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2013高考物理热点探究及预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运动学图象1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1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b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d在56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图2a0.25 m/s向右 b0.25 m/s向左c1 m/s向右 d1 m/s向左二、运动情景的分析及运动学公式的应用3(2011新课标全国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5如图3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 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处相遇(不 计空气阻力)则 ()图3a两球同时落地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动能的增加量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做功功率和对球b做功功率相等6(2010课标全国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为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度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度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度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1)汽车从o到标志杆b的过程中:loalv0tv0(tbt)a(tbt)2 (3分)汽车从o到标志杆c的过程中:loa2lv0tv0(tct)a(tct)2 (3分)联立方程解得:v016 m/s (2分)a2 m/s2 (2分)(2)汽车从开始到停下运动的距离:xv0t (3分)可得x72 m因此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在cd之间离d杆6 m (3分)答案(1)16 m/s2 m/s2(2)6 m点评本题为应用运动学公式求解的运动学问题本类题目应注意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建立运动模型在本题中应特别注意学员乙经过o点考官时车头已过o点2 m.试题分析高考主要考查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及其应用,重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及图象对本知识点的考查既有单独命题,也有与牛顿运动定律以及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磁场中通电导体的运动、电磁感应现象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多以中等偏上难度的试题出现命题特征本章的重点知识是直线运动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几个有用推论及应用、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应用和追及相遇问题方法强化复习的重点是对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弄清其物理实质,不断关注当今科技动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动的实例中去,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同时,对同一问题应从不同角度(如一题多解)进行研究与描述,从而达到对规律的理解与应用1近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象近些年高考中图象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2本章知识点较多,常与牛顿运动定律、电场、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察3近年高考试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图51.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 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如 图5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 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2刘翔是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在多次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已知刘翔的高度为h,在奥运会的110 m跨栏比赛中(直道),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最后冲刺的身影,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 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刘翔的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为l,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刘翔的 ()a110米成绩b冲线速度c110米内的平均速度d110米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位移的大小3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如图6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 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4图7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图7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5如图8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8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6如图9所示,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图9(1)乙在接力区需奔跑出多少距离?(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7一同学住在23层高楼的顶楼他想研究一下电梯上升的运动过程,某天他乘电梯上楼时携带了一个质量为5 kg的重物和一个量程足够大的台秤,他将重物放在台秤上,电梯从第1层开始启动,一直运动到第23层才停下在这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台秤在不同时段内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时间/s台秤示数/n电梯启动前50.003.058.03.013.050.013.019.046.019.0以后50.0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1)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和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2)电梯在中间阶段上升的速度大小(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矿消防知识培训
-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4.2 影响光合作用因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隔物灸产品培训
-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培训成果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天地人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 安全教育培训总结
- 药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分析技术考试-环保检测练习卷附答案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室建设规划
- ISO22000-2018和ISO22000-2005新旧版本标准条款的对照表
- 《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技术地方标准》
- 壮锦的造型特征与色彩审美特征
- 强弱电架空线缆入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甲乙丙资信
- 样品外观尺寸检测报告.docx
- 免考勤申请书范文
- 国土调查调查项目招投标书范本
-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 砂石料加工场施工方案两篇
- TROXLER3440核子密度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