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寒地高校特色景观研究.doc_第1页
7.13寒地高校特色景观研究.doc_第2页
7.13寒地高校特色景观研究.doc_第3页
7.13寒地高校特色景观研究.doc_第4页
7.13寒地高校特色景观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地高校特色景观研究刘宏 徐苏宁【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高校合并热浪成为了世纪之交教育界的一大特色。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高校进行了相应的景观建设和重建。寒地高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景观资源。文章通过对寒地高校特色景观的分析、寒地高校特色景观构成要素的论述提出了寒地高校特色景观营造方法,并初步提出了与此相关的规划、设计问题。【关键词】寒地高校 特色景观 营造THE RESEARCH OF SPECIAL LANDSCAPE IN WINNTER CAMPUSLiu Hong Xu Suning ABSTRACT: Recently the enlarg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ampuses has been the characteristic events of our educational boundary .On this background most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rebuilding their campus and the special landscape accordingl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site , the winter campuses have the special landscape resources .Th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landscape and the discusses of the inscapes of special landscape in winter campus the text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about how to build special landscape in winter campus and the thesis of relative planning and relative designing.KEYWORDS: winter campus; special landscape; build1 寒地高校特色景观分析1.1 地域特色我国寒地城市内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华北的北京、天津境内。此区域北临北半球冬季的寒极东西伯利亚,冬季强大的冷空气南下,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温度一般低15 左右,成为同纬度各地中最寒冷的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一般长达半年以上,最北部可达8个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20以下,极端最低温达到52.3。夏季受低纬海洋湿热气流影响,气温则高于同纬各地。降水形式夏季为雨、冬季为雪,而且冬季降雪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消逝。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降水环境等的综合作用,寒地高校形成了特有的季节景观。春的温暖、夏的炎热、秋的凉爽、冬的冷酷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各种景观要素围绕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视觉景象。1.2 造景特色在地域特色的影响下,寒地高校在景观建设上具有一定的造景特色。首先寒地高校特色景观的构成要素有很多是由寒地这样的大环境决定的。落叶植物的岁岁枯荣、自然水体的状态转化、降水形式的千变万化等本身就给寒地高校的特色景观提供了最基本的变量。其次,寒地高校在造景方法上也具有特定的程序。在造景过程中拥有特定的对抗寒冷气候的建设方法,更加注重对避免寒冷气候不利影响的防御。第三,寒地高校在造景过程中更加注重视觉感受,既要创造出符合高校主体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规律的功能环境,同时还要营造出舒适、欢快的视觉环境,创造出良好的气氛。2寒地高校特色景观构成要素寒地高校的特色景观构成要素,与通常我们所指的高校景观构成要素不同。高校景观构成要素可能包括各种构成景观的事物,而这里只对寒地高校室外空间环境特色景观要素的构成及其建设方法进行初步讨论。寒地高校的特色景观可以由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地面景观、文化景观和特殊景观五大景观元素构成。2.1自然景观本文是指自然物质植物景观和具有动态特性的水体景观两大类。植物景观属于软质景观,它是以园林植物为基本素材运用艺术手法表达并创造出一个具有某种意境或具有某种用途的空间环境。对于寒地高校植物品种的选择应从土壤条件、植物造景目的、植物搭配形式、科教情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总体上以常绿树种为主,充分考虑常绿与落叶的合理搭配,注重植物四季花朵、树叶、枝干的色彩和形态上的巧妙运用,最后兼顾医疗和传统文化寓意,形成独特的寒地高校植物景观。在寒冷的冬季,室外环境给我们的感受是冰冷的,但是当我们看到具有生命的植物时,我们心里会泛出暖意。这是因为植物是整个环境中最具柔韧性的景观,见到植物我们联想到柔软,进而我们联想到亲近,从而使我们联想到温暖。从这个意义上讲,寒地高校应该注重校园整体绿化率的提高,增大植物景观在我们眼中的景观占有率。对于此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主要途径来实现: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平地起波澜绿化(图1)三种方式。图1平地起波澜示意图与植物景观相对应的另一项自然景观要素是水体景观。水体被认为是最具活力的景观形式,水景观与植物景观都具有随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水这一特殊物质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而零摄氏度以下时为固体,这样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在寒地高校的景观建设上具有特殊的价值。寒地高校水景的运用不同于南方。作为大面积的水体建设应考虑与寒地高校的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相结合,也就是说大水面在冬季的时候可以是大冰面,在冰面上开展冰上体育教学和开发各种冰上体育活动,以此来丰富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小型水体寒地高校应该采用干池旱泉(旱喷泉)的水景方式来增加景观的活力。此外,可以和雕塑的建设结合起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动静结合的特殊景观。最后寒地高校也可以借鉴“枯山水”的景观设计方法,通过隐喻的方式创造心理上的水景,也不失为一种经济合理的景观形式。2.2建筑景观首先,从建筑布局方式来看,在寒地高校,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学校整体建筑布局如何适应气候环境的问题。在寒地高校中,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新校区把整个大学的功能进行了整合,通过大量的连廊把大学串连成一栋楼,采用的是集约式的布局方式。当然在寒地高校这样一个大的概念下,去探讨整个学校的建筑布局方式,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因为每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建设条件不同,而且每个学校的规划也受其设计者思想所主导,所以规划出来的整体建筑布局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从属于整体布局方式之内的尺度相对较小的建筑院落问题,更确切的说就是作为整个寒地高校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内的微气候调节问题。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通过建筑围合一个相对封闭的院落环境,有益于对寒冷气候的整体防御,容易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室外空间。寒地高校建筑院落的建设要注意对院落微气候的调节问题,综合考虑平面围合方式、建筑高度变化、空间形式的穿插等因素,形成既可以防御冬季寒冷的北风,又可以导入夏季凉爽的南风,同时可以避免阴角空间的出现和建筑阴影对场地的遮挡,最后保证视线交流与通透,创造出宜人的建筑院落空间(图2)。 其次,从建筑高度上看,寒地高校内低层、多层建筑都是非常适宜的建筑体量,而建设高层建筑会对其周边局部范围的微气候环境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高层建筑建成后,会出现过去没有的局地强风现象,如果处理不好,会加剧冬季寒的寒冷。寒地高校内,应该谨慎考虑高层建筑的出现,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在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进行相关的风洞影响专业分析,分析出高层出现前后对学校微气候的影响,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出现后对学校整体微气候影响最小。图2建筑院落平面布局及立体模型示意图第三,从建筑外立面色彩去分析,由于气候相对寒冷,冬季漫长,草木枯萎,环境色彩单调沉闷,寒地高校很容易笼罩在一片没有色彩的环境之中。因此,从心理学上讲应选择暖色调为主的色彩体系(红色、橙色、黄色以及它们之间的色系),使寒地高校亮丽起来,同时可将各种浓郁艳丽的色彩统一于整体色调之中,使环境既统一又显俏丽,让人们在冬季生活在生动活跃的氛围中,从心理上降低对寒冷环境的排斥。此外在建筑外立面色彩选择上还应注意老校区和新校区的风格差别。老校区颜色选择上注重学校整体氛围的协调,尊重历史建筑的整体颜色,在整体颜色定位合理的情况下,应延续学校的历史色彩,注重营造整体内部认同。新建校区颜色选择上应结合寒地气候和校园文化,颜色的应用上宜在暖色系的基础上适当大胆创新,引用新鲜色系,体现校园的应有气魄和勇于创新的高校精神。2.3地面景观地面景观是构成室外环境的底界面,与建筑立面是同等重要的界面元素。寒地高校内,如果能够注重地面景观的建设,将为寒地高校视觉环境产生重要的提升。这里探讨的主要是除了绿化地面之外的硬质地面。首先,寒地高校作为具有创新氛围的整体环境,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把高校道路彩色化,以打破道路给我们的最普通的直观认识。通过对彩色道路的建设,给学校的道路铺上“地毯”,达到标示和指引的作用,同时与防滑技术相结合还可以创造出美观实用的彩色路面。其次,对于广场类与步道类的硬质铺装应增加铺地的颜色变化和铺地图案的花纹变化,打破用一种颜色材质进行整体铺设的单调乏味之作法,换之以色调变化丰富、图案富有生气的铺地景观,丰富校园内的视觉环境。2.4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附着在自然物质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除了关注功能上的作用外,更注重一种风格、一种气质的体现,更注重艺术上的审美。首先,寒地高校的雕塑系统的建设要结合校园自身的文化传统,体现出雕塑的独特性。防止照搬照抄现有的雕塑作品或选择一些没有任何特点的雕塑进行敷衍了事。寒地高校雕塑作品应以现代风格为首选,选用一些抽象、合适体量的雕塑,而且色彩上尽量选择鲜艳,明快色调的雕塑作品,丰富校园内的视觉景观。寒地高校可以结合每年的冬季长达半年之久的气候特征,形成特有的雕塑景观形式冰雪文化雕塑。这些雕塑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每年更换,而且可塑性很强,同时可以丰富校园的文化,可以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亲自制作,达到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结合。其次,对于寒地高校内的建筑小品应从触觉实用功能为、视觉实用功能为主的、纯视觉观赏为主三类进行详细设计。注重小品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增加小品的文化功能。使小品既方便使用又适宜观赏,而且还包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感染学校。第三,寒地高校内的人文活动的创造要依托寒地的特殊气候条件。根据寒地冬季气候寒冷的现实,在人文活动方面主要引入的是特色冰雪活动,如打雪仗、堆雪人以及冰上运动。这些活动有的是不需要特定场地的,如打雪仗、堆雪人,有的则需要某种特定的场地,如冰上运动。除此之外,还应该举办内容更加丰富的比赛项目,如定期举办雪雕比赛、冰雕比赛等等来丰富寒地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些都需要寒地高校在空间上和手段上提供便利条件。2.5特殊景观寒地高校内还有一些特殊的景观类型值得我们去关注。这类景观不是具体的景观形式,也不是独立的景观个体,他们是由各种相关的景观共同构成的综合个体或者综合感受,这里把其称之为特殊景观。图3“由冷到亡”漫画图首先,在寒地高校内应注重自然生态建设。目前关于此最敏感也是对校内人员产生最大影响的便是校园裸土率的情况。裸土率定义为校园建设用地内裸露土地占总用地的比率。降低裸土率对于寒地高校的景观价值有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平均温度为30的情况下,处在室外的我们已经感觉很冷了,如果还有凛冽的寒风吹拂,我们的感觉会更冷,如果寒风中又夹杂着大量的尘土,形成小型的“冬季沙尘暴”,那我们将会身心俱碎,再也不会有欣赏校园的心情(图3)。寒地高校防止裸土产生第一要控制校内绿地的该绿非绿的现象;第二要注意行道树池的裸土覆盖;第三要完善校园内的边角空间的绿化补偿。其次,寒地高校夜景观建设刻不容缓。寒地高校由于冬季时间漫长,而且冬季昼夜时间相差很大,白昼时间比夜间时间平均少了尽4个小时。每到冬季当时间刚进入下午5点左右时,外面便已经是一片漆黑,而高校学生大部分自己支配的时间是在晚上。寒地高校夜景观的建设要注重整体亮化、标志亮化相结合,同时注意运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整体控制和调控,延长校园内的活力持续。3 小结目前我国高校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而且这个阶段还将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寒地高校在自身的建设上应该注重精品意识原则、景观唯一原则和文化沉淀原则的三元统一,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我们应当抓住寒地高校的景观建设特点,正确运用寒地高校的特色景观资源,综合寒地地域及校园文化特点,真正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校园空间和文化氛围。参考文献(Refe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