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最后冲刺练 诗词鉴赏(考点自主梳理+随堂热身反馈)课件 苏教版.ppt_第1页
中考语文最后冲刺练 诗词鉴赏(考点自主梳理+随堂热身反馈)课件 苏教版.ppt_第2页
中考语文最后冲刺练 诗词鉴赏(考点自主梳理+随堂热身反馈)课件 苏教版.ppt_第3页
中考语文最后冲刺练 诗词鉴赏(考点自主梳理+随堂热身反馈)课件 苏教版.ppt_第4页
中考语文最后冲刺练 诗词鉴赏(考点自主梳理+随堂热身反馈)课件 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六诗词鉴赏 专题34理解诗词形象 感受诗词意境 考向1分析理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命题视角常见的有 由诗 词 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这首诗 词 运用 的手法 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解题方法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 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 一个笑容 一个动作 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 或一组人物的语言 声音 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因此 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 肖像 行动 语言 神态 心理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情节为依据 从所写人物的身份 性格 思想感情 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首先要弄清刻画形象的基本方法 1 通过事件表现 2 用环境来烘托 3 运用直接或间接描写 语言 行为 心理 细节等 鉴赏形象 可从三步入手 第一 感知形象 第二 分析形象特点 第三 明确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答题时注意 可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 并以此为 论点 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 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 具体而言 回答这种题 1 找到有关诗人描绘的形象的诗句 2 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3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 4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考向2把握意象意境 分析诗词主旨这个考点命题视角有 1 请指出诗歌有哪些意象 2 试问作者是怎样绘画 意象的 3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4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句 的优美意境 5 这首诗 词 的意旨是什么 阅读全诗 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等等 解题方法情感类题型切入点 1 从题眼入手 2 从关键诗句入手 3 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4 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5 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主旨类题型答题技巧 1 分析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有什么特点 2 抒发了什么情感 暗寓了什么 考向3融入意境 体会情感本考点命题视角有 1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从 情 和 景 的角度对某首诗 词 作赏析 解题方法1 找出诗中的物象 意象 2 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3 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更好 4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的题目 舟行 明 吴承恩白鹭群翻隔浦 风 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 闲倚船窗看挂龙 注 浦 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挂龙 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 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和塔状 云底乌黑色 民间称为 挂龙 1 2012 佛山 闲倚船窗看挂龙 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 诗人以闲适的心情 倚窗而立 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和多变 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 2 2013 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 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并分析诗人通过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采莲曲 唐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唐 白居易菱叶萦波 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 落水中 注 萦波 在水波上旋转浮动 飐风 在水中摇摆 搔头 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答案 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 辛勤劳作 王诗中少女美丽 欢乐 充满青春活力 白诗中少女羞涩 纯真 情感真挚 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 惊喜之情 秋风引 唐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3 2012 枣庄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a 送别之情b 思归之心c 喜悦之意d 愤怒之思 b 解析 这首诗是通过景色描写来表达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作者不从正面着笔 始终在 秋风 上做文章 孤客最先闻 的秋风 让他 最先 闻 秋风而止 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寂寞思乡之情 4 2012 枣庄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意境与下面哪一项最相近 a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b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c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d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a 解析 本诗描绘了秋风飒飒 雁群南飞 随后又落于庭树的秋天特有的景致 借以抒发诗人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静夜思 也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中的 月光 让作者乍见生 疑 表明游子被思乡情绪所袭扰 已是辗转反侧 彻夜不能眠 田园乐 唐 王维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5 2012 济宁这首诗在写景上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表达了诗中 山客 怎样的心境 答案 绘形绘色 诗中有画 突出色彩的描写 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表达了闲适恬静的心境 古剑 清 高鹗一条秋水万黄金 千载谁明烈士心 夜半虚堂雷雨入 壁间惊起老龙吟 6 2013 预测咏古剑 但诗中却并未出现 剑 字 试问作者是怎样咏出古剑的意象的 答案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 将古剑比做 秋水 和 老龙 分别写出了古剑出鞘时如秋水般明净的光芒 有如龙吟般跃跃欲试的剑声 7 2013 预测结合诗歌具体内容 分析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诗人以剑自喻 表明心迹 前两句中的 谁明 二字则表明 烈士心 无人理解 古剑不能为世所用 后两句则从被闲置不用的处境展开进一步的描写 以 龙吟 写剑声 写出诗人跃跃欲试 急于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 鸟鸣涧 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8 2012 临沂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 诗人描写了桂花 春山 明月 山鸟等景物 创设了静谧 幽美 空寂的意境 登西楼怀汤损之 宋 陈允平杨柳飘飘春思长 绿杨流水绕宫墙 碧云望断空回首 一半阑干无夕阳 9 2012 莱芜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 一个 空 字写出了诗人 的心情 答案 借景抒情失落 怅惘 中秋月 宋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 中秋月 作于熙宁十年 1077年 苏轼任徐州知府时 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 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0 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的优美意境 答案 晚霞渐渐消逝 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 袭人肌体 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 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地移动 11 2013 预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唐 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 均以 荷 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解析 题干中 都是 均 带有明确的指向性 杜诗中的 落日 杨诗中的 暮 都表明时间是傍晚 两首诗都写出了 荷 在风中的姿态 所以除 荷 以外 两首诗中还有一个共同的意象 那就是 西风 当然 杜诗中的意象还有 溪桥 轻烟 柳影 杨诗中的意象还有 细草 答案 傍晚西风 2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 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 题干中的 都 字规定了我们答题的方向 杜诗中的 倚恨 回首 杨诗中的 摇头 愁 低面 等 都表明诗歌采用的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拟人手法 后一问题干中 情感特点 是回答问题的落脚点 杜诗中表达情感的字眼是 恨 杨诗中表达情感的字眼是 愁 前者因 恨 而 背西风 表达的是不平之气 诗人其实也是要让 荷 为自己代言 后者 低面深藏碧伞中 描摹的是荷花的娇羞之态 容易让人想起徐志摩的诗句 恰似水莲花不胜寒风的娇羞 诗人要表达的是喜悦怜爱之情 答案 拟人的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 绿荷 由 恨 而 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 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 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基调活泼有趣 专题35品味诗词语言 鉴赏诗词艺术 考向1品评诗词中炼字的妙处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词的艺术效果时 就是考查析诗眼或炼字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有什么作用 或与其他字比较提出优劣等 解题方法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考向2名句欣赏名句是整首诗 词 的精华所在 它们往往在景 情 意 理 方面有被人称道的地方 根据具体的句子 命题视角常见的有 1 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 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 解释某一联的意思 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 解释诗词的意思 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方法答题步骤 1 使用什么手法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2 描绘了什么内容 展开想象和联想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特点 3 简要说明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或艺术效果 4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考向3赏析常见的诗词艺术手法这个考点的命题形式有 1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现技巧 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 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 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 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等 2 表现手法 小中见大 化虚为实 虚实结合 托物寓理 以动写静 声色结合 多角度描写 以乐写哀 对比映衬等 3 修辞手法 对偶 比兴 拟人 夸张 双关等 解题方法语言特色型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 概括语言特色 2 结合诗中语句 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艺术特色型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式 特色 手法 内容分析 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的题目 约客 宋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以 热闹 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 寂静 b 第四句 闲敲棋子 是一个细节描写 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 第三句点题 用 有约 点出了诗人曾 约客 来访 过夜半 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 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含蓄而有韵味 b 解析 闲敲棋子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 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和怅惘 早梅 唐 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2 2012 成都诗歌第二联原为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后将其中的 数枝 改为 一枝 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答案 将 数枝 改为 一枝 照应题目 突出其开放之 早 显示出 早梅 的不同寻常 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语意相近即可 望山 唐 贾岛日日雨不断 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 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 浩翠泻国门 长安百万家 家家张屏新 3 诗中的 泻 字用得精妙 请加以赏析 答案 泻 写出了山上的翠色如流水般自上而下倾泻下来的气势 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咸阳值雨 唐 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 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晓云将入岳阳天 4 2012 岳阳诗中 悬 隔 两字都用得极妙 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答案 示例一 悬 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 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 隔 是隔开 写出了 钓船 若隐若现 似有似无的景致 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5 2012 岳阳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案 示例一 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诗中一 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 三 四句虚写心中境 全诗用 还似 一词将一北一南 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示例二 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 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 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6 2012 株洲诗人 别湖上亭 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答案 春风 柳条 藤蔓 黄莺 7 请赏析诗歌的三 四句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案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移情于物 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农家望晴 唐 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8 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鹤立 比喻白发老农持久 执著地站立姿态 形象地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 9 在 农家望晴 和 观刈麦 中两位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答案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登楼 唐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10 本诗作者登楼抒怀 请结合本诗首联具体阐述作者抒怀的内容 答案 一是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 二是看到国家多灾多难而对国家的忧虑 11 本诗最后两句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 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 本诗最后两句主要使用了后主刘禅和诸葛亮的两个典故 使用后主的典故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 吐蕃入侵局面的担忧 使用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空怀济世之心 苦无献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