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规划建议(2008-2012年)一、 规划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中心任务,全面贯彻落实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从强化全程监管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工程”,通过 “六大行动”, 到2012年建立起一个基础支撑有力、保障措施配套、全程监管规范、应对国内国际竞争整体效能明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工程体系,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使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总体目标。主要目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主城区和区县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6以上。 农业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科学、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产品生产企业标准覆盖率达到100%。品牌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打造品牌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增250个重庆名牌农产品,推介15个中国农业名牌产品。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2500个。“三品”产量占全市农产品生产总量的30%。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环境管理、投入品质量安全管理、生产规范和生产记录管理,以及储运包装、标签标识、信息存储传递等全程监管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初步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基本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依法监管体系。建成市、县(区)两级组成的,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检测能力能够满足从农产品产地到批发市场各环节管理的要求,一批部级质检中心检测能力和水平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明显增强。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构基本明确,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不断完善,快反应、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应急工作。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推广和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才队伍素质。二、 重大项目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公认为目标,以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主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为抓手,实施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工程”为契机,通过 “六大行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探索创建科学、高效、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一)农业标准化促进行动1、现有基础近年来,我市承担了30项农业部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制定了农业地方标准148项,组织汇编了农产品主要贸易国农业政策及相关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汇编。建立了16个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县,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个,启动建设了100个生态优质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32个“千只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和10个“万只肉兔(毛兔)”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种植业标准化生产面积33.8万公顷,渔业标准化养殖面积0.96万公顷,畜牧业标准化养殖规模3926.6万头。2、建设目标研究制定重庆市农业地方标准2008-2012年专项计划;力争承担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20项,组织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280项。收集国际、国内的各类产品标准,建立重庆市农业标准资源库以及标准的查询系统。 实现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示范基地规模由目前的8%提高到40%。建立种植业标准化基地125.5万公顷、渔业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精养鱼池)2.8万公顷、生猪标准化示范规模850万头、长毛兔及肉兔标准化示范规模700万只,山羊标准化示范规模138万只,标准化示范基地“三品”的认证率达9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标准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96%,主要粮油产品、畜禽产品、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的优质率提高到76%以上。3、建设内容及规模(1)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在缜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重庆市农业地方标准2008-2012年专项计划。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的重点在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品标准,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应涵盖产前、产中、产后运输与储藏、加工全过程。“十一五”期间完成以下建设内容:承担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的制(修)订项目20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30项。制定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标准50项。收集国际、国内的各类标准,建立重庆市农业标准资源库以及农业标准的查询系统。 (2)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根据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现实产业基础、辐射带动能力以及地方经济增长能力等条件,“十一五”期间,选择优势特色农产品,分期建设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和市级标准化示范区。 粮食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基地面积:100万公顷;油料作物标准化示范区,基地面积:10.5万公顷;柑桔标准化示范区,基地面积:6.0万公顷;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基地面积:2.5万公顷;榨菜标准化示范区,基地面积:6.5万公顷;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面积:2.8万公顷;生猪标准化示范区,示范规模:850万头;兔子标准化示范区,示范规模:700万只;羊标准化示范区,示范规模:138万只。力争建设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每年建设5个国家级示范县,共建成20个国家级示范县。建设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每年建设2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共建成8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标准化出口基地。每年建设5个标准化出口基地,共建成20个标准化出口基地。建设要求:有标准化生产基地、有规范化生产技术、有龙头企业带动、有较高认知度的品牌、产地和产品通过质量安全认证、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区将以标准化为手段,对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和产后加工、包装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示范区域内各环节标准覆盖率达到100。推行生产过程记录和农产品包装标识,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4、资金概算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00项,每项5万元,计1500万;争取建设20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每个50万元,计1000万元;建设8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每个30万元,计2400万元;建成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20个,每个50万元,计1000万元,总计4400万元。共计5900万元。5、效益分析通过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培育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具有重庆乃至西部区域特点、知名度高的特色产品品牌,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带或产业区,建成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民致富,推动我市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农业发展,使我市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将显著提高,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显著提高。据测算,120个标准化示范区建成后,年新增效益1亿元以上,带动5.4万户农民增收。该项目建成后,将对促进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该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二)检测能力提升行动1、现有基础目前我市已建成部级检测中心5个,市级检测中心7个,5个区域质检中心和19个县级质检站,市级检测人数约180人。2、建设目标从2008年到2012年,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市初步建立起以“1+40”为体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即建设1个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和40个县级质检站,通过承检能力和检测水平的提高,实现对主要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全过程的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项目建成后:(1)市级综合质检中心检测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倍以上,检测规模达到50万项次/年以上,主要检测指标与国际接轨;县级质检站检测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倍以上,检测规模达到5-6万项次/年以上,可检样品5000个/年以上。(2)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提高到96%以上。3、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地点:重庆市区及全市40个区县。(2)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1个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和40个县级质检站,(其中,2个重点县级质检站,38个普通县级质检站)。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实验室面积4000m2,购置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前处理设备、辅助设备以及样品采样车等仪器设备117台套。重点县级质检站:实验室面积400500m2(其中控温控湿面积120 m2),购置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常规检测、前处理设备、辅助设备等。普通县级质检站:实验室面积300400m2(其中控温控湿面积100 m2),购置农产品、一般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前处理设备、辅助设备等。4、资金概算项目总投资14787万元(市级综合质检中心投资2587万元,2个重点县级质检站投资800万元,38个普通县级质检站共投资11400万元),其中,实验室土建工程费用2905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用9984万元,其他费用1783万元,不可预见费115万元。5、效益分析预计到2012年,各区县能够对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监测,全市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提高到96%以上,农业投入品的市场抽查合格率提高到80%以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加强对农业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指导生产者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品牌农业跨越行动1、现有基础2007年底,全市“三品”63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27个,绿色食品230个,有机食品40个;全市名牌农产品14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年总产值约57亿元,绿色食品的年总产值达40亿元。2、建设目标新增300个重庆名牌农产品,推介15个中国名牌农产品。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500个,位居西部前列,全国先进水平。“三品”规模达到126万公顷、8000万头(只),“三品”、名牌农产品产量占全市农产品生产总量的40%。3、建设内容及规模(1)名牌农产品培育工程每年培育60个重庆名牌农产品,五年内共培育300个重庆名牌农产品,每年推介3个中国名牌农产品,五年内共推介15个中国名牌农产品。建立产品固定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上市产品包装标识率达100%。(2)“三品培育”工程每年培育250个无公害农产品、200个绿色食品、50个有机食品,到2012年培育无公害1250个、绿色食品1000个、有机食品250个,“三品” 总个数2500个,总规模达到126万公顷、8000万头(只)。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上市产品包装标识率达100%。(3)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体系建设工程开展饲料、农机、种子等农业投入品认证,推进农药GLP 认证、兽药GMP 认证、种养殖GAP 认证,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强制性认证、加工领域HACCP 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为主体,有机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认证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体系。建立1个市级和39个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监管机构,培训一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检查、监管员队伍。4、资金概算培育重庆名牌农产品300个,每个2万元,计600万元;培育中国名牌农产品15个,每个10万元,计150万元;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500个,每个2万元,计5000万元;建立1个市级和39个区县级农药GLP 认证、兽药GMP 认证、种养殖GAP 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强制性认证、加工领域HACCP 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产品认证体系,每个10万元,计400万元。本项目总投资6150万元。5、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500万户农户,农业生产总值增加12亿,农民每人年均增加收入100元;能培育出一批产品质量好、市场销售前景好的精品农产品,大大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四)安全监管“绿剑”行动1、现有基础我市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对农业投入品的营销、使用起着重要的监管、指导作用,我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及信息发布制度,于2007年11月开始实施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准入试点工作,促进了我市农业投入品的依法经营和使用。2、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从田间到市场的监管工作体系,使我市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包装标识达到以下目标:农业投入品市场抽检合格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96%。 农产品标识覆盖率达到60%以上。3、建设内容及规模(1)源头治理工程建立标准化的农业投入品放心农资经营体系。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在全市39个区县新建放心农资连锁专营店340家,使我市放心农资连锁专营店达到500家。农业投入品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程。开展全市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专项整治,开展以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查处大案要案。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2)包装标识使用监管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包装标识计划。创建10个包装标识示范县,其中“一圈内”建设6个区县,“两翼中”各建设2个区县。每年开展2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规范用标专项检查。(3)例行监测工程对全市每月开展一次例行监测和信息发布。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生产、经营的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中的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4)市场准入试点工程在盘溪批发市场开展市场和永川、合川、江津、涪陵、万州、黔江等6个中心城市的主要批发市场开展市场准入试点。建立蔬菜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蔬菜质量安全警示和退出制度、批发市场质量安全责任告知承若制度、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推介制度等五项制度。改造市场检测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派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对批发市场进行24小时检测。派驻监督管理人员对批发市场进行24小时监控。建立市场检测结果信息发布系统。(5)产品质量溯源工程建立完善包括农产品标识管理信息平台在内的信息记录系统构建我市。研究产品信息的形成系统;研究信息识别系统;推广运用“溯源追踪”系统。4、资金概算()项目投资估算:源头治理:建设标准化放心农资店340家,按每家1万元的标准以奖代补,计340万元;专项整治每年每个百日行动监督检测费各50万元,计400万元;配备执法取证设备设施40套,计200万元; 无害化处理100万/年,400万元。 对规范建立生产档案,给予每个产品0.1万元的补贴,计200万元,包装标识:(每个无公害农产品用标按照标志征订款的50%给予奖励),计200万元;例行检测、新闻发布会:抽检、检测、新闻发布20万元/月,计960万元;市场准入试点:盘溪批发市场蔬菜准入实验室固定资产投入594万元;每年常规检测、快速检测费用760万元,计3040万元;小计:3634万元;永川、合川、江津、涪陵、万州、黔江等6个中心城市的主要批发市场,每个实验室固定资产投入50万元,每个区检测费用200万元/年,计5100万元。农产品质量溯源:建立1个市级“溯源追踪”管理及运行系统,投资50万元;建立6个区级“溯源追踪”管理及运行系统,每项投资50万元,计35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共计11584万元。其中:市财政投资:6484万元;区县配套:5100万元。5、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农产品包装上市、带标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以溯源,不合格农产品退出市场,有效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和构建和谐重庆具有重要意义。(五)应急反应迅达行动1、现有基础我市建立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区县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机构,具有一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能力,但有待建立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反应系统。2、建设目标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市、区县应急指挥网络密报系统,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反应系统,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系统覆盖率达到100%。3、建设内容及规模(1)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密报系统建设。五年内逐步形成以高科技电子监管技术为依托的应急指挥网络密报系统,建成快速反应指挥的操作平台。包括:购置系统所需电脑及软件;培训相关从业人员;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密报系统管理制度。(2) 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反应系统建设。包括:组建市、区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设立全市统一的农产品安全投诉举报中心;组建市、区县两级能随时集结出动的应急处置机动队伍,配备专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供配电系统、图像语音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强光照明五大系统,以便对应急事件采取快速、准确和有效处理。(3)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建设,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由重庆市农业局局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局长任副指挥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农业部的指导下,负责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由市农业局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法规处、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行政执法总队等相关单位组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队伍。各区县分别组建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队伍。建立完善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突发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物资贮备。按应急预案要求配置相应的物资设备。4、资金概算(1)项目投资估算:五年内,建立1个市级事故密报系统(含指挥调度、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发布),投资300万元;建立40建立区县级事故密报系统(含指挥调度、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发布),每项5万元,计200万元;建立1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及运行体系,投资100万元;建立40个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及运行体系,每项投资10万元,计400万元,待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以奖代补的形式解决;延伸建立989个乡镇(街道)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及运行体系,每项投资1万元,由区县财政配套解决,计989万元,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置物资设备需投资300万元;每个区县配置应急预案物资需投资10万元,40个区县共需投资400万元,待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以奖代补的形式解决200万元,区县财政配套解决200万元。共计2689万元。5、效益分析该项目建成后,将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六)培训推广强基行动1、现有基础先后组织培训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检查监管员、标准制修定技术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农技员、生产企业和基地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基本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管理、服务能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队伍。2、建设目标通过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七大体系、四大领域、四个层次6000余人的培训,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服务能力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四)化学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民办张江集团校2025届初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蔡桥初级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长治二中2024-2025学年全国高三模拟考(二)全国卷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培训
- 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
- 2025水产养殖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建筑材料购销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建筑材料采购销售合同模板
- 2025维修承包合同2
- (高清版)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 人际交往与沟通课件第六章 人际交往礼仪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标)
- 销售销售数据分析培训讲义
- 超密集组网技术及其应用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计算题200道
- 产后早开奶好处健康宣教
- 人效分析报告
- 2024届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校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内镜室院感培训知识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