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2015秋 授课老师简介 巴战龙博士副教授北师大社会发展与政策研究院卢立涛博士副教授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助教 郝艳丽610763065 热身活动 3 5人一组相互介绍 交流分享为什么选修质性研究方法这门课 全体分享 第一讲概述 课程简介质的研究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位质的研究定义及特点质的研究发展历史及哲学基础质的研究基本类型与步骤 一 课程介绍 7 课程主旨 介绍质的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 学习者对这一研究方法及其所基于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获得比较基本的了解和理解 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 完成一份质的研究论文设计 并独立开展初步的研究工作 学习者应该能够同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和评判能力有所提高 养成更为严谨的研究态度 认真细致地从事研究工作 8 课程要求 每位修课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硕士 博士 论文研究 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 在课程结束时 设计出基本合格的质性研究论文研究计划 并对自己初步收集的资料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尝试 学习者一方面阅读指定的文献 另一方面则按照进程撰写研究备忘录或反思笔记 对于每次作业 教师会提供相应的作业指南 学习者应就自己的课题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研讨 课程结束时提交研究计划书 9 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要求选修的同学按时上课 积极参与讨论 主动提出问题 认真思考问题 注重倾听别人的发言 共同构建一个既热烈又安全的学习环境 因此 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本身 课堂参与度占30 课程作业占40 研究计划书占30 10 阅读书目 必读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必须的 陈向明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必须的 美 J AmosHatch 如何做质的研究 M 朱光明等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美 约瑟夫 A 马克斯威尔 质的研究设计 一种互动的取向 M 朱光明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11 选读 美 洛夫兰德等 分析社会情境 质性观察与分析方法 M 林小英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美 罗伯特 C 波格丹 萨莉 诺普 比克伦 教育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的视角 M 钟周 李越 赵琳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美 理查德 A 克鲁杰 玛丽 安妮 凯西 焦点团体 应用研究实用指南 M 林小英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DannyL Jorgensen 参与观察法 M 王昭正 朱瑞渊译 台北 弘智文化 1999 MatthewB Miles A MichaelHuberman 质性研究资料分析 M 张芬芬译 台北 双叶书廊 2006 加 D 简 克兰迪宁 F 迈克尔 康纳利 叙事探究 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2 HarryF Wolcott 质性研究写作 M 顾瑜君译 台北 五南 1998 毕恒达 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 M 台北 学富文化 2005 美 哈维 学会引用 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手册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陈向明 林小英 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美 威廉 富特 怀特 街角社会 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M 黄育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 HarryF Wolcott 校长办公室里的那个人 一种民族志 M 白亦方译 台北 师大书苑 2001 陈向明 旅居者与 外国人 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阎云翔 私人生活的变革 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 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 1999 M 龚小夏译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13 课程进度 第一讲 课程介绍主题 质性研究方法概论 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的区别 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 阅读 美 J AmosHatch著 朱光明等译 2007 如何做质的研究 第一章 1 36 德 伍威 弗里克著 孙进译 2011 质性研究导引 第二章 9 19 陈向明 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第一章 3 24 作业1 选择一篇质性研究的文章 对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写出自己的评论和感想 第二讲 研究设计主题 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论及方法论的辩护 选取研究对象 研究关系的处理 抽样方法 研究伦理 阅读 陈向明 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第2 9章 67 164 约瑟夫 A 马克斯威尔著 朱光明译 2007 质的研究设计 一种互动的取向 第3 4章 作业2 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撰写研究备忘录 15 第三讲 研究资料的收集主题 访谈法 实物收集法 观察法 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和论证 阅读 陈向明 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第10 13章 195 210 第15章 227 256 第17章 257 268 作业3 设计访谈提纲或观察表 确定访谈计划或观察备忘录 16 第四讲 研究资料的分析主题 主位文化与客位文化的分析 寻找本土概念 分析思路的呈现 对资料进行编码和抽象提炼 阅读 陈向明 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第18 19章 269 317 作业4 整理访谈 观察资料 分析原始资料 写一个有关本土概念的分析报告 17 第五讲 研究结论主题 研究结果的呈现与讨论 扎根理论的建构 结论的效度及其检验方式 研究反思 阅读 陈向明 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第20 25章 318 446 作业5 尝试对自己的研究做初步的结论 第六讲 成文与汇报主题 叙述的角度和声音 细节和具体程度 引言和分析的比例 写作风格 阅读 陈向明 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第21章 339 376 作业6 完成研究计划书的撰写 19 学习者研究进度 作业1 选择一篇质性研究的文章 对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写出自己的评论和感想 作业2 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撰写研究备忘录作业3 设计访谈提纲或观察表 确定访谈计划或观察备忘录 作业4 整理访谈 观察资料 分析原始资料 写一个有关本土概念的分析报告 作业5 尝试对自己的研究做初步的结论 作业6 完成研究计划书的撰写 什么是 质的研究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体反馈教师讲解 3 2 1活动 1 个人分别填写 我对 质性研究是什么 的3个回答我知道 质性研究如何做 的2个回答我对质性研究的1个最大疑问2 小组讨论3 分享理解 质的研究结果能推广吗 研究者的观点 偏见及其对资料的影响是什么 研究者的出现难道真的不会改变研究对象的行为吗 两个独立的研究者去研究相同的情境或对象能得到相同的发现吗 质的研究如何才能与其他人 如教师 记者或作家所做的研究区分开来 质的和量的方法能同时使用吗 质的研究真的科学吗 质性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质性和量化研究取向哪个更好 可能困惑的问题 2020 1 30 23 困惑需澄清的问题 1 质性研究方法科学吗 关于科学和科学主义科学在狭义上指自然科学 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认识活动 通过科学活动得到的关于自然的知识 以及对科学探索和认识规律的认识 科学建立在人类思维逻辑和想像的基础上 试图用人类思维的逻辑和想像来解释自然 当人类思维和自然发生矛盾的时候 人类将改变本身的思维来适应自然 科学对人类其他的活动及人对非自然事务的探索和认识是有启发的 特别是在近代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以后 科学的影响更为巨大 科学主义试图无限制地把科学的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一成不变地扩大到人类的所有活动和认识领域上 是极端化的思潮 2020 1 30 25 科学主义秉持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 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与自然科学一样可以通过一套科学 规范的工具和程序对客观现实进行经验性探究 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 用数据来展现研究结果用数字描述世界并非一定就是准确的描述今天批判科学主义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不要把科学也批判了 不要走上反科学的另一极端 科学 的概念是发展的 今天的科学概念已不仅仅函盖自然科学的领域质的研究方法还没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那么成熟 有纰漏 2020 1 30 26 2 可否将质性研究的结论做一般化的推广 由于被研究的样本是个别的 由于质的研究难以或无法重复 一般来说 不能将质的研究结论随意推广到一般的情况 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总存在共性 许多社会现象或过程都不是完全偶然的或独特的 因此 只要研究者不是只注意特殊事例中的特殊情况 而是力图去反映共同现象在特殊事例中的表现 则其研究的结果对一般的情况有参考价值 尽管很难找到完全重复的两个研究 但是如果从一批相近的研究中可以找出共同的概念框架 这样的框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该有普适意义 2020 1 30 27 3 研究者的观点 先入想法或偏见是否对资料有影响 有什么样的影响 研究者原有的观点和想法将影响研究框架的建构 资料的分析和得出结论的过程 而不是研究资料的获取 研究资料的收集应是客观的 应尽量避免主观性的影响 尽量收集一切发生在现场的资料 而不是从先入观念出发选择性地进行记录 不要从某种价值判断出发去看待收集到的资料 注意从被研究对象和其他研究者的反馈中获得关于自己的主观性的信息 及时加以改进 完全的客观性是不可能的 2020 1 30 28 4 研究者的存在是否影响被研究对象的言行 确实存在观察效应研究者应知道观察效应对被研究对象的影响 通过非研究的渠道通过他人的研究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长期交往 尽量避免观察效应的办法 避免研究的功利效果减少被研究对象的戒备心理将观察效应也纳入研究的范围 2020 1 30 29 关于可确定性和不可确定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讨论来源于自然科学对统计的确定性与涨落 量子运动的测不准原理 相对论的质量和运动的不可分原理 自然科学的这些发现启发了对非自然现象的类似特性的研究 在自然科学中 所谓确定是指可以用物理测量的手段加以准确地描述的 在非自然科学领域中 许多确定的现象也难以用严谨的量化方法加以测量和描述 所谓的确定性应该和自然科学有不同的规定 确定和不确定是相对的 同时并存的 在一定的认识范围内或深度上是确定的事物或现象 在另一认识范围和深度上可能是不确定的 不能以在某一范围或层次上的认识去否定另一范围或层次上的认识 不能以不确定性否定确定性 或者相反以确定性反对不确定性 2020 1 30 30 5 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事件进行观察 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由于研究者的背景和目的不同 对同一事件可能记录不同的资料 得到不同的结论 即使是目的相同的研究 研究者也可能由于本身的概念框架的不同而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感觉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特别是当研究涉及到情感 态度方面的时候 即使如此 研究者仍必须保证研究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0 1 30 31 6 质性研究有没有信度问题 信度概念的本意在于研究手段的可靠性和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 它反映了研究的质量 在量化研究中 往往通过研究的可重复性或工具的内部一致性来作为反映信度的指标 质的研究不可能完全重复 作为研究工具的研究者的观点也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 因此 以可重复性或内部一致性作为指标来衡量研究的质量是不可行也不合理的 但是质的研究同样需要考虑信度的问题 只是考虑的方法和角度与量化研究不同 Credibility 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是否可信Transferability 所做的解释能否得到接受和认可Dependability 收集到的资料是否有相对的稳定性Confirmability 关注所收集的资料 解释的过程 探究的结论是否基于被研究对象背景和过程 而不是研究者的印象 或者说 它们与研究的背景与过程的吻合程度 如何鉴定质性研究的质量 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2020 1 30 32 7 质性研究与通常的观察 描写 谈话 新闻采访有什么不同 目的的不同理论基础和框架不同投入时间的不同收集资料的不同质量标准不同 2020 1 30 33 8 可否将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可以 但不是非如此不可用质性方法做深入的探讨 用量的方法做普遍的调查即使是同一问题 由于两种方法的基本逻辑假设不同 所以只能是一种相互补充 即获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问题所能得到的各种形象 难以共同印证 即从不同的角度印证同一结论 2020 1 30 34 9 质性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具体目标不同 为了建立某种理论为了形成某种观念为了描述共同目标 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经验潜在目标 政治的道德的 2020 1 30 35 10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差别 所使用的术语基本理念支撑理论学科影响目标设计 资料样本方法与对象的关系工具资料分析存在问题 二 质的研究定义与特点 质的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位 研究 的定义 广义 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狭义 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 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 以经验事实为依据 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 这些说法反映了对 研究 的什么理解 1 了解以便预测 预测以便控制 孔德2 社会现象是事物 应该被当作事物来看待 涂尔干3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 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理解 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解释 韦伯4 自然需要说明 而人需要理解 狄尔泰5 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 然而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6 如果你希望了解它 那就去改变它 勒温 研究 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 质的研究 量的研究 研究的分类 定性研究 行动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定量研究 一种运用调查 实验 测量 统计等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 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 发现内在规律 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问题举例 1 后进生 的家庭背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2 后进生 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质性研究问题举例 1 什么是 后进生 后进生 是如何成为 后进生 的 2 教师 好学生 后进生 是如何看待 后进生 现象的 3 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 后进生 的 其行为对 后进生 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质的研究举例 1 差生 是如何成为 差生 的 2 教师 好学生 差生 自己是如何看待 差生 的 他们眼中的 差生 各是什么样子 3 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 差生 的 他们的行为对 差生 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4 教师是如何评价 差生 的 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评价方式 重视主体间性的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 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 观察 实物分析 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 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 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020 1 30 47 质性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或方法 当人们采用这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时 通过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和访问 用描述性的语言或相关的辅助手段记录 收集资料 用归纳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 以了解当事者对事物或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对事件或现象的过程做出解释 质的研究的特点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原始资料中产生结论和理论强调研究的深入和整体性重视研究关系 质性研究的关注点 质性研究者经常以人为探究的对象 询问如下问题 他们正在经历的经验为何 他们如何诠释这些经验 他们自身是如何建构所生活的社会世界 研究者总是在与研究对象进行对话或互动 49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量的研究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质的研究 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因其主体间性而变得更加复杂复杂科学 2020 1 30 51 关于复杂性和简约性复杂性和简约性同样是相对的 从自然现象的总体上看 自然是复杂的 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特定的视角 也可能发现 许多事物和现象原来是如此简单 找到这样的视角 我们就能进一步理解事物和现象的本质 在自然科学上 这样的视角反映为特定的公理 透过特定的视角 寻找复杂的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外界的关系 以及它们发展变化的过程 也即事物的结构和变化的规律 是科学的重要任务 当我们找到这样的规律时 我们的认识就上升了 规律一定比事物和现象本身具有形式上的简约性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 教育的现象是复杂的 教育研究的任务之一 就是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视角 从这一视角出发 可以找到能够反映教育现象的组织结构和实施过程中的本质和规律 它在形式上应该比所依托的教育现象大为简约 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层次越高 所得到的认识越抽象 形式越简约 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 后实证主义 现实是真实的 但只能被不完全地 可能性地了解 批判理论 现实受历史 社会 政治 文化 经济 种族和性别的型塑 研究结果受价值观念的过滤建构主义 现实具有地方性特点 是被建构出来的 研究结果是创造出来的 是一种阐释 行动研究 的定义 性质 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取向研究主体 行动者即研究者 可与外来研究者合作 在研究中行动 在行动中研究研究的目的 发现问题 采取对策 提高反思能力 改进工作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 行动者的意识和能力是否有提高 问题是否解决 生存环境是否有改善 学术研究行动研究描述和解释现象改进现象置身现象之外置身现象之中关于现象为了现象研究者自己做行动者自己做 确认问题 总结评估 行动研究举例 如何使 后进生 提高学习效果 分析问题 现状调查 什么是 后进生 后进生 是如何成为 后进生 的 收集资料 观察 访谈和座谈 实物分析 问卷等分析资料 接触单 归类 情境法 案例 叙事法等寻找对策 干预措施 评估标准多样化 升学途径多样化 影响社会舆论 小班化教学 小组活动 个别辅导 家校合作等实施对策评估效果 方式 过程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方法 访谈和座谈 观察 实物分析 问卷等撰写研究报告 案例 叙事 归类等 实践认识论 人的行为世界是由有思想的人自己建构的 真实 在人的行动中最易于显现在人际互动中更能了解人行为的意图 愿望 动机和利益考量缄默知识 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说的多 三种范式与三种认知旨趣的关系 哈贝马斯 三种认知旨趣从三种社会文化生活要素中衍生出来 进而形成三种学术研究取向 并形成三种知识形式1 技术的认知旨趣 劳动领域 工具性的行动 对客观的世界作正确的预测及有效的控制 关注规律性 齐一性 经验性 分析性的科学 目标是建立规律性的知识体系 2 实践的认知旨趣 沟通领域 沟通行动 关注动机 意向 人类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依据的共同传统及共识 历史性 解释性科学 对社会文化现象获得解释性理解3 解放的认知旨趣 从劳动和沟通过程中衍生出来 希望克服意识形态及僵化的权利关系的束缚 从盲目的社会 历史力量中获得解放 主宰自己的命运 批判取向的科学 目标为反省和批判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 1 研究目的 证实v解释研究内容 事实v过程 局部v整体研究设计 预定v演化研究工具 量表v研究者表达手段 数据v文字 图表研究关系 主客对立v互为主体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 2 抽样 随机v目的性收集资料 封闭v开放分析资料 演绎为主v归纳为主效度检验 真实v相关 严谨推广度 控制性v认同 理论推广伦理道德问题 无关v重视 质性研究的基本步骤 1 确定研究现象 聚焦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目的2 文献综述 反思自我经验3 选择研究对象 探讨研究关系4 选择研究方法5 进入研究现场 收集资料6 分析资料 建构理论7 写研究报告8 质量检测 效度 信度 推广度 伦理问题 与量的研究有何不同 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返的过程 确定研究问题 进入研究现场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三 质的研究发展脉络 发展脉络 人类学研究1886年 博厄斯对美国西北海岸的印地安部落去做实地调查 了解他人 马林洛夫斯基于1914 1915和1917 1918年间在新几内亚和特罗比恩岛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实地工作 反思自己的文化 社会学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社会改革运动 芝加哥学派的帕克等人对城市内不同少数民族群体 亚文化群体 特别是贫困人群 进行了研究 在其著名的 城市 1916 一文中明确地把人类学方法作为研究城市的社会学方法 1930 1960年之间自我反省增强 意识到自己所持有的文化进化观过于偏狭 而且自己要保持 客观中立 也是不可能的 将自己的 前见 公布于众 街角社会 怀特1960年代以后 质的研究受到现象学和阐释学的影响 意识到语言的解释作用 后现代 视情况而定 质的研究在中国 上个世纪初 外籍传教士 学者和教授发起 如美国传教士史密斯 A H Smith 于1878 1905年对山东的农民进行了广泛调查 出版了 中国农村生活 1989 1917年美籍教授狄特莫 C G Ditlmer 指导清华学生对北京西郊居民的生活进行了调查 美籍教授古尔普率领学生到广东潮州凤凰村进行调查 并著有 华南乡村生活 1925 美籍传教士甘博 S D Gamble 和燕京大学教授步济时 J B Burgess 发表的 北京 一个时代的调查 1921 20 30年代最迅速的时期 成立了两个社会调查机构 位于北京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 位于南京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 费孝通和张之毅的 乡土中国 1946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 湖南农村运动考察报告 1927 90年代质的研究方法被系统介绍和讨论 陈向明 项飚的 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 浙江村 的生活史 2000 等 一些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者纷纷使用质的方法回到中国本土进行实地研究 如王铭铭的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 闽台三村五论 1997 吴飞的 麦芒上的圣言 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 2001 有的学者则用英文写作 然后用中文翻译进入国内出版界 如阎云翔的 礼物的流动 一个中国村庄里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2000 和 私人生活的变革 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 家庭和亲密关系 1949 1999 2006 也有海外学者到中国做田野调查 如丹麦的曹诗弟 S Thoegersen 的 文化县 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 2005 方法论和方法的具体操作上对质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YC/Z 623-2024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应急作业指南
- 2025版卷帘门销售与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3篇
- 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招标意见
- 2024年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合同3篇
- 电视媒体收费规范:发票管理办法
- 城市供水项目钻井工程施工合同
- 水厂石材施工合同
- 办事处员工福利与关怀措施
- 医疗文创企业人才引进协议书
- 污水处理承台施工合同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卷合集2套(含解析)
- 铜排设计技术规范
-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复习要点总结
-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整改回复书样板后边附带图片
- 中小学校园人车分流方案模板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鱼类外部形态-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 GB/T 42220-2022金镶玉镶嵌工艺质量评价
- 2023年04月2023年外交学院招考聘用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基于单片机数字秒表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