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9ppt课件.ppt_第1页
应激性心肌病9ppt课件.ppt_第2页
应激性心肌病9ppt课件.ppt_第3页
应激性心肌病9ppt课件.ppt_第4页
应激性心肌病9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性 76岁 既往体健 无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病史主诉 突发胸痛2小时余现病史 患者2小时前因与他人发生争吵 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 不伴有后背及其他部位疼痛 无明显胸闷 呼吸困难 无反酸 烧心 经休息症状不缓解 辅助检查 TnI5 3ng ml 正常值为低于0 01ng ml CKMB8 5ng ml 正常范围为0 6 6ng ml 一个病例 1 急诊心电图 2 一 诊断 ACS 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 3 二 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及治疗超声心动图 胸部CT 肺动脉CTPA PCI 动态观察心电图及TnI变化 4 5 6 你如何描述DSA下的心脏 7 章鱼篓 8 应激性心肌病 Takotsubo综合征 Takotsubo综合征曾经称为应激性心肌病 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等 最初是由Sato于1990年在日本首次发现 表现为一过性的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 呈气球样变 发病前多有精神或躯体应激 临床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造影未发现有意义的狭窄 左室造影提示左心室收缩末期形态很像日本渔民用来捕捉章鱼的鱼篓 因此命名为Takotsubo综合征 近年来 欧美等多个国家纷纷报道了很多病例 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均遭受了严重的精神躯体应激 故又将该病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 2015年11月 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心力衰竭协会发布了Takotsubo综合征当前知识状态的立场声明 推荐使用Takotsubo综合征作为正式名称 避免使用心肌病 9 1 流行病学特点女性占82 100 其中绝经后女性占94 96 2 触发因素压力触发是典型的 但并不总是存在触发条件可以是心理的或生理的 包括急性内 外 产科或精神疾病急性触发Takotsubo综合征发作 10 11 3 临床特点发病前常有强烈的精神或躯体应激应激距离发病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出现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剧烈胸痛 胸骨后压榨感 呼吸困难和晕厥 部分患者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 12 心电图特点急性期多数患者心电图出现胸前导联ST段抬高 QT间期延长 部分可出现病理性Q波 恢复期常有T波倒置ST段抬高可维持数小时 病理性Q波可完全恢复 T波倒置常持续数月之久 数月后心电图可完全恢复正常心肌酶学改变一般为轻中度升高冠脉造影及左室造影冠脉造影一般正常 仅有极少数患者存在冠脉严重狭窄急性期左室造影提示严重的左室功能不全伴心尖部室壁运动明显减低甚至消失 而基底部代偿性运动增强有报道左室内血栓形成 可能是左室运动功能减低时局部血流缓慢所致 4 辅助检查 13 5 血流动力学特点发病初期疾病急骤 常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如低血压 心源性休克等Sharkey等报道 有超过1 3的患者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或主动脉球囊反搏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部分患者中 由于室间隔局限性增厚所导致的一过性左室流出道梗阻也是造成患者急性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给予硝酸甘油后左室流出道压力梯度增加 这些改变将随着左室功能的恢复逐渐消失6 心内膜活检Wittstein等对5例确诊为Stress Induced Cardiomyopathy的患者进行了心内膜活检 其中4例发现了单核和巨噬细胞浸润 另外1例患者除了广泛的炎症性淋巴细胞浸润外 还发现了多个局灶性 收缩带性心肌细胞坏死 14 发病机制1 儿茶酚胺 交感神经系统和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肌顿抑 高浓度的儿茶酚胺通过钙超载 氧自由基释放等机制使心肌细胞受损 导致心脏收缩功能降低 表现为室壁运动异常和心功能不全 这一假说在动物模型中也得到了支持2 冠脉痉挛 冠脉痉挛和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在Stress Induced Cardiomyopathy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血管造影中 70 的患者可诱发出单支或多支血管痉挛 3 雌激素水平减低 雌激素水平减低可能是Stress Induced Cardiomyopathy在绝经后女性中发病率增高的基础 血清中雌二醇水平增加能够减少精神应激诱导的心脏病理改变 15 解剖变异目前公认的是三种常见的和几种罕见的解剖变异 16 诊断标准新的诊断标准有7项内容 包括解剖学特征 心电图改变 心脏生物标志物以及心肌功能障碍的可逆性 17 治疗该病起病急骤 左心室心尖部呈室壁瘤样扩大 收缩功能受损严重 可出现低血压 呼吸困难 急性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 器官衰竭 室颤 心室破裂等 大部分患者有严重心功能不全 部分患者甚至以心衰为首发表现 同急性心梗一样 要严密监测 药物治疗 急性期和慢性期均建议使用 受体阻滞剂 可能同时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发病过程中有大量儿茶酚胺释放 因此应避免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和 受体激动剂 避免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可根据经验使用利尿剂 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可使用机械循环辅助装置 18 19 总结 几乎都为女性 应激发病 冠脉通畅 血流TIMIIII级 心尖部呈室壁瘤样膨出 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 心功能损伤重 表现为泵衰竭 心肌酶仅轻中度升高 与大面积急性心梗不符 急性期可死于泵衰竭 存活者心室扩张能回缩 节段和整体收缩功能恢复 恢复时间为1 4周 多数为2周 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比大面积急性心梗高 3倍 预后比大面积急性心梗好 20 Belcourr等报道了31例因癫痫持续状态入住ICU的患者 其中18例患者出现了应激性心肌病 发病率高达56 另一个观察性研究显示 1314例入住ICU的重症患者中20例并发应激性心肌病 发病率为1 5 日本联合数据库就3719例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证实 慢性疾病 如 慢性肺部疾病 消化系统溃疡 甲状腺功能亢进 风湿病 精神疾病 急性内科疾病 例如 脓毒症 支气管肺炎 脑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出血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胃肠疾病 支气管哮喘 外伤以及全麻下手术7d内均可诱发应激性心肌病 在2006 2012年应激性心肌病病例报告全球趋势的研究显示 发病人群中90 以上为女性 45 80岁人群发病率较高 ICU中的应激性心肌病 21 在最新的国际应激性心肌病调查研究中对之前的一些传统观念进行了更正 1998 2014年间对1750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随访中发现 发病前女性患者发生精神应激较多见 男性患者发生躯体应激较多见 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发病前并无应激 因此 患者出现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而发病前无应激因素 不能排除应激性心肌病诊断 22 应激性心肌病需要与ACS相鉴别 两者的主要鉴别要点是前者的室壁运动异常和心电图异常均为暂时性的 且造影无冠状动脉梗阻 心功能障碍恢复较快 23 应激性心肌病也需要与脓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