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阴道出血210例临床病理分析.doc_第1页
绝经后阴道出血210例临床病理分析.doc_第2页
绝经后阴道出血210例临床病理分析.doc_第3页
绝经后阴道出血210例临床病理分析.doc_第4页
绝经后阴道出血210例临床病理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经后阴道出血210例临床病理分析作者:毕凤玲单位: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关键词】 绝经;阴道出血;临床病理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妇科症状,其病因复杂,与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对21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的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210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9.1岁,绝经至出血时间132年,绝经年限<5年96例, 510年60例,>10年54例。210例均进行分段诊刮术,其中子宫切除63例。1.2 临床症状 本组患者均绝经1年以上,阴道有不规则出血,量相当于月经量或少于月经量,或阴道血性分泌物,出现贫血26例,血红蛋白 87101 g/L。其中伴有阴道排液30例,分泌物异味。于当地医院按尿失禁治疗无效转本院1例。伴腰骶部疼痛4例。1.3 诊断方法 210例患者常规行妇科检查及宫颈刮片,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30例。210例均行B型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示子宫大小正常153例,或表面不平有结节突起,或小于正常,子宫内膜厚度< 5 mm,内膜回声均匀,宫腔规则,双附件未见异常;57例B超显示子宫内膜厚度为522 mm,子宫内膜回声强度不均,呈团块状,边缘欠规整,宫腔线紊乱,其中子宫大小正常50例,7例子宫增大如孕610周大小,3例附件区可见包块;210例均行诊刮术,结合宫腔镜检查35例,宫腔形态正常7例,内膜光滑、菲薄,输卵管开口明显;宫腔内舌状突起,粉红色,带蒂,随彭宫液摆动10例;宫腔内菜花状组织,灰白色,周围血管怒张15例;3例子宫内膜增厚,色桔黄,部分组织粉白色,漂浮3例;所有标本(包括切除的子宫)做病理学检查。2 结果2.1 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结果分布 见表1。表1 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结果分布2.2 绝经后出血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关系 本组中良性病变87例,占41.43%,非器质性病变83例,占39.52%,绝经年限4.56年; 恶性肿瘤40例,占19.5%,绝经年限11.23年;可见绝经年限5年以下多见于良性病变及非器质性病变,绝经年限5年以上则恶性病变发病率较高。由此可见,阴道出血发病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就越高。3 讨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复杂多样,涉及生殖系统,一直以来认为是由生殖道恶性肿瘤引起,文献报道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中仍是良性病变,其次为恶性肿瘤1。本组资料显示非器质性病变及良性病变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者最多,为170例,占80.95%。恶性肿瘤40例,占19.5%,与文献报道相近2。3.1 非器质性病变 本组资料显示,绝经后阴道出血无病变组87例,占41.43%,多见于增生期内膜,其次是萎缩性内膜,分泌性内膜明显少于前两者,另有5例仅刮出少量的破碎内膜及粘液组织,不足以进行病理检查。虽然已经绝经,但卵巢的功能未完全衰竭,分泌的少量雌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另外外周的脂肪组织转化为雌酮作用于子宫内膜,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时即发生子宫内膜的不规则剥脱出血3。目前有些女性为了追求生活质量,口服一些激素类药物及一些保健药品,也导致了子宫内膜的增生,甚至增生过长而引起出血。分泌性宫内膜被认为是偶发的排卵,本组占6例。萎缩性内膜较薄,腺体管腔堵塞形成囊肿破裂导致出血,另外血管位于萎缩内膜表面,可以自发破裂或感染而出血。3.2 绝经后出血的良性病变 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生殖道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易导致感染而发生阴道炎、宫颈炎、宫颈息肉及子宫内膜炎,在本组资料中绝经后阴道出血良性病变占1.43%,年龄≤65岁,以炎症为主,其中子宫内膜炎34例,占13.6%,宫内节育器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变薄,子宫萎缩,节育器在子宫内成为异物,压迫损伤内膜,感染严重可导致局部溃疡,破溃出血,所以在绝经后要及时取环。另本组资料中子宫肌瘤7例,黏膜下肌瘤有4例,在粘膜下肌瘤或宫内膜息肉感染坏死时可有出血,但需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有文献报道约1.5%的宫内膜息肉可恶变4。3.3 绝经后出血恶性病变 以往提到绝经后阴道出血立即考虑到恶性肿瘤,早在20世纪60年代绝经后出血恶性病变占76.2%,目前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发病率明显下降,国内报道绝经后出血恶性病变20.7%6。本组资料为19.5%,较其略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激素替代及保健品的应用,女性绝经时间延长,促使性肿瘤发病率逐渐提高,良性病变中子宫内膜增生如发展为增生过长及不典型增生,应视为一种潜在的癌前状态,有发展为宫体癌的可能,对于宫颈的不典型增生如不积极治疗也有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对于过度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4 绝经后出血的诊断 绝经后出血病因复杂,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首先要常规做妇科检查,再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辅助检查方法:细胞学检查、病灶活检、分段诊刮、超声及影像学、阴道镜宫腔镜等,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术,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宫体病变的诊断,更应多项方法应用,可结合B型超声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内膜厚度<5 mm者,可严密观察保守治疗,内膜厚度≥5 mm,则行分段诊刮。分段诊刮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最简便、可靠的方法,确诊率有时可高达95%,但分段诊刮有时对于较小病灶或宫腔变形者,出现漏诊,本组1例术前诊刮病理为少量内膜组织,因反复出血,行预防性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局灶性腺癌。所以对于诊刮不明确的出血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可行宫腔镜检查,既可诊断又可对宫内膜息肉及小的黏膜下肌瘤进行切除术治疗。目前报道宫腔镜联合阴道B型超声大大提高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准确性5。因此,对绝经后出血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不可马虎,不管出血多少或时间长短,都应作为异常去考虑,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要找出原因,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参考文献】 1 李国先, 卢晓芬,李爱华,等.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8 985例临床分析.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 17:314315.2 成清奇,王虹,踞丽霞.460例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原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 23:19721973.3 蒋洪波, 吴剑云,龚惠.绝经后子宫出血458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2021.4 王延洲.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有多高. 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 2006, 33: 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