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 栏目索引 1 哪些实例可以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提示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 判断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实验叙述的正误 1 温特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013 安徽卷 5a 2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证实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 2 判断下列有关生长素叙述的正误 1 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2013 广东卷 4c 2 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2012 江苏卷 7b 3 生长素一定促进植物生长 4 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2012 山东卷 1b 证明刺激是化学物质 并没有证明是生长素 顶芽产生生长素 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 5 幼芽 幼叶和种子都能大量产生生长素 6 生长素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合成 3 判断下列有关生长素叙述的正误 1 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2012 山东卷 1a 2 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2013 浙江卷 5c 3 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4 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5 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物疯长 2009 海南卷 16d 光照的有无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光照时间长 生长的快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生长素浓度为10 4 10 2mol l时 生长素对茎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 提示 促进 2 在生长素浓度为10 6mol l时 生长素对根 芽 茎的生理效应分别是什么 提示 抑制 不促进也不抑制 促进 3 哪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 提示 根 考点一以实验 图示形式考查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014 浙江卷 下图表示施用iaa 吲哚乙酸 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 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 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c 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 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 与施用10 4mol l 1的iaa相比 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解题流程 iaa浓度为0时 主根最长 iaa浓度为10 5 mol l 1 时 每株侧根数量最多 横坐标表示iaa的浓度 纵坐标表示主根长度 每株侧根随iaa浓度变化 iaa的浓度大于10 10mol l 1后主根的生长就受到抑制 10 4mol l 1时主根已经不生长 而iaa浓度低于10 4mol l 1时对侧根的生长是促进作用 故a对 随着iaa浓度增大 每株侧根数先增多后减少 最后低于对照组 故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 故b对 由图可知生长素从顶部的芽产生后运输到下部 若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 则会导致根部的生长素含量降低 从而导致侧根数量减少 故c错 施用浓度为10 4mol l 1的iaa时 主根基本不生长 而施用这个浓度的iaa所对应的侧根数量比未施用iaa时的侧根数量多 故d对 自主解答 c 1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分析 1 外因 单侧光照射 2 内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 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 1 外因 重力产生单一方向的刺激 2 内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根 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3 生长素的产生 运输 2 生长素的运输 a有生长素 b没有生长素 生长素含量 c d e f 1 2015 山东济宁期末 如图所示 a b 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 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 纸盒的一侧开口 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a b向光弯曲生长 c背光弯曲生长b a直立生长 b c向光弯曲生长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 旋转纸盒 一段时间后 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 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d 跟踪训练 2 2015 四川眉山一诊 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 图示为研究单侧光的光照强度与根弯曲角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 光照强度越强 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越多c 单侧光照强度越强 向光侧的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d 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c 考点二以实验形式考查植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015 河北石家庄二模 甲 乙 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 图中 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 乙 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b 乙 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c naa引起染色体变异形成无子果实d 甲 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 考点突破 1 五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2 植物激素间的作用 1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 脱落酸 2 促进种子发芽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3 促进植物生长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4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5 延缓叶片衰老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3 2015 山东实验中学三模 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 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越冬休眠时 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b 秋末 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 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 夏季 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 促进植物生长d 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c 跟踪训练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原理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扦插枝条生根 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扦插枝条生根的情况不同 促进 一系列浓度梯度 生根情况 1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 浓度梯度要小 组别要多 2 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 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3 设置对照组 蒸馏水空白对照 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 目的是探究2 4 d 或 萘乙酸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疑难点拨 1 有关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 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条生根的数目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c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插条的生根数目都不相同d 在正式实验中 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强化过关 d 解析 预实验应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插条生根数目是实验的因变量 由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起到相同的促进生根的效果 2 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 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 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 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b 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c 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d 叶片可能产生与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 a 解析 据图信息 营养素处理后 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实验结果相同 且根的平均数量都比较低 a正确 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 无叶枝条实验结果无变化 与营养素处理相比 有叶枝条实验结果变化显著 b错误 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单独作用时 对无叶枝条的生根无明显影响 只有一起使用时 作用效果显著 c错误 综合实验现象 可说明叶片可能产生与营养素类似作用的物质 d错误 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 获取信息 1 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 表现为两重性 a e点 既生长 a c段 不含a点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对生长的促进作用 不促进也不抑制 逐渐增强 c点 促进生长的 促进效果最好 c e段 不含e点 仍为 促进 浓度 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b d两点 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 但促进效果相同 2 图2a b c 三点之上的曲线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 而a b c 三点分别表示了生长素对根 芽 茎的生长既不促进 也不抑制 a b c三点代表了根 芽 茎三者的最佳促进浓度分别为10 10mol l 10 8mol l 10 4mol l左右 说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依次为 最适浓度 根 芽 茎 3 下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 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 a b c d d 解析 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故芽的长度较无生长素时要长 4 2015 河北衡水期末 小麦种子在黑暗中萌发 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如图a所示 切除胚芽鞘的顶端 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保持在黑暗中12h 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 弯曲角度如图b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 上述实验说明种子萌发受到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等的共同作用b 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c 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 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 题干信息中并没有涉及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a错误 由图a中可以看出幼根的尖端生长素的浓度最大 则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应来源于幼根的根尖 b错误 图c中随着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增大 弯曲的角度先增大后减小 说明生长素先是促进生长 后是抑制生长 具有两重性 图a中只是画出了胚芽鞘和幼根各处的生长素浓度 并没有表现出生长素的两重性 c错误 由于植物具有向光性 单方向的光照会使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因此该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以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正确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a 课堂 题组练 1 2015 陕西西安八校联考 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 某同学按如图进行了实验 其实验结果应为 a 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c 胚芽鞘直立生长d 胚芽鞘不生长 解析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左侧通过mn切段向下极性运输 使得尖端的下部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 伸长生长的快 向右弯曲生长 2 2015 山东滨州一模 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 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pmmol l为最适浓度b 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c 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d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 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d 解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有可能相同 pmmo l的生长素促进效果最明显 所以为最适浓度 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根的向地生长原因是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 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 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3 2015 安徽安庆二模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 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 以上 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 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 水稻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 并且从赤霉菌培养基中 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 赤霉素 结合上述材料 可以判断 a 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确定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b 赤霉素能促进水稻细胞分裂和籽粒成熟c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d 赤霉素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c 解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 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材料中的赤霉素源于赤霉菌 至于植物自身能否产生赤霉素则无法从材料中判断 故a错误 患病植株显著增高 说明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 故可以应用于提高芦苇产量 但不能得出其具有促进水稻细胞分裂和籽粒成熟的作用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b错误 c正确 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 但二者是否具有协同作用 还需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 d错误 4 2014 海南单科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 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c 解析 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物生长 a正确 人们通过对胚芽鞘向光实验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了生长素 b正确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错误 生长素浓度较高时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而乙烯可抑制植物的生长 d正确 5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 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初步推测 有关生长素的实验 b a 浓度高于10 6mol 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b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 植物开始合成乙烯c 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同步的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浓度高于10 6mol l时也是促进生长的 只是促进作用减弱了 a项错误 从曲线看出 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 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b项正确 从曲线看出 乙烯增加到一定程度 则生长素储量降低 即其储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c d两项错误 6 2014 重庆卷 棉花幼铃 幼果 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 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 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 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1 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 光合作用过程中 含标记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