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doc_第1页
5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doc_第2页
5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doc_第3页
5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doc_第4页
5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京口区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案5.卢沟桥烽火 【教材分析】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主题单元“正义必胜”中的一篇课文,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课文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生动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细致描画了敌我双方的行为、语言等,通过对比手法来突出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与我国守军顽强抵抗、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因此,学生读此文,不仅要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经过,抓关键词句体会敌寇的狡猾凶恶,守军的英雄顽强,还得深入感悟文本的表现手法,不仅要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还得从中领悟写作手法的精妙。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读准多音字“爪”、 “咽”、“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经过。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紧扣课文中有关刻画敌我双方的行为、语言的文字来感受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与我国守军顽强抵抗、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攻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的险恶,感悟敌人的侵略本质和我国守军的优秀品质。【资料链接】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军民伤亡达多万人。经过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月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月日被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借助相关视频了解史实背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时间顺序初步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学习课文1-3自然段。【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 把课文读给家长或同学听,请他(她)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并签名。(吐字清晰,读正确)(声音响亮、 读正确流利)(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2.看拼音写词语,自主修改,并订正。fng hu wng t wi jn yn hu yo do lng chn ( ) ( ) ( ) ( ) ( )zhn r y lng n hn jin mi ( ) ( ) ( )3.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并理解词语意思。挑衅:猝不及防:_万籁俱寂:_同仇敌忾:_如火如荼:_众寡悬殊:_(7)“凌”字在字典中有四种解释:A.侵犯、欺侮 B.逼近 C.长高,在空中 D.冰在下面的句子里分别是什么意思?孙悟空一气之下打上了凌霄宝殿。( )要想看到日出的全过程,凌晨三点钟就该起床了。( )小军刚做了班长就盛气凌人地指挥同学做这做那,真不像话。( )今年冬天真冷,滴水成凌。( )4.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同仇敌忾(ki q ) 猝(c cu)不及防 挑(tio tio )衅顷(qng qng)刻间 歼(jin qin)灭 号召(zho zho )咽(yn y) 喉 夹(ji ji )击 魔爪(zho zhu ) 5.默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时间的词句,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根据这些词,想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再试着给课文分段。 一( )_二( )_三( )_四( )_二、课堂研讨导入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齐读课题。烽火什么意思?描写战争的文章,读的时候要气势宏伟,悲壮有力。教师范读,齐读。看,这就是卢沟桥现在的照片,从它的桥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坑坑洼洼,它就是卢沟桥烽火的见证,让我们把思绪拉到74年前,了解一下卢沟桥烽火发生的背景,你知道吗? 提到背景,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中华民族感到耻辱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军队炸毁了沈阳近郊的一段铁路,不但诬陷是中国军队炸毁的,还诬陷中国军队袭击日军。于是他们炮轰沈阳军事重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更让人羞耻的是,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却下了“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使得卑劣的日军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四个多月就侵占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日寇的虎狼之心并没有满足,他们又接着逐步蚕食华北,妄图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于是,日本又策划了蓄谋已久的挑衅,发动了本文所描写的“卢沟桥烽火”。预习情况反馈。整体感知 边读课文边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卢沟桥事变过程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笔划出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交流,相机指名初读课文:“九一八”事变后_ _ _ _。4.合作探究日军为何要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县城?自读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重点关注的词语:“蚕食”:像蚕吃桑叶一般逐步侵略我国华北地区,进而妄图吞并全中国。指导朗读,读出帝国主义的狂妄。“咽喉”:人体的重要器官,咽喉被人控制,这直接影响到人的存亡,由此能够感受到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一旦卢沟桥失守,整个华北就有可能全落入日本帝国主义之手。对于日军来说,卢沟桥必须夺下,而对于我国守军来说,卢沟桥一定要守住,这关乎着全中国的存亡。指导朗读,读出形势的严峻。(师出示地图)过渡:正是有着吞并全中国的狼子野心,日军才会想要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城。课文以时间为分割向我们描述了2场战斗。一个是1937年7月7日深夜的战斗,另一个是第二天的战斗。这两场战斗同属于“卢沟桥事变”。师述:我们先来看7月7日深夜的这场战斗。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课文在这里向我们重点介绍了交战双方的哪一方?(敌方)他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默读第2、3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交流:a.“星光暗淡”、“万籁俱寂”、“深夜”、“偷偷地摸来”引:真要寻找失踪的士兵,也该在白天,这样寻找也方便,而日军偏偏选择在“星光黯淡、万籁俱寂”的“深夜”。由此可见,日军的举动十分可疑,更让我们感受到日军奸诈狡猾,诡计多端。这是明显的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指名朗读,读出日军的奸诈狡猾。b.“全副武装”(引:找人需要带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来吗?全副武装只能让我们觉得日军这是有备而来,蓄意挑衅。)“气势汹汹”(引:从中看出了日本侵略者蛮横霸道。)“恼羞成怒”(引:为什么恼羞成怒?因为他们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没有得逞,日军是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守军开起火来。)敌人的无理要求,遭到了守桥的中国士兵的严词拒绝。不严词拒绝行吗?(不行!这关系到全中国的存亡。)指导朗读,读出坚定的语气。遭受严词拒绝的日军官兵是否就此放弃?(不是)日军(引读)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在这场战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敌人?怎样的守军?敌人:蛮横无理,不可一世。守军:不畏强敌,开枪还击。让我们再一次认清日本侵略者的的侵略本质,齐读2、3自然段。5.总结教师小结:比较一下写我军和日寇的词有什么不同?(褒义词和贬义词)三、当堂训练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蚕食”的意思是“蚕吃桑叶,比喻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