世界一致的。 要注意:不要把具体语言中形状相同的字母的读音混为一谈。三、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语音(p46)第二节 音响 一、 语音四要素(语音的物理属性)n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的快慢。长而粗厚的 发音体振动慢,短而细薄的发音体振动快。 汉语声调就是通过音高升降曲直的变化形成的。n 音重:(音强、音势):指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取决于振幅的大小。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英语单词的重音,次重音就是利用音强造成的。 我们平常要别人大声说,小声说,是指音高还是指音强?n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n 音质(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个性,就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音质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语音音质的不同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A 发音体(状况) fastfa:stvastva:st B 发音方法:用什么方法克服阻碍。 gao hao C 共鸣器的形状: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有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 la lin 音质在语音中的表现就是音素。一个音素代表一个音质,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音素是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内容。n 二、音质的音响分析(p50)n 三、研究音响的仪器(p53)第三节 发音一、发音器官(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具有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各部分的构造和功能,分三部分:n 动力站(肺):大多用呼气发音n 发音体(声带)n 共鸣器(口腔、鼻腔、咽腔): (p57) n 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舌头是最灵活的器官,在发音中起很大作用。n 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发音时,常由主动发音器官去接触或靠近被动发音器官。二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n 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是二者的本质区别。n 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其他部位不形成阻碍,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构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n 发音时发音器官是否均衡紧张。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的时候,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紧张。n 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克服某种阻碍才能通过口腔或鼻腔,因而气流较强。三、元音的发音n 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1)舌位的高低:分为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等类别。ia(2)舌位的前后:分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三类。u(3)嘴唇的圆展: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两类。i n 舌位的前后、高低、嘴唇的圆展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一个舌面元音的音质。四、辅音的发音 辅音:是呼出气流受口腔部位器官阻碍的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要求掌握常用的辅音的发音原理和发音特点。 发音特点: 1、清和浊; 2、送气和不送气; 3、鼻音和口音。 1、发音部位n 发辅音时,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n 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10多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小舌音、喉音。n 汉语普通话有6种发音部位。2、发音方法n 指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方式。n 按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方式可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鼻音、颤音、闪音等类别。n 汉语普通话只有前5种发音方法。 所有的辅音都可以按照“部位送气清浊方法”四个特征来加以说明和分类(P6),如: p p双唇送气清塞音 z 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n 注意比较音素的异同,如: kp :相同点:都是不送气、清、塞音;不同点:k是舌面后音,p是双唇音。 fs :相同点:都是清、擦音;不同点:f是唇齿音,s是舌尖前音。 第四节 音位一、对立和互补1、所谓对立,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可以这样说,凡是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就处于对立关系。2、 所谓互补,是指几个音素替换后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并且它们的出现环境各有分工,相互补充,那么这几个音素,就处于互补关系。 出现互补关系是由于音节中不同的 语音条件造成的。n 音素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对立关系还是互补关系,这要看属于哪一种语言音系中。二、音位和音位变体:1、音位: 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也就是说,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斜线/中的音标表示音位。 所谓“最小的”是指不能从音位中再切分更小的语音单位。 2、音位变体 : 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有不同的发音特点,表现为不同的音素,它们出现的场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互相替换后不影响意义,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变体。n 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 (1)条件变体: n 是指一个音位中的这些不同的音素相互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在语音上又相似,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归并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n 如汉语普通话里,舌面音“i”和舌尖前“i”和舌尖后“i”各自有自己的出现环境: 舌尖前“i”:出现在“z”、“c”、“s”之后:资、次、思; 舌尖后“i”:出现在“zh”、“ch”、“sh”、“r”之后:知、吃、诗、日。 舌面音“i”:出现在除“z”、“c”、“s”和“zh”、“ch”、“sh”、“r”以外的其他位置:你、提、记。 (2)自由变体 n 是指可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n 它的各音素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而把它们当作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 如:西南方言里的n和l可以自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在这种话里,南和兰同音,可以读作lan,也可以读作nan。n和l就是西南方言/n/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三、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n 音质音位:前面讲的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叫做音质音位。n 非音质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以区别于由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构成的音质音位。(1)调位:“乌”、“吴”、“五”、“务”都是“wu”,只是由于音高变化不同才使它们成为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我们叫做调位。 (2)重位(势位):重音和轻音也可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我是你的老子”中的“老子”,“老子庄子”中的“老子”。 (3)时位:英语中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如beat(打)和bit(少许),这在语言学中叫做时位。 第五节 音位的聚合一、音位的区别特征n 音位的区别特征就是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语音特征(77页)。如“布匹” 声母: /p/ 双唇 不送气 清 塞音 /p/ 双唇 送气 清 塞音 n 一个音位实际上是若干个区别特征的总和,因此音位可以定义为一束区别特征(78页)。n 音位的区别特征通常表现为二元对立,即每一方面的特征总是具有是或非、有或无两个对立项,所以我们可以用二元偶分法进行研究。如: /p/ /t/ /d/b/ /m/ /n/ 浊音清音 唇音非唇音 鼻音口音 n 雅可布逊提出区别特征理论(distinctive feature theory),即DF理论。n 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英语音位系统不同于汉语普通话的音位系统。“送气/不送气”这对区别特征在汉语普通话的音位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同理,“清音/浊音”这对区别特征在英语音位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相反的情况并不存在。二、聚合群 n 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78页)n 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根据不同的区别特征可以将音位排列成一个行列式的矩阵: A B C D (1) z c s (2) zh ch sh r (3) j q x 纵行是发音方法的聚合:A列是不送气塞擦音聚合群,B列是送气塞擦音聚合群,C列是清擦音聚合群,D列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自成一个聚合群。横行是发音部位的聚合:1行是舌尖前聚合群,2行是舌尖后聚合群,3行是舌面前聚合群。 1、双向聚合:在这个矩阵中,A、B、C三列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具有共同的语音组合规则。如汉语普通话里z、c、s都只能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组合,如za、zu,而 j、q、x中的各个音位则不能与开、合二呼组合,只能与齐、撮二呼组合,如ji、juan。 2、单向聚合:和双向聚合群的音位结构相比,像r 这样的音位就显得很孤单,只能与同部位的音位zh、ch、sh构成舌尖后聚合群,而在发音方法上离群索居,因而将它称为单向聚合。与此类似的还有/l/ 。n 区分双向聚合和单向聚合的意义:(1)有助于揭示音位的系统性;(2)有助于解释语音系统的历史演变。p81 第六节 音位的组合 一、音节 1、音节及其形成n 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n “肌肉紧张度说”理论认为,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交替一紧一松,因而在人们的听觉上形成一个个语音片段,这就是音节。或者说,每发一个音节,肌肉就要紧张一次,先增强后减弱。音节中以元音为核心,是紧张的最高点,称为音峰。紧张度最低处,叫做音谷。音谷所在的地方就是音节之间的分界处。n 有的音节完全由辅音构成,这时音峰只能落在这个辅音上,这样的辅音叫做成音节辅音。 2 、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n 汉语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根据韵母第一个元音的情况,一般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构成的,声调由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构成。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但必须有韵腹和声调。汉语没有复辅音。n 汉语音节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声母和“四呼”的配合有很强的规律性。汉语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主要是由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开头元音的性质决定的。如普通话舌尖前音声母z、c、s ,舌尖后音声母zh、ch、sh 和舌根音声母g、k、h可以和开口呼、合口呼配合组成音节,而不能和齐齿呼、撮口呼配合;舌面前音声母j、q、x可以和齐齿呼、撮口呼配合组成音节,而不能和开口呼、合口呼配合。二、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1)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置。 既有辅音的同化,又有元音的同化。 如books的复数词尾s/s/是清音,可是dogs由于其中/g/的是浊音,/s/受其影响也变成了浊音/z/;drink中的/n/受后面舌根音的影响变成/。汉语真冷啊中的啊音变为nga,难nan免变成nam。n (2)异化: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如北京话两个上声相连,如“领导”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这是调位的异化。同化是为了追求发音的顺口,异化是为了避免发音的拗口。如何变异,决定于语言社会。n (3)弱化:在语流中,有些发音可能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叫做弱化。如汉语的轻声就是弱化音节,其中的元音往往发生变化:如“妈妈”/ma ma/弱化成/ma m/,英语of / f/弱化成/ f/。n (4)脱落:弱化的音往往会进一步脱落。如北京话的“你们”常发成/nim/,“豆腐”/toufu/说成/touf/;英语am变成/m/。 思考与练习n 一、名词解释n 1、语音 2、音节 3、音素 4、音标 n 5、元音6、辅音 7、发音部位 8、发音方法 n 9、音位 10、音位变体 n 二、填空题n 1语音的 、 、 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n 2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也具有 、 、 和 四个要素。n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 、 、 三大部分。n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作 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作 发音器官。n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分为 和 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 充当的。n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 、 、 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n 三、判断题n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n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是发音的音重的不同。( )n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n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n 5音素x 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擦音。( )n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n 7口腔中最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n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n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n 10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他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n 11音素a和 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 n 12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n 13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n 1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n 1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n 16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n 四、选择题n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n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 )字母为基础制定的。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n 3汉语拼音中,、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A.uch B.ytsx C.uchh D.xykn 4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A.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发声的音高和男子相同C.汉语中音高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中“天”、“空”两个音节音高不同n 5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大,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大,声音就越高n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 )是正确的。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作用是起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属于被动发音器官n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下列描写中( )是正确的。A.元音发音时间短,辅音发音时间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发元音和发辅音时,器官各部分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