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2登记相关法律知识.doc_第1页
土地2登记相关法律知识.doc_第2页
土地2登记相关法律知识.doc_第3页
土地2登记相关法律知识.doc_第4页
土地2登记相关法律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第一部分民法基本知识第一章 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 p3民主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人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 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 等价交换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号称帝王条款)公序良俗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与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p4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p6平等主体之间:对“平等”的理解财产关系: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人身关系:不具有财产性质,与主体不可分割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p18-191、民事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在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体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财产性与补偿性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p21主体/内容/客体(标的)三、民事法律事实 p23民事法律事实,是拉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整整,简称法律事实。 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自然人的死亡;2、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事实;3时间的经过的法律事实。 行为:人的意志可以控制四、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1、民事权利的分类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p25绝对权、相对权p26根据权利效力所及的范围,可以把民事权利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效力及于一切人的民事权利,即绝对权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任何人,权利人不必借助于义务人的积极行为就可以自行实现的权利,如所有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指义务人是特定人,权利人必须借助于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主可实现的权利,如债权。2、民事责任特征p29 1、民事责任是因为违反民事义务而承担的法律后果,2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3、民事责任的范围是与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范围相适应。方式p31-32 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 重作 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构成要件p34-35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过错侵权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的,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归责原则 p33以过错原则为主,同时还辅以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特殊侵权责任及种类p36-411责任侵权民事责任,2产品责任,3高度危险作业至人损害的民事责任,4环境污染至人损害的民事责任,5地面施工至人损害,6建筑物至人损害,7动物至人损害 ,8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限制民事行为至人损害产品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是一种连带责任第三章 民事权利主体n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国家一、自然人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p42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胎儿的权益保护问题:尚未出生的胎儿自然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不能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继承法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以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作为自然死亡的一般标志。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p44(1)年龄 18 , 16X18 完全 10X18 限制 10 不能辨认 无 (2)智力状态 不能完全辨认 限制 可以辨认 完全3、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p48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宣告死亡。宣告死亡必备条件:1受宣告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有三种,一是下落不明满四年,二是意外事故满二年,三是战争期间下落不明从战争期间之日起满四年;2需经利害关系人申请;3需经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的法律问题 p514、监护(1)监护人的设定 p52未成年人第一顺序监护人:父母精神病人第一顺序监护人:配偶(2)监护人的职责和责任p53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益,2保护和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3代理被监护人参加民事活动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5、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文件和住所住所经常居住地: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居所二、法人n 1、法人的特征 p571是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的社会组织,2是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成立的,3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4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n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p60-65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对比1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受期民事行为能力范围的影响,3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只能由他的工作机关或工作人员加以实现n 3、法人成立的条件p66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三节 非法人组织n 一、合伙的特征 p74-751合伙是两个以上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联合。合伙法第三条: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2合伙以合伙人的意思表示一至为基础,3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出资。普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有限合伙人则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但不能用劳务出资。4合伙的日常事务执行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协商决定,但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5合伙当中必须有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的特殊规定有限合伙人的主体资格限制 p74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出资方式的限制 p75有限合伙人则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但不能用劳务出资。有限合伙人在合伙经营中的地位p78第四节 国家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特殊性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n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p84n 1是以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3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法行为n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p851 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共同法律行为2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3单务法律行为和双务法律行为4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5诺成法律行为和实践法律行为6有因法律行为和无因法律行为、7主行为和从行为8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n 三、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p92 “条件”和 “期限”的区别:期限是将来确定能到来的事实,而条件则属于将来不确定的事实,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n 四、无效民事行为p95特征:当然无效、完全无效、自始无效、确定的无效类型: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单方行为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4恶意通谋的民事行为5违反法律或者公序良俗的行为6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7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8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n 五、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p101特征: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撤销之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其效力可以对抗任何人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有限制 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一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类型: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n 六、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p103特征:1效力待定合同的产生是因为该意思表示不完全具备合同的生效要件2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其是否发生效力尚未确定,须待 其他的行为而确定3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既存在转换成无效民事行为的可能性,也存在转换成有效民事行为的可能性4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在经权利人承认后即发生法律效力,成为有效民事行为类型: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其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2无权代理人和表见代理人所订立的合同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4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所订立的合同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p96第五章 代理n 一、代理的特征 p107-108n 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2代理人在代理活动中必须有独立意思表示3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4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n 二、代理的分类p108-111n 法定代理、委托代理、指定代理委托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须双方的协商一致才可成立,而委托授权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以委托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n 三、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p114禁止自己代理、禁止双方代理、禁止恶意串通的代理n 四、无权代理的行为p116n 类型: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超越代理权的代理、代理权已终止后的代理n 五、表见代理的概念和构成要件p118-119n 概念:是指代理人虽然不具有代理权,但因一些外在表面现象,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代理人对被代理人有代理权而与代理人为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代理制度。n 构成要件:1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2客观上存在使第三人相信表见代理人有代理权的理由,即存在所谓的“外表授权”3第三人善意4表见代理人与第三人实施的代理行为除不具备代理权要件外,须具备代理民事法律行为的其他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其他有效要件。第六章 时效和期限n 一、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p128n 性质不同、构成要件不同、起算时间不同、效力不同、适用对象不同、期间的计算不同n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1、普通 2年2、特别 1年、4年(适用情形)3、最长 20年n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条件、法定事由:1起诉2以请求、通知和催告等 方式主张权利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又称承认或认诺。n 四、期限的计算第七章 物权概述n 一、物权的特征p139-140n 1是绝对权2物权属于支配权3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4物权的客体一般为物5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物权的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包括两方面:1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优先于债权2同一标的物上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或性质相同的物权时,成立在先的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物权。n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p1421、物权法定原则2、一物一权原则3、物权公示原则 预告登记 p146 是指为保全一项请求权而进行的不动产登记,该请求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在将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物权法20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第八章 所有权n 一、所有权的权能p160占有、使用、收益、处分n 二、所有权的取得n 1、原始取得p164-167 生产、先占、添附、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拾得遗失物、国有化和没收添附国有化和没收n 2、继受取得p167-168 1因一定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2因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实而取得所有权3因其他佥原因取得所有权n 三、善意取得制度p168 概念:是指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即使出让人无转移所有权的权利,受让人仍可取得该财产。 构成要件:1受让人须是善意 的2受让人必须支付了合理的价款3受让人已经占有了该财产。适用情形:善意取即可适用于动产,也可适用于不动产。不动产的转让以输登记为物权变动的标志,如果没有完成登记,则受让人不能主张善意取得。 四、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区别p1751成立的原因不同2标的物不同3权利的享有不同4对第三人行使权利的不同5分割共有物的限制不同物权法第103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n 五、建筑物区分所有权p177n 物权法第77条: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n 物权法第72条: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n 六、相邻权和地役权的区别 p1851相邻关系是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当然限制或扩张,是法定的;地役权是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之间因协议而产生的权利的限制和扩张,是意定的2相邻关系不是独立的权利,是权利本身的限制或扩张;而地役权的独立的权利,属于物权的一种3相邻关系所生的权利义务不能单独地取得或丧失,它不因相对人的意思而取得、丧失和变更;地役权可因相对人的意思而取得、丧失和变更有一定的原因。4相邻关系的成立和对抗第三人不需经过登记;而地役权的成产需经登记才能对抗第三人5相邻关系中当事人行使权利时通常是无偿的,而地役权的取得既可是无偿的,也可以是有偿的第九章 用益物权n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征、取得n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n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n 四、海域使用权的特征n 五、地役权的特征第十章 担保物权n 一、抵押权n 1、抵押权的标的 p210 1可以作为抵押权标的的财产,物权法第180条、182、183条2禁止抵押的财产 第184条 3浮动抵押n 2、浮动抵押 p211n 3、抵押权登记 p212 n 4、最高额抵押 p217n 二、质权n 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p223 n 下列权利可以质押:1汇票、支票、本票2债券、存款单3仓单、提单4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5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总的财产权6应收账款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n 三、留置权的特征和适用情形p224n 物权法第239条: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 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第十一章 合同的概述n 一、合同的特征p228n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2合同是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上进行 的民事法律行为3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4合同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n 二、合同的分类p230n 1双方合同和单方合同 2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 3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4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5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6主合同几从合同7为订约人自己利益订立的合同和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n 三、合同的担保1、 保证:p235人的担保、物的担保保证方式: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 先诉抗辩权p2372、定金:p240定金罚则 p241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交付或者接受定金的应适用定金罚则,或丧失定金,或双倍返还;而交付或者接受预付款的则要承担违约责任。第十二章 合同的订立和效力n 一、要约要约的条件 1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2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3要约是向要约人希望与其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的意思表示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p249n 二、要约邀请要约邀请的典型形式 1寄送的价目表2拍卖公告3招标公告4招股说明书5商业广告n 三、承诺承诺的要件 p2511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2承诺必须在有效期内作出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承诺的撤回 p254n 四、缔约过失责任 p255合同法第42条第十三章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一、变更n 转让债权 合同法第80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n 转让债务 合同法第84条: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二、解除n 法定解除的条件 p275 合同法第9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四章 合同的履行与终止n 一、合同履行的原则1、全面履行 p283履行地点和方式适当: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2、诚实信用n 二、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p2841、同时履行抗辩权2、不安抗辩权3、先履行抗辩权n 三、合同终止的原因 p290 合同履行、抵销、提存、免除债务、双方协议、混同抵销/提存/混同第十五章 违约责任n 一、违约责任概念n 二、违约责任的形式 p301n 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违约损害赔偿n 合同法第114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可见,处罚性违约金与定金的罚则并不能并用,只能选择其一。n 三、免责事由 p305-307n 1不可抗力2受害人的过错3免责条款n 合同法第53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千万对方财产损失的第二部分 行政法基本知识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n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 n 概念:是指调整和控制行政权运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对象: 行政关系、监督行政关系特点:形式上的特点:1尚无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2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3行政 法规范及其存在形式特别多。内容上的特点:1内容广泛、数量庞大2易于变动,稳定性弱3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交织n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n 1、行政合法性原则2、行政合理性原则3、行政应急性原则第二章 行政主体n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征 p324n 概念: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贪污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n 特征:1执行性和法律从属性2相对独立性3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在决策体制上实行首长负责制4行政机关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服务性。n 二、行政机关的种类p325n 三、公务员p3271、概念和分类2、行政职务关系的内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n 四、被授权组织和受委托组织 p333n 被授权组织是指依照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n 受委托组织是指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特定行政管理权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第三章 行政行为概述n 一、行政行为的特征 p336n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n 二、行政行为的效力 p339n 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n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 p3421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2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3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4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5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第四章 主要的行政行为n 一、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主体p346 1、国务院2国务院各部门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n 二、行政许可1、 行政许可的特点p350、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2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3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4行政许可一般要式行政行为设定权限p3512、行政许可的程序p3543、行政许可的撤销、注销和中止p357-358n 三、行政处罚1、与行政处分的区别p3582、种类 p361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行政拘留3、设定p3624、程序 p368(决定程序、执行程序)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违法事实确凿、法定依据明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听证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 三种行政处罚案件四、行政强制种类:1间接强制执行:代执行、执行罚 2直接强制执行:人身强制执行、财产强制执行第五章 行政程序n 一、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p384-387合法、公正、公开、参与、效率n 二、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p387-390n 公开制度n 听证制度n 不单方接触制度第六章 行政责任n 一、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的区别P398 表6-1n 二、行政责任的特点P400 表6-2n 三、行政责任的种类 p401第七章 行政复议n 一、行政复议的特征p405-4061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2是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的行为3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并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4是由行政相对人启动的n 二、行政复议基本制度p408一级复议制度书面复议制度依法复议不调解制度复议不停止执行制度 被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的制度 例外p410n 三、行政复议范围p410-p412可申请附带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1国务院各部门的规定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可申请复议的事项:1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2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一定层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3内部行政行为4居间行为n 四、行政复议管辖p414一般管辖、特殊管辖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申请,由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管辖n 五、行政复议参加人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n 六、复议程序 p419-4231、申请2、受理 收到起5日内3、审理 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4、决定5、执行第八章 行政诉讼n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p427特征:1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统一受理和审理2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3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者必经程序4行政案件的审理方式原则上为开庭审理n 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p430-433 共有原则 主要有:1人民法院贪污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3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原则4两审终审原则5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6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7辩论原则8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特有原则 主要有:1当事人选择复议原则2具体行政 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3不适用调解原则4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原则5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6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原则二、法院不受理的事项p435-437三、行政诉讼管辖 p437-440级别管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三类案件: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和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中的一个起诉。如果原告同时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管辖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收到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n 四、行政诉讼参加人被告的确定p447n 五、行政诉讼的证据1、证据的种类p454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2、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p456行政诉讼法32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